回答的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变换思维——遇到棘手的问题,换个角度来作答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提问者的动机是什么,不要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去回答。通常,回答提问时,留给我们的思考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快速变换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问题,要掌握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棘手的问题变得不难回答。

回答问题最关键的难点——思维力

有一个人来到一个小镇上,并在那里开了一个加油站。没想到,那个加油站的生意非常好。第二个人来了,开了一家餐厅。第三个人来了,开了一个超市。然后,这个小镇很快就变得繁华起来。

在另外一个小镇上,有一个人也开了一家加油站,并且加油站的生意也非常好。第二个人来了,也开了一个加油站。第三个人来了,同样开了一个加油站。然后第四、第五个人也开了加油站,形成了恶性竞争。于是,大家都变得没有生意可做。

思维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不同的行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使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就会出现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可能是精彩的或平淡的,也有可能是糟糕的。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抛开问题本身的难度,思维方式是这类问题难以回答的主要因素。首先,我们可以从难以回答的常见问题类型入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作答。

1.问题本身难度大或问题太过专业,难以给出正确答案。例如:

“什么是相对论?”

2.开放型问题,问题的答案不具有唯一性。例如:

“您对公司有什么意见?”

3.压迫型问题,表面上看是选择题,但备选答案中没有正确答案。例如:

女人问男人:“我和你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4.尴尬型问题,答案难以启齿,或不方便在公众场合说。例如:

“你还没有交到女朋友吗?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俗话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为什么难?因为没有路,所以才难。同理,为什么一些问题在某些人看来难以回答呢?因为这些人不具备回答问题的正确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思维。如果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能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问题就会变得简单。

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问萧伯纳:“您看我有多大年纪?”

“看您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您蓬松的卷发,有19岁;看您扭动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一本正经地说。

贵妇高兴地笑了起来:“您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

“请把我刚才说的3个数字加起来。”

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萧伯纳的回答出人意料,这种回答问题方式在各种社交场合都非常实用,抛开问题本身,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往往能够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有一个音乐家在监狱里经常拉小提琴。到了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依然如此。狱卒问他:“你明天就要死了,今天你还拉它干什么呢?”

音乐家说:“明天就要死了,今天我不拉,还等什么时候拉呢?”

音乐家的回答抢在了对方思想的前面,起到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效果。这种反问式的回答,既能回答对方的问题,又能驳得对方哑口无言,在面对一些针锋相对的问题时,尤为适用。

幽默风趣的回答,并不是想一想就能够拥有的,这需要我们从日常点滴做起,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完成量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并没有多么艰难,需要我们做出调整的关键是习惯,也就是打破旧习惯,养成新习惯。

思维训练

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诚实国和说谎国,路口有两个人,一个人是诚实国的,另一个人是说谎国的。诚实国的人永远说实话,说谎国的人永远说谎话,现在你想要去说谎国,但不知道应该走哪条路,需要问这两个人,请问你怎样问,才能知道正确的去说谎国的路?

(答案见附录1.3.1)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回答问题的思维能力,可以说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说话的技巧与智慧。遭遇难以回答的问题时,巧用逆向思维,会让问题变得简单。什么是逆向思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司马光的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正常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让水离人”,即他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救下了自己的小伙伴。

改变惯性思维,把握回话先机

萧伯纳有一次因脊椎疾病住进了医院,需要从脚跟上截一块骨头补到脊椎上来。手术完成以后,医生想多捞一点手术费,就说:“萧伯纳先生,这可是我从来没有做过的新手术啊!”萧伯纳一听,就明白了医生的意思,笑着回答说:“那好极了,请问您打算给我多少试验费呢?”

每个人提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内在的动机,只不过有的问题动机很明显,就显现在问题中,而有些问题,动机隐藏得很深,需要仔细地思考才能体会到。面对提问,回答者的选择很多,想清楚提问者的动机是回答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回答者要具备多元化的思维。

萧伯纳的反击幽默机智,正是建立在他听出医生话中动机的基础上,率先出击,从而占据了先机。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妨学习一下萧伯纳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用心辨别提问者的动机,先于对方提问,占据主动,不要等到被对方接二连三的问题逼到墙角时,再疲于应付。

小张是公司的技术员,深得老板信任。有一次,老板想安排小张和自己一同去美国出差,结果想要跟老板一起出差的人很多,一时间这件事成为公司热议的话题,业绩比小张好的员工也有不少,这让老板的压力很大。

这一天,老板当着大家的面问小张:“小张,你英语口语很不错,对吧?”

小张没多想,谦虚地回答道:“哪里哪里,我英语口语很一般。”

小张话音刚落,其他同事纷纷自荐:“老板,我的英语口语很好!”“老板,我的口语不错,沟通完全没问题!”

小张猛然醒悟,原来老板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然而,自己这个回答等于将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事实也是如此,最后老板将机会给了那位“口语很不错,沟通完全没问题”的同事。

很显然,上述案例中,小张并没有体会到老板提问的真正目的。小张的回答虽然中规中矩,却答非所问,结果导致自己错失机会,也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老板的信任。说到动机方面,比老板的问题更难回答的,就是回答女人的问题了,下面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女人问:“你更爱过去的我,还是现在的我?”

这个问题的动机不是让你做选择题,而是考验你对她的爱,期待你给她一个安心的答案,甚至是暗示你,现在她内心对你缺乏安全感。如果不知道对方的潜在动机,这个问题无论你怎样回答都是错的。

2.女人问:“你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也是这样吗?”

看到这个问题,先不要忙着发誓。虽然这个问题的动机看似就呈现在问题表面,如果只忙着发“你在我心中是独一无二的”“你在我心中是无可取代的”之类的誓言,那么,同样的问题再问一遍,你该如何回答?其实女人在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潜在的动机是想问你有没有把她放在心里。

因此,单纯从问题表面,很难听出对方的动机,这个时候,不妨结合对方说话的表情、语气等信息来分析对方的动机,明白对方到底是什么心理,这样既能抢占先机,又能避免答非所问造成的尴尬局面。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沿着对方提出问题的表面,即不要按照惯性思维来思考。

思维训练

有一个人在一个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可是发现自己没带表。恰好他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不幸的是,这对奇怪的姐妹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而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

迷路人上前询问:“你们谁是姐姐?”

胖的说:“我是。”

瘦的说:“我是。”

“现在是什么时间?”

胖的说:“上午。”

瘦的说:“应该是下午。”

迷路的人这下迷糊了。请问她们谁说的是真话?

(答案见附录1.3.2)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人的思维是有动机的,只有当你在某方面有动机时,思维才能得到开发和运用。因此,想要锻炼自己的思维,就要以产生行为活动为内动力。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既要考虑它原有的知识基础,又要考虑它下联的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激发思维,并逐步形成知识脉络,提高回答问题的能力。

实际上,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就在于要使思维脉络清晰化。一旦思维脉络的重点理清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像英国流传着的这首民谣:“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一位将军;损失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很多问题,答案不具备唯一性

一位父亲送儿子去寄宿学校,父亲对老师说:“如果这孩子不守规矩,您就用鞭子好好教训他吧。如果他和您闹别扭,就请告诉我,我要亲自揍他。他每星期会得到一些零用钱,如果他多花了,请告诉我,我就一分钱也不给他了。”

父亲的一番话听起来很粗暴,但真正效果却是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怜爱,当这位父亲冷冷地对他儿子说:“再见!”孩子战战兢兢地回答“父亲,再见”时,老师就会觉得自己如果再对孩子不好的话,就太不近人情了。

许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具备唯一性,尤其是开放性问题,对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看法,也会表达出不同的观点,给出的答案也就不可能相同。

此类问题也就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正确与否,但是却有回答问题的质量的高低之分。例如,上面故事中父亲的做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事中的父亲采用了先入为主的思想,让老师产生怜爱之情,用这种办法解决了“儿子到学校如果受欺负怎么办”的问题。也有人认为,父亲的做法欠妥,依据是“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孩子,谁还会尊重你的孩子呢”。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做到让老师喜爱,让同学喜爱,而不是通过营造“可怜”来赢得同情。

假如你是一个老师,你看到一个同学正在追打另一个同学,你会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果用惯性思维来思考,不外乎批评教育、警告处罚等,让我们来看看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处理这类问题的。

有一次,陶行知看到一个男同学正在用泥块砸另一个同学,当即制止,并要求打人的同学放学后去校长办公室。放学后,这个同学战战兢兢地来到校长办公室,等待接受批评,没想到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儿,而我却迟到了。”

接着,陶行知又给了他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用泥块砸人的时候,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然后,陶行知又给了这个同学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敢于和坏人做斗争,我应该奖励你。”

这个同学感动得流了泪,并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掏出了第四块糖,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我的糖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回答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就要求回答者能够正确地理解问题,从多个角度去思考答案,并表达出来,正因为如此,此类问题的回答效率通常都非常低。例如:“你今天都做了哪些事?”“你业绩这么好,能不能给我提点建议?”此类问题的答案对回答此类问题借鉴意义不大,想要给出高质量的回答,还是要在思维方式上下功夫,比如做好以下几点:

1.多注意细节,分析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动机,找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提高回答问题的可信度。

2.回答要简洁有力,思维上尽量具备创新、活力等因素,避开自己的弱项,如果没有十成把握,就不要轻易以弱示人。

3.回答时要彰显个性,同时还要把握好尺度,不能过分吹嘘,也不能过分谦虚,答案不能过于平庸,如果答案与其他人的回答没什么两样,就很难赢得关注。

4.除了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方式和技巧外,回答问题的语气也很重要。人们对于那些能够流利回答相似问题的人,会给予更高的评价。直接回答问题,还回答得结结巴巴,就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即便他的回答很独特。

思维训练

小美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她的同学都没有见过这条裙子,于是大家就很好奇。小红说:“你买的裙子不会是红色的。”小彩说:“你买的裙子不是黄色的就是黑色的。”小玲说:“你买的裙子一定是黑色的。”这三个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种是正确的,至少有一种是错误的。请问,小美的裙子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答案见附录1.3.3)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回答问题时,离不开对问题或行为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回答,这样的回答才能有依据、有说服力。通常,分析不外乎从问题表面和问题实质两方面入手,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道理和依据源于我们的逻辑分析,源于我们的细心观察和推理,因此,透过一些复杂的现象,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按照逻辑一步步分析问题,这样才能获得真知灼见,进而给出令人无法辩驳的答案。

避实就虚,让回答变得高效

某位讲师到××大学演讲,演讲现场有学生处李处长、保卫科科长等领导,学生处李处长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教授。当演讲结束时,坐在女教授旁边的一名学生干部提问:“老师,今天您的演讲十分精彩,大家都听得热血澎湃,但是我发现我们的李处长一次也没有鼓掌,你能否再演讲3分钟,让我们的李处长鼓一下掌?”

背景是,女教授50多岁,堪称这个领域的权威,而这位年轻的讲师只有20多岁。如果你是这位年轻的讲师,在这样的场合,你将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相信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暂且不论提问者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还是故意刁难,就此类问题本身而言,回答起来十分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以案例为例,如果讲师选择绕开问题,不去回答,整场演讲就会变得虎头蛇尾,之前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如果选择挑战权威,即便赢得认同,恐怕也会毁掉形象。

首先,让我们来看问题本身:“我发现我们的李处长一次也没有鼓掌,你能否再演讲3分钟,让我们的李处长鼓一下掌?”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刁难,实际上,问题背后隐藏着的观点是“质疑”;其次,提问者将权威的女教授搬出来,为问题回答设置了“拦路虎”,增加了回答的难度;最后,“让我们李处长鼓一下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按照惯性思维,纠结于怎样让女教授鼓掌,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有办法回答了。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年轻的讲师是怎样回答的:

今天,能受到××大学学生处的邀请,来到××大学演讲,我非常荣幸,各位同学给我如此热烈的回应,我很感谢!在此,要向你们深深地鞠上一躬,谢谢你们!今天,李处长没有给我掌声,我想说三点:

第一,李处长年龄比我大一倍,她是一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老教授,今天能来现场听我的演讲,对我而言就是最大的荣誉,我有什么资格要她的掌声呢?李教授不仅来听2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的我的演讲,还坚持听到现在,这已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因此我要再次感谢李教授,让我们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李教授,好吗?

第二,今天,李教授没有给我掌声,说明我一定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很大的提升,李教授不给我掌声,一定是希望我能够走得更远,能够更加成功。以后我一定会虚心向李教授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也相信,李教授一定会帮助我、指点我,指出我的不足,让我获得更大的进步,李教授,您说是吗?

(李教授伸出了大拇指,全场掌声。)

第三,我相信,有了李教授的指点与帮助,我未来一定会更加优秀。今天,李教授没有给我掌声,我相信,未来5年、10年以后,等我再次回到××大学演讲的时候,李教授一定会给我掌声的。

面对刁钻的问题,能回答最好,如果不能回答,就不要将回答放在问题本身,可以错开话题,就像案例中年轻讲师的做法,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的办法,让回答有条理,回答得精彩,自然就会赢得掌声。年轻讲师通过这样的回答,成功利用谦虚和赞美,将“掌声问题”留到5年、10年以后,同时其精彩的回答也赢得了全场的喝彩。

回答复杂而刁钻的问题时,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技巧:

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将问题重新表述,让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变得清楚,更容易想到答案。

2.通过简化推论或直接抛开无关因素、不可能因素以及方向,缩小问题包含的范围,使问题范围得到限定,这样问题的解答就会变得清晰、容易。

3.简明地列举出所有你在寻找答案时应当加以考虑的各种方案、可能性、情况、安排、组合等。

4.将各种可选方案按一定逻辑关系整理出来,以便于追踪、考察、说明所有已知的或看起来有可能的答案。

5.想不出答案时,要及时停下来,重新考虑思路是否正确,然后跳跃到完全不同的思路和观点上,并重新开始思考。

思维训练

李女士买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备去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谁知,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她的儿子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个儿子偷吃的。于是,李女士盘问了四个儿子,看看是谁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老大说:“是老二吃的。”老二说:“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说道:“反正我没有偷吃。”老四说:“老二在说谎。”

四个儿子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其他三个都撒了谎,那么,请尝试分析到底是李女士的哪个儿子偷吃了这些水果和小食品?

(答案见附录1.3.4)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遇到复杂问题,可以先将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从而使问题变得容易回答,这就需要细心地研究一个问题或问题的一个侧面,通过其中的逻辑关系找到你所需要的答案,从问题中归纳出简明的“如果……那么……”的关系,进而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变答为问,将问题还给提问者

小林应聘某企业的工程师,面试进入了尾声阶段。HR对小林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就在这个时候,HR问小林:“你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吗?”

小林也是有备而来,面对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心中暗道:“真应该感谢这个面试官,这又是一个给自己加分的机会。”小林在来面试之前,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产品、市场、企业文化等都通过网站进行了了解。

事实上,小林的了解也仅限于表面,真正回答起来,他感到了问题的棘手,想要从管理方面入手,但很难说清楚,又不能说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来应聘呢?小林只好选择了“了解一些……”这样的回答。

没想到,HR继续追问:“你都了解些什么呢?随便说说。”

小林尽力回忆关于创新方面的知识进行高谈阔论,HR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最后打断了小林,说:“时间差不多了,今天的面试就到这儿吧!”

然后,HR在小林的面试记录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工程师,对不清楚的事情信口开河,这一点需要用人部门特别注意。”

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呢?首先,还是要遵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对于不了解的领域,一定不要瞎说;其次,采用虚心求教的方式,将问题重新抛给提问者;最后,反客为主,变答为问,绕过对方的问题,给对方提一个问题,让对方陷入被动。

1927年,浙江省某县选录县长,朱懋祺前去应考,顺利通过笔试之后,朱懋祺成功进入到最后的面试。面试过程中,主考官朱家骅一言不发,静静观察考生回答其他两位考官提出的问题。

面试即将结束时,主考官提出了一个刁难性的问题:“《总理遗嘱》朝会、纪念周都要诵读,无不烂熟,请你回答,一共有多少字?”朱懋祺知道这是一个脱离常规的问题,而且自己根本答不出来,既然答不出来,不如“以难制难”,于是反问对方:“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请问总共多少笔画?”

朱懋祺的回答引起了朱家骅的赏识,当即录用了朱懋祺。其他考生回答“不知道”,虽然回答的是实话,但从回答中难以体现出他们的敏捷的思维能力。

对于类似难题,如果提问者本身没有恶意,我们不妨用友好的态度向对方请教,先不说自己不知道,而是反问对方。例如:“你知道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请问你知道吗?”

需要注意的是,在变答为问的时候,反问的问题最好是对方问你的问题,这样才具有威慑力。如果你的反问与原话题无关,一方面,对方会感到莫名其妙,另一方面,如果这个问题没什么难度,对方回答出来了,最终难题还是会落在你的身上。

思维训练

从前有一个地主,他雇了两个工人甲、乙给他种玉米。其中,甲擅长耕地,但不擅长种玉米;而乙则相反,他擅长种玉米,但不擅长耕地。地主让他们种20亩地的玉米,让他俩各包一半,于是工人甲从北边开始耕地,工人乙从南边开始耕地。甲耕一亩地需要40分钟,乙却得用80分钟,但乙种玉米的速度比甲快3倍。种完玉米后地主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了他们20两银子。请问,俩人如何分这20两银子才算公平?

(答案见附录1.3.5)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龙点睛

请记住,当有人提出尖刻的问题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答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如果你这样做,你讨厌的那些人就轻易地将你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这才是“敌人”给你带来的最大伤害。

名师讲堂

集中思维训练法——打破惯性,放飞思维

“你参加赛跑,追过第二名,你是第几名?”如果你的回答是第一名,那你就错了,因为你追过第二名,你只是取代了第二名的位置,因此正确答案是第二名。

答错了别气馁,再看这道题:“你参加赛跑比赛,你追过了最后一名,你是第几名?”如果你的回答是倒数第二名,你又错了,最后一名怎么追?

仔细想想,题目本身并不难,为什么你会答错?其实,这都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在作怪,此类题目本身就是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来设置,很容易就会被带入思维的误区。想要让各种难以回答的问题变得不难回答,我们就要向自己的惯性思维发起挑战,通过训练改变自己的思考习惯。

惯性思维又称作思维定式,所谓思维定式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公安局长率领干警破获一起××案件”的新闻时,潜意识中公安局长这一角色一定是男性,如果新闻中继续报道:“这位女局长……”你一定会发出惊叹,问为什么,这就是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当然也有积极的作用,但对我们思考问题的限制同样明显。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将6只蜜蜂与6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怎样呢?蜜蜂不停地在瓶底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而苍蝇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就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离了。

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并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为,由于这种思维定式,导致它们无法逃脱。而苍蝇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却凭借四下乱飞找到了出口,并且成功逃离了瓶子。

惯性思维是怎样形成的呢?人们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等使人形成可认知的固定思维倾向,进而会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这便形成了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最大的缺陷就是让人摆脱不了已有束缚。如果想要提高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就必须从冲破思维定式开始。让我们看看下面这则打破惯性思维的故事:

清朝时期,在通山县有个叫谭振兆的人,小时候家里比较富裕,父亲给他定了亲,亲家是同村的乐进士。后来,谭振兆的父亲去世了,谭家开始家道中落,乐进士便想悔婚。

这一天,谭振兆去拜见岳父。乐进士对他说:“我做了两个阄,一个写着‘婚’字,另一个写着‘罢’字。你拿到‘婚’,就把女儿嫁给你;拿到‘罢’字,咱们就退婚,从此谭乐两家既不沾亲也不带故,两个阄你只看一个就行了。”说完就把阄摆了出来。

谭振兆心想:这两个阄分明都是“罢”字。他立刻拿了一个阄吞在腹中,指着另一个对乐进士说:“你把那个阄打开看看,若是‘婚’字,我马上就离开,咱们退婚;若是‘罢’字,那就说明我吞下的是‘婚’字,这门亲事算定了。”

乐进士没想到煞费苦心制造的骗局却被谭振兆识破,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嫁给谭振兆。

想要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改变思维习惯的过程无疑会非常艰难,我们可以从集中思维训练法开始练习。集中思维主要是运用逻辑思维,在发散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判断,综合得出结论,具体步骤如下:

1.用发散思维思考,然后将思考中产生的想法,用卡片写下来,每张卡片上写一个。

2.对每张卡片进行分析,把内容相关、联系比较紧密的卡片放到一起。

3.对内容相似的卡片的内在联系进行仔细思考,形成新的想法,追加上去。

4.反复整理卡片,进行各种不同的排列组合。

5.通过这样不断调整,不断思考,我们的思想就会从发散思维时的不同方向,逐渐指向一个方向,进而指向一个中心点,直到我们满意为止。

画龙点睛

想问题时,思维一定要开阔,给出答案之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给出一个最优的答案。人的思维是无限的,当我们面对一个看似无法回答的难题时,自己一定要明白,这只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定式所致,只要我们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往往越难回答的问题,越会催生出精彩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