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足迹Ⅱ:清华学子心路历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突然转变

蒋亦晗

进入这个园子已经一年多了,想起当时懵懵懂懂、有些不知所措的自己,这一年来,还真是有一些故事,有一些足迹值得回忆。

其实在正式开始上课的第一天,我就面临到大学阶段有关学习态度的一次最重要的选择——做学霸、还是当学渣。

当开学的第一节文数课我连讲义还没有打印时,别人已经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买了数本参考书;当我的书架上还只放着零食时,别人中厅已经堆上了整套的《二十五史》;当我晚上在宿舍里看剧休闲时,已经有人开始去教学楼自习。因为我的高中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众神云集的情况我早已习惯,来到清华再见到诸位大牛已经不能够刺激我的强心脏。只是迷茫依然存在,因为不知道自己该选择怎样的学习态度和方式——学霸?学渣?何处是我的归宿?

我自认不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但从小到大都能将学习成绩保持在一个不是最好但也不错的程度。我也从来都不是一个竞争意识很强的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这个观念始终没有驻扎进我的内心。我也有过天真的想法,以为大学学习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再加上刚进大学被各种乱七八糟的杂事围绕,也并没有太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就很自然地将高中那种不做很好,只求差不多的心态顺移到了大学中。

但我还是小看了清华浓郁的学习氛围与快节奏,要做到差不多都不是一件易事。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求你付出相当的精力,并值得你付出更多精力。我钦佩老师渊博的学识,体验了大学之“大”,并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就这样随着忙碌的快节奏,一学期时间过得很快。期间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找到,也忘记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我就这样跟随着众人辗转于各类作业和考试之间,在忙碌中也就常常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忙。

直到期末在写一篇专业课论文时,有可能是因为那是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写5000字以上的论文,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很喜欢这门课和这门课的老师,所以这次的论文我写得分外认真。之前几乎不自习的我每天下完课都直奔文图的自习室,抱着厚厚的一摞书开始写论文,常常连晚饭都不吃,随便在旁边的咖啡厅里买一个面包充饥。

这样整整一个星期,我勤奋、“学霸”得连自己都难以置信,到后来甚至闻到文图的面包味就恶心。但我至今记得在写完论文的那个晚上,我走出文图。那时候大约只有八点,还没到下课、下自习的时间,路上没有什么人,外面正下着大雪。我抱着写论文用的参考书,手冻得僵麻,自行车上也落满了雪,我却没有丝毫烦乱,很耐心地掏出纸巾将车上的雪拂去。骑着车,冒着茫茫大雪走在无人的道路上,肩上的书包因为背着电脑而沉重,车筐里也放着沉甸甸的一摞书,但我心中却油然生出一种由衷的满足感。

我就是在那个夜晚决定学历史的。那种自心底而生的满足感让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让我愿意为之付出,愿意为之改变自己,变得认真、变得学霸。并且在这个看似痛苦的过程中,我是开心的。当我最终完成之时,所得到的快乐足以令我铭记一生。

也是在那个夜晚,我开始反思一年的大学生活,并逐渐明晰自己的方向。学习不值得也不应该占据我的全部,但如果是我喜欢的东西,便值得我为之付出全部。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固然重要,但那种自己付出、自己收获、源于自己内心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自那一天起,我不再迷茫于自己的方向。所以后来,在别人埋头赶deadline的时候,我可能会花费一个下午去做志愿;在别人因为期末很忙而水过史纲论文的时候,我却会因为喜欢而花费很多精力看很多书,并且认真地写完。

这样的大学生活,不一定很优秀,却让自己满意;不一定很完美,却很自由。我对得起自己,无愧无悔。

我以为,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应该有这样一次反思和抉择,决定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不要总是被冲刷在人群的洪流中,到最后甚至找不到落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