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槿
朱槿在广东四季常有、随处可见,它大红花配大绿叶,开得热情奔放、毫不含蓄。广东人直接叫它“大红花”,不以为奇。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朱槿又叫“扶桑花”,这令我大为惊讶。扶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生长在日出之处的神树。《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旸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传说中的扶桑“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是参天巨木。我不禁困惑,作为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朱槿,怎么可能与神话传说中的神树巨木相映重叠呢?
我国最早记录朱槿的是西晋时期嵇康的侄孙嵇含,他在《南方草木状》中这样写:“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仲冬方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于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从嵇含的描绘可以看出,朱槿与神话中的扶桑完全不同。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朱槿就有了“扶桑”的别名。如宋代有诗云,“东方闻有扶桑木,南土今开朱槿花。想得分根自旸谷,至今犹带日精华”,认为朱槿花从《山海经》的“旸谷”分根而来,笼罩着神话色彩。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朱槿“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故日及诸名,亦与之同”,认为佛桑是后人误传。因“佛桑”与“扶桑”谐音,后来更是以讹传讹,朱槿便成了“扶桑”。
即便李时珍早已注明了朱槿来自扶桑神木属于讹传,后人依然愿意将朱槿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比如认为“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这一特点与太阳每日朝升暮落一致,与象征太阳升落的“扶桑”毫不违和。对于植物的理解,中国人向来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虽然朱槿和神木扶桑最终没扯上“正经关系”,它却在1792年正经登上过世界著名而悠久的自然博物杂志、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出版发行的《植物学杂志》(The Botanical Magazine),并被命名为Hibiscus rosa-sinensis。奇怪的是,名字中含有英文单词rose的变体,难道朱槿和玫瑰有什么联系?据维基百科,在十七世纪航海时代,欧洲人到中国初次接触到这款从未见过的植物,认为其复瓣花瓣的外观酷似玫瑰,故此命名。实际上,朱槿不仅有复瓣的,也有单瓣的,例如作为马来西亚国花的朱槿就是单瓣的。从欧洲人的命名,可以推断当时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朱槿是复瓣的。
有关朱槿的故事,似有附会,似有实证,然而真真假假都一并融进朱槿鲜红的光影中去了。这样不以为奇的大红花,在我看来,便也传奇了起来。我不禁惊叹,一朵看似普通的花,身上竟带有如此奇妙而众多的线索,阴差阳错地连接起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栩栩如生地复原了历史长河中的琐碎细节,精彩绝伦地闪回了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
1 在深圳随处可见的单瓣朱槿。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2014年6月摄于深圳大学城。
2 复瓣朱槿。2014年6月摄于深圳大学城。
3 开黄色花的朱槿。2014年7月摄于深圳大梅沙。
朱槿有多种颜色,以正红色最为典型,中国古代所谓的“朱槿”单指正红色品种,如今无论何色一概叫做“朱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