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营销力量
如何更好地赢得顾客心智,成功地建立品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定位之父艾·里斯在实践中围绕这个问题一直不断发展和完善着定位理论。由于年轻时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从经典军事著作《战争论》中得到启发,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了“营销战”思想,提出企业应当根据品牌心智地位的不同采用“防守”“进攻”“侧翼”“游击”四种战略模型,这四种战略模型被全球著名商学院广泛采用;20世纪90年代,针对欧美大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增长压力下盲目多元化,而纷纷陷入困境的情况,他发展出“聚焦战略”,指出:无论企业和品牌,聚焦是获得竞争力、走向成功的法宝,从而影响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如通用电气、诺基亚等的商业实践。
1998年,艾·里斯与定位理论的卓越继承人劳拉·里斯在两人合著的《品牌22律》一书中首次指出:“品牌是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2004年,两人推出了被称为“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著作”——《品牌的起源》一书,将定位理论推向新的巅峰。书中指出,品类就是商业界的物种,品牌是潜在顾客心智中品类的代表,打造品牌的关键就在于开创新品类,同时对企业如何把握未来趋势,如何开创、发展新品类做了系统的介绍。从此,“品类”一词开始被营销领域和企业界广泛关注,品类战略引领全球企业营销实践正式进入品类时代。
品类,老词新意
“品类”(category)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最初被广泛用于销售管理领域,A. C.尼尔森对品类的定义是“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这是基于市场或者销售管理角度的定义。今天在企业界,品类营销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被很多企业所提及,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所提及的品类,仍然是基于市场而非心智,二者有巨大的差异。
心智角度的品类是什么呢?1956年,美国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乔治·米勒(George A. Miller)发表研究报告《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在对消费者心智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之后,米勒发现,心智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把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储存的是这个命名而非输入信息本身。
也就是说,消费者面对成千上万的产品信息,习惯于把相似的产品进行归类,而且通常只会记住该类产品的代表性品牌。消费者心智对信息的归类,我们就称之为“品类”。形象地说,品类就是消费者心智中储存不同类别信息的“小格子”。品类的打造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在此我们使用“categoring”这个词来表达“品类化”这个动态概念。
市场角度的品类与心智角度的品类有何不同?有时候,二者是一致的。例如,在市场中,汽车和卡车并不属于同一个品类,在心智中也一样。但很多时候,二者并不一样。例如,从市场的角度看,浓缩果汁与非浓缩果汁属于一个类别,但是从心智的角度看,它们属于不同品类。从市场的角度看,不存在一个叫作安全轿车的类别,但是从心智的角度看,安全轿车的类别十分清晰。
品类既非单纯的产品概念,也非单纯的传播概念,甚至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营销概念,而是一个几乎所有的营销要素的集合。品类创新是企业创新和营销的集合。
品类是顾客消费的驱动力
在商场、超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消费者指名购买某个品牌,消费者的这种行为长期以来给企业和营销人员造成了误导,认为是品牌的因素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于是投入巨资宣传品牌,并把品牌当作大伞,在品牌的大伞下不断地放进各种产品。
实际上,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推动他购买的并不是品牌,而是品类,只有在消费者决定了品类之后,才说出该品类的代表性品牌,我们把消费者的这种行为特征称为“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例如,消费者想要购买一瓶饮料的时候,通常会先考虑购买可乐、纯净水还是绿茶或者果汁,一旦确定了购买可乐,他会说出可口可乐的名字,或者走到可口可乐货架面前把它拿走。同样,消费者在准备购买一辆豪华车之前,通常会在乘坐舒适的豪华车和充满驾驶乐趣的豪华车之间考虑,一旦确定了后者,他通常会说“我想买一辆宝马”。
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品类之争
在消费者心智中相互竞争的并非品牌,而是品类。宝马与奔驰的竞争,实质上是窄小、灵活的驾驶机器与宽大、气派的乘坐机器之间的竞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实质上是经典可乐与新一代可乐之间的竞争;茅台与五粮液的竞争,实质上是传统酱香型高档白酒与现代浓香型高档白酒之间的竞争;鲁花与金龙鱼的竞争,实质上是花生油与调和油之间的竞争。
当数码成像逐渐取代传统成像技术时,传统相机和胶卷的代表品牌柯达也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这个结局就算世界上最有创意的品牌形象也无法挽回(遗憾的是,虽然柯达发明了数码成像技术,但是它的CEO没有听从艾·里斯先生的建议,把握数码成像的新品类机会,及时启动第二品牌)。
诺基亚所面临的挑战,本质是其代表的传统手机与智能手机品类的竞争。随着智能手机品类逐步取代传统手机,诺基亚品牌的没落同样不可避免。
上网本与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与电子书、笔记本与台式机之间的竞争无不如此。跳出品牌的思维限制,从品类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把握营销竞争的关键。百度的CEO李彦宏曾经对他的品牌总监说:“我们不需要谈品牌,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做中文搜索第一。”此可谓一言中的。
先有品类,后有品牌,然后有形象
品牌一旦建立,形象随之形成。企业无法在没有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下,通过建立某种形象而创建品牌,缺乏主导性市场地位的品牌也很难建立理想的形象。品牌形象的建立也无法依赖广告传播,实际上,品牌典型的消费者形象通常就是品牌形象的基础,当潜在的消费者接触一个品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这个品牌是什么人在使用?这些人与自己期望的形象是否吻合?这种认知并不依赖于广告的传播,而需借助口碑和公关形成。
例如,通用汽车先后耗费了7000万美元的天价,邀请著名高尔夫球星“老虎”伍兹代言别克品牌。实际上,让伍兹代言显得很荒唐:一个拥有3000万美元游艇的人怎么会去开售价只有3万美元的轿车?事实上,如果不是考虑到别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不错的销售业绩,新通用的重组计划中,别克品牌的命运将和土星一样,被彻底地放弃。
国内企业中也普遍存在依赖广告来塑造某种形象的例子,例如,海尔曾期望通过广告传播打造国际化形象,但效果并不明显,不过,随着海尔产品行销全球,国际化形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企业可以生产不同品类,品牌代表特定品类
品牌并没有所谓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之分,企业就是企业,品牌就是品牌,企业代表法人实体,品牌代表品类。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企业,主要面对的是股东、员工和供应商以及渠道等,并可以生产其他饮料包括雪碧、芬达等,它最终并不直接影响消费者;可口可乐作为品牌则只代表可乐,直接影响消费者。
在市场竞争初级阶段,产品质量普遍不稳定,企业的实力和形象有助于消费者建立信心。在这个阶段,企业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影响。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法规日益成熟完善,企业的背书作用日益减弱,品牌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转而居于幕后。比如在娃哈哈与达能陷入法律争端的时候,宗庆后启用了“启力”这个品牌,并把企业名也改为“娃哈哈昌盛饮料公司”,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并没有影响顾客的购买,再次证实企业影响的多是渠道,而品牌直接影响消费者。
混淆企业和品牌的区别,容易导致两个误区:其一,无法准确把握市场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品类(品牌作为表现)这一实质,而步入打造“企业品牌”的误区,例如打造“大中粮”“仁和”等企业品牌,莫不如此;其二,盲目延伸品牌,采用所谓的“大品牌战略”,例如TCL集团、海尔集团等企业,导致品牌稀释,竞争力丧失。
国内品牌的价值大多被高估
对应现实中的品牌价值排行榜,我们看到一个普遍的误区:大量品牌的价值被高估,很多评估中动辄以亿计算的品牌实际上并无多少价值。品牌的价值由以下两个要素决定:第一是品牌在所在品类中的主导地位的强弱,第二是所在品类的价值大小。
可口可乐连续8年位列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原因在于可乐是全球最畅销的饮料,而可口可乐主导了全球可乐品类。主导性不仅是影响品牌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也是影响股票价值的重要因素,股神巴菲特在解释为何长期持有可口可乐、吉列的股票时强调:“毫无疑问,因为我确信它们(可口可乐和吉列)将继续在它们的品类中处于长期的主导地位。”
国内诸如长虹、海尔、春兰等大而全的品牌虽貌似强大,但皆因为过度稀释而变得虚弱,逐渐丧失了初步建立起来的品类主导力。这些品牌长期占据国内品牌价值榜前列,不仅麻痹了企业自己,对其他企业也起到了错误的示范作用。
创建品牌的本质:锁定品牌与品类
完整意义的品牌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品牌名和品类。品牌名和品类一旦产生关联,锁定在一起,就完成了品牌的创建,例如品牌名奔驰和称为进口豪华轿车的品类锁定在一起,品牌就开始诞生。
很多企业认为,创建品牌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品牌名具有最广泛的知名度,把品牌等同于名牌。实际上,很多高知名度的品牌名都因为未代表任何品类而十分虚弱,例如土星在美国人人皆知,但土星品牌已经十分虚弱,以至于被通用汽车最终放弃。
创建品牌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将品牌名与品类名锁定在一起。不仅要宣传推广劳力士这个名字,而且要把劳力士和心智中叫作豪华瑞士手表的品类锁定在一起。同样,重点不在于去宣传沃尔沃这个品牌,而是把沃尔沃与心智中“安全车”的品类锁定在一起。
品类时代的营销,核心以成为潜在心智中品类代表为目标,通过把握商业发展趋势,发现品类机会,成为心智中的品类代表,并推动品类发展,不断进化,最终主导品类,创建真正的强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