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探讨
湖北省钟祥市职业高级中学 寇正华 万木春 胡玉荣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适应新世纪挑战需要,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结合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根据有关理论,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加强基础文化课的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造就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必须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国家拟定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加强基础文化课的教学。
(1)加强基础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完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上下功夫。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学生进人职业学校时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不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程度不高,及当前就业的形势严峻,有的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还不尽人意,办学特色不够明显,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职业学校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和活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要把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其他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使学校形成重视教学工作、重视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珍惜学校生活,在校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学校要站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战略高度,重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在职业学校的作用与地位,要在教学过程的管理,完善教育教学制度,重视教学基础建设上,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2)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是国家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希望和迫切要求。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这一培养目标明确告诉我们,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普及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教育,培养中、初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任务。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索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的需要。为了适应专业教育及专业发展的需要,要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要求,适当增加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外语课程内容。
(3)加强基础文化课教学工作的指导,开展学科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推进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入手,加强教学规范管理,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加强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强化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管理,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要加强文化基础课的研究
二是按照“职业教育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特点,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现实经济生活、实际生产过程(岗位)和人们求职谋业的需要,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围绕中等职教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抓好基础学科的教学研究,使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三是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考试改革的研究,规范考试的行为,做到既有统一性的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从而推动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二、拓宽专业面向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拓宽专业面向,增设新的专业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的关键问题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就业需求的能力。职业学校有无较强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和应变能力,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职业学校必须把加强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面向、加强专业应变能力作为学校的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抓紧抓好。
(1)充分认识世界经济发展与劳动就业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挑战,拓宽职业教育的专业面向,有利于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不相适应的矛盾,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提出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所以说,技术与职业教育需要为改善个人生活和提高工作转换能力提供更广泛准备,而不仅仅是某一特定的岗位知识与技能。我们必须认识到,过于狭窄的专项技能再也不能适应多变且多方面要求的工作场所和环境,必须予以拓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趋势。
(2)科学合理设置专业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把调整和规范现有专业,拓宽专业面向,增设新的专业,作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学校在职业教育的办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活力。
(3)要充分认识和注意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切实创造条件,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继续深造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树立新的职业能力观,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计划、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教育部《意见》要求我们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在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的办学职能,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同时重视对师生进行新的职业能力观的教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指出:“为青年走向工作和生活的教育活动不应限于训练他们从事指定的行业或职业,即应使之适应多样化的工作,发展他们的能力。”职业能力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也是评估的依据和标准,这些应成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热门话题。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既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时代特征,又要在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上给予学生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在技术与工艺日新月异的今天,树立新的职业能力观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职业能力在内涵与外延上为一般的广泛的概念,它不再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术的要求,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品质的综合体现,含有数种成分。一是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受训者具备收集、管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二是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独立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等都是职业能力的重要构成。三是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生学习奠定必要基础。当前,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如加强外语、社会文化教育等等就显得非常重要。
新职业能力观,对我们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学校教学模式、课程计划、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等提出了诸多的研究课题,持别是为职业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或实行学分制研究,制定模式课程计划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创设了极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