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中医经验集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扁平疣(3)

地参汤

(1)处方 地肤子、苦参各60g,板蓝根、薏苡仁、白矾各30g,三棱、莪术、皂刺、赤芍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加水1000ml,煎取汁300ml,待稍温浸泡患处,每次40分钟,每日2次。

清解汤

(1)处方 金银花、板蓝根各30g,苍耳子15g,生甘草、荆芥各10g,蝉蜕8g。

(2)方法 以上方药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趁热熏洗患处。

除疣液

(1)处方 马齿苋、薏苡仁、板蓝根、大青叶(或紫草)各35g。

(2)方法 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2次,取汁和匀,冷却后擦洗,以患处擦红擦破为宜,日1~2次。

克疣液

(1)处方 冰片、玄明粉各10g,苦参、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各30g,桃仁、红花各10g。

(2)方法 将冰片、玄明粉研细末以备用。将余药煎汁外擦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再取上述细末用冷水调成糊状反复涂擦。5天为1个疗程。

平疣液

(1)处方 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15g,板蓝根30g,明矾10g,补骨脂50g。

(2)方法 将上述药物混合,加适量冷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30分钟,先用热气熏蒸患处,使汗毛孔扩张,待药液温和时用其液洗皮损处,每日3~5次,每剂药可洗1~3天。

大黄木贼汤

(1)处方 生大黄、木贼草、香附、板蓝根各15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500ml,先用洁净的纱布擦洗患部,使局部发热发红为度,每日1~2次。

疏郁解毒汤

(1)处方 板蓝根、生薏苡仁各30g,桃仁10g,紫草、香附、皂刺各15g,当归尾2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在患处外洗,每日3次,每次15~2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食醋木香液

(1)处方 食醋200ml,木贼、香附各50g。

(2)方法 先将食醋加热浓缩至100ml,再将木贼、香附加水250ml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煮沸1小时,倾出滤液,药渣再加水250ml以同法煎滤,合并两次药液,浓缩至100ml,然后再将食醋液与木香液混合,再加热浓缩至100ml,即成食醋木香液,备用。用时每日外搽患处2次。

祛疣外洗剂

(1)处方 苍术30g,白芷、莪术各20g,牡蛎、生铁落各50g,守宫20条,食醋200ml。

(2)方法 将苍术、白芷、莪术、守宫装烧瓶内用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文火轻煎10~20分钟,滤液,同法共煎两次,取药液约100ml;将牡蛎、生铁落装砂罐,用清水适量煎沸1小时,滤液约100ml;将食醋200ml加热浓缩至100ml,加药液混合轻煎至200ml即可。治疗时每日用棉签蘸药液点涂患处,早晚各1次,20天为1个疗程。

疣涤净洗剂

(1)处方 苍术9g,细辛6g,陈皮、白芷各12g,板蓝根、贯众各30g。

(2)方法 每日1剂,水煎趁热外洗患处3次,每次15~20分钟。

马齿苋洗剂

(1)处方 马齿苋30g,苍术、蜂房、白芷各9g,细辛、蛇床子各12g,苦参、陈皮各15g。

(2)方法 以上方药加水适量,煎煮取汁,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5次。

祛疣灵搽剂

(1)处方 苦参、白鲜皮各15g,蜈蚣1条,白芷、红花各10g,全蝎5g。

(2)方法 以上方药用75%乙醇浸泡7日。治疗时以其外搽患部,每日3~4次,15日为1个疗程。

药醋涂搽剂

(1)处方 生薏苡仁、板蓝根各60g,木贼30g,露蜂房、威灵仙、芒硝各20g,黄丹10g,陈醋500g。

(2)方法 以上方药入陈醋中浸泡5天,每天摇1次,去渣密封备用。治疗时以棉球蘸取药液涂搽疣部,每日3~5次。

解毒酊搽剂

(1)处方 红花1g,地肤子、白鲜皮、明矾各6g,蝉蜕3g,75%乙醇50g。

(2)方法 以上方药入乙醇中浸泡3天,去渣密封备用。治疗时以棉球蘸取药液涂搽疣部,每日5~6次。

软疣酊搽剂

(1)处方 乌梅、黎芦、千金子、急性子各30g,75%乙醇200ml。

(2)方法 以上方药入乙醇中浸泡1周,去渣密封备用。治疗时将疣体表面粗糙刺状物拔除,以出血为度。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疣体大者可用棉球蘸药液涂搽,每日2~3次。

紫色疽疮膏

(1)处方 轻粉、红粉、琥珀粉、乳香粉、血竭粉各9g,冰片、煅珍珠粉各0.9g,蜂蜡30g,香油120ml。

(2)方法 上方将香油放入锅内加温,待开后离火,然后将前5种药粉入油内,混匀再入蜂蜡使其完全熔化,待将冷却时兑入冰片、煅珍珠粉搅匀成膏备用。用时外擦患处。

半夏斑蝥膏

(1)处方 生半夏、斑蝥各等份。

(2)方法 以上两味共研细末,用10%稀盐酸调成糊状,贮存备用。治疗时先将疣部消毒,然后削去疣顶部外皮至微微出血,取少许药膏敷其上。敷药后可稍微有烧灼感,继而干燥结痂。

蜈蚣石胆散

(1)处方 蜈蚣40g,石灰20g,鸦胆子仁16g。

(2)方法 以上方药共研细末,过筛,备用。治疗时将疣面老化角质层用温水浸泡至软后,用干净刀片将疣赘处削除,勿伤及皮肤。再按患处大小或疣之多少,药粉以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敷局部病变处,干净纱布包扎。每4~7天揭药。

(五)针灸治疗法

毫针法

(1)取穴 主穴取四白、阳白、中渚、合谷、曲池、三阴交、内庭、太冲;配穴:扁平疣附近的1~2穴,扁平疣个数较多配肺俞、风市、血海,痒感加神门、内关、血海,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者加行间、侠溪。

(2)操作 每次选用3~4个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刺入,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扁平疣局部手法稍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火针法

(1)取穴 病变局部阿是穴。

(2)操作 患部皮肤严格消毒后,选用1~1.5寸毫针烧红至白亮时,迅速烧灼疣体,几秒钟后离开,再烧针头,反复进行2~3次,疣体可完全烧损。针刺时疾入疾出,刺入深度仅2~3mm。每日1次。嘱患者局部勿沾水。

耳针法

(1)取穴 肺区、内分泌、神门、肾上腺及患处在耳部相应的部位。

(2)操作 先用75%乙醇消毒耳部皮肤,待晾干后,再查找耳穴。采用探穴仪探测耳穴的阳性物或良导点,找准后用探棒按压一下,使之留下充血压痕,然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蚊式钳夹住皮内针(或图钉式揿针),轻轻刺入所选穴位内,最后以胶布固定之。采用单耳埋针,左右耳交替进行,每次留针5~7天。埋针后嘱患者每日按压穴位3~5次。每次均使耳郭发红、发热。埋针5次为1个疗程。

耳压法

(1)取穴 肺、神门、肾上腺、大肠、皮质下,均取双侧。发于颜面者加面颊区、额、下颌;发于手背者加指、腕;发于前臂者加腕、肘。

(2)操作 取5mm×5mm胶布小块,将王不留行籽放在胶布上贴于耳穴(发于手背和前臂者可用5mm×15mm的长方形胶布将王不留行籽数粒均匀排列于胶布上贴于耳穴处,如从指穴到腕穴连贴)。隔日治疗1次,两耳轮流贴,10次为1个疗程,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次10分钟,中强度刺激,以耳郭潮红,面部有热感为最佳。

三棱针法

(1)定位 耳背部降压沟内缘、上耳背、中耳背、下耳背毛细血管网及浅表静脉。

(2)操作 耳郭区皮肤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点破局部暴露的毛细血管或浅表小静脉,以出血为度,5~10滴为宜,棉球压迫出血,胶布固定,隔日1次。

皮肤针法

(1)定位 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以背腰部为主。

(2)操作 局部皮肤严格消毒后,用皮肤针以中等强度手法从上而下叩刺,使皮肤潮红为度,然后加拔火罐5分钟左右,每日1次。

交叉透刺法

(1)定位 病变局部。

(2)操作 患部皮肤严格消毒后,用28~32号毫针,与皮肤呈15~30°角,沿病变基底部一侧刺入至病变中心,然后,调整针刺角度并按压对侧皮肤,使针尖从对侧基底部刺出,约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呈“U”形刺向对侧,留针约1分钟。出针时摇动毫针,扩大针孔,使针孔出血为宜。再在病变基底部的另一侧以同样方法针刺。第二针与第一针在病变中心点呈“十”字样交叉。

穴位注射法

(1)取穴 肺俞、合谷、足三里、曲池。

(2)操作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ml注射器,选5号针头,抽取板蓝根注射液4ml,分别垂直快速刺入上述穴位,得气后缓慢注药,每穴1ml,每日1次。

穴位埋线法

(1)取穴 “母疣”、肺俞、曲池、风市、血海。

(2)操作 寻找出最先长出或体积最大者(即母疣),先用银针在疣中央与基底部透刺退针出血,再用9号穿刺针装入1号羊肠线1cm,从疣体旁1cm处进针,沿皮下刺至疣体基底皮下,注入羊肠线;肺俞斜刺,余穴直刺,注入1号羊肠线1cm。外盖敷料。

穴位激光法

(1)取穴 病变局部阿是穴。

(2)操作 选用He—Ne激光综合治疗仪,波长为6328?,功率为25mW。原光束经扩束镜扩散后,照射于皮肤患处。光斑大于皮损边缘0.5cm,照射时间约为10分钟,距离为1m。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