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麻醉科药品的创新管理
随着现代麻醉学的飞速发展,麻醉医师的日常工作任务从最初“消除患者疼痛、创造手术条件”的基础上,拓展到现在的围术期急性疼痛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管理及其他慢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痛)诊疗及重症监护治疗等领域。所有这些医疗活动的过程都离不开麻醉药品:由于其临床作用特殊,如何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不仅是一个合理用药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使用不合理或滥用就会危害生命健康和社会治安。因此,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受到国家法律严格监控管理。
麻醉科是一个与其他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一级临床科室,所用药物包括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以及全身麻醉药、局部麻醉药、麻醉辅助用药等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仅是麻醉科药品品种和数量中的一部分,但其管理工作中是麻醉科药品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以此为重点讨论。
第一节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一、常见问题
目前,人类尚未发现比阿片类药物更强大的镇痛药,因而阿片类镇痛药是迄今为止药效最显著的镇痛药。在临床麻醉、术后镇痛及治疗癌痛方面,尤其是在药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匮乏的昔日,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重大问题:耐受和成瘾。近10年来,阿片类药物在非癌性疼痛中的应用也有所增加,尤其是长效阿片类药物。
为了更好地造福与病患,各国政府决策层均制定了相应的医疗政策和完备的监管机制,既防止阿片类药物成为毒品的不良效应,降低社会风险和成本,又能在临床上使其得到充分使用。我国对阿片类药物、第一类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也施行了严格管制。
然而,调查研究表明,传统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理模式存在多个环节上的漏洞,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现列举几种常见的问题:
(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五专”制度落实不到位。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证”的医务人员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3)未按“三阶梯止痛方案”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镇痛用药数量得不到保证,镇痛质量不高。
(4)未对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痛患者进行随访。
(5)剩余药品回收不规范。对空安瓿回收及销毁不及时。
除此之外,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日常管理中还存在诸如储存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赊借,药品用量不详、用药时间不详、给予时间不明确、只限形式、重复建病历等 等问题。
二、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管理缺陷和不足,国内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基本对策。
(1)认知学习、深入宣传、全面贯彻“五专”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这是做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从申购、入库到临床应用全流程,要经过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申请购进和使用药品两大环节均需双人同时和对签字。
(3)构建严格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交接班核实双人签字机制,同时由专人每日检查、调剂、补充并核对已用的安瓿数量,确保急诊患者手术需求。
(4)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与麻醉科其他常见药品按类分柜储存,并对外观、包装相似的药品给予特别标识,严防误用。
(5)切实加强节假日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门、窗、柜、锁、报警器、监视器功能完好,严防盗窃案件的发生。
总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是一项科学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不断健全管理工作机制和完善各种安全措施,使之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严防管理纰漏而又确保满足患者真实需求。因此,麻醉科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创新管理与实践成为新的课题。
第二节 麻醉科药品的创新管理与实践
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等在医疗机构麻醉科对科室药品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值得同行学习借鉴的思路。
一、科学化管理
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高科技和计算机网络成为麻醉学科建设与管理的必修课。
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科内管理方面,建立专业化二级基数,利用电子麻醉区域单元,夜间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药盒、专用处方、空安瓿单个专柜专锁管理,统一规范麻醉科医师的遗嘱和处方管理等等。对优化麻醉科药品流通程序,加强药品安全使用,准确把握药品基数、动态,全面完整记录药品出入信息,提高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降低相关麻醉护士劳动符合等大有裨益。
在防范药物滥用导致社会问题方面,搭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正成为新的共识。
在卫生系统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专用通道与公安信息系统联网,通过分析综合、交流反馈信息,及时掌控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流通使用情况和管理现状,实现药品实物管理、金额管理与网络信息管理的高度一致,杜绝同一患者在多家医院取药的隐患。在此基础上,可建立和不断创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探讨持续改进的策略。
二、质控化管理
在麻醉科科内药品管理方面,质控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训。
(2)建立麻醉科科内药房,分类管理,流通过程有效核对签字。
(3)对麻醉科医师用药进行专项监督: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食物与药物监督管理部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及麻醉科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专人管理责任人三层次监督。
三、路径化管理
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方面借鉴临床路径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安全管理路径,形成全面、系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从而达到“加强药品管理,保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合法、安全、合理使用”的目标。
制定该临床路径的管理依据包括两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7]第53号);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年8月3日国务院令第442号);卫卫生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2)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0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2001)。
路径化管理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3个方面:
(1)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库房、调剂室保险柜存放、双人双锁管理、24小时监控录像、24小时报警装置等硬件措施。
(2)岗位责任措施。包括保管人员、调剂人员、处方医师、管理负责人、医院主管领导岗位职责。
(3)环节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麻醉药品采购、请领、运输、交接班管理等细节管理。
总之,麻醉科药品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传统管理模式纰漏较多,正被淘汰,创新管理备受关注,但需经广泛实践检验其科学性、创新性、适用性、可靠性,为药品管理机制的持续改进提高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