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扫描逻辑圈套要小心啊!随处都是逻辑陷阱(1)
循环论证,别被套套逻辑忽悠了
有一个中学的政治老师,每次在讲政治选择题的时候,都只在讲台上念答案,从不解释答案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错的。当学生问他的时候,这个老师就依据答案中的正确选项,说因为那个正确选项是正确的,所以其他选项都是错误的。学生对此很无奈,但是也无话可说。这样的老师真是误人子弟。不难看出,这个政治老师的解释方法跟上文中的两个回答非常相似,在逻辑谬误中这种忽悠方法属于循环论证谬误。
循环论证,又被称为套套逻辑,是论证谬误的一种,当辩论者为支持自己的某项主张所提供的新的论据,其实是旧主张新瓶装旧酒的重复时,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谬误。“循环论证”之所以属于逻辑谬误,是因为在论证过程中,它把论证的前提当做了论证的结论,也就是所谓的“先定结论”。
尿液中黄色的色素是什么?为什么吗啡让人想睡?尿液之所以呈黄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尿色素,而尿色素是黄的;吗啡之所以让人昏昏欲睡,是因为吗啡具有催眠的作用。这算答案吗?其实,这种答案不过是重复原来的说辞,以期蒙混过关。
在论证神的存在时,传教士说:“《圣经》上说神存在,由于《圣经》是神的话语,所以《圣经》必然正确无误,所以神是存在的。”显然,对神存在持怀疑态度的人必定会质疑其前面的假设,并且会继续追问《圣经》为什么是正确无误的,传教士根本不可能蒙混过关。这是一个很浅显的例子,讲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更通俗地说明循环论证的谬误。
大卫·休谟是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哲学家,他在《神迹论》用以推翻神迹的论点,经常被逻辑学家当作循环论证的典型例子。在《论神迹》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我们可能会总结认为,基督教不仅在最初时是随着神迹而出现的,就算是到了现代,任何讲理的人都不会在没有神迹之下相信基督教。只靠理性支撑是无法说服我们相信其真实性的,而任何基于信念而接受基督教的人,必然是出于他脑海中那持续不断的神迹印象,得以抵挡他所有的认知原则,并让他相信一个跟传统和经验完全相反的结论。”在论证过程中,休谟提出了几点论据,且每一个论据都为“神迹只不过是一种对于自然法则的违逆,就算是神迹也不能给予宗教多少理论根据”这一论点服务。也是因为这样的认识,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他对神迹做了定义:神迹是对于基本自然法则的违逆,而这种违逆通常有着极稀少的发生机率。
不难看出,在检验神迹论点之前休谟就已经假设了神迹的特色以及自然法则,并以此为基础演绎了一段微妙的循环论证。
除了像休谟这种大哲学家所提出的这种高深的例子,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一些琐碎小事上也会犯循环论证的错误。比如,当父母误解孩子的时候,父母并不能真的确定孩子做错了事情。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父母会说:“瞧瞧你,跟本没有半点羞愧的意思,难道不知道自己错了吗?”事实上,假如孩子没有错,自然是不会有羞愧的表情的。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饭店吃饭,当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鱼上桌的时候,鱼嘴却能张合,鱼鳃还会扇动,我们都很好奇,对此非常不解,于是就问经理:‘这是怎么一回事,鱼都已经烧熟了,为什么嘴和腮却还会动弹呢?’经理解释说:‘这是因为咱们的厨师是做鱼的名师,厨艺十分精湛,所以有的时候鱼熟了,上桌了,鱼嘴和腮却还在动。甚至有时候吃得只剩下骨架了鱼嘴还能张合。’我们被经理的这一番话逗得哈哈大笑,全然忘了我们问的是鱼嘴是为什么会动弹。”
在这里,经理就是用循环论证的技巧忽悠了顾客。顾客问经理:“鱼都已经烧熟了,为什么嘴和腮却还会动弹呢?”经理本来是应该告诉顾客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一个结果。可是,经理说的却是另外一回事,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厨师的烹饪技艺高超。虽然这个回答彰显出了酒店的档次,但实际上是答非所问。它仍然是重复说明了要求解释的现象:熟鱼为什么会张嘴动腮。
对于为什么,经理并没有在道理上加以解释。
在日常的文书写作中我们也很容易犯循环论证的错误。比如,在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题的论文中,某个学生这样写道“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呢?因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建设中最迫切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在这个学生的论述中,论题、论据、结论,说来说去都是那么几句话,一直在重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但是并没有说出为什么重要,仅仅是在进行“同义反复”。很明显,这个学生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在中小学生日常的议论文写作中,这种错误实际上是经常出现的,只是有的不太明显,所以被忽略了。
由于学生知识面窄,同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十分有限,因此,在他们议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通常拿不出合理的论据,但又必须证明出自己的论点,于是便出现了循环论证的谬误。循环论证的谬误也常常出现在初中、高中的几何学论证中,在一些重要考试中,当学生实在论证不出来一些题目,情急之下便会预先假设结论是正确的,然后再求证出来。表面上看是论证出来了,实则是犯了“循环论证”谬误,意图忽悠一下阅卷老师。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循环论证的论点在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因为结论可能完全跟其前设相同,故结论并不是其前设之推论。在论证过程中,所有循环论证都必须假设其命题已经成立,所以,循环论证本身并不能证明什么,它只是一个回避问题的常用手段罢了,希望你没有被忽悠住。
否定前件,这个谬误很保守
在“如果……那么……”的论证结构中,句子中“如果”的部分是前件,而句子中“那么”的部分则是后件。一般来说,前件是用来证明后件的,而且两者不能颠倒。像下面的例子:
如果我把鸡蛋掉在地上,那么鸡蛋就会打破。(因为我把鸡蛋掉在地上,所以它破了)
这种肯定前件的推理在生活中很常见。为了使逻辑有效,我们必须先肯定前件的部分,然后再推出后件的部分。而谬误的产生,往往是肯定后件,尝试用后件推导出前件;或者否定前件,得出跟后件相反的结论。
肯定后件:因为鸡蛋破了,所以我一定把鸡蛋掉在地上。
否定前件:我没有把鸡蛋掉在地上,所以它不会破。
从本质上来说,“否定前件”谬误跟“肯定后件”是一致的,都是那些不在乎自己的脑袋到底向前走还是向后走的人用来混淆视听的。所谓否定前件,就是说话者不认可不同的事件产生类似结果的可能性。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如果我吃太多,那我就会生病。因为我没有吃太多,所以我不会生病。
吃得少跟不生病有直接关系吗?生病的原因多着呢,一个人喝下一整瓶二锅头,手被生锈的铁钉割伤,整晚湿淋淋地坐在外面,这些都可能引发疾病。
这一谬误的关键在于,就算所提及的事件没有发生,其他的原因也可能会导致同样的结果。
在“如果……那么……”的论证结构中,我们可以肯定前件,也可以否定后件,它们都能说得通。至于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则会出现谬误。
如果他跑得太慢,他就会输掉比赛。
否定前件:因为他没有很慢,所以他没有输掉比赛。
很明显,这个论证是错误的,他完全可能因为别的原因输掉比赛,比如脚崴了。
当然,在进行论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肯定前件:“因为他跑得太慢,所以他会输掉比赛。”或者否定后件:“他没有输,所以他没有跑得太慢。”第一种论证方式叫做“肯定前件假言推理”,而第二种叫做“否定后件假言推理”,两种方式都属于有效论证。虽然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也都像是有效形式,但它们都是谬误。
否定前件之所以说不通,是因为它只给一个事件一个原因,而这个事件往往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它的谬误之处在于,自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原因。
在阐述论点的过程中,谁也免不了会出现谬误。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想避免不利的后果,以期待合意的结果:
如果抽烟、喝酒和玩女人三者俱全,那就必然会短命。所以,只有戒掉烟酒和女人,才能够长命百岁。
像这样的逻辑也经常发生在国家之间。在采取某项行动之前,国家都会考虑这个行动所导致的后果。他们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是为了整个国家因为行动而承受糟糕的结果。比如:
如果我们的军事实力强大起来,害怕的国家可能会攻击我们。为了消除其他国家的敌意,我们要解除装备。
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非也,他们很可能会动武,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进行回击。
在沟通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利用否定前件谬误技巧性地支持现状。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谬误,因为大多数我们所做的改变,根本不能让结果免于发生。这就像某些政府最爱拿依法纳税和国家安全进行比较,他们可以借此哄骗国民积极交税,但是,国家是否安全和大家又没有依法纳税并没有直接关系。
诱导性语言,他在刻意回避什么
除非我们尊重一切事实并对情感语言存疑,否则很难让自己的大脑保持清晰思考。当有人告诉我们该信什么、该要什么、大家都怎么想的时候,往往是在诱导我们的思路,我们完全有必要怀疑或认定对方在回避问题,因为虚张声势的字词通常意味着回避问题。
那些打算回避问题的人,通常会用虚张声势的措辞开头,比如“不可否认”、“再明显不过”、“再简单不过”、“理所当然”、“小学生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等。其实,对方的真正意图是诱导你,让你跟着他的思路走。
凡是企图诱导出特定答案的问题,都是在回避某个问题,如“你不同意吗?”“这种说法不对吗?”“你不觉得这有可能发生吗?”“你不认为这么想是合理的吗?”有时候,对方故意提出一些问题,让你说出他想要的答案:“你爱我,不是吗?”“这件衣服我花300元就买到了,很便宜,不是吗?”“你不觉得这件被摔得稀巴烂的瓷器是件伟大的艺术品吗?”于是,你不自觉地被这些诱导性的问题给忽悠了。
看下面这个问题,男孩对刚认识的女孩说:“我们约会的时候,我可以骑自行车吗?”他要求骑自行车,但他回避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
一个是能不能骑自行车,另一个问题被回避掉了,他已经预先假定对方会跟自己约会,但对方想不想约会还不知道,应该先讨论。在决定用什么交通工具之前,应该先讨论要不要约会,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小美跟着姐姐坐在河岸旁,无事可做,不久就觉得厌烦。她偷偷瞄了几眼姐姐正在看的书,但上面既没插图也没对话。“这本书有什么用,”小美想着,“既没插图也没对话?”
小美已经借由问题的形式在心里回答了这个问题。她不需要明确地将问题陈述出来,不过假如她这么做,她会说:“没有插图或对话的书根本没有用。”
在法庭上,像小美提的这种问题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它们已经预先设定了正确答案,或是带有某种暗示,使人倾向于回答某种答案,这个时候,律师肯定会针对这个“诱导性”问题提出异议。经典例子如:“你看到车前灯破掉,那个时候,你人在什么地方?”
此时,律师肯定会抗议说:“诱导性问题。假定的事实不是证据,车前灯破掉的事实还没有得到确认。”另一方必须重新提问:“你有没有看到破掉的车前灯?”
另一个经典例子:“你现在还会打儿子吗?”
此时,律师肯定会抗议说:“诱导性问题。假定的事实不是证据,被告殴打儿子的事实尚未得到确认。”就这个问题来说,无论被告回答“会”或“不会”,都等于默认殴打儿子的事实。
提出缺乏理由或无法接受的假定,其目的往往是回避某个问题,并诱导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在生活中,一定要格外留意暗示或未明示的假定,大忽悠都很喜欢提出这类假定,因为它们很容易诱导善良的人们。
矛盾前提,不健全论证很唬人
不论你的逻辑多么完美,你都不能让人们信服一个植入了谎言的论证。对于完整的论证来说,真实的前提和有效的逻辑都是必不可少的。矛盾前提的问题在于它们并非全部正确,假如其一为真,另一个则必定为假,反之亦然。换句话说,我们只要确定其中一方为假,就能明确最后的论证是不健全的。
请看这个例子:
万物都会死,而上帝不会死,所以上帝不是万物。
从表面上看,这个论证像是针对泛神论的,但事实上它是针对常识的论证。既然前提矛盾,其中一方就必定为假,也就是说,这样的前提推出的任何结论都站不住脚。
这个谬误很有意思,因为其推导过程的逻辑是有效的,这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可能信以为真。听到用不一致的前提有效地推出不相干的结论,非逻辑学家通常会感到惊讶。不管怎样,逻辑学家都不会使用“有效”来表示“健全”,假如建立在不实陈述上,如矛盾前提中前提为假,那么无论逻辑有多完美,这个论证也是不健全的。
下面这个不健全论证可以帮我们证明月亮是干酪做的,尽管这项证明有点复杂,但它非常有趣。
第一步,我们先提供两个前提:
(1)牛奶是白色的。
(2)牛奶不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