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王阳明的为人处世之道(1)

儒家的思想注重入世、济世,要求在“正心修身”的基础上,进而“齐家、治国”,最后达到平天下的目标。而要想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妥善处理好自己与周围的人和事物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去应对现实,对待他人要把握好一个“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灵活的方式处理事情,让自己在一个和谐、友好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1.对朋友不要太苛责

【王阳明语录】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译文:有一位朋友脾气不好,经常容易生气而责备他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做学问应该反身自问。假若光知道一味苛责别人,眼睛就会只盯着别人的不对,而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反过头来要求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原来还有许多做得不够的地方,哪里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呢?舜能感化象的傲慢,其关键只是不去看象的不对之处。如果舜只是简单地要去纠正象的奸恶,就会尽看到象的不对之处。象是傲慢之人,必定不肯承认错误,这样又如何能感化他呢?”这位朋友听后,很后悔自己的言行。

王阳明说:“你今后只是不要去评论别人的是非,当要责备他人的念头出现时,就把它当作一个大私欲,坚决除掉。”

王阳明认为,在平时与朋友相处时,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看到自己身上不足的地方,如果老是对别人过于挑剔,就会因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眼中尽是他人的缺点,而你持有这种老是给别人挑刺的态度,别人也会感受得到,肯定会奋起抗争,这样互相抬起杠来,就会把事情弄糟。

战国时期,秦国非常强大,一心想吞并各诸侯国,进而统一全国。燕太子丹曾经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燕国的土地不断被秦国夺去,便冒险逃回燕国,打算招募勇士刺杀秦王嬴政,以缓解燕国的危机。

后来,太子丹认识了荆轲,引为知交。荆轲是个胆色过人的奇士,他为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所感动,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慷慨心理,甘愿为他奋不顾身地去刺杀秦王嬴政。

为了刺杀成功,太子丹还为荆轲物色了一位叫秦舞阳的勇士作为副手。但荆轲为保万无一失,想等待另一位知交好友前来,一同去刺杀秦王。因为这位朋友的住处离燕国很远,所以荆轲就多等了些时日。

眼看秦国大军一天天逼近燕国,太子丹沉不住气了,他见荆轲还没有动身去刺秦王的意思,以为他害怕后悔了,便拿话来激他说:“日子一天天过去,荆卿难道无意去刺秦王了吗?如果这样的话,请让我派秦舞阳先去!”

一听此话,荆轲大怒,叱骂太子道:“今天去了而不能完成使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手持一把匕首而入凶险莫测之强秦,胜算非常小,我之所以等这么久,是想等我的朋友来一起去啊。既然太子嫌我行动迟缓,那我就马上出发吧!”于是荆轲就与秦舞阳出发了。

后来在行刺秦王的行动中,果然由于秦舞阳胆量不够,脸色大变以致秦国群臣生疑,禁止他上前。而荆轲一人接近秦王去执行刺杀任务时,因想生擒秦王逼他订立和平盟约,但孤身无援而导致行动失败。

可以说,正是因为太子丹的气量不够,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过于苛责朋友,而荆轲受激后被迫采取草率行动,导致了后来事败身亡的结局。如果荆轲等到了那位朋友,一起去刺杀胁迫秦王成功的话,即使不能改变秦国一统天下的大结局,至少也能缓解一下燕国迫在眉睫的亡国危机。

而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则可称为朋友间相知很深的一段佳话。

鲍叔牙年轻时就认识了管仲,由于两人性情相近,又都怀有远大抱负,意气相投,就成了铁哥们。

开始时,他们合伙做点生意,因为管仲家比较穷,他出的本钱就少些,鲍叔牙出的钱多些。由于两人都有经营头脑,买卖做得还不错,一年下来挣了不少钱。但年终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一些。这下别人都为鲍叔牙打抱不平了,说按照股份的话应该是你多拿一些分红才对呀,管仲这么做太不够朋友了!

没想到鲍叔牙不仅不生气,还为管仲辩解说:“管仲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他也不是不讲义气,而是因为他家里穷,需要钱去还债。而我和他做生意,就是想帮朋友一把,这事你们不要再说了。”管仲听了很感动。

管仲想帮鲍叔牙办点事来回报他,但几次都办砸了;后来两人弃商在基层当上了小官,鲍叔牙接连得到提升,管仲多次做官却都被撤职。大家都认为管仲没有什么能力,连个小官都做不好,将来肯定没有鲍叔牙出息大。

鲍叔牙面对这种情况,又为管仲辩解说:“管仲的才干远在我之上啊,只是他没有处在适当的位子,还不到他施展才华的时候而已。”

两人曾经当过兵,打仗冲锋时管仲总是落在后面,撤退时却跑得比谁都快,大家都嘲笑管仲是贪生怕死之辈,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这时鲍叔牙又站出来为好朋友说话:“管仲绝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他还有老母需要他孝敬啊!”听了这话,管仲被感动得不行了,他流着泪说:“知我者,乃鲍叔牙也!”

后来,管仲做了齐国公子纠的高级幕僚,为他出谋划策;而鲍叔牙则成为了齐国另一个公子小白的军师。两个好朋友第一次分开来了,各为其主,各自忠心地辅佐自己的主公。

齐王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互争王位,结果公子小白用计骗过管仲,抢先登上了王位,即为齐桓公。而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齐桓公的阶下囚了。

齐桓公巩固了自己的王位后,欲重用鲍叔牙,拜他为相,并打算杀掉以前一心与自己为敌的管仲。

鲍叔牙深知管仲的才华,也明白齐国要想强大起来,一定得靠管仲这样的人来辅佐才行。这时他又为管仲向齐桓公求情,说管仲的才干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齐国欲雄霸天下,必须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

齐桓公深深地为鲍叔牙的博大胸怀所感动,也相信管仲是一个奇才,于是听从鲍叔牙的建议,用管仲为相国,辅佐他治理国家。

管仲果然不负所望,他那卓越的治国才华在相国这个位子上终于显露出来了,齐桓公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管、鲍两人的友谊也在后世传为佳话,永垂青史。

现代心理学证明,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有获得社会承认和他人理解的需求。

2.为人不可有傲气

【王阳明语录】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与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结果了此生。

译文:人生最大的弊病,就是傲慢的思想在作怪。如果做子女的有傲慢的习气,一定会不孝顺;做臣子的傲慢,一定会不忠诚;做父亲的傲慢,一定会对子女不慈爱;做朋友的傲慢,则一定会不讲诚信。所以,古代圣人舜的弟弟象和尧的儿子丹朱,他们都没什么出息,就是因为性格太傲慢,庸庸碌碌地就结束了一生。

在王阳明看来,为人有傲气,是人生中的大敌,一个人不论如何聪明,只要他有了傲气,一辈子就完了。他对此是有亲身体会的。

如在一封给朋友的信中,王阳明曾说:“某平日亦每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后虽稍知惩创,亦惟支持抵塞于外而已。及谪贵州三年,百难备尝,然后能有所见,始信孟氏‘生于忧患’之言非欺我也。”

王阳明认为,他年轻时也有很多缺点,如经常有傲视行辈、轻忽世故之心,看不起别人,不懂人情世故,后来虽然知道要努力克服这个缺点,但也只是做了些表面文章而已。等到后来在贵州谪居三年,尝尽了千苦百难,才终于有所心得,克服了人性中的这一弱点,这时才相信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的话并不是欺人之语。

一个人有了傲慢之心,就会看不起别人,不管看什么、做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依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有时即使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也会因为态度傲慢及做事的方式不妥当而招致失败。在这方面,后世的曾国藩可说有非常深刻的教训。

自从洪秀全以“太平天国”的名号在广西金田揭竿起事以来,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般打到南京,并于此定都,与清朝分廷抗礼。

眼见太平军势力浩大,而清军由于非常腐败,屡战屡败,几无可战之兵,清廷决心兴办团练,下令让地方官员组织地方武装,名为团练,其实是任命一些有影响、因故回籍的官员为所谓的团练大臣,负责一个省的地方武装训练。

曾国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钦命为湖南一省的帮办团练大臣,着手进行组建后来名闻全国的“湘军”的工作。

起初时,曾国藩怀着一腔热情去办团练,他看不惯湖南官场中那班贪图享受、腐败无能的官僚们,认为他们都是些素餐尸位之辈,光占着位子不做事,有了这种心理,眼里自然看不起他们。

带着这股傲气,加上又仗着自己有皇上及朝中权臣的大力支持,曾国藩做事时虽然雷厉风行,但有时却不免独断专行,一些事情没有和有关方面打招呼便按自己的意思断然加以处置,不太顾及大家的面子。

久而久之,当地的不少官员见曾国藩办事时从不与他们商量,甚至越权插手管那些不是他的职权范围内的事,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心里也越来越不痛快,也开始讨厌、憎恨起曾国藩来,暗中掣肘他,给他使绊子,希望能将他排挤出长沙官场。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的创办团练之路,走得越来越艰难,可谓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心中十分烦躁。加上他的团练又因兵丁斗殴和清廷的绿营结下了深仇,他不得不离开省城长沙这块是非之地,撤到位于衡山南麓的衡州去练兵。

等到兵练好了,曾国藩将湘勇拉出湖南,前往征讨太平军,却在江西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他与地方上诸官僚不和的事实带来了严重后果,各个府、县的地方官都只听本省巡抚及两司的命令,都不买他曾国藩的账,还处处刁难他,要饷银没饷银,要粮食没粮食,弄得曾国藩狼狈不堪。

这时,深为他倚重的好友罗泽南,因对江西战局失去了信心,又率领一支湘勇离开了他,到湖北去开创新局面了。

正当曾国藩为军事、经济两方面的窘况烦恼不已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又给了他重重的迎头一击。石达开足智多谋,已经两次大败曾国藩,以致曾国藩的湘勇对他闻风丧胆,简直一听到“石达开”这三个字就有点发怵。

经过策划,石达开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决定回师江西,利用湘勇分兵后的弱点,设下埋伏,诱敌深入,伺机围歼曾国藩所率的湘勇。

在统兵打仗方面,书生出身的曾国藩,自然远远比不上身经百战的石达开,由于分兵和轻敌,曾国藩再一次兵败于樟树镇。当他退到南昌时,被石达开重重包围在城内,这时又接到了一个令他伤心欲绝的噩耗,原来罗泽南已经在湖北武昌中弹身亡了!

正当石达开攻城甚急,曾国藩自忖难逃一死时,幸亏此时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被围,石达开奉命回师救援,曾国藩才得以死里逃生。

受到一连串的沉重打击,曾国藩心灰意冷,这时父亲又去世了,更使他悲痛欲绝,便借此机会辞官回家为父亲守孝。

在家守孝期间,苦闷之余,曾国藩经常研读老庄之书,领悟修身哲理,又静心回味这几年来的得失成败,反省自己与湖南官场间相处时的态度和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自己如此苦心经营,每天殚精竭虑,却还是一事无成?

渐渐地,他有点省悟到了自己的缺点:原来自己傲气太盛,处处看别人不顺眼,总是做些越俎代庖、与别人为敌之事,树敌太多,导致处处受人掣肘,最后终以失败而归。

想通这一点后,曾国藩决定改变自己傲视他人的性格,而以柔顺迂回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再次复出时,经过各种艰苦磨砺过的曾国藩,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待人处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了,而是处处以谦和的态度示人,就连以前与他意见不和的官员,他都诚心诚意地主动去拜访、问候……他要以更成熟、圆滑的处世哲学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演绎出人生的辉煌来。

果然,大彻大悟后的曾国藩,以自己诚恳谦恭的态度和全新的做事方式,获得了同僚们的认可,最大限度地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最后趁着太平天国起内讧的机会,他所创建的湘军终于攻下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曾国藩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

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不仅要看他的才华如何,更要看他的气度怎样,以及他的胸怀能否容人。如果傲气太过,时时看人不顺眼,处处盛气凌人,那么就会招致他人本能的抗拒,不与你合作,导致你到处碰壁,举步维艰,这样就很难成功了。

如何去除心中的傲气呢?正如王阳明所说:“诸君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谦。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这也就是说,胸中做到一个无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