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修身明己,多谋善断的智慧
概论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还是恶,一直争论不休,似乎没有定论,成为困扰我们的基本问题之一。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告不害言性无善恶论,扬雄言善恶相混。似乎已经穷尽了人性善恶的问题。然而,谁更有道理呢?
孔子对人性问题没有发表看法吗?有人认为孔子“罕言命与仁”,没有提出自己明确的人性论观点,其实错了。孔子不仅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论观点,而且比后来的其他的人性论观点都深刻,也都开放。“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孔子的人性论。
其实,孔子是将人性分成两个部分的:一是人的社会性,一是人的动物性。“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德”,说的是人的社会性,而“好色”,则是人的动物性。人只有不断地克制自己动物性的一面,才能上升到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才能达至仁。
孔子的“性相近也”,是说人作为动物的人,其动物性是相近的;作为人的动物,社会对这种动物的要求也是一样的。孔子的“习相远也”,是说人作为动物的人,在将来的一生中,保留的动物性可多可少;作为人的动物,在社会中的表现和达到的境界可以差别很大。
应该说,这是一种“朴素”的人性论,也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真实的人性论。
这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性未必本来就是善的,但人性必须是善的。或者说,不善便不是人性。
既然如此,发扬人性中的善,修身明己,也就成了中国文化中的要义。
先秦时期,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的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荣辱观念,这类修身明己的论述极多,如“人不可以无耻”、“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至于孟子的“仁则荣,不仁则辱”、“别善恶,知荣辱”,管子的“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朱熹的“耻于不善至于善”,顾炎武的“四者中,耻最为重要”,龚自珍的“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国之大耻”,康有为的“一耻无志,二耻荀俗,三耻鄙吝,四耻懦弱”等等,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修身的重视。
不仅如此,孔子还由修身推导出一个伟大的原则——一个世人皆可奉行的伟大原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
“恕”字一般解释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之类的意思。后来,“恕”字的前面往往又加上“忠”, “忠”的一般解释为“忠于自己的内心”,即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二字合起来,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处理每件事的时候,都首先要真诚地体察自己的内心,考虑一下这样做对不对,合适不合适,再想想如果别人对自己这样做,自己愿不愿接受,然后再决定怎样做,这个人还能有多大的错误呢?
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基点。
当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是说己所欲,就可施于人,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否定性的逻辑可以自然地推出,也就是说,在“换位思考”以后,如果觉得别人不想要,尽管你自己想要,也不能“施于人”。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施于人”呢?这就是“己所欲,人亦欲”。
在“两相情愿”的情况下可以“施于人”了,但“施”的方式仍然要严格把握,那就是不能是军事(强力)的方式,也不能是政治的方式,甚至连经济的方式也不行,只能是道德的方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人性相近,情同此理。在“己所欲”、“己所不欲”和“众所欲”三个概念中,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呈反向状态的,“己所欲”的外延最大,“众所欲”的外延最小,只有外延最小的“众所欲”,才是大家“互施”的范围,也应该是我们所追求的普遍伦理的范围。但是,这里所讲的“众所欲”,不是政治和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是世俗中所谓的“双赢”,而是一种伦理建构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信仰。只有建立了这种伦理信仰,人类才会具有真正的普遍伦理,各个国家和民族才能真正在“和而不同”中发展。
这是一个具有“普世伦理”意义的伟大的原则!人际之间、家庭之间、民族之间、国际之间,都要发生关系,都可以用这一原则来处理。
必须看到的,修身绝不是说将自己修成一个冬烘先生,相反,古代的修身很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样我们才提出了“修身明己,多谋善断”的思想。意思是说,“修身明己”本身就意味着“多谋善断”,如果不能多谋善断,修身明己又表现在何处呢?所谓多谋善断,包含两个意思,即多谋和善断。多谋是说能够明于世事,善于谋划,而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因为谋划不等于行动,即策划不等于执行力,不等于什么都想明白了却就是不去做;善断则是讲善于决断,善于行动。二者的完整结合才能成就事业,而多谋善断的人格基础则是修身明己,即有多高的境界做多大的事情!如果是一个坏人而多谋善断,那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了”。
中国古代成大事者,无不如此!中国的智慧,也无不教人将修身明己与多谋善断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