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历史智慧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百日”如何不“维新”

“百日维新”(又称“戊戌变法”),这场变革对中国的影响之大,直到今天,我们仍不能忽视它,甚至不能绕过它而进行改革。

但这场改革的主角光绪皇帝却是一位没有权力的改革者。通过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自上而下的改革,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

同治皇帝在年仅19岁时病亡,其母慈禧太后怕立了同治帝的儿子当皇帝自己要失去权力,就选中了醇亲王4岁的儿子载湉即位,这就是光绪帝。光绪的父亲是慈禧的丈夫咸丰的弟弟,因此,光绪就是慈禧的侄子,而光绪的母亲又是慈禧的亲妹妹,因此,光绪又是慈禧的外甥。光绪即位时,年仅4岁,大权完全操于慈禧一人之手。

慈禧教光绪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叫他畏惧自己,二是让他学习。慈禧对光绪管教很严,企图把他培养成自己驯服的工具。

至于学习,光绪却十分主动,十分好学。在老师翁同龢等人的悉心指导下,光绪于10多岁就深通经史易理,能写出一手很好的文章,而且在文章中经常表露出宏图大志,尤其令他的老师等人惊讶的是,他还能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深刻的见解。由此,翁同龢等人断定他将来必是一位有为皇帝。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16岁,按照传统,光绪“亲政”,慈禧太后也做出姿态,“撤帘归政”。但实际上,朝廷的军政大权仍是把持在慈禧的手里。此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关键时刻,清朝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帝国主义得陇望蜀,其势在彻底灭亡中国,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彻底看清了中国与世界的局势,认识到不变法就要亡国的必然趋势。于是,首先在知识分子中间掀起了一股倡导变法的热潮。

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要求变革社会的一次大的举措。《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了中国正直知识分子极大的愤怒,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1200多人联名上书,要求变法、拒和、迁都,是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不仅使清廷的顽固大臣感到震惊,还使妄图瓜分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看到了中国人的觉醒。

但因清廷等级森严,“公车上书”的奏章没有送到光绪的手里。康有为等人十分气愤,在20多天后,又写了一篇万余言的长篇奏章,经过辗转反复,光绪终于看到了这篇奏章。他对康有为提出的许多观点十分赞赏,并发出“上谕”,实行改革新政。当然,这种“上谕” 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如果用来罢一个人的官或是杀一个人的头则可,要想改变积年陈旧的封建官僚体制,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就如清风吹泰山一般地无济于事。

康有为见自己的奏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又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愤然上书。以前,康有为就曾向光绪上书,一直如石沉大海,他想起多次上书的经历,心中十分愤慨,在此封奏章中,他措词十分激烈,指出日本国会及报纸天天讨论如何瓜分中国的问题,而中国却无动于衷,再不变法图强,中国亡国有日。但这一奏章又被顽固大臣压住不报,光绪没有看见。后来,奏章传开,在舆论界引起巨大反响,许多报刊杂志都加以介绍摘转。光绪也从报纸上看到了这篇奏章,深为感动,就要马上召见康有为。

恭亲王奕訢坚决反对召见康有为,其理由是引用祖宗成例,非四品以上官员不得召见。光绪无奈,只得派了翁同龢、李鸿章以及荣禄等人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其中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属于主张变法的一派。他把康有为的答辞如实地报告了光绪,光绪再次为康有为的理论和态度所深深地打动。他下令收集康有为的著作文章,自己认真阅读,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坚定了变法的信念,并特别下诏,凡康有为的奏章,随到随送,不得扣压。

光绪急于变法革新,但实权却操在慈禧的手里,光绪实际上是个徒有虚名的皇帝。为了能够推行新法,他多次向慈禧太后索要权力,甚至有一次说出了这样的话:“太后若不给我权力,让我变法强国,我宁愿不做这个皇帝,也决不做亡国之君。”

慈禧太后像

当时的形势是变法的呼声极为高涨,而朝中的守旧派却紧紧靠在慈禧太后的周围,不愿变“祖宗之法”。为形势所迫,慈禧不能不暂时放一点权力给光绪,让他先变一变法,等变不成功,她再以收拾残局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整治光绪。这种做法,要比她死命阻挠变法高明得多。于是,慈禧太后在加以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同意光绪试行变法。

中国的变法者往往都是十分幼稚的,光绪和梁启超等人获悉慈禧太后同意变法,惊喜若狂,以为变法就可成功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定国是诏》,这道《定国是诏》既表示了光绪变法革新的坚定信念,也使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感到了极大的震惊。从这一时刻开始,光绪帝接连不断地下诏进行变革,慈禧太后则在调兵遣将,准备用武力扼杀革新运动。

光绪在6月11日下诏以后,于6月16日不顾守旧大臣的阻挠,召见了康有为,破了皇帝不召见四品以下官员的成例,并且长谈达两三个小时。在这次召见以后,光绪不仅对变法更加增强了信心,对变法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光绪就坐在他的龙椅之上,大发革新诏书。

从下达《定国是诏》起至变法彻底被镇压的100多天里,光绪共下诏书110多道,有时一天竟达五六道之多,其改革内容包括:设立学堂、学习西学、派人出国游历学习;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奖励创办报刊、提倡上书建议;鼓励修铁路、开矿业及农工商业;奖励新发明、新著作;撤驿站、办邮政;裁减官员、精减机构、改订规章条例;改革军队训练、对海陆军用新法操练;改革财政、制订财政预算;准许旗人自谋生路等。

毫无疑问,这些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措施对于增加中国的国力是有用处的,但其中许多措施触及了封建守旧派的观念和利益,也是确实的,因此,这些措施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愤怒,他们鼓动慈禧太后坚决地消灭改革。

慈禧太后一则对改革本身不同意,她是封建守旧派的代表,根本就没有改革的思想和素质,更重要的是,她绝对不愿意放弃权力,如果光绪的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朝野之上赢得了人心,她就再也无法控制朝政了,因此,慈禧太后决不允许光绪的改革获得成功。

在“百日维新”中,许多守旧大臣对维新措施拒不执行,不仅当面“劝谏”光绪皇帝,还压住诏令不往下传,或是扣住奏章不送上达。一怒之下,光绪就罢了许多人的官。在处理一次扣压奏章不报的事件之中,光绪一下子就罢了6个大臣的官,造成了轰动一时的“罢黜六堂官”事件。

当然,慈禧太后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光绪的警惕,她躲在颐和园里,对光绪的一举一动全都清清楚楚。早在下达《定国是诏》的时候,慈禧就连下三道“上谕”,罢了翁同龢的官,使光绪失去了左膀右臂,并命凡二品以上的大官均须到太后面前谢恩,牢牢地掌握了人事大权。在“罢黜六堂官”事件之后,慈禧更是加紧密谋,准备以武力挟制光绪。

慈禧让掌握军队大权的荣禄调派军队,包围北京。于是,荣禄把当时清朝最为精锐的几支陆军调到了北京的周围,一是把聂士成的甘军调驻天津,一是把董福祥的武毅军调驻长辛店。慈禧还派亲信重兵严密护卫颐和园。这样,慈禧就有恃无恐了。

有意思的是,相对于慈禧太后的10万雄师,光绪的改革者只是几个文弱书生。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授予了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人四品官位,担任军机处章京,做文书工作,人称“军机四卿”,再加上康有为、梁启超,也不过6人。而这些人一点军政实权都没有,只能今天上一个奏章,明天上一个奏章,连光绪的面也见不上。而光绪呢?今天一个诏令,明天一个诏令,至于能否实行,天才知道。这种变法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固然是巨大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无异于儿童过家家,大人一来,小孩就只有散伙了。

光绪对于慈禧太后的阴谋一无所知,只是从每日朝见慈禧太后的感觉中,觉察到大势不妙,于是,他写了几道“密诏”,要康有为到上海办报馆,实是要他去避难。等光绪密召杨锐入宫,向他说明紧急情况,要他设法时,杨锐惊慌失措,竟冒出了一句书生气十足的话:“这是陛下的家事,应当同你家里人商量。”至此,光绪已完全绝望,他慌急、焦躁、愤怒,但却一筹莫展。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只能坐以待毙。

但他还想做一番努力,当时,袁世凯正在北京,光绪就于9月16日召见了袁世凯。在光绪看来,袁世凯对维新变法一贯表现得较为积极,他想争取袁世凯的军队,也许会有挽回败局的希望。在与袁世凯面谈时,光绪对他备加称赞,并大升其官。袁世凯先是一惊一喜,随后就恍然大悟,明白了光绪是想利用自己。袁世凯权衡了各方力量之后,立刻跑回天津驻军所在地,向荣禄告密。荣禄得讯,当晚就乘火车从天津赶往颐和园,向慈禧报告。

9月21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回来,光绪慌忙跪地迎接,慈禧太后声色俱厉地把他训斥了一番,以光绪的名义下了两道“上谕”,宣告光绪退位,自己重新训政。慈禧把光绪囚于瀛台,又捉住了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6人,并将他们杀之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发布《定国是诏》始,到9月21日慈禧重新执政,前后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因光绪二十四年是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这场维新变法运动就像变戏法一样失败了。帝国主义列强看到这种情况,知道中国政治更加腐败,便又大举进攻中国,而国内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也轰轰烈烈,在这两股力量的夹击之下,慈禧集团无力应付,但又对列强宣战,后来被迫逃出北京。这时的光绪帝虽是一囚徒,对时局却有清醒的认识,他仍希望暂时稳住帝国主义列强,待国力强盛之后再图良策,但终未被慈禧接受。1900年8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慈禧只好慌忙逃走。第二年,慈禧又挟持光绪从西安返回北京,这时的光绪一直念念不忘变法,并一直希望在慈禧太后死后自己能重掌大权,重行新法。但是,他始终没有搬倒慈禧这座压在头上的大山,历史始终没有给他机会。

他本想熬死慈禧,谁知自己竟因忧郁过度而英年早逝,于1908年病故,享年38岁。“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给后世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从运作方式上讲,“戊戌变法”是由光绪到康有为等一群书生在那里舞文弄墨,正所谓“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他们只知道为什么要变法,该变哪些法,至于怎样变法,尤其在危难临头之时,他们就一筹莫展了,只好以一腔热血来祭奠神圣的改革灵坛。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弱点。

改革的要求往往来自下面,但实行改革又来自上面,别说像光绪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没有权力的改革者,就是受到帝王全力支持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又怎样呢?

改革失败,百姓并无多大责任,因为历史并没有让他们登上舞台,他们只是改革的要求者和受动者。至于权力集团内部因为改革而发生了什么争斗,他们丝毫也帮不上忙。而改革的先行者又往往敌不过守旧势力的顽固反扑,所以,这些先行者就大都做了历史的殉道者。这就是历代王朝中的改革者很难有好下场的根本原因所在。

——见《清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