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当心非常安静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随顺比抗拒更幸福

常有人把生活比作是一场戏,但这也只是仅对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才是如此。懂生活的人,他们既能迎接生活给予的喜乐和收获,也能承受命运的反复与无情。几分钟之前,你还在欢笑、跳跃,指着天上的云朵,对身边心爱的人说:“看,那云彩里有我们的家呢!”可是几分钟之后,也许你会被一辆横冲直撞的汽车撞倒在路边,也许你会因为过于地陷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而不小心摔了一跤,又因为摔倒了脑部,影响了视觉神经,从此便不得不与黑暗共处。

这样的悲喜起伏每天都在上演着,已经不新鲜了。但只有那些能够承受命运之无情、人生之磨难,并坚强地微笑,一直到人生的尽头的人们,才有资格对这个世界说:“虽然你给我带来无尽的痛苦,但我还是能够坦然地面对并接受。”

活在尘世间,我们必须相信,有些故事并不是我们抗拒它就不会发生,有些意外并不是我们躲避它就一定能避免,这不仅要有足够的幸运,也要有足够的智慧。

当然,我们也可以很虔诚地向命运做出请求并等待着它的回应。可是,我们也得做好无论怎样虔诚、如何请求都得不到回应的结果。而且,我们还要明白,命运从来不是“无情”的,因为生命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它本身的目的,比如一场失败的恋爱、一次感觉糟糕的出行、结识了一个极不靠谱的朋友……这些生命中的小插曲才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只是大多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对这些“导师”无从认识,而原因就在于,我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想要的才是最好的,而命运带给我们的意外,其实是为了告诉我们,还有更好的事情在等待着我们。

随顺比抗拒更幸福,那是因为能够随顺因缘的心柔软而纯净,不僵化、不固执、不死板,那是一颗真正的“活着”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抗拒的是生命的真相

我想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收获幸福的爱情而对一个人拼命地好;为了使某项工作能顺利完成而加班加点;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多方求教。但是,最后我们费尽心力去做的事情都没能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结果却总是如此地令人难以接受。

就像一个懂事的孩子受到了冷落,我们开始为自己的遭遇抱怨或叫屈,于是在抱怨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抗拒,抗拒自己生命中出现的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但是,我们永远很难意识到,那些与我们的意愿相悖的事物,才是生命的真相。比如在一段难以割舍的恋情中,我们努力地表现着,在对方面前做最完美的那个自己——尽管那并不是真实的自己,可为了维系这感情,我们还是尽力地扮演着这个讨对方欢喜的角色。可到底,我们还是没能挽留住这份感情。我们在失望和愤恨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下,把自己视为这场失败的感情的受害者。这种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那么我们接下来的感情还是会重蹈覆辙,看不到希望。

伤心至极的你也许会说:“我的好几段感情,好像都是一个模式,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轮回中,不论我如何努力地改变自己,还是得不到自己期待的感情。”

生命中的一切发生,其实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爱人的离去、事业的挫折、身体的病痛会令我们怀疑人生,并变得更加执着,但如果我们通过冥想,去洞悉生命的实相,那么我们的生活便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所抗拒的,全部是自己生命成长中所需要的,而这一部分,才是生命的真相。我们越是抗拒什么,生命中就越是会反复出现什么。这并不是命运要与我们作对,而是我们的内心缺少什么样的品性,命运就要通过同样的磨难来磨炼出这种品性。

我们不需要做明盔亮甲的金刚战士,如果内心不强大,那么再怎么冷硬的外表也难以帮助我们抵御世间的伤害。但一个人的内心,也并非只要拥有了“强大”这一种质素便能过上充实、快乐的生活。

所以,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否定”,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使这颗心更加丰富起来。一颗强有力的心,必然也是柔软而敞开的,它不排斥、不拒绝,当然,也不执着、不占有。这就好比一位风华绝代且智慧无比的佳人,她不畏惧世间的种种,反而以“要将世间万般事物都一一感受遍”的姿态生活着。

在贪与嗔的作用下,我们抗拒着、排斥着非我们所愿的事物。正如一个渴爱的人,他恐惧失恋、排斥孤独感,但他的这种抗拒与排斥反而使他要比别人更多的遭遇同样的不幸。也正是因为这种内心中生出的抗拒感,让我们在爱情、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时刻有一种费力、吃力的感觉。

生命的真相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它总是要人们经受过种种磨难后才能得以体会。但遗憾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即便他们经受的磨难和痛苦再多,也很难生出一种内在的认知,反而是以一种更加执迷的心态继续着自己那僵死的人生,然后,继续在抗拒不幸——更加不幸的旋流中打转。

这样说来,不排斥、不抗拒,以喜悦的心态接纳生命中的一切,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好过得多了吧?你看,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还是显露出一种“抗拒”的心态。不过,这种心理人人皆而有之,而且也不要想着如何做才能“不抗拒”,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抗拒,是对抗拒的抗拒。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在禅门中那些修为很深的禅师们都说,不要对任何事物执着,连“不要执着”这样的念头,也不要执着。

这些话听起来颇为绕口,但是在冥想的世界中,一切都是简单而直观的。

让我们一步步地来,首先,缓慢地放松,不只是身体上的放松,更重要的是,抛弃内心中所谓的那些“愿望”、“向往”、“憧憬”。想象着你是那平静无波的一面湖水。正是一个月色正好的夜晚,一轮满月倒映在湖面上,四周一片静寂,但这种静寂却又充满着生机,因为湖边的一排柳树已经抽出了新芽,风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

你在进行着缓慢而深长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感受着生命的律动,就好比充满活力的鼓点,在你的心中轻轻地跳跃。这轻缓的呼吸把你带回到湖面上,这就是你的心湖。微醺的夜风,轻摆的柳条,半空中皎洁的月亮,散发着柔和的光。

这幅图景与我们心中向往的那种静美柔和的时光很是相似,所谓的人生静好,大抵上便是如此吧。可是,正如生命中并非好景常在,这原本静默的心湖也总会被一些外部因素搅扰得不再平静。你眼看着一面心湖被搅扰得碎成一片,你竭尽全力地想让心湖平静下来,可无奈那风越来越大,柳枝上新抽出的嫩芽都被狂风打落了。

这时候,你想的是尽快地恢复平静,但其实最好的选择却是不带评断、不抱任何情绪地去感受、去觉知。心湖被吹皱,吹皱便吹皱。你只需要去感受那种破碎、那种四分五裂的状态,只是感受和观察,你不把这些当作挂碍,便也不会进行抗拒,而一旦你不去抗拒,这种四分五裂的混乱状态也不会持续多久。

很快地,狂风停歇,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月光洒落在心湖上,它比之前更皎洁明亮。你的呼吸依然平稳而有力,但轻柔得很,似是一种不必用力便可自在行走的人生。

现在,睁开眼睛,你发现内心变得更为开阔了。在眺望窗外时,都不会觉得街边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像以往那般心烦。接纳痛苦和烦恼进入到自己的生命,这只是创造生命的第一步。当你觉察到心念中生起了贪和嗔的烟雾,也不必十分强硬地告诫自己要止息这些心念,而应该坐下来去进行刚才的那种冥想。

惟不抗拒者,才能觉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

全然如实地接纳生命本来的样子,这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真正的随顺:与当下自我和解

经常听到人们在嘴边挂着“随缘”二字:谈到感情状况时,一句“随缘”,便似乎能够缓解爱情不顺而带来的焦虑、痛苦;说起生活问题时,又一句“随缘”,仿佛就能冲淡现实中遇到的种种不快。

尽管随缘君天天挂在我们的口头,可我们对这位“亲密伙伴”却真的是所知甚少。随缘君说,它并不是要大家在命运的变动面前不做任何努力而听凭所谓的“天意”,而是随顺着内外各种条件做出相应的变化,不要固执、不要死守。依随缘君所言,生命并非是听从摆布的痛苦过程,而是开放且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当然,要做到真正的随内因外缘的变动而做出相应的变化,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便是学会与当下的自我和解。

每当我们遇到了生活中的阻碍,我们总是想着如何在第一时间揪出那个制造阻碍的“元凶”。其实从来没有什么人、什么事故意要与我们作对,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竞争对手,也没有什么敌人。唯一能与我们自己作对的,那便是我们的心。

在我们的心中横亘着一个大大的“自我”,这种强烈而粗重的自我意识才是痛苦的真正根源,也是生活中无数障碍的根源。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这个自我意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痛苦和障碍的,我们不妨从一桩故事中感受一下。

一个对未来心怀梦想的青年,他努力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出色的画家。与某些夸夸其谈的文艺青年不同,这个人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相当地认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很努力地生活、很用心地做事”。

但奇怪的是,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用心,生活似乎就是跟他作对,而这也正是他全部烦恼之所在——全世界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所有的人都成了他的冤家。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不喜欢的事太多了,不喜欢的人太多了”,要么就是“我想要的是……”、“我所渴望的是……”,他的这些表达是他内在意识的外化,而这种表达又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他的自我意识太强了。他一心要成为一个画家、艺术家,为了坚持自己的这个梦想,他很轻易地就推掉了其他的机会。在这里要说的,并不是这个心怀梦想的文艺青年历尽艰辛、看尽白眼终于实现理想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对结果执着到无以复加的人,最终既无法接受现实又无法与自己和解最终导致精神崩溃的故事。

生活不是我们的父母,不会满足我们的无数个要求,当我们怀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进行冥想时,自然也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当我们的请求得不到回应、心愿不能够实现时,我们又会因此而嗔恨不已。

其实,现实从来不会为难我们,而我们真正的障碍和一切痛苦的来源,是我们不懂得如何与自我在当下和解。我们习惯了活在“我所期待的世界”里,在我们自己所期待的世界中,一切事情的发展势态都应该是有利于我们的,一切人的出现都应该是为了成就我们的,一切利益的所在都应该是指向我们的。

我们恨不得有一支马良那样的神笔,能够随着自己的心意绘出人生图景。从心识的变现角度来说,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我们如此执着而顽固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掌控人生,便是等于只选择了一扇窗而关上了更多的门。

在当下与自己和解,无非就是不要给自己的心灵设限,如此,便不再是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在进行冥想训练时,我们当然可以勾画出理想中的人生图景,但同时也要告诉自己:我要的是自然而然展开的过程,我要的是生命自然的流向,能够如此更好,不能如此,那么一定是因为还有其他的方向更适合自己。

与当下的自己达成和解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要消除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并非无计可施。但是,真正困难的是我们能够时刻保持心性的觉醒,能够觉察到自己那顽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且在意识到之后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化。

心灵的真性,是开放与觉醒的统一,在这种心智的作用下,我们的人生才是安详自在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特别在意结果的那一个。我们为了一个理想中的结果去努力,而不是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这两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使我们身心疲累且会对生命造成堵塞,而后者则是生命自然而然的流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自己是和谐相处的,我们与他人、与世界也处于全然的和谐关系之中。

现在,我们一起来对着自己的心灵说:“我愿随顺生命的正确流向,勾画出自己的生命愿景,但我并不抗拒生命的图景并非自己所构想的那样。”在对心灵的真性做出肯定之后,我们的心不再如以往那般坚固而僵硬。所以,你看,这种冥想训练并没有占用我们很多时间,但却需要我们在静下心之后才能进行,因为只有那安静的心,才能听到智慧声音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