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艺术的交融:全国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媒体时代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实证研究

张焱

伴随当代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迅猛发展使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与机遇。新媒体时代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包含对学生心理、情感、观念的启迪诱导以及行为的导向规约等多方面之综合,情感作为认识主体所固有的最重要的非理性因素之一,在新媒体迅猛发展语境中对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新语境中情感教学模式实证研究对于促进艺术院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知、情、意内化与践行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之意义

情感教学作为教学理念国内已有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在新媒体发展语境中,重视情感教学模式理论演绎基础上的实践归纳,基于经验事实及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教学,构建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以及情感教学策略,这对于当前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而言其价值与功能是不容低估的与极为迫切的。

教学模式是教育过程中呈现的具有某种共同倾向、共同特征的教育方式。它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具体经验的概括化,是教学基础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当代,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美国、德国、俄罗斯三国倡导的程序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发现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等几种主要形式。近年来国内外教育者开始注重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情感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主要有非指导性教学、体谅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等形式,而以注重道德情感因素为主的“多关心,少评价”的体谅教学模式较之于认知德育模式、价值澄清德育模式更是英美国家德育采用的主要模式。当然,情感教学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模式,而是渗透在各种教学模式之中的。它根据教学中情感本身的活动规律,以情感为主线,从情感维度规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行为,以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它以其他教学方法为载体,是对其他认知性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所谓情感,对于人类来说,无非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或心理应答。它起源于人的感觉经验,完成于人的理智作用。”人的一切积极主动的思想和行为都不仅依存于感性和理性,而且受到情感的支撑。情感具有的启动、定向、维持和强化等功能对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创造力等因素有巨大的影响与调节功能。“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只有在情感体验的情况下,身心才会处于全面调动状态,形成思想、行动的向力或趋势。情感可以由遗传决定的,但更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的有机统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在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以认识为主的个性健全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获得不仅包括知识、智力在内,还包括情感、意志、道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过程,只有两者统一,才能收到教与学的效果。情感是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手段,也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思想教育功能更集中体现在它的情感目标教学中。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时也是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教学目标表现为四个由低到高排列的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思想行为目标。这四个方面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其中情感教学目标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形成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建立独特价值观即形成足以长期控制行为发展的个体性格化的价值体系等主要方面。其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所学理论产生认同、尊重、热爱和信仰的情感,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思想行为目标。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是以认识为基础的个性、品质、观念健全发展的过程,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和核心环节。“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尽管属于不同的心理范畴,但是在一个人身上发挥作用时往往交织在一起,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思政课课堂教学必须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要还原纯真的情感基质,发展健康的情感系统。如人对道德观念的接受以情绪活动为初始线索,个人道德的发展最终由个人内部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内在保证。在道德观念组成的因素中,如果抽去“笃信”的深刻情感,抽去强烈的责任心,道德信念就徒成空壳。道德情感就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进行道德判断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在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也是个人对其行为进行调节的一种内部力量。高级的道德情感(如责任感、义务感、理智感、审美感)更是一个人道德倾向性的核心和道德行为的巨大内驱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直接性、个体性为特点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沟通、交流和传播的方式,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全新的信息时代发展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特别是媒介数字化发展环境中存在的某种以“现代化”“全球化”为直接背景的文化入侵往往更容易在艺术层面上展开,这都使艺术院校学生的观念、情感面临严峻考验,在某种程度上消解着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实效。而从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情感发展与现实语境来看,艺术院校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高峰期,正是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难把握的时期,是情感极不稳定、极易冲动的时期。情感体验在这一时期既敏感、丰富,同时又具有复杂、不稳定、易受暗示等特点。而情感的正常健康发展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院校学生自由创造的个性发展和充实健康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情感目标往往被忽略,人为简化的线性教学失去了过程性、探究性,久而久之,形成了以结论为逻辑起点和以概念理论为本的范式,情知失衡的“惟理性教育”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效果。这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情感教学模式的探讨,关注艺术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针对艺术院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倾向注重学生情感培养,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以情启真、以情扬善、以情求美。 情感教学既是现代教学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新媒体时代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的突破口。情感教学目标虽是不能量化,不易外显的,但它作为一种感受,却是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的。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认知目标而忽略情感目标,教学过程中情感缺失,情知失衡的“惟理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注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结构要素探讨是必要而迫切的。基于长期深入的调查及案例研究,笔者认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实施在应该注重以下五个结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修正使五结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以构成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基础。

注重情感教学模式所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即理论基础的学习研究。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主要是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的反映,是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范型;注重情感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教学目标研究。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在学习者身上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所做出的预先估计。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是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来优化教学,提高情感认同度;注重情感教学在时间上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即操作程序研究。任何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和步骤。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主要是从情感角度透视教学过程,有效运用积极情感活动规律和在实践中可能与情感活动有关的因素。由于教学过程中既有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教学方法交替运用的顺序,又有内在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顺序,操作程序只能是基本的、相对的,而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注重促使情感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教与学、教学内容、方式等)的最佳组合和最好的方案即实现条件研究。策略是指为教师运用模式而简要提出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即操作要领,诸如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中情感诱发、陶冶、激励、调控等要素都是很具有效性的;注重情感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研究,主要包括积极给予情感评价等合理的评价手段与评估方法。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之实施探索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结构要素及有机联系,优化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策略,不断进行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整合教学资源的深层探讨,突出情感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功能,注重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模有效实施的核心要素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来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和热情的情感;同时遵循以情激情、扩展和深化学生自主感受和自主体验以及“激情”与“理论”和谐互动等原则,调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在实现认知目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克服目前教育实践中“情”“知”分离的“惟理性教育”某种缺陷,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教学目标由低到高逐步内化的四个层面:愿意接受、发生兴趣、情感认同、努力践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

在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直接性、个体性的新媒体信息交流传达语境中,关爱学生、关注个性,注重教师健康的情感主导,这是情感教育赖以实施的基础,以情激情,真正理解学生个体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才能使情感融入学生的心灵;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钻研教材,在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价值所在,要结合时代变化,开阔思路,在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密切联系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理论知识同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中已包含的情感因素或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利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效果,达到“知情并进”的效果;要注重改进教学形式与创新教学载体,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价值性不会因教材的存在而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它需要教师精心组织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分析、比较、论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情感氛围,进行情感化处理,扩展和深化学生自主感受和自主体验,以适当的教学形式与新教学载体创造出易于接受、愉快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注重采取平等交流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从情感深处 “亲其师而信其道”,注重采取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具有情绪色彩的情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促进乐学,注重采取身教感化的教学形式,“以教师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刻感召学生,即在‘言传’过程中体现‘身教’,这一深层的教育追求,乃是逐个教育实践的更高目标,也是影响具体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 教师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人格力量感动学生,则能达到单纯的言语难以达到的以情动人的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方法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的不同。探索新媒体发展特性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不断提高教师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创新教学形式与教学载体,积极探索利用新传媒优势整合教学资源的深层探讨,注重情感教学模式有效运用是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良好途径。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直至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用真情去感染、启迪教育对象,在亲切、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沧之:《艺术与真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第37页。

[2]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 1978年, 第54页。

[3] 丁锦宏:《教育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390页。

[4] 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第222页。

[5] 丁锦宏:《教育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506页。

[6] 艾伦温诺(美):《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黄河文艺出版社,第9页。

[7] 李范主:《美育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2版, 第282页。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