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战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腓力的军队

亚历山大大帝从其父马其顿的腓力那里所获得的遗产,与腓特烈大帝从他的父亲腓特烈·威廉(Frederick William)那里所获得的遗产一样——一支组织、武器、装备、纪律远强于当时任何其他武装力量的军队。

腓力是第一位将当时那种仅在战时强制成年男子服役的义务民兵军队转变成常备军的人。在他的统治之下,马其顿拥有一支40000人的常备陆军。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国王担任统帅,在军队中将自由民置于专制指挥之下的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马其顿压倒了希腊,因为后者的人民已经不再愿意服役,城邦只能依赖于雇佣兵、志愿兵或顶替服役的次等公民。即使是民兵兵役本身,若没有能与常备军相提并论的纪律和操典,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不能算是正规军。早期的希腊人曾经拥有过与常备军非常接近的纪律水准,但之后凝聚力却逐渐从希腊的方阵中流逝。如果人们可以将南北战争初期我国那些志愿兵与腓力时代的希腊军队相提并论,那么腓力的马其顿军队便要相当于现在的普鲁士步兵。而在南北战争的后期,不少久经战火的美国志愿兵都已经被磨练得可以和最好的正规军相抗衡了。毫无疑问,希腊人依赖志愿兵役的习惯来自于他们对自由发自内心的追求,就如同美国人少数服从多数的制度一样。但作为一架战争机器,马其顿人的常备军制度要远远领先于任何其他的希腊国家。

当腓力在公元前359年取代佩狄卡斯三世被拥立为王时,马其顿的步兵装备仍十分原始且参差不齐。步兵们大多是穿着兽皮的牧羊人,使用着柳条编织的盾牌和各种拙劣的武器。与其称其为一支军队,倒不如说是一群土匪。骑兵的情况要好很多,他们事实上也是整个希腊最好的骑兵,而其余希腊城邦仍忽视着骑兵的作用。他们受训以密集队形冲锋,使用一根较短的骑枪作为武器。但即使是这些骑兵,也很难称得上精兵。

腓力认清了自己的骑兵并不够好,而且他也必须建立一支能够对抗底比斯、雅典和斯巴达方阵的步兵。由于腓力曾在底比斯接受教育,熟知伊巴密浓达通过高超战术击败斯巴达无敌方阵的战史,因此他决心建立一支能够击败底比斯的步兵。希腊重步兵此前一直装备着一块大型圆盾、一柄短剑和一支单手使用的长矛,后者长度可能在6英尺至8英尺之间,很少能达到10英尺。在短兵相接中,重步兵使用背面装有把手的盾牌挤推对手、保护自己,并视情况使用长矛或短剑攻击对手。腓力则发明了双手使用的萨里沙长矛,其伸出前排的长度足以让使用较短武器的希腊重步兵根本无法企及己方,腓力借此超越了希腊方阵。在喀罗尼亚会战中,底比斯前排的重步兵几乎全部被萨里沙长矛刺杀。凭借被萨里沙长矛武装起来的方阵,腓力使希腊跪倒在自己脚下,其子亚历山大则从军事生涯的开端便始终因他的军事天才受益匪浅。

在征召士兵时,腓力首先会征召马其顿人作为军队基干;其次征召附庸部族士兵,包括色萨利人、色雷斯人、配奥尼亚人、特里巴利人(Triballian)、欧德利西亚人(Odryssian)、伊利里亚人以及其他部族;再次则从同盟国,如希腊招募同盟士兵;最后,腓力也会从希腊或其他地区征召雇佣兵。在此之中,色萨利严格来讲是马其顿的同盟国,而且他们的指挥官也和希腊同盟军一样是马其顿人。

因为直到修昔底德和色诺芬之前,都没有任何关于希腊方阵阵型的准确描述,因此我们无法了解任何关于两人生活时代之前的方阵细节。色诺芬时代的方阵与亚历山大的方阵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方阵的阵型、武器和操典都并不完全相同。不过通过对马其顿方阵的详细介绍,我们也足以看到其他城邦方阵的大体情况。

马其顿军事体系的建立归功于腓力,而亚历山大也并没有对他所继承的军队进行实质性改变。只有在军队中编入新的东方部队时,他才扩大了组织规模和架构来容纳它们,使军队的实力倍增。亚历山大明智地认清自己无法超越自己父亲卓越的组织能力。但他同时却将这支军队的能力发挥到他父亲做梦也无法企及的程度。

之前我们已经对斯巴达和雅典的方阵进行了部分介绍,它们都是希腊方阵中的佼佼者,但马其顿方阵却始终作为冲击战术最理想的阵型被永载史册。在人数上,马其顿方阵要比希腊方阵大得多。其冲击力可以用非常简单的办法估算一下:按照1887年的法国步兵战术,包括预备队在内,平均每1米宽的正面拥有大约7名士兵;而在马其顿方阵中,算上轻装部队,每1米正面拥有28名士兵,而且从前到后距离十分紧密。如此密集的纵深,使其在队列整齐情况下的冲击根本无法阻挡。

方阵最基本单位为16名重步兵前后排列的“行”(Lochos),站在最前的一人为行长(Lochagos,相当于士官)。第二位是一名领双饷的士兵,第三位的军饷也会因勇猛过人而比普通士兵更高一些。站在最后一位的也是一位副军士(Uraogs)。各行之间的序列是以从右向左排序。

马其顿重步兵分为持盾兵(Hypaspists)和步行伙伴(Pezetaeri)两种。前者位于方阵中右翼的荣誉位置,但通常都会被单独使用在全军的其他部分;后者作为普通的重步兵,居于方阵的左翼。持盾兵完全由志愿服役者组成,在两种重步兵中地位较高,其中最英勇的成员则被组成近卫步兵,由一位显赫的军官指挥;剩下的持盾兵常被称为“其余的持盾兵”,他们被组成规模为500人的团(后来增加至1000人),每团拥有一位团长(Chiliarch)。持盾兵接受近距离格斗和快速行进的训练,尽管他们也穿着全套盔甲,但相比步行伙伴还是要更轻一些。持盾兵装备单手使用的绪斯同长矛、短剑以及一块大盾。持盾兵有时也会被称为银盾步兵(Argyraspid),但这一名称有时也会被一些史学家用来指代另一个兵种——轻盾兵。

如《荷马史诗》所言,在早期的军队中,贵族可能会作为“国王的伙伴”(Hetairai,在马其顿军队中意为伙伴骑兵)在军队服役。这些人可能是他们国土最早征服者的直接后裔,但相比世袭头衔的说法,这些人更可能是财富达到标准、按照古代习俗应在国王身边服役的阶层。在腓力的军队中,伙伴骑兵可能包括大量原先统治着山区,但后来臣服于马其顿的家族。步行伙伴最初则是国王的近卫步兵,但后来其规模逐渐扩大,并最终在腓力手下成为了普通重步兵。与此相仿,直到今日仍有不少国家会将普通步兵团也冠以“近卫”头衔。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步行伙伴在平时会佩戴传家的宽边圆帽(Kausia),但也有说法称宽边圆帽应是国王用来与他人区别的头饰。无论如何,在会战中步行伙伴都会佩戴头盔、胸甲(或护胸)、胫甲(或护腿)。他们所穿的鞋子很少会被提及,不出意外应是普通的草鞋或者靴子。步行伙伴使用萨里沙长矛,按照波里比阿斯的说法,其长度达到了14腕尺,即21英尺。而训练用的长矛还要再长两腕尺,达到24英尺长。他们将盾牌挂在左肩上,以避免盾牌将左臂完全占用,盾牌尺寸则以能够完全覆盖一名蹲下的士兵为限。另外,他们还佩有一柄可供劈砍、刺杀的短剑。盾牌正面通常会被绘上鸟类、野兽或者出生城镇的标志。士兵们在战斗时会握持距离长矛末端6英尺的部位以保持平衡,因此向前伸出的长度为14英尺。方阵最前方的5排士兵平握长矛,其余士兵则竖直握持或将长矛靠在前一名士兵的肩膀上。只有体力最好的士兵,辅以长期的体能锻炼和大量的操练,才可以成为能够依照命令施展动作的方阵步兵。一些著名的军事评论家始终质疑波里比阿斯对于萨里沙长矛的描述,认为其单位“腕尺”事实上应该是“英尺”,但在没有充足理由的情况下,我们无法质疑这些绝对的数据,尤其是考虑到其他国家使用的长矛长度以及使用萨里沙长矛的方阵所达成的效果。对于这一点,格罗特(Grote)曾做过详尽的分析。

4个上述的行,组成一个拥有64人的“四行队”(Tetrarchia,相当于今日的排),并由站在最右侧一行前方的四行队长(Tetrarch,相当于今日的排长)指挥。两个四行队组成一连(Taxiarchia,有时也被写作“支队”Taxis),拥有128名士兵,由一位连长(Taxiarch)指挥。最优秀的士兵位于全连的前后两端,不如他们那样可靠的士兵则位于全连的中间。由行长组成的第一线就如同是淬过火的战斧利刃一般锋利。两个连则组成一个营(Syntagma或Xenagia),包括256名士兵。这个16行、16排的营,是马其顿基本的战术单位。其营长(Xenagos或Syntagmatarch)手下拥有一位站在全营后方的副营长(Uragos,与先前的次级士官名称相同)、一位副官、一位通过举高或放低营徽来传达命令的旗手、一位负责其他日常事务的传令官以及一位号手。这些军官为全营提供了充足的指挥官和督战官,每人都拥有自己明确的职责。

一个团(Chiliarchia,有时也被称作“支队”Taxis)由4个营组成,由团长(Chiliarch或Strategos)指挥1024名士兵,人数与我们现在的团级编制相当。至于“支队”一词则经常会被滥用,很多历史学者会用这个词来称呼任何规模的分遣队,因此在不同场合下会指代不同的编制。事实上,与所有现役的军队一样,军队中所有编制的人数都具有必要的弹性,而编制也经常会被打乱。16个营,也就是4个团可以组成一个拥有4096名重步兵的方阵,并拥有常备的附属骑兵和轻装部队。这与我们现代的旅概念相当,其指挥官被称为方阵司令(Phalangiarch),相当于旅长。另外,两个旅相加则成为一个双倍方阵(师),拥有8192名重步兵,4个旅则组成一个大方阵或四倍方阵(军),拥有16384名重步兵,双倍方阵的指挥官被称为双倍方阵司令(Diphalangiarch),大方阵指挥官则被称为四倍方阵司令(Tetraphalangiarch)。但这两个编制和名称都很少出现。“团长”一词却会被用在各种官阶的人身上,【65】而本书的主要参考对象——阿里安的《远征记》与很多其他史学家的作品一样,通常会直接使用指挥官姓名来称呼其麾下的部队。

军队中拥有大量奴隶伴随方阵行军,为士兵驮运给养甚至武器。重步兵和重骑兵的给养和装备重量通常在60磅以上。有时由于一些情况或在指挥官直接命令之下,奴隶数量会大幅减少,此时重步兵们便要自己背负武器和给养。

在使用萨里沙长矛的方阵步兵背后,按照规定应拥有数量相当于方阵步兵一半的轻盾兵,其正面宽度与方阵相同,纵深则减半为8排。我们在这里将略过轻盾兵各级编制和指挥官的名称,因为其编制结构与方阵步兵非常相似。轻盾兵由雅典的伊菲克拉特斯首创,属于轻步兵,装备介于重步兵和散兵(Psilos)之间。他们拥有一块小圆盾、短矛和短剑,以一条宽阔的金属腰带保护腹部。有些学者认为持盾兵也属于轻盾兵,但他们更可能是方阵步兵的一部分。虽然各时代的轻步兵在装备和纪律上都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上也相差不多。阿吉里亚人(Agrianian)作为亚历山大手下最优秀的部队之一,装备与轻盾兵相近,只不过经常被划作普通散兵。在持盾兵中,有一部分担负着近卫步兵的职责,他们也是整个步兵部队最精锐的力量。通常情况下,持盾兵所能负担的任务类型要比步行伙伴更多,其行动也要更为快速敏捷,同时又要比轻盾兵和轻步兵更具稳定性,非常适于进攻或驻守高地、强渡河流、支援骑兵、重要夜间值更以及夜间攻击等任务。他们可以按照命令执行轻、重步兵的任何任务。在亚历山大的军队中,持盾兵由帕尔梅尼奥的儿子尼卡诺尔(Nicanor)指挥,我们在后文中也将读到此人。

在一个方阵的前方,还部署有1024名轻装散兵,他们也同样属于轻步兵,包括投石手、弓箭手和标枪手。重骑兵(Cataphracti),通常使用长剑或者长枪,但有时也会装备标枪、战斧,并配有小圆盾、头盔、胫甲和带马刺的靴子。按照操典规范,重骑兵应位于方阵两侧,但亚历山大会依照实际环境调整他们的位置。此外,骑兵和轻步兵的数量也并不固定。

通常情况下一个四倍方阵的兵力数量如下:

重步兵——16384人;

轻盾兵与轻步兵——8192人;

轻/重骑兵——4096人;

总计——28672人;

若再加上军官,则所有部队人数总计在30000人左右。【66】

另外,方阵步兵也有另外一些编组方式,而每个支队也都会有自己的指挥官。但就像对太小的战术细节一样,我们不会对这些官阶和序列的细节加以讨论。

作为总结,在此列出一个大方阵的编制和官阶序列:

行(班),16名重步兵,由行长(士官)指挥;

四行队(排),64名重步兵,由四行队长(排长)指挥;

连,128名重步兵,由连长指挥;

营,256名重步兵,由营长指挥;

团,1024名重步兵,由团长指挥;

方阵(旅),4096名重步兵,由方阵司令(旅长)指挥;

双倍方阵(师),8192名重步兵,由双倍方阵司令(师长)指挥;

四倍方阵/大方阵(军),16384名重步兵,由四倍方阵司令(军长)指挥;

辅以骑兵和轻步兵,构成总计拥有28672名士兵的军队,由国王或特别指派的指挥官(通常是一名侍从副官)作为其总指挥官。【67】

毫无疑问,上述序列只是方阵的基本组织结构。其人数和编制在战场上会因士兵伤亡和任务需要而随时变更。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当亚历山大进入亚洲之后,由于引入了东方部队,他对军队结构做出了一些改变,但总体而言仍维持着腓力时代的编制。

按照阅兵/疏开队形,每个方阵步兵会占据一块6英尺见方的空间,并竖直握持萨里沙长矛。在密集战斗队形中(这也是通常在战场上使用的队形),每名方阵步兵占据的空间将缩小到3英尺见方,左脚在前以确保身体左侧的空间能够被盾牌覆盖。方阵前5排水平握持萨里沙长矛,其余11排则竖直握持长矛或将其倚靠在前一排士兵的肩上,并可借此阻拦大量矢石。第一排的萨里沙长矛伸出方阵前端14英尺,第二排伸出12英尺,第三排伸出9英尺,第四排伸出6英尺,第五排伸出3英尺。如果使用训练用的长矛,则前6排的长矛都能伸出前排士兵身前。所有水平握持的长矛前端都会略微向下倾斜。在采取防御队形或进攻设防阵地时,方阵还可以结成“龟甲阵”(Tortoise)或“结盾阵”(Synaspism)。此时行列中的士兵互相紧贴,每人只占据1.5英尺见方的空间,第一排士兵用盾牌护住身体正面,其余士兵则将盾牌举过头顶,互相扣在一起。盾牌连接起来之后,其坚固程度甚至足以供弓箭手或投石手从上面走过,或是像后来实战中那样让车乘从上方碾过而伤害不到士兵。在抵御攻击时,重步兵右膝跪地,将盾牌靠在左膝上,其下端着地。这种姿势是由雅典将军卡巴里亚斯(Chabrias)发明的。

伊巴密浓达可能是第一个完善了重步兵训练操典的将军,而伊菲克拉特斯是第一个完善了轻盾兵的将军。腓力和亚历山大又更进一步。在他们的操练之下,马其顿的方阵步兵可以组成或大或小的环形阵(其作用与现今士兵组成四方阵相同);或是两翼突前的内凹阵以包围敌军;或是两翼后退组成外凸的阵型来同时应对正面和两侧的攻击;或是组成第一排只有三人,其后人数逐渐增加,第17排至第24排固定为36人的楔形阵;或是组成钳形阵【68】来阻止楔形阵的进攻。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一个纵队的纵深超过了宽度,在当时都可能会被称为楔形阵。

腓力和亚历山大的方阵能够做到向左右两侧旋转90度或45度,甚至完全转向背后。无论横排前进或是纵排行军时都可以做到随时掉转方向。如果想要将正面的横排人数加倍,则由每个纵行的双数排士兵向前一步站到前排士兵的左侧。方阵步兵们也可以在前进过程中为前排的两侧提供掩护,此时每行后半的士兵将不再跟随前排士兵,而是分成小队填充在左右两侧的空当之中。方阵步兵还会接受使用不同武器的训练,以及用不同的速度向左、右两翼甚至背后前进。除此以外,马其顿人在训练中还会训练很多其他的阵型或者机动。【69】

在通常的战斗队形下,一行的深度为48英尺。在每人占据3英尺见方空间的情况下,一个连正面宽24英尺,一营宽48至50英尺。在不计每个营之间空隙的情况下(关于各营之间空隙的问题,史料记录往往互相矛盾,无法准确估计),每个方阵步兵团的宽度即为200英尺。这样一来,在将轻步兵和轻盾兵分别布置在方阵前后的情况下,一个方阵将占据800英尺宽的正面,而一个四倍方阵则占据3200英尺的正面,也就是0.6英里左右。

指挥官的口令、号声、军徽、短剑或者长矛都可以作为向方阵步兵下令的手段。高举的军徽代表前进,放平的军徽代表撤退,竖直举起一根长枪并立定在原地则意味着要求谈判。波里比阿斯还说当时存在一种烟火信号,但这一点已经不可考了。

腓力在军队中施行最严格的纪律,对违纪的惩处迅速而严厉。在公元前338年,两名高级军官因违规将一名女琴手带进军营而被革职。军营里禁止女性出入在古代军队中并不常见,亚历山大进入东方后也并没有坚持施行这项规定。

亚历山大在军队中编入的骑兵要比之前任何人都多,而且对于骑兵的运用也是所有人中最好的,他在骑兵战术方面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在伊巴密浓达手下,骑兵数量约占全军的1/10。在亚历山大手下则达到了1/6甚至1/4。他认清为对付波斯军队中数量庞大的出色骑兵,自己也必须拥有足够的骑兵部队。在亚洲,骑兵是主力部队,而且亚洲骑兵也总是十分出色。

按照惯例,马其顿军队中的重骑兵由马其顿人和色萨利人组成,而轻骑兵则由色雷斯人和埃托里亚人(Aetolian)组成。骑兵基本单位为64人的中队(Ile),在战场上采用正面16人、纵深4排的阵型,其地位相当于一个方阵步兵营。四个中队组成一个骑兵团(Hipparchy),由一位官阶与方阵步兵团长相当的骑兵团长(Hipparck)指挥。两个骑兵团构成一个骑兵旅(Ephipparchy),与方阵地位相当。两个旅构成“一翼”,相当于双倍方阵。当64个中队或两翼被集中在一起时,他们便组成4096人的骑兵军(Epitagma),相当于大方阵。但很少有军队能够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骑兵,即使拥有这么多也不会集中在一起使用。上述为规定的编制,但也存在一些例外。例如伙伴骑兵中队的人数便超过了150人,而他们的指挥官军阶也与普通军官不同。另外亚历山大在东方对骑兵进行改组后,其编制也发生了变化。本章所述者仅限于腓力时代的马其顿陆军。不过亚历山大对其进行的改编也并没有触及这些已经被证明极有效率的基础编制。整支军队拥有非常良好的纪律,这一点无法用语言描述,而只能从他们的功绩中展示出来。

亚历山大对骑兵的大幅改良使他们远比先前的任何骑兵都要优越。这些骑兵以一排四骑的纵队行军,做小规模冲锋时则组成宽度、纵深均为八骑的正方队形。他们也能组成楔形或三角形的队形,视情况以人数最少的顶角【70】或人数最多的底边【71】发动冲锋。有时他们还会以菱形队形发动冲锋,以便能够随时转向任何一个侧面。在面对数量更多的敌人时,马其顿骑兵经常被史料描述为“一个中队接一个中队”地发动冲锋,这一说法的具体战术意义我们已经无法准确得知。可能这代表着某种斜形序列。通常来说,骑兵会被部署在方阵的两翼,以保护其脆弱的侧翼。

马其顿的骑兵被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为马其顿重骑兵,他们每人均拥有一个骑马的仆人或者侍从。最初马其顿重骑兵会拥有两到三名奴隶随行,直到腓力和后来的亚历山大时期,才将侍从人数减少到了一个。马其顿重骑兵都是志愿服役的,他们也是整个民族的精英。

腓力将这些年轻贵族集中在一起,给予他们最好的军事训练和最有见识的政治教育。正因为此,他们不仅能够担任军事指挥官,也同样能够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担任要职。马其顿重骑兵在战场上佩戴头盔,穿着全套铠甲,并配有盾牌,使用长矛和短剑作为武器。他们的坐骑同样配有包括护额和护胸的全套装甲。这些人便是著名的伙伴骑兵。在他们中间,第一个中队还担任近卫骑兵的职责。在国王的注视之下,伙伴骑兵们会不停地争夺容荣誉和声望。伙伴骑兵是国王最得力的部队,没有任何亚洲骑兵可以抵挡他们的冲锋,也没有任何步兵能够抵挡他们的进攻。他们是亚历山大所有会战的决定性力量。对大流士的追击则是他们行军能力的绝佳例证:当时他们在11天之内行军了3000斯塔德(366英里),而这还是在顶着烈日,并且途中还要穿过一片沙漠的情况下完成的。伙伴骑兵的团长由帕尔梅尼奥的儿子费罗塔斯担任,他也是持盾兵指挥官尼卡诺尔的兄弟。总计有8个中队的伙伴骑兵跟随亚历山大进入亚洲,分别由克雷塔斯(Clitus)、格劳西阿斯(Glaucias)、阿利斯顿(Ariston)、索坡利斯(Sopolis)、德米特里厄斯(Demetrius)、梅利埃格(Meleager)以及赫格罗卡斯(Hegelochus)指挥,每个中队均拥有200名或更多的骑兵,其中克雷塔斯的中队为近卫骑兵,通常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

马其顿全部的伙伴骑兵总计可能是16个中队,分别从国土的16个地区征召,每个中队的人数在150人至250人不等。与底比斯圣团相同,这支部队的价值在于出众的军事素养,其有限的人数在所有部队中则只占一小部分。

按照惯例,马其顿所有军官和行政官员都是从伙伴骑兵或近卫骑兵中选出或晋升而来的。伙伴骑兵也担负有军事法庭的职责,负责审判一些军事案件,而战争议会也由他们构成。这些职责是否仅局限于近卫骑兵则并不明确。但无论如何,伙伴骑兵在军队和政府都极具影响力,同时也是宫廷帮派的核心人物。

色萨利人同样也是重骑兵,其效率仅次于马其顿重骑兵。他们中的一些中队还包含了色萨利贵族。哈帕拉斯的儿子卡拉斯(Calas)负责指挥所有色萨利骑兵。由米内劳斯(Menelaus)之子腓力率领的希腊辅助骑兵通常会与色萨利骑兵一同行动,但二者仍是互相独立的部队。

在伙伴骑兵和色萨利重骑兵之下,马其顿陆军中还拥有使用刀剑和标枪的轻骑兵,其中大部分均为佣兵部队。后来亚历山大还建立了一支专门的萨里沙枪骑兵(Sarissophori)。至于他们与普通枪骑兵的区别,只知道他们使用的长枪要比普通枪骑兵更长。最后一等的骑兵则是希腊语中所谓的“两用战士”(Dimachias),也就是既可以步行作战又可骑马作战的轻龙骑兵。他们拥有轻型的铠甲和盾牌,使用刀剑和既可用于刺杀又可投掷的投枪。他们在会战中首先与对方接战,会战后则被用于追击溃败的敌军。这些轻龙骑兵可以算作骑马的轻盾兵,介于重骑兵和普通轻骑兵之间,一些轻龙骑兵还会携带弓箭。

马其顿军队中的轻骑兵通常从同盟国中招募而来。亚历山大经常将弓箭手、轻盾兵、标枪手,甚至有时还将持盾兵与骑兵混编。这些步兵也证明了他们在阻止队伍发生混乱方面的作用,而弓箭手更是在所有的行动中都能跟得上骑兵的速度。

当时的骑兵并没有马镫,马蹄也不钉掌。但这些骑兵能够安然度过漫长冬季并能够在山地行军,证明他们对马蹄的处理方法非常有效,而这些马匹本身更是极为坚韧。这些骑手坐在一块由马肚带系在马背上的毯子上,其中有些毯子很像后来的鞍架。骑兵所受的训练很大程度上使他们能够像拥有马鞍和马镫那样稳坐在马背上。当然,他们不能靠着马镫从马背上站起来砍杀或刺杀敌人,因此行动也受到限制。但敌人也同样如此,而他们的训练使他们强壮而活跃。尽管有着这些限制,这些骑兵仍能安坐在战马上。而到了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再找到像帕特农神庙(Parthenon)的装饰雕像中所表现的那种高超骑手了。古代骑兵必定是完美的骑手,否则那些雕像便不可能被依样制造出来。

腓力在军队中还组建了一支由老兵组成的预备队(类似于拿破仑的老近卫军),随时准备进行决定性的一击。照一些史学家所言,在进入亚洲的近卫军中有不少年龄高达60至70岁的老兵。亚历山大倾向于将伙伴骑兵当作老近卫军那样的力量。这支部队由全国最显贵家庭的子弟组成,他们从少年时代起便一直接受军事训练,因而能够胜任国王的任何任务。在他们之中,近卫骑兵家世最为显赫,装甲和武器也要比其余伙伴骑兵更好,他们中所有人都深受国王本人信任。

亚历山大的骑兵似乎并不互相紧贴着并排前进。这些骑兵之间会略有一些间隙,但仍能够保持队形阵线齐整。至于这些骑兵所占据的空间具体是多少,我们并不清楚。但通常而言,一名骑兵会占据前后10英尺、左右40英寸的空间。因此一个四排的骑兵中队纵深可能与一个16人的方阵步兵行相差不多,都在50英尺左右。一个骑兵中队占据的正面宽度也不能确定。如果两马间距为6英寸,则一个中队即占据60英尺正面,一个团则占据480英尺正面。在拥有完整骑兵的情况下,即左右各有一个排成前后两条战列的骑兵团,【72】一个方阵将占据1/4英里宽度,其中的7000名步兵占2/3左右的长度,1000名骑兵占1/3。但事实上,很少会有方阵依照这种部署行动。

马其顿人、配奥尼亚人组成的轻骑兵由阿里斯托(Aristo)指挥,而欧德利西亚人在阿伽托(Agatho)带领下赢得了高效的声誉。马其顿枪骑兵则由林卡斯人阿明塔斯指挥。以上所有这些骑兵都被称为“先锋战士”(Prodromari),即骑兵中的散兵部队。最后,亚历山大还拥有从亚洲征召的大批非正规部队,既有步兵也有骑兵,如投石兵、弓箭手和标枪手。其运用很像奥地利人在七年战争中使用的潘都尔士兵(Pandour)、今日德国的骷髅枪骑兵(Uhlanen),以及俄国哥萨克骑兵(Cossack)。从哈伊莫司山(Mount Haemus)征召而来的阿吉里亚标枪兵由阿塔拉斯指挥,他们是轻装部队中地位最重要的,也是人数最多的。西塔西斯(Sitalces)指挥下的色雷斯标枪兵也同样可以在任何环境下有效使用。他们是军队的侧卫部队。克利尔库斯是著名的克里特弓箭手首任指挥官,但史料中经常提及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常因阵亡或受伤而更换。这些弓箭手曾三次失去他们的指挥官。

步兵可以分为四个等级【73】:第一等为步行伙伴,即使用萨里沙长矛的方阵步兵;第二等为使用单手长矛的持盾兵;第三等则是轻盾兵,他们可以算作组织整齐、装备精良的轻步兵;第四等则是散兵,包括弓箭手、投石手和标枪手。在骑兵中,第一等为伙伴骑兵、色萨利骑兵以及一部分希腊重骑兵;第二等为轻骑兵和装备优良的雇佣骑兵;第三等为枪骑兵和龙骑兵;第四等为非正规游牧骑兵,其装备五花八门。

在腓力之前,轻装部队并不受希腊人重视,很少使用,而且也没有太多声誉。他们从贫民中征召而来,装备恶劣,而且纪律也很差,在战斗中既不坚定也不可靠。直到亚历山大终于将他们置于严格的纪律之下,并让其执行合适的任务,才终于彰显出轻装部队的价值。

在当时,并不存在严格的所谓“工资标准”。小居鲁士为克利尔库斯【74】的重步兵每人每月支付1个达里克(Daric),约等于4美元【75】。德摩斯梯尼在《斥腓力》一文中曾提及一名步兵每月的军饷为10德拉克马【76】,约为两美元。雅典和阿戈斯(Argives)之间曾达成过协议,每天为每位骑兵支付1德拉克马,而步兵则为3奥波勒斯(Oboli)【77】,前者合27美分,后者则为13美分。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肢体的士兵每天能够得到1奥波勒斯(4美分多一点)的补助。息诺普(Sinope)和赫拉克里亚(Heraclea)为色诺芬的士兵开价每人每月1基齐库斯(Cyzicus)【78】。索瑟斯(Seuthes)也为他们开出了同样的价格,相当于5.5美元。其余想要雇佣他们的人则开价每人每月1达里克(4美元)。【79】德洛伊森(Droysen)【80】曾进行过非常细致的估算,认为马其顿骑兵的军饷为每人每月300德拉克马,约为60美元;同盟骑兵250德拉克马,约50美元;方阵步兵84德拉克马,约17美元;除此以外每人还能得到相似数量的补助以供购买食物。从很久之前,希腊人便有发给士兵与军饷同等的伙食补助的习惯,但德洛伊森所估计的数字明显过高。也许亚历山大曾慷慨地发给士兵比这些数字还要更高的赏金,但日常军饷是否会有如此之高还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每月1达里克的数字看起来更加接近事实,要么就是德洛伊森给出的数字应为年俸而非月饷。

在全军排成战斗序列时,虽然序列会因环境不同而随机而变,但方阵总是位于中央,几个方阵步兵团或者旅总是在他们各自的指挥官带领下从右向左排列。按照惯例,这些旅每次都会根据一定的规定改变排列顺序。持盾兵会被部署在方阵右侧,其中近卫步兵会占据最右侧的位置。在持盾兵右侧则是8个中队的马其顿骑兵,同样会在每次会战中改变排列顺序。【81】在他们的右侧还部署有轻装部队,包括枪骑兵、配奥尼亚人、阿吉里亚人和右翼的弓箭手,这些部队是全军的侧卫和散兵,负责保护右翼,在会战中首先与敌军交锋。在方阵左侧,如果没有被指派用于保护营地,则色雷斯标枪兵会被部署在这里,与方阵右侧的持盾兵位置相当。在他们的左侧是希腊同盟骑兵,再左侧是色萨利骑兵,之后则是阿伽托率领下的欧德利西亚骑兵等轻装部队。左右两翼的界限则位于第三个和第四个方阵步兵旅之间。【82】

上述序列绝非一成不变的。亚历山大特别乐于研究战术和阵型,并依据所面临的情况来调整部队。有时方阵会被分为右翼、左翼和中央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再被一分为二,留出空隙以供前方的散兵撤退。不过除此以外,方阵的行列中似乎还会存在另外一些空隙。方阵最右侧是荣誉位置,方阵指挥官即站在此处,他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指挥战斗,同时也要作为士兵中最勇敢的一员奋勇杀敌。

腓力以及亚历山大大幅改进了原先希腊式方阵的组织结构和纪律性。为了使他们能够面对他们可能面对的一切,方阵步兵被打造得至臻化境。他们被教导永远不要等待对方攻击,而要主动出击。重步兵和轻盾兵受训以冲力作战,由各旅组成的小方阵保持着20至40英尺间隔独立运动,互相支持,每支部队都是彼此的预备队。骑兵攻击更是拥有超群的快速和锐利(亚历山大在这方面要算是腓特烈的老师),他们仰赖自己的冲锋气势,就如同方阵仰赖自己的重量一样。即使被击退,马其顿骑兵也总是能一次一次地集结起来再次冲锋。轻步兵和轻骑兵在战线中没有固定位置,但通常会填充在各重装部队之间的空隙中,凭借不知疲倦地运动来保护各个部队,以及方阵暴露的侧翼。

马其顿人行军时对于地形和兵种的重视在当时非常罕见,而其行列所覆盖的距离通常也非常巨大。

四倍方阵很少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方阵行动,而是会被分为数个部分或支队单独战斗,每个部分都被称为一个方阵。有时亚历山大会将其中一个方阵部署在其余方阵背后,用作预备队或增加战线纵深。有时也会有不止一个方阵被用作预备队,抵御来自背后、右翼或者左翼的攻击,像阿贝拉会战(The Battle of Arbela)便是如此。亚历山大一个最显著的优点,便是能够依据情况快速调整部队的阵型部署,而这些部署很多都不在当时的阵型惯例之内。举例而言,在伊利里亚的佩利乌姆(Pelium)平原上作战时,由于位于地形狭窄的山区,亚历山大曾将方阵排成了120排的巨大纵深。阿里安将此称为“楔形”(Cuneus)队形。而在跨过多瑙河之后,亚历山大又将方阵步兵组成中空的四方队形,并将弓箭手和投石手置于其中央,就如同布拉西达斯和色诺芬所做的那样。无疑亚历山大是借鉴了二人的办法,但他又能将自己借鉴来的东西加以改进。在阿贝拉会战中,亚历山大以高超的技巧组建了两支侧卫部队【83】,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在海达斯佩河会战(The Battle of Hydaspes)中,他又以同样的先见之明派出一支骑兵部队迂回了波鲁斯(Porus)的右翼,获得了同样有效的结果。

腓力和后来的亚历山大对当时的“炮兵”也做出了巨大改进。亚历山大是第一位用合理方式建造这些攻城器械,并将其安装在四轮车上,以使他们能像今天的野战炮兵一样随部队行军的统帅。在那之前,这些战争机械只会被用在围攻战之中。因为随时可以使用这些武器,亚历山大经常使用它们来攻击隘路、防御工事、掩护渡河或应付各种突发情况。腓力和亚历山大还将相应人员组成专门的炮兵连。在腓力手中,马其顿陆军总共拥有150个炮兵连,同时还有125个炮兵连留作备用。

按照普林尼(Pliny)【84】的说法,巨弩(Catapult)是由叙利亚人(Syrian)发明的。它们相当于安装在平台上的巨型弓弩。其推力来自于绑在弓背上、拧成股的绳子或者动物的筋。弓弦与绞盘相连,发射时则利用一块弹簧释放。巨弩可以发射重量在10至300磅之间的巨型铁头箭矢或者整根长矛,具有相当的穿透力。巨弩似乎可以被称作古代加农炮。【85】它们的射程可以达到将近半英里,并能在500步距离之内保持不错的精确度。有些巨弩还被用来发射大量的沉重霰弹,而非箭矢。

抛石机(Ballista)源自于腓尼基人,可投掷50磅或者更重的石块,相当于古代的臼炮【86】,可将弹丸投掷大约半英里远。抛石机拥有一根粗重的木制梁臂,其末端为勺形或碗状,另一端则由绳股或动物的筋连接在木制骨架上。在发射时,通过绞盘拧紧绳股将梁臂拉至接近水平位置,将弹丸放在梁臂末端的勺形或碗形结构中。绳股被忽然释放之后,梁臂将带着巨大动能向前转动。在梁臂被骨架顶部的木梁或绳索阻挡住之后,弹丸便会飞出,具有相当的精确度。抛石机也可以发射被烧得炽热的弹丸或者火球,有时还会将染病的尸体扔进城市中以散播疾病。这些武器具有相当的效率,在某些方面甚至能与我们现代的炮兵相提并论。在亚历山大手下,马其顿的这些攻城武器经常能像现代炮兵一样发挥巨大作用。在搬运这些武器时,马其顿人只会带走它们的关键部件,沉重的木料则可以在任何有树的地方就地取材。经由亚历山大的工程师们改进之后,一架抛石机或弹射器的关键部件仅需一匹驮马或者骡子便可运载。

我们对马其顿军队的行李或者物资纵列一无所知,但他们与今天的情况应该非常相似,只是当时的驮兽更多,而现在则是车辆更多。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马匹都需要草料,士兵都需要口粮,但我们却并没有听说亚历山大的士兵会像凯撒的军团步兵那样随身携带20天给养。马其顿人用麻袋来存放口粮,其伙食由咸肉、奶酪、橄榄、洋葱和谷物组成。依照腓力的命令,马其顿军队中每10名方阵步兵会拥有一名苦力,伙伴骑兵也总会拥有大量仆从。据说腓力首先取消了步兵的行李纵列,之后又将骑兵的仆役减少到一人。腓力经常命令士兵们背负着全套装备、行李和给养在一天之内行军30英里进行拉练,即使在酷热的夏季也不例外。另外,军队的指挥部也需要一部分必需的设施方能履行职责。我们还知道亚历山大的军中拥有宪兵,文献中也曾提及常设的战地医院。而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运输的。

我们很少能从史料中读到有关参谋部门、物资站以及工程部门的情况。但亚历山大所达成的功业便是他们也拥有极佳效率的最佳证据。马其顿的整个军事体系是腓力的杰作。当腓力即位时,佩拉不过是一个小城镇;到他被刺身亡时,佩拉已经变成了一个大都市。腓力的军事部门也一定会与现今最好的国家一样得到妥当管理。这样一架完整的战争机器在当时的世界从未出现过。这就好比现在普鲁士的完美常备军体系,突然出现在一个其余国家都只有像美国一样的民兵体系的世界中。

希腊对于军营的建造非常精心。其军营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内部拥有两条在中心交汇的道路,而这里也是指挥部的所在地。一旦确定设营地点之后,数量庞大的随军奴隶就会被派去在营地周围挖掘一条壕沟,并用挖出来的泥土推成约6英尺高的围墙。这道围墙通常也会由藤蔓、乌鸦爪以及各种鹿砦加以保护。

希腊人对哨戒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当时的哨兵并不会像我们今天的哨所一样远离营地。希腊营地周围只会设置一批各由50名重步兵驻守的哨所,而哨兵就从这些哨所中向外派出。哨兵们会互相传递一个铃铛,以提醒自己保持警觉。负责环营巡视的军官也会摇着铃铛,并由一名火炬手陪同,一同完成规定的巡视圈数。而哨兵也会像我们今天的习惯一样盘问巡视军官,并交换口令(通常是某位神祇的名字)。

在行军时,方阵会以右翼在前行动,很少有例外。【87】行军过程中常伴有军乐,大部分情况下是笛子演奏的,每个方阵步兵营也都配有自己的号手。不过马其顿军乐队的具体情况却只能留给众人自行想象了。当时军队在齐整步伐上花费的训练要比现在更多,因为在士兵们手持萨里沙长矛时,只有最整齐划一的步伐才能确保行列不发生混乱。

在面对敌军时,士兵们通常会高唱战歌。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方阵前进时也会保持安静,以便能更加清晰地聆听命令,直到接近对方之后才开始唱出战歌,到即将与对方短兵相接时,所有士兵又会齐声发出呐喊。每一位老兵都会记得战场上的呐喊是如何振奋人心,并终生在他耳边萦绕。亚历山大的士兵在发动进攻时总能喊出令对方惊恐万分的战吼,有时这种战吼能够对敌方士气造成非常惊人的打击。

马其顿人行军时通常会由轻步兵、轻骑兵组成前卫和后卫,并时常会由比他们更重一些的持盾兵加以支援。炮兵、辎重和战象(如果有的话)位于方阵后方。大批的口粮会由补给纵列中的驮兽或奴隶背负,补给纵列本身的长度也一定非常巨大。不过由于东方人口稠密,亚历山大也习惯于像拿破仑那样依靠征发当地粮草供给部队,不过我们并没有发现马其顿军队像法国军队那样,因抢劫而大范围丧失纪律。

很多现今在战场上最常见而有效的战术行动都源自于希腊人。如我们所见,伊巴密浓达为我们揭示了斜形序列和纵队进攻的价值,而色诺芬无疑也向我们证明了以连、团为单位排成纵队前进能够克服那些足以破坏横队凝聚力的地形。其他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关于希腊军队战术的史料既详细又复杂,其在大战术和小战术上所表现出的智慧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可是话虽如此,绝大部分会战却还是依照最简单的平行序列进行。希腊战术家们所懂得的要比希腊将军们能够实际应用的更多。

希腊人认为会战应通过单独的一次冲击决出胜负,通常也确实如此。其原因在于方阵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只要在平整地形上便不可阻挡。在进攻时,马其顿人惯于先派出弓箭手和投石手作为散兵发动攻击,并由可能部署在他们两翼的轻骑兵加以支援。在他们之后是标枪兵和持盾兵,最后则是方阵和重骑兵(不过亚历山大却总是用伙伴骑兵首先发动攻击)。轻装部队完成攻击之后,会撤退到战线的左右两端,或是从方阵之间的空隙中撤退到后方,以便为方阵让出正面空间。此时军乐将被奏响,方阵步兵开始吟唱战歌,在激励士气的同时使方阵能够以整齐的步伐前进。

所有方阵部队在前进时都会出现不自觉的向右偏移情况,因为方阵步兵虽然可以利用盾牌保护身体左侧,但身体右侧却要依赖右侧战友的盾牌来保护,他们也因此会在前进时努力寻求右侧战友的保护。这很自然地导致了方阵右翼要比左翼走得更快,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方阵指挥官站在整个方阵右翼顶点上的原因之一便是为了控制这种侧倾的倾向。有些学者甚至把斜形序列的起源也归因于此。【88】因为在亚历山大几乎所有的会战中,斜形序列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后面还会多次提及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亚历山大对于留克特拉和曼丁尼亚两战肯定是了如指掌的,而这两战中的斜形序列与方阵右偏的倾向绝无任何关系。

依照惯例,希腊军队在会战中只会组成一条战线,而以方阵这种16人的大密度队形也是不可能构成第二线的。更重要的是,由于方阵的密集队形,假如将一部分部队组成第二线,则第一线所剩余的人数就很难组成一条足够长的阵线了。在亚历山大的会战中,敌军的兵力总是要超出自己的两翼很多,因此随时可能打击在他的侧翼上。可尽管如此,亚历山大还是经常会安排预备队,阿贝拉会战便是因地制宜打破希腊军队只排一条战线这种惯例的例子。在这场会战中,亚历山大用轻装部队组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第一线,用方阵组成第二线,同时还拥有一个用来保护后方并可向左、向右旋转保护侧翼的第三线。位于右翼的骑兵和左翼的部队也相应组成了三条阵线。另外,亚历山大还习惯将大部分骑兵集中在一起以进行决定性打击,而这与任何希腊式惯例都是不符的。

在早期战争中,交战双方通常会选择一块平整的土地作为战场,军队完成集结之后,就直向着对方前进。到了亚历山大的时代,战争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决斗,而是会在战前进行一些机动来争取优势。后文中我们将看到亚历山大如何教导世人施展这些机动。同时他也在格拉尼卡斯河(Granicus)、皮纳鲁斯河(Pinarus)以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海达斯佩河上,作为先行者教导后人如何强渡河川。不过,他在战略方面给人们的这些启示却只被汉尼拔和凯撒等少数统帅继承了下来。

在面对敌人进行撤退时,希腊人会以环形或者四方队形行军,并将奴隶、女人、战利品以及补给纵列置于阵型中央。同时还会派出前卫、后卫以及侧卫部队。

在会战获胜后,希腊人通常会用战利品在战场上建造一个纪念碑以示胜利,同时这也是供奉战死者的祭坛。

马其顿人对于信号的传递也非常在行,他们在夜间会使用烽火,而在白昼使用信号旗。他们似乎有能力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

马其顿国王的侍卫部队可能要算是历史上首个专门培养军官的机构,也可以说就是军校的萌芽。所有的高级军官均从这些侍卫中选拔而出。这些严格选拔而来的青年围绕在国王周围,保卫国王安全,为国王牵马,夜间为其营帐站岗,执行国王派给他们的机密任务。在宫廷或战场上的指挥部任职时,他们围在桌边与国王一同研习战争艺术,并因此为国王所认识。他们会接受与现代军事学校一样的训练,而他们所担负的职责也绝非闲职。这些侍卫在亚洲时担负了极为艰苦的任务,甚至于其中不少人员因此丧命。因为亚历山大总是会敦促下属竭尽全力——他本人可以持续不停地工作,因此也要求别人像他一样能干。在经过数年训练之后,这些侍卫会依据个人的特点和忠诚而被任命到合适的指挥岗位上,此后只要他们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便可走上成功之路。他们可能会一路升迁至国王身边最显赫的七位副官之一或者部队指挥官,但也可能始终挣扎于中下级指挥官的行列之中。在战斗时,这些侍卫会作为持盾兵的一部分参加会战。塞琉古(Seleucus)【89】是这些近卫部队在亚洲时期的指挥官。

下列是亚历山大军中从国王开始向下的指挥关系层级。其军阶和指挥系统由腓力建立而来,军官的晋升则完全取决于其个人能力。

1.亚历山大,国王、全军总指挥官。

2.帕尔梅尼奥和安提帕特(Antipater),直属于亚历山大的大军指挥官【90】。在所有拥护腓力的家族中,有两个家族最为显赫。资历最深、最受信任的副帅帕尔梅尼奥是其中一个家族的头领;安提帕特则是另一个家族的头领。在亚历山大治下的马其顿中,帕尔梅尼奥家族代表了国家的军事阶级,安提帕特家族则代表民事政府。在亚历山大远征时,安提帕特作为摄政留在马其顿,帕尔梅尼奥则伴随军队进入亚洲。亚历山大惯于指挥军队的右翼,而帕尔梅尼奥负责指挥左翼。

3.七位侍从副官(Somatophylaxe),他们既是国王的贴身侍卫,又经常被派去率领大型的支队执行特殊任务,也可能担任国王指派的任何重要指挥官,亦可能作为国王的副官。

4.四倍方阵司令。

5.双倍方阵司令。

6.方阵司令,指挥一个由4096名重步兵组成的初级方阵。

(上述三种方阵指挥官更像是临时头衔而不是今天上将、中将、少将这样的军衔。)

7.步兵旅长/团长、骑兵团长。

8.步兵营长。

9.步兵连长。

10.四行队长(排长)

11.行长。

(此外军队中还有一些骑兵军官,其军阶类似于营长、连长、四行队长、行长等四种步兵军官。轻装部队指挥官的军阶也与重步兵相似。)

国王的命令是军队中的最高法律,但国王也会经常召开战争会议以决定一些重大决策。依照法律或者先例,具体在何种情况下需要召开战争会议则并不确定。但它们的次数很多,而且似乎是依照硬性规定而来。在这些会议中,无论马其顿人、希腊辅助部队、佣兵、色雷斯人、阿吉里亚人、欧德利西亚人、配奥尼亚人,只要军阶足够资格,均可向国王提出建议。不过在这些会议之中,马其顿人在地位和影响力上可能要比其余民族的军官更大一些,而七位近侍副官的意见分量最重。不过除了在希发西斯河(Hyphasis)的一次例外,亚历山大向来依照自己的见解行事,而其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总是能够和下属对他的尊敬、热爱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