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外国文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8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

第一节 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至1830年前后在欧洲出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同时它也是一场波及文学、艺术、哲学、政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的文艺思潮与思想文化运动。

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猛烈、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而且沉重打击了整个欧洲的封建体系,推动了欧洲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开展,开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广泛发展的新时代。法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之后,人们发现,当初启蒙思想家、革命家给人们描绘的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人类永久和平幸福的理想社会蓝图并没有实现。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一些问题,如劳资矛盾、贫富差距、拜金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等暴露无遗;封建反动势力和资产阶级为了夺权不断爆发战争,革命中的暴力和执政者的恐怖专制使人们对革命产生恐惧情绪;18世纪工业革命迅猛发展,在改变此前西欧国家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封建专制的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人们对理性所引导的技术革命的后果大失所望。理性的神话彻底破灭,人们由此产生失望不满情绪,回归自然、在宗教中寻求解脱、缅怀过去或寄情未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浪漫主义文学就是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体现。

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高于一切的地位,要求文艺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伟大气魄,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表现自我的倾向产生很大影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揭露、批判,试图消灭阶级对立,建立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的学说,也为浪漫主义文学批判现实社会黑暗、描绘理想社会提供了思想依据。以贡斯当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倡导个人自由,强调多样化的现实世界中个性的发挥,独立于国家、社会约束之外的绝对自由的思想也为浪漫主义所吸收借鉴。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正是在这些哲学、社会思潮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于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意欲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社会的企图。

从思想源流和创作实践两方面追本溯源,浪漫主义文学最早可以从古希腊的柏拉图“灵感说”中找到发端。在古罗马时代晚期和中世纪,神学家们在反复强调神学理性主义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对上帝的想象留下相当空间,这种想象因素正是浪漫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文艺复兴时期,更多文艺理论家和学者开始重视在民间文学中广泛使用的类似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理论,对一些内容上描写主观理想愿望,艺术上使用幻想、象征手法的创作样式进行梳理与总结。18世纪发端于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席卷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为浪漫主义流派的产生在思想和艺术上做了准备。这些运动和文学现象,无不带有尊崇激情的美学特质,是“前浪漫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启蒙主义时期的卢梭给18世纪文学带来了全新的因素,那就是从崇尚宫廷到崇尚自然,从理性崇拜到感情崇拜,从模仿现实到表现自我。崇尚情感必然要返回自我,确认自我,确认个体的独立存在性,在卢梭那里,情感、自然、自我三位一体,这些都为后起的浪漫主义开了先河。同时,浪漫主义也是对欧洲人文精神传统的继承,对亚里士多德以来占文坛主导地位的“模仿说”文学传统、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主义以及日趋僵化的古典主义文学的反驳。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就思想倾向而言,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暴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并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浪漫主义作为一个在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学思潮,尽管在思想倾向上有所区分,但在艺术风格上却有一些共同特征:

第一,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是浪漫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他们十分注重个人内心体验和情感的抒发表达,弘扬主观自我,强调个人的绝对自由,正如雨果所说,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实质“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它的形成直接受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反映出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冷冰冰的理性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重点不是客观的现实世界,而是作者个人的主观世界。它不大重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而偏重于对主观情感的抒发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着重描写作家对事物的内心反应和感受,展示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贵族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抒发的大都是个人享受、自我陶醉或悲观厌世的情绪。资产阶级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则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借描写反抗现实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来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感。

第二,歌颂自然美景。由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返回自然”的号召,继承感伤主义文学吟咏自然景物的传统,着力描写大自然。他们常常把自然的美和现实中的丑恶相对比,借以抒发他们的不满之情。雄伟瑰丽的大自然成了浪漫主义作家精神寄托之所在。贵族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描写自然往往是为了逃避现实,他们笔下的大自然带有出世的、宗教的神秘色彩。资产阶级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描写自然主要是寄托他们对自由的理想,大自然在他们笔下更加绚丽多彩。

第三,重视中世纪民间创作和民族文化传统。浪漫主义作家追求个性解放、创作自由。中世纪民间创作不受任何法则的约束,具有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生动明快等特点,为浪漫主义作家所吸收或借鉴。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众,因此,引起浪漫主义作家的极大重视。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他们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选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和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第四,大胆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对比。浪漫主义作家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奇异的情节,刻画异常的性格,塑造超凡、孤独的形象,常常用想象、夸张、对比的手法描绘艺术形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和戏剧创作中。浪漫主义作家已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神话色彩、异国情调也是浪漫主义常见的特色。诗歌是浪漫主义作家最常用的文学体裁。浪漫主义诗歌格律舒展自如,富于音乐性,想象丰富,感情浓烈。此外,浪漫主义文学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成就。

三、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浪漫主义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的德国,后流行于英、法、俄、美等国,发展成为全欧美性的文学思潮。

(一)德国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地。当时的德国仍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国家,封建势力十分顽固,资产阶级仍很软弱,而唯心主义哲学盛行一时。这种状况决定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缺乏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耶拿派”,主要人物有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奥古斯特·维廉·施莱格尔(1767—1845)、诺瓦利斯(1772—1801)、蒂克(1773—1853)等。他们以耶拿为中心,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宣传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文学主张。他们继承了“狂飙突进”运动崇尚感情、不受任何传统法则约束、要求创作绝对自由的传统,却丧失了“狂飙突进”文学那种反封建的战斗精神。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理论家、纲领制定者和精神领袖,他的浪漫主义理论影响了整整一代德国早期浪漫派作家的文学创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批人的文学主张、思想和要求。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诗学的理想是“浪漫诗”。所谓“浪漫诗”,就是“渐进的包罗万象的诗”,它包含了文学的各种形式和体裁,并使其熔铸为一体,哲学、伦理、宗教、文学理论和批评都是其中的成分。而小说则是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眼中可以担负“浪漫诗”理想的文学形式。其代表作《卢琴德》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是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为主线的浪漫主义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朱利叶斯和卢琴德分别是以弗·施莱格尔和他的恋人萝西娅(Dorothea)为原型,他们实现了将自然之爱与精神之爱相统一的理想,而并不在意是否得到了宗教、法律和习俗等方面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卢琴德》实际上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整部作品既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也没有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场景环境的描写。作者将书信体、田园诗、寓言和直接的叙述都集于一身,使创作与批评、诗与哲学相互交织,结合了传统意义上的史诗的叙述、戏剧的对话和诗歌的韵律,进行了一场大胆的文体与叙述的实验。

诺瓦利斯(1772—1801)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和文学的奠基者,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整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诺瓦利斯是法国大革命和自由思想的竭力反对者,他认为应该恢复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秩序,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宗法制的中古世界是理想的社会。这是当时德国浪漫主义者对法国大革命和理性主义深感不满之下的退缩心理,他非常排斥科学和理性。代表作《夜的颂歌》(1800)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他把由爱而生的痛苦转变为对死的渴望与夜的歌颂。诗歌专注于自我的内心世界,追寻着心灵的足迹,探索人类终极的永恒和幸福,还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形而上的思考,体现出诺瓦利斯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化的世界观。其诗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全新的美学特质,扭转了欧洲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模仿”主流,把诗从反映外物的镜子,变为烛照心灵的灯,从而奠定了德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范式,开辟了德语诗歌的新纪元。

德国中期浪漫派的代表是“海德堡派”。1805年前后,一批作家聚集海德堡,创办《隐士报》,以此为阵地宣扬他们的文学主张,发表文学作品,史称“海德堡派”。主要人物是阿尔尼姆(1781—1838)、布伦塔诺(1778—1842)、格林兄弟等人。“海德堡派”的功绩主要在于搜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两人搜集整理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为德国民族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布伦塔诺(1778—1842)是德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是一个天才诗人,是歌德之后、浪漫派中第一个具有文学史意义的诗人。他与阿尔尼姆共同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保存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展示了独特的民歌风貌。布伦塔诺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华,曾采用诗歌、童话、小说、戏剧等多种文体创作,但以诗歌为最佳,现存诗歌千首,其中约250首尚未发表。他是一位具有创造性的诗人,对民歌进行了全方位创新,创造出一种融民歌艺术化与抒情诗民歌化为一体的具有现代思想和美学意义的艺术民歌。他把一般的大众话语,变成个人的内心独白,把过于平白乃至不免俗陋的语言不露声色地艺术化,既有原汁原味,又加厚了诗歌的审美内涵。布伦塔诺的叙事诗诡秘奇谲,哀婉动人。《罗累莱》最能代表布伦塔诺诗歌的全面创新。

雅各·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兄弟二人搜集整理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本书的搜集、整理、出版工作长达半个世纪(1806—1857),作品从156篇增加到200篇,主要由雅各·格林进行修订。童话中的故事并不是最原始的民间故事,格林兄弟对其中暴力、血腥、性暗示以及乱伦的内容进行改写,增加了故事的道德教育意义,使故事更符合儿童心理和精神健康成长的需要,使之最终演变为一本儿童读物。书中的故事基本上保留了民间童话的原貌和口头传承性,比如公式化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地点、人物的模糊性。这些童话在充满魔幻的世界里表达了人们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后期浪漫派的作家主要作家是霍夫曼、沙米索、海涅等人。他们的创作中浪漫主义色彩逐渐减弱,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