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字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渔猎与豢养

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是以渔猎、采集为生计的狩猎人。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原始的农耕开始出现,但最初并不能向人们提供足够的食物,习惯性的渔猎、采集活动仍然至关重要。时至殷商,仍然是一个渔猎、采集、农耕并举的多重经济时代。是一个渔猎、畜牧并重,采集与农业并存的时期,因而这一时期所创制的汉字,留下了最为丰富的史前生活密码,也留下了上古先民辛勤渔猎、豢养家畜并期盼家畜繁殖兴旺的诸多证据。

说到“鱼”,中国人习惯将其与“余”联系起来。如民间吉祥语“年年有鱼”、“吉庆有鱼”等,其中之“鱼”,实即言“余”。

金文中的众多鱼字

鱼的这种象征意义,一般认为是因其与“余”谐声而引起的。事实上,远在“诗经”时代,鱼同丰稔、物阜已经发生了联系。《诗·小雅·鱼丽》中说:“鱼丽于罶……物其多矣,维其嘉矣。”《诗·小雅·无羊》中则说:“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显然,早在上古时代,鱼就具有象征丰饶的意义。

半坡彩陶鱼形纹样

四千年前的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温暖多水,先民们沿河傍水而居,水资源富足,鱼也必定很多。仰韶时期的“半坡遗址”先民,必定常常从浐河中捕捉到溯水而上的黄河鲤鱼。居住在安阳洹河边的殷商先民,也将捕鱼做为重要的采食手段。鱼在先民的食谱中,可谓取之有余,食之有味。与狩猎野兽相比,捕鱼的难度和危险都要小的多,因此,作为谋食的对象,鱼当首屈一指,高居榜首。

甲骨文中的“魚yú”,就是一条黄河鲤鱼的图画,上头下尾,背部和腹部各有一鳍。金文在鱼下增加了两点,表示水滴;小篆比金文图形简单一些,但仍能看出鱼的形象;楷书则完全变成了抽象的文字符号。繁体字中的“鱼”,把鱼尾和水滴变成了四点,简化字则把这四个点变成了一横。

“鱼”字是个部首字,汉字中,凡由“鱼”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鱼有关,如“鲨、鲢、鲛、鲍、鲸”等等。

渔yú”业是最古老的生产部门之一,从六千年前仰韶时期的半坡彩陶盆中,我们看到了对称的人面鱼纹和网纹;在新石器时代的其他遗址,出土有种种捕鱼工具,如带索鱼镖、骨质鱼钩、石质陶质网坠等。这些,充分展示了远古时代捕鱼业的繁盛。古文字中的“渔”字,是上古先民热衷渔猎经济的证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渔字构型较多,或作“ ”,或作“ ”,或作“ ”……分别像垂钓之形、张网捕鱼形和以手捉鱼之形。金文的“渔”字,以双手从水中捉鱼,会意捕鱼之意。小篆则演变为从水从双鱼的会意字,以许多鱼的堆积,来代替以手捕鱼之形。音外之意与俗语相合:“河中无鱼市上见”。楷书经由隶变后,省掉了一条鱼,写作“渔”。

“渔”的本义为捕鱼。如《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引申后,又指谋取不应得到的东西。如《汉书·景帝纪》中:“渔夺百姓侵牟万民。”现代汉语则有“从中渔利”一词。

甲骨文和金文的“鲁lǔ”字,从鱼从口,上部的“鱼”形精巧生动;下部的“口”形,传统上将其视作器皿或嘴。实际上,“口”在甲骨文中也常常表示村邑或氏族住地,这里的“口”应释为家,表示鱼儿为产卵而溯流回家。金文后期和小篆的“鲁”字,下部形变为目标符号“ ”,表示鲤鱼沿黄河溯流而上,向既定目标前行的意义更为明晰。

“鲁”还特指春秋时的诸侯国名。鲁国,乃是周公平定奄国和商朝残余势力的反叛后,周成王封给周公长子伯禽的诸侯国。后来,鲁国强盛起来,存在并活跃在今日的山东沿海一带,后为楚国所灭。“鲁人”以“鲁”为名,可能就本着黄河鲤鱼每年都溯游而上,到上游支流的泾、渭、浐、沣多条河流排孵,以此象征分封诸侯国与周王朝的相系相连。黄河经曲阜到洛阳、西安,远达数千里,鲤鱼或其他鱼类逆流而上,实在是一种莽撞、笨拙的行为,所以“鲁”字的本义为鲁莽、迟钝。

成语中有“鲁鱼亥豕”之说。这是因为古文字中的鲁和鱼、亥和豕形体相似,特别容易写错认错。后世即以“鲁鱼亥豕”来代指文字传抄过程中的讹误。

鲤lǐ”字从鱼里声。其中的“里”,原指整齐划一界线明确的田地(也指排满垄沟的田地),在这里表示鱼鳞排列整齐的意思(孔子给其儿子取名鲤,即有其意),这恰是鲤鱼外形的典型特征。

鲤鱼,也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家养鱼。据说,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灭掉吴国后不愿落个“走狗烹”的下场,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隐居太湖,著有《范蠡养鱼经》一书,成为人类第一部养鱼专著。书中说:“鲤不相食,易长又贵也。”拜赐于鲤鱼的好养和价值高,从战国到秦汉,鲤鱼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

然而,唐朝来临,鲤鱼一夜间成了皇亲国戚,平民百姓不得不离鲤而去。因为皇帝姓李,“李”“鲤”谐音,朝廷颁布法令,严禁百姓捕捉鲤鱼,无意中捕到必须立即放生,出卖者课以罚金并打六十大板,宰食者则判死罪。在唐朝兴盛、存在的数百年间,鲤鱼一步步被神化,皇族王公们以鲤为玉佩之形,调兵遣将的兵符也改为鲤形。在民间,鲤鱼被加上美丽、善良、吉祥、勇敢的意义,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鲤鱼的图形跃上年画和灯笼,象征吉庆有余,真可谓“鲤跃龙门”而成龙也。

3000年前的商代陶塑鲤

尊鲤养鲤的风气也传到日本,并且发扬光大。每年的儿童节(实际是男孩节)时,家家门前迎风飘扬着各色的鲤鱼旗。市场上,一条观赏锦鲤的售价竟然达数亿日元的天价。这些,都是唐代遗风传播日本的明证。尽管盛唐时期的养鲤业一败涂地,反而促使饲养鱼种的新一轮昌盛,于是有了繁盛到今天的四大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网wǎnɡ”,这是一个象形字。《说文》释为:“网,庖牺氏所结绳,以田以渔也,从冂,下像网交文。”这是说:发明网的人是庖牺,即上古时代的伏羲,古人结网用来狩猎和捕渔。

甲骨文的“网”字,左右两边是插在地上的两根木棍,中间挂的是一面网,可见上古先民不仅捕鱼用网,也在陆地上张网捕兽。如《盐铁论·刑德》“:网疏而兽失。”这是说:网的空隙大,兽就逃跑了。小篆的“网”字,就像一面纲举目张的“鱼网”。到了楷书,则变成中间加“亡”用来表声的转注字了,又在左边添加了一个“糸”字旁来表示“网”是用“丝”结成的,真是越变越繁。楷书缘此写作“網”,简化字写作“网”,但这不是新造的字,实际上是借用了古代的小篆形体。

现代汉语中,凡用绳线编结,用于捕鱼捉鸟的网具都称网,如“鱼网、罗网”等。引申后,像网一样的东西也称“网”,如“蜘蛛网、电网”等,人们把像网一样的组织或系统也称网,如“网络、商业网点、通信网”等。与网有关的成语也有许多,如“法网恢恢、网开一面”等。

树皮、滕条、兽皮、绳索都可以编结成网

“网”字是个部首字。汉字中,凡由“网”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网”和网的作用有关,如“買(买)、罗、罟、罾”等等。

“罗luó”,甲骨文的上部是个“网”,网下是一只“飞鸟”,表示一只鸟被网扣住,可见这是一个有象形韵味的会意字。小篆的罗字在网下增加了“糸”,这就表示网是用丝织的,鸟儿也进入了“网”下。楷书直接由隶书演变而来,笔画很繁,现今简化为“罗”。

“罗”的本义就是捕鸟的“网”。相比而言,“罗”比“网”要密,编织的丝绳也要细得多。《说文》释为:“罗以丝罟鸟也。”如《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天罗地网”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把有着细密微孔的筛子称罗,也是由此引申而来。由此又引申出“搜罗”或“招致”的意思,如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罗而致之幕下。”就是说:搜罗来以后,安排在幕府里。后来又因“罗”是丝织的,所以又可以指经纬较疏的丝织品,如张俞《蚕妇》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个“罗绮”就是指有花纹的丝织品。“罗”作动词则表示以罗捕鸟,如《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成语中的“门可罗雀”,其中的“罗”均为捕鸟之意。像罗孔一样密布的事物,也可称罗,如“罗列、星罗棋布”等。一些弧形的、环状的样子像罗的事物也常冠以罗字,如“罗纹、罗盘、罗锅”等等。

《尔雅音图》上的撒网图

畢bì”是“毕”的繁体字。甲骨文的“毕”字,就像用树杈枝条编织而成的长柄兜网。如下图所示,古人用此捕捉鸟兔等小型动物。甲骨文、金文“畢”字上部的“田”,则表示田猎,也可视作“畢”上的绳网。小篆和楷书承接金文,简体字写作“毕”。

“畢”,《说文》释为:“畢,田网也。”即古时狩猎用的长柄网。《庄子·胠箧》:“夫弓弩毕弋机辟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其中的“毕”即指长柄猎网。用“毕”捕猎奔跑的兔或飞鸟,捕着了便获得,没捕着时,鸟、兔便后逃逸而去,因而“毕”又引申表示使之完成的意思,如“毕其功于一役、毕业、礼毕”等。又引申做副词,表示尽、都的意思,如“真相毕露、群贤毕至”等等。

战国铜器铭文上的掩兔捕鸟之毕

卓zhuó”,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卓”字,下部是“ ”,表示长柄猎网;上部是一个“匕”,原本是一个表示匕勺的象形字,在此表示从中勺舀完成的意思。金文的“卓”字,将下部的简省掉网绳,只剩网的轮廓。小篆的“卓”字发生了讹变,下部的“ ”已失去象形的韵味,上部“匕”也已倒置,楷书在简省、整合后写作“卓”。

“卓”本义为捕猎用的兜网(陕西方言仍称这种工具为chuò),也指用这种猎具从水中捞取到鱼,从草丛或屋檐上捕捉到鸟禽,因而是一种完成了的举措,一种超出同类的行为。由此,便有了“卓越、卓有成效”之义,如《世说新语·容止》:“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现代汉语中,表示“卓越高明”一类的词语,尚有“卓尔不群、卓著、卓见”等等。

禽qín”,也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禽”字为上下结构:下部是,乃长柄捕网,上部是源自倒口的“”,在此表示将有柄猎网倒扣而下。小篆的“禽”字,上部因音而形变为一个“今”。“表示”不误时机,有实时、现今的意思。在此表示突然使出的意思。

商代青铜铭文

“禽”作动词,本指猎获鸟兽,如《逸周书·燕策》:“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这个意义后来孳乳出转注字“擒”。“禽”作名词,则指猎获的鸟兽,如《孟子·滕文公下》:“终日不获一禽。”后来又泛指狩猎的对象,《说文》因此释为:“禽,走兽总名。”如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用作锻炼身体的方法。“禽”,又特指鸟类,如“飞禽走兽、家禽”等。《尔释》注曰:“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

汉代石刻中的骑马狩猎图

获huò”,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只手抓住一只鸟,本义是捕获。殷代的甲骨卜辞中就有“王往逐麋”的记录,可证“ ”的捕获义。金文的构形与甲文相似,但将上部演变为“ ”,即鹰隼的形状(将隻的一只鸟义分化而出),小篆承接金文,左边又添加了一只犬,表示田捕时由猎狗和驯鹰捉拿鸟兽。右上部的“ ”,则用来表示猎鹰抓住猎物这一场景。整体图像,把古人打猎时的行状描绘得淋漓尽致。楷书缘此写作“獲”,汉字简化时,规范为“获”。

“获”的本义为“捕获”禽兽。如《吕氏春秋·贵当》:“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由猎获又引申指俘获敌人,如“杀敌获将”;又引申出得到之义,如“不劳而获、如获珍宝”等。

由猎获又引申为收割庄稼,如《荀子·富国》:“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个意义经由假借造字法写作了“穫”。这是在偏旁部分以“禾”易“犬”,专一表示农业收获。简化字将“獲、穫”二字合并为一,现今的“获”字,既表示收获庄稼,也表示猎获动物。因为今天我们已无猎可打,也没有了狩猎这种活动。

离lí”,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离”字,就像一把长柄猎网将一只鸟网住的状态。金文的“离”字在长柄猎网下增加了一只手,上边则用“ ”形符号表示鸟儿藏身的草丛。小篆根据甲骨文、金文整合重组,十分明晰地表达使鸟儿离开草丛中的窝巢之意。楷书缘此写作“離”,汉字简化时,取其一半,写作了“离”。

“離”字的构形源自一只鸟落网,永远告别了自己的窝巢或丛林,因而“离”的本义为罹难、遭殃的意义。如《史记·管蔡世家》:“必去曹,无离曹祸。”这是说:必须离开曹地,否则,便遭遇祸患。“离”又有分离、分开之义,如成语中的“悲欢离合、若即若离、离心离德、分崩离析”等。一方离开另一方而不顾就是缺少,如“我离不开你”;双方分开一段长度便是距离,如“离家出走”。这些都是现代汉语中的引申用法。

卵luǎn”是“卯”的孳生字。甲骨文的“卯”字,源自女人产子,原指脐带所连接的胎盘与胎儿。因为“卯”有生产、生育的意思,在此借用表示禽类下蛋,所以卯也是卵。金文的“卵”字为了与“卯”区别,也为了适应青铜铸造时范模字体的特性,成为填实的字体。小篆的“卵”字整合甲骨文、金文字写作“卵”,在左右框内各添加一横。楷书承接小篆,规范后写作“卵”。

“卵”,本义为禽类下蛋,也指“蛋”。《说文》因此释为:“卵,凡物无乳者卵生。”如“鸡卵、卵生动物、以卵击石”等。引申开来,“卵”又泛指雌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如“排卵、输卵管”等;又引申指圆形如蛋的东西,如“卵石、卵砚”等;也用来比喻一个人受到庇护,如“卵翼”一词。

單dān”,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單”字,源自上古时代的木杈。上部不规则的圆圈表示削尖了的杈端,中部的“口”或“田”可视作旋转(四处挥舞)符号,也表示田猎之义。就是说,这是一种用于打猎或战争格斗的“干杈”。小篆的形体与甲骨文、金文基本相同,只是其下部多了一横,上部表示尖端锐利的圆圈,断裂为双口。楷书形体承接小篆,简化后写作“单”。

“单”是古代捕兽或格斗的工具,也常常用作战争的武器,因而“单”在上古时期有捕猎、击打的意思。由于“盾”与“戈”配套才能攻守自如,而“单”则可攻可守,所以“单”字有“单独”或“单一”之义。又因为“单”的作用在其尖端的分杈,所以又引申为“端头”。如甲骨卜辞的“东单、西单”便指东边或西边那一块、那一端。从“单独”又引申为“单薄”,如《晋书·光逸传》:“家贫衣单。”

“单”字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当读shàn的时候,则用于地名和姓氏,如在山东省西南部有个“单县”,这个“单”不能读dān,必须读作shàn。“单”做姓氏也是如此。另外,古代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叫“单于”,这里的“单”字必须读作chán。

“单”字是个部首字,汉字中,凡由“单”所组成的字大多都与“猎捕、搏斗”有关,如“戰、惮、弹、殚、掸”等字。

隶dǎi”,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下部是直竖的一条大尾巴,上部则是一只右手(又),意思是用手捉住了一条大尾巴,这就叫“逮住了”。小篆形体仍表示用手捉住动物的尾巴,只不过手形已插入尾巴之中。因为要逮住就需要追赶,所以楷书又加了一个“辶”表示行动,由此写作“逮”。

“逮”字的构形源自以手捉住野兽尾巴,倒提着一只兽。本义为捉兽,又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捉拿”。如《史记·文帝本纪》:“诏狱逮徙系长安。”这是说:下诏书命令狱吏逮捕后押送长安拘禁起来。要“捉拿”就必须追得上,所以“逮”又引申为“及”或“到达”的意思,《尔雅·释言》因此注曰:“逮,及也。”如《左传·哀公六年》:“逮夜至于齐。”这是说:及夜到达了齐国。现代汉语中的“力所不逮”,即力所不及的意思,此义应读作dài。

“逮”字更多的是当“捉”讲,如“逮老鼠、逮特务、逮捕”等,此时必须读为dǎi。

番fān”,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番”字,源自动物的脚迹;“十”像兽类之掌, “ ”像禽类之爪。金文的“番”字,上边将直画曲头,下边增添了一个“田”,特意表明田野中的兽跡。小篆和楷书一脉相承,写作“番”。

“番”,《说文》释为:“番,兽足谓之番。”“番”的本义为禽兽的足迹。在古代猎人看来,虎、豹、狼四趾,野牛、山羊、鹿两趾,马和象不分趾,而且趾形细分又有差别。上古时期,对狩猎为生的先民来说,熟悉和辨别动物的足印,乃是狩猎的基本技巧,也是猎人能否生存的基本条件。

兽禽的脚印,乃一个一个向前连接延伸,因而“番”有更替、轮换向前的意义。如“轮番”一词。由更替之义又引申出遍、次的意思,成为汉语中的常用量词,如古诗词中的“几番风雨、一番滋味”,以及现代汉语中的“三番五次、轮番坐庄”等。又因其源自禽兽,古人蔑视外国或外族常用侮辱性的称呼,所以又用来指称外国或外族的事物,如“番薯、番茄、番僧”等等。

由于“番”字的引申义很多,在语句中又是常用字,因而人们又新造“蹯”字,专一表示鸟兽的脚趾兽足。作为地名的番禺在广东省,此时“番”读作pān。

“番”字也是一个部首字,汉字中,以“番”为偏旁的文字,大多都与鸟兽及足迹有关,如“藩、幡、翻、蕃、燔”等字。

悉xī”,这是一个会意字。古文中的“悉”字,上部是一个“”(不是“采”,读作biān),本指鸟兽动物的足迹,下部是一个“心”,在此表示心里清楚,已经完全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足迹的意思。所以,“悉”的本义为详知、明知。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丞相亮其悉朕意。”以及现代汉语中的“知悉、洞悉、获悉、熟悉”等。由此,又引申为详尽、周全之义,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书不能悉意。”即这封书信不全表达全部心意。

“悉”常常用作副词,表示“全、都”(知道)的意思,如“悉心、悉力、悉备”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这里的“悉”,即表示全部。

皋ɡāo”,这是一个会意字。原本表示公畜爬跨在母畜背上,正在配种的意思。金文的“皋”字,上部为公畜生殖器的象形,下部为公畜的臀部,中间的一竖表示进入。古文的“皋”字发生讹变,生殖器前端变为一个“目”形,公畜的臀部形象荡然无存,只是表示进入的一竖旁边增添两点。小篆又将母畜生殖器讹变为“白”,楷书据此写作“皋”。

金文中协助公马交配的图形

“皋”的本义为家畜配种或动物的交配。由于公畜爬跨到母畜身上,要比原先高出一大截,因而引申为高处之义,如《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此处的“九皋”,即九天之高的意思。由此,又引申泛指高地,如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又如屈原《离骚》:“步余马下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东皋、兰皋,均指相对于平地的高地。由皋后造的“嗥”字,仍保留了雄性家畜的意象。

产chǎn”是“產”简体字。金文的“ ”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的“文”乃母畜生殖器的象形白描,中间的“ ”乃是一个翻转符号,下部的“”(生)原本表示小草由地面生出,在此表示母畜产仔时,幼仔头朝下的跌落。三根会意,十分形象地表达了母畜产仔的情形。由小篆到楷书的演变和继承,清晰可辨。楷书简化后,写作“产”。

“产”的本义是母畜产子,意指动物的幼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又引申指禽类的下蛋,如“产卵”;也用来表示人的产子,如《韩非子·六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又引申为物质财富的创造,如“增产、产煤、生产”等,又引申出了“物产、财产”之义,如“土特产、名产、家产、房产、遗产”等。

究其本源,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实实在在肇始于家畜的繁衍产子。

彦yàn”,这是一个会意字。金文的“ ”字,上部为“文”,在此表示母畜生殖器,下部是一个弥漫字根彡字,在此表示母畜生殖器发情时的分泌物,中间的翻转符号“”,表示向下流淌。小篆和楷书的“彦”字一脉相承。

“彦”的本义原指母畜生殖器因发情而变色并流淌分泌物,引申为一般意义上的才干、才情。如《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后来,又引申指有才华的人,言其才智如多产的母畜。如《尔雅》:“美士为彦。”又如《尚书·太甲》:“旁求俊彦。”这是说:广泛地寻求有才之士。

由母畜生殖器的发情,又分化出了色彩艳丽义,不过,此义由后起的“颜”来承担,特指青年男女因羞涩而面部潮红。引申义步步发展,“颜”又指面部、脸容表情的丰富。

吝lìn”,《说文》释为:“吝,恨惜也。从口、文声。”实际上许慎的释形是错误的。甲骨文的“吝”是一个会意字:上部的“文”表示母畜生殖器,下部的“口”表示母畜的肛门。上古先民用两形对比的方式,表示不产子的母畜。金文的“吝”字,去掉了下边的“口”,但在母畜生殖器图形两边增添了两个“口”,表示如同口和肛门一样,仍表示母畜不产子的意思。因为这一构形与甲文中的“吝”字相去甚远,书写不便,小篆又恢复了甲文的写法。楷书承接小篆,写作“吝”。

“吝”字的本义为母畜不发情也不产子,类同歇后语中的“老母牛不产子”。引申泛指吝啬及舍不得(处理掉)。如晋朝隐士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中的“吝”即表示舍不得。吝啬之义,则有现代汉语中的“吝惜、悭吝”等。

畜chù”,原本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畜”字,恰似母畜生产的胎仔:下部是拳曲一团被胞衣包裹的幼仔,其中的四个小点表示羊水;上部乃是脐带的象形白描。金文的“畜”将脐带分离,下部讹变为一个“田”字。小篆据此成为“从玄从田”的会意字。“玄”,在此表示酱紫色的脐带,“田”则由胎胞演变为一个表示胎胞的符号。

《诗·大雅·生民》中有“庭弥厥月,先生如达”两句。清人马瑞辰引陶元淳的解释说:“凡婴儿在母腹中,皆有皮以裹之,俗所谓胞衣也。生时胞衣先破,儿体手足少舒,故生之难。惟羊子(小羊)之生,胞乃完具,堕地而后,母为破之,故其生易。后稷生时,盖藏于胞中,形体未露,有如羊子之生者,故言如达。”此说可为“畜”字的构形释义做出补证。

“畜”的本义为家畜繁育生子,引申指家养的动物,即家畜、畜牲。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此处的六畜,指马、牛、羊、豕、犬、鸡这六种人类能够家养繁育的家畜。引申后,“畜”也指家畜的豢养,如“畜牧、畜产”等。“畜”用作动词时,则表示繁育、存储之义,读如xù,此义后来由孳乳而生的“蓄”字专一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