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美国华尔街股神——沃伦·巴菲特(1)
职位:伯克夏·哈撒韦公司董事局主席
身价:620亿美元;2008年《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一位
成功理念:进行长期投资,并且只投资于自己了解并且有信心的行业。
个人小传
沃伦·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现今世界上第一大富豪,同时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
沃伦·巴菲特在五六岁时就开始兜售口香糖。
11岁时购买了生平第一张股票。
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评价股票,反对投机。他把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诀窍都传授给了他的“爱徒”巴菲特。
1951年,巴菲特学成毕业获得最高成绩A+。
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
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是巴菲特的私人资产。
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5年,巴菲特收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从这时起,巴菲特正式开始缔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伯克希尔王国。
196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已经高达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比往年增长了59%,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又上升了一个新高——1.4亿美元,他的自由资产为2500万美元。
1969~1974年,美国发生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经济进入了“滞胀”阶段,这使美国的股市也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有一丝生气。然而,这时的巴菲特并没有像其他的商家一样失落,因为大把大把的便宜股票让他看到了新的商机。
1980年,巴菲特买进了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抽回资金,开始生产软饮料。公司的股票单价翻了5倍。
1994年底,伯克希尔工业王国早已不是当年的纺纱厂,它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投资金融集团。
2006年,巴菲特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资产。这是美国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2007年3月,“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因为飓风的“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
2008年3月,巴菲特所持股票大涨,身价从100亿美元猛增至620亿美元,问鼎全球首富。
1.专注投资,热衷股票
沃伦·巴菲特在全世界投资者眼中极具传奇色彩,他们甚至把巴菲特比作上帝。沃伦·巴菲特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52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美国投资业和企业的公共导师。巴菲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同时代的大富豪,像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还有后来的软件大王比尔·盖茨更加传奇。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其他人的财富都是来自一种产品或者发明,而巴菲特却是个纯粹的投资商。
1930年,沃伦·巴菲特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小城奥马哈。他出生时家里的生活非常拮据,因为父亲霍华德·巴菲特刚刚投资股票血本无归。为了节省开支,家人一切社会活动都不去参加,他的母亲甚至不去参加教堂朋友的聚会。谁都没有想到,在这种拮据的家庭条件下,这个小孩日后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华尔街股神,并且一度问鼎《福布斯》财富排行榜冠军。
也许是贫寒的家境、苦难的生活所致,慢慢长大的巴菲特显示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即使在家庭经济状况好转一些后,他也不像别的小孩一样缠着父母买玩具或零食。在和母亲、姐姐一起去教堂时,姐姐性格开朗、活蹦乱跳的,总是到处乱跑,直到礼拜做完了才回来,而他则始终安静地陪着母亲做完礼拜。
巴菲特5岁的时候,就产生了要赚钱的愿望,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在这个又强烈又执著的愿望促使下,年幼的他开始在自己家外面的过道上摆上小摊,做上了小买卖……11岁时,他被神奇的股票深深地吸引。
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有着超常的记忆能力,而且非常喜欢读经济类的书籍。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每读一遍后都会沉醉于创业成功者的故事里,想象着一座座金山在不断向他靠近。他牢牢记住这本书中的教诲:“开始,立即行动,不论选择什么,千万不要等待。”
于是,还在上小学的他开始试着深入了解股票。他从父亲手里弄来成卷的股票行情机纸带,用普尔指数来分析那些报价符号。后开始选购股票,他第一次就获得了5美元的纯利润,这具有历史意义的5美元让他更加坚定了创造财富王国的梦想。
在上中学时,巴菲特成了学校里的“股票专家”,许多老师都要向他请教一些股票知识。在13岁的时候,巴菲特在《华盛顿邮报》找到一份报纸发行员的工作,并因此成了纳税人。这让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但是他并不开心,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而且还经常给老师惹麻烦。于是他决定放弃学业,开始专心工作。可是,他发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在社会上根本无法立足。这时他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重回校园,自此奋发图强,聪明的他学习成绩自然得到了提高。
巴菲特一直坚持做送报的工作,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会每天早上5点20分出门。偶尔生病时,母亲就给他帮忙,但从来不要巴菲特的钱,因为她知道儿子的积攒是他的一切,所以别人也从不碰他装钱的抽屉。
巴菲特不仅制定了最高效率的送报路线,而且还在送报的同时去兜售杂志。这种精明的商业头脑是同龄的孩子所无法比拟的。在送报数量日渐增多的过程中,杂志的销售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巴菲特很快就有了一笔“可观”收入——1000美元。他果断地决定把它投到一块40英亩的土地上。
巴菲特的一个好朋友丹利,在机械修理方面很有特长。于是,巴菲特又想到了一个赚钱的生意。他们说服了一家理发店老板,在他的店里设置弹子机行当,收益是五五分成,自从有了弹子机,店里生意开始红火起来,店面规模也随之扩大。但是,精明的巴菲特知道,想要不被地痞流氓搅乱生意,选址一定要选在偏僻地段。
中学毕业时,校方的年鉴对巴菲特的评价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家。”巴菲特再次想放弃学业,去一心一意地经商。但父亲坚决反对,一定要把巴菲特送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虽然巴菲特认为那就是浪费时间,觉得自己已经挣了5000多美元,看了100本商业书刊,这已经够了。但是,父命难违,他还是去了沃顿。他非常不喜欢那所学校,因为老师们只是有成套的完美理论,没有一点实用于如何赚钱的东西。所以,学校里的理论课程对他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只有实实在在的股票才能吸引他。于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费城的股票交易所里。不久后,巴菲特离开了沃顿,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
事实上,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巴菲特也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学生,因为他平常做全职工作从来不去上课,只有在考场里才能见到他的身影。但是他仍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在这所大学他遇见他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最终在这所大学以A+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同时他的积蓄也涨到了1万美金。
沃伦·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不管股票市场如何风云变幻,他总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从不投机取巧,在股市里,他就是神,没有一个人能和他相媲美,也从没有人能够接近他。
在市场专家、华尔街经纪人和众多股民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奇迹。有不计其数的人蜂拥至他的家乡——奥马哈,听他的教诲,试图领悟他的成功奥秘,他们把他的著作像圣经那样诵读,把他的格言默背在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巴菲特第二”。
巴菲特虽然是世界顶极富豪,但是他的目的并不在于此。他只是喜欢看着钱的数目变大,喜欢在自己的运筹下金钱到手的那种胜利的感觉,但他绝不贪恋钱财。他在遗嘱中,清清楚楚地写下了个人财产的99%捐给慈善机构,剩下的1%给自己的孩子。他说: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一些力量,另一方面就是想让我的孩子能够用这些钱去赚更多的钱,再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不要因为有太多的钱而无所事事。
沃伦·巴菲特成功秘诀:
如果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你来说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你有机会以便宜的价格增持股份。
2.自主投资,不被市场情绪左右
沃伦·巴菲特坚信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他从来都不会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知识、诀窍以及多次实践的经验。这些最早是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传授给他的,格雷厄姆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是他使巴菲特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投资人,并且使得巴菲特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投资理念。
1951年,巴菲特以最高成绩获得大学毕业证书。但是,这没有让他在求职路上一帆风顺。毕业后的他多次碰壁,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辗转在多家小公司打工。直到1956年巴菲特决定回家,年轻气盛的巴菲特怎能就这样甘心默默无闻地生活下去,不久他便决定自己一试身手。
有一次,在他父亲的朋友家里举行宴会时,他突然当着众人宣布:“如果我在30岁以前不能成为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建筑物上跳下去。”在场的人们起初都非常惊愕,但随后便都给予他热烈的掌声,赞扬他坚定的志向。
不久后,巴菲特在亲人和好友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公司——有限责任合作投资公司。总投资约11万美元,投资伙伴有7人。巴菲特订立章程:每个合伙人每年收回他们投资的6%,以及超过固定利润以上总利润的75%,而自己的酬劳则是另外的25%。他向另外6位合伙人保证:“我们的投资将以实质价值而不是热门股作为投资的选择基础,这将会减少长期的资本损失。”
巴菲特步入股市的第一保证表明,他不会受市场情绪所左右,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投资行为与预测市场走势,这完全不同于下赌式的投机行为。他如他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所教导的那样,不追逐那些已经上涨的热门股,专门从寻找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入手,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不被每日市场动荡的行情所感染。而且他还不受所谓的股市预测专家的思想所左右,甚至是他的父亲霍华德——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因此他认为无能的人可以预测短期内股价的变动。
他理智地分析道:短期之内股票价格的波动会受市场情绪的影响,但这种波动会总是围绕着企业的市场价值上下的。对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表现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巴菲特就能坦然对待市场中所发生的一切。始终以自己独特的眼光,选择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为他的有限责任合伙投资公司带来滚滚财源。
1961年,巴菲特买下了名叫丹普斯特米尔制造公司的一家生产农业设备的公司。第二年开始着手购入伯克夏·哈撒韦纺织公司的股票。当时,那家公司正陷于运行艰难的困境之中,而正当大多数投资者对这类企业嗤之以鼻时,他却独具慧眼,看出了伯克夏·哈撒韦的潜力及发展前景,于是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结果赚进了一大笔。巴菲特在投资圈里的知名度日渐增大,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要求巴菲特帮助管理其财务。
1962年,在合伙关系逐渐扩大之时,巴菲特决定重组合伙关系,成立一个新的合伙体。并且决定把新的合伙体营业处搬迁至奥马哈的威特广场,这个营业处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1965年,巴菲特合伙体的资产已经突破2000万美元,而且每年以29.5%的复利持续增长着,而期间道·琼斯工业指数有5年是下跌的。直到1969年,巴菲特个人已经拥有了2500万美元,年仅34岁的巴菲特创下了梦想的新高。
沃伦·巴菲特成功秘诀:
成功的投资者往往是那些个性稳定的人,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票市场,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资者具有数学、财物、会计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绪,仍难以从投资行动中获益。
3.洞察玄机,掌握市场主动权
市场经济形势总是瞬息万变,今天能赚钱的行业、很好做的行业,不等于明天也好做,也能赚到钱,更不要说后天以及将来。在商场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谁能洞察玄机,谁能更早采取对策,谁就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就能把胜利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