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际科传(巴蜀文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李际科传》序

卢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家的传记本来就吸引读者。因为艺术家对生活、事物、情感特别敏感,他们超常的观察和表现能力,让人类世界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都变得有声有色,精妙绝伦;他们的创作更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震撼和高尚的艺术享受。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是怎样完成创作的,他们又是怎样一类的精英,阅读传记最能寻找到答案。故此,艺术家的传记总受人欢迎,好的传记与名画、名曲、名篇一样受人崇敬和追捧,也会有很多“粉丝”。

傅本娴老师几次三番要我为她老人家所撰写的《李际科传》作序言,无论从辈分还是从学养而论,我自觉都不够格,倒不是谦虚,说实话我自视为此书传主人公和作者的一个“粉丝”罢了。因不愿让老人家有半点失望之感,此书又确是一部好书,所以在键盘上敲出我的真言,呈奉师母,亦似开“博客”,向公众交流读后感而已。

傅本娴老师是李际科先生的夫人,两老都是我们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专的老校友,又曾在母校任过教。算起来师母今年已88岁高龄,我与师母通信亦已20余年,虽只见过几次面,但在电话中常有交流,也可说已结成多年的忘年之交。李际科先生晚年眼疾,开始由师母代笔书信,李先生1995年仙逝后,我和师母常在信中怀念李先生和潘先生,每年我总能收到师母好几封信,师母说我的信对她写回忆录有鼓舞,常会反复拿出来看看。其实,师母的亲笔信我也精心珍藏,反复阅读,备受激励。80开外的老人,视力模糊,还几次摔倒,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但仍以顽强的意志整理资料,出版李先生画集,并坚持完成了传记写作。尽管师母那帧85岁旧地重游骑在马上的照片依然容光焕发,但衰变毕竟是自然规律。唯独不变的也有,那就是师母对李先生的一往情深,以及对潘老等师长的深切怀念。

本书的特点是叙事准确,人物逼真,情真意切。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从当时的最高艺术学府的一对大学生情侣,到艺术教育领域的相依伴侣,两位老人共同走过了63个风雨春秋。30年代的艺术理想,40年代的抗战岁月,50年代的建国风云,60~70年代的“文革”劫难,以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他们的艺术生涯就是这一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经历的缩影。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家闺秀——傅老师,精于书画,又写过许多好诗,她情感丰富而细腻,正义而真实,她的文字亲切婉约,宛若与读者在促膝谈心,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成分,让人诚服。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内心独白披露于众,没有复杂的文学描述,却时有精辟的警句,鞭辟入里,极富哲理,令人深省。全书简洁明快而生动有致,使读者很容易进入角色,进而与作者同忧同愁,同喜同悲。这样的传记文学高雅质朴,精彩有趣,又耐人寻味,同时也最有资料价值。因为他们的经历原本就是如此,可谓“天然去雕饰”,呈现给读者的是原汁原味。他日若有编导将其改编成影视作品,肯定会大受欢迎。

关于中国工笔画大家李际科先生的艺术成就,我曾写过专文介绍。先生精通各种传统工笔画技法,写实基本功非常扎实,此其一。尤为可贵的是他对艺术的痴迷,他与众不同的个性。譬如画马,他不但骑马、遛马、养马,而且睡在马厩里观察马与马之间的各种情态。他觅得骏马夜行于悬崖峭壁不会失蹄之妙,深悟老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为马惊喜,因马落泪,他把绘画对象真正融进了自己的生活之中,故有“马癖”、“马精”、“马圣”之称。真是“不癖不成家”,所绘对象自然为他人所不及,此其二。第三,他的工笔画特别注意“存意”,作品高古、淡雅、清灵,又极具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装饰意味,格趣高雅,境界开阔。

李际科先生从事高等师范艺术教育50余年,桃李满天下,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名师。他是中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弟子,潘老曾为李际科赐名“志可”,潘老许多名作上所钤的“寿康宁”之印便出自李际科之手。他们年龄相差20岁,生日同为3月14日。在傅本娴老师写的这部传记里,不但写了他俩多彩的艺术人生,也再现了潘天寿等老一代艺术家以及同代名家的风采和许多名人轶事。读者可以透过艺术学子艰辛的求艺途径、艺术家创作审美的心路历程、艺术教育家成功的教育规范等等,走近艺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感悟人生哲理,充实自己的人生。这便是我率先拜读此书稿的点滴感想,感谢师母给我这个珍贵的学习机会。

是为序。

卢 炘

2009年5月28日

端午节于中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