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思辨(7)

但是,新闻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又与其他意识形态有着区别。首先,新闻以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等区别于文学、哲学等其他意识形态形式,它有独特的意识品质;第二,从精神生产理论的角度看,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不能从商品性中获得内在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其本质特性不在于商品性,这有别于其他精神产品所普遍具有的性质。

从新闻的社会性质也就是它的功用来看,新闻能进入认识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的过程。它虽然是一种产品,但无论从生产目的、生产动机、服务对象来说,都与其他生产不同。不管是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商品,都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而新闻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要传递社会信息,交流社会思想,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而一般商品没有这些职能。

从新闻的阶级性来看,历来新闻宣传工具都是掌握在一定阶级手里,并为本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我们党与人民的耳目喉舌,党、政府和人民要求舆论工具“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而取消鲜明意识形态色彩,使其商品化是非常危险的,这是与新闻的党性原则背道而驰的。

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来看,新闻如果具有商品性,那就要从属于市场,就要以钱为轴。市场需要什么,就发什么新闻,这就无法保证新闻的贞洁,做到客观、真实、公证。

1985年,国家统计局把广播电视事业列为第三产业,明确了广播电视的产业功能。但是,广播电视是属于“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服务的三产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仍然是党和政府的新闻机关、宣传工具。其主体职能、中心任务仍然是新闻宣传,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舆论工具。如果过分地强调广播电视的非本质属性,那就本末倒置了。

二、坚持新闻改革的正确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闻改革将更加不断深入。不可否认,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流通领域具有某些商品属性,这在新闻界也基本取得了共识,承认新闻媒体具有某些商品属性,对于促进新闻改革,加强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改进经营管理,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必须注意防止新闻报道中的商品化倾向。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段话既是对新闻报道在社会生活中重要性的概括,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新闻和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与作用不会改变。

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过去革命取得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是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没有变,当然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也没有变。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党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任务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要求新闻宣传对它只能更加重视,绝不能改变新闻的意识形态,用商品交换原则、价值取向取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发展市场经济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注入了生机、活力。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要把报纸、广播、电视等推向市场,实现商品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下,新闻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党要求新闻宣传要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要新闻单位去经营发财。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那种把新闻作为“创收”手段,搞“有偿新闻”,甚至把利润目标引进新闻报道中的做法势必导致新闻政治功能的削弱,损害党的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新闻和新闻事业的改革必须有利于加强与改善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以宣传为中心”,有利于发挥现代化舆论工具的“喉舌功能”。

(载《宁夏新闻工作通讯增刊——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专集》1997年第12期)

通过事实的选择表达思想的理念

在电视片的创作中,通常是通过选取一系列的事实来表达作者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同时,电视创作还是作者形象、理念、感情三者的统一。理念是创作者对事物本质认识的结果,由于事物本质是内在的、抽象的,所以对它的认识就带有某种哲学的思辨性。但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对本质的认识又是由具象来实现的,这种把概念化形象的过程,是创作者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往往是落实到具体、合适的细节画面上。也就是说,作者通过选择一个贴近的事实,使观众透过这个事实来领悟背后的理念。在一部作品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要在电视片的开篇时选取引人入胜的情节或细节来表达思想的理念。在作品的开头设计中,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由头,引起观众的注意,使观众有兴趣把节目看下去,锁定频道。这种由头往往是讲述一段故事或情节。新闻专题片《绿色的希望》,讲述的是西北地区因各种客观原因造成荒漠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由此提醒人们要大力植树造林,加强环保意识。在节目开头,作者选择了城市中刮起的一场沙尘暴的事件作为切入点。在画面上,作者用一组镜头来表现刮沙尘暴时人们的表现,放学的几个学生顶着风沙吃力地骑着自行车回家,一位女士戴着纱巾、防风镜使劲蹬车,城市的天空灰蒙蒙的,几乎看不到太阳,街上挂着的红灯笼也几乎看不到红色,已被风吹得横起来了。尽管许多人对沙尘暴没有切身感受,但这一组镜头完全可表现出恶劣的生活环境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人们可以想到:在城市中,一场沙尘暴就使人们难以行走出门,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那么,怎样制止它呢?由此引发观众继续向下看去。看完此片,感到开头的沙尘暴的事例和画面是能够调动起观众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画面中,人们在风尘中艰难行走的细节描写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意图,使观众深刻地认识到乱砍滥伐将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呼吁人们要加强环境保护,由此达到作者创作此片的目的。

第二,要善于抓住电视片创作中点面结合中的点来表现思想的理念。点面结合是电视片叙事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部好的电视片既要有面的铺垫,又要有点的抓取,而这“点”的表现就是通过细节的描述来实现的,从而使观众更切身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在电视片《小鸭子的故事》中小鸭子们跳上岸这一片段,作者展现了其他小鸭子一个个地都从水池里不怎么费劲地跳上岸,随鸭妈妈走了,而唯独最小的鸭子比奇怎么也跳不上去,尽管他很努力,可终究比不上它的哥哥姐姐。虽然最后比奇跳上去了,但也为后来他在暴风雨中失踪、学飞时落后埋下了伏笔,引起了人们对这只小鸭子的注意。通过对一群小鸭子中的一只的重点描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故事情节有弛有张,加深了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在解说词的写作中要用事实表现出思想的理念。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创作中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电视画面是具体的,所以解说词也要从具体的事实写起,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实到理念。它可以利用语言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表达的多种修辞方法,将画面呈现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巧妙地联系起来,挖掘画面的内涵。在系列专题片《伏尔加日记》中,解说词将画面呈现的自然现象——白夜,与当时苏联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做了不漏声色的隐喻和暗示:人的一生夜晚几乎都是黑色的,难得过白夜,幸运的列宁格勒白夜既富有诗意,又含有哲理,既像月色黄昏,又像曙色黎明,就在这黑夜侵袭不尽的地方,黄昏是和黎明奇妙地交融在一起的。

第四,通过对画面色彩的选择可以表达思想的理念。人们制作各类电视节目,都要通过彩色图像在电视屏幕上显现出来,因此对色彩运用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电视作品的思想表达。彩色故事片《日出》中“小东西”悬梁自尽一场戏,外面是寒天、落雪、阴霾的夜空,她失神地望着阴暗的房梁,要怀着满腹的冤屈离开这不平的人世。此时,画面上显现着微绿的色调和凄惨、阴沉的气氛。这种略带阴森的色彩体现和突出了影片灰暗、阴沉、清冷的色彩基调,而近景镜头则是“小东西”穿着青蓝色的小褂,扎着红色的头绳,面前是一支即将燃尽的鲜红色的蜡烛。这种鲜艳、明快的色彩组合与画面所表现的情绪、气氛及影片的色彩基调虽然很不协调,而画面中那焕发青春、善良、温和、如花似玉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人们会在深沉的惋惜中更加痛恨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

综上所述,在电视节目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思想的理念,它可以是画面的细节,也可以是画面的明暗色彩,还可以是解说词与画面的互相映衬。但这些表达方式都是在基于事实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我们不管是作为一个创作者,还是作为一名观众,都要从细微处观察,从细微处入手,这样才能使创作出的电视片具有更深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写于1999年11月)

通过专题片片段述说电视语言的艺术特点及音乐音响的作用

电视语言包括画面语言、文学语言和音乐音响语言。画面语言是靠光影、线条、色彩来表现的,其特点是非常直观,使人一目了然。文学语言包括人物对白、采访、画外解说等,其特点是具有准确的语意性和严密的逻辑性。音乐音响语言是电视语言中最不具体、最不准确的手段,但它又是最富于表情性和渲染性的因素。在专题片《胖连长和他的连队》中“探家”离别这一片段,就鲜明表现了电视语言的艺术特点。

胖连长探家是在与妻子的共同劳动中度过的,团聚是短暂的,归队日期一到,胖连长又要踏上归队的路途。作者选择了秋季的一个阴天作为胖连长归队的时间,在画面上可以看到发黄的树叶,阴沉的天空,乡间土黄的泥路,一切客观景物无不透露出凄凉之感。在这样的情景中,胖连长与妻儿分别,就更加重了胖连长与妻子、儿子心中难以表达的离别之情。从观众的角度上看,离别本身就是难过的,尤其胖连长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在如此的气氛中离别,就更表现了胖连长对妻儿难以割舍的感情,但为了连队,为了战士,他必须按时归队,此时着重刻画了胖连长的侠骨柔情。这里的画面生动、真实、自然,非常直观,通过胖连长亲吻儿子难过的表情,妻子悄悄擦去脸上的泪珠,儿子的号啕大哭以及妻子抱着儿子、望着胖连长远去的身影,形象地表现了每个人的内心感情,是非常感动人的。

在文学语言上,这一段非常精炼,它是通过画外解说实现的。“胖连长是背着一身债走的,他欠妻子的是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情感欠儿子的是情感。”短短几句话,充分表现了胖连长的性格、情感,也更让观众对胖连长的性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在这里,解说的声音是很轻柔的,把观众带进了离别的情感中。

在这一段,音乐音响的运用是很突出的。当胖连长与妻儿分别时,儿子号啕大哭,他们夫妻也都落泪了。这时大提琴和小提琴委婉细腻的乐曲抒发了胖连长和妻子内心的情感,表达了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这时的乐曲不仅表达了一种表情,还渲染了环境气氛,使观众深深地被他们的离别所感染。同时,从另一方面,除音乐外,音响在这里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段的音响主要是儿子的哭声。最初是音乐中夹有儿子的哭声,渐渐音乐弱,哭声大,直至音乐停止,完全是哭声。大人(妻子)无声的泪珠隐藏了内心的难过,而小孩(儿子)的号啕大哭就直接抒发了对父亲的留恋。如果说妻子是“此处无声胜有声”,那儿子可以说是“声声掷地”,他的每一声哭都重重地敲打在胖连长的心上,也重重地敲打在观众的心上,可以说此时是“以声感人”。

音乐和音响都是模糊语言,它没有直观画面,也没有准确的文学语言,但是它却能做出高度的概括。它可以概括一种气氛,一种情绪,一定的形象,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以至一个具有特点的地方风格。在电视片《阿姆斯特丹暗影》的片头中,可以看到处理较好的音乐和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