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领导即席讲话语言分析(3)
一、发音语调应清楚自然
即席讲话中信息的传递方式主要是凭借语音。语音是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提高即席讲话水平就必须注意提高语音的表达水平。领导者如果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并善于运用各种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那么说出话来就悦耳动听,使人愿意听、注意听,从而增强讲话效果。假如说出话来发音含混,语声微弱,语调平淡,语速过快或过慢,那么就会使人闻而生厌,理解吃力,甚至产生反感,从而影响讲话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讲话表达水平,就必须过好语音关,要力争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力度恰当、语调自然得体。
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即席讲话以语音为基本手段。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节。音节就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语音自然单位。一般说来,每个汉字在读音上就是一个音节。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发出一连串的音节,形成语流。例如“我们今天座谈一下优化组合的问题”,就是由十五个音节形成的语流。要想使每句话表达得清楚,首先就要使组成这一语流的每个音节发音准确。
(1)发音准确
每个汉字在读音上一般就是一个音节。每个汉字都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读音。汉字的读音规范一般应该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为标准。只有大家都自觉地按照统一的发音标准去读,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避免讹误。因此,发音准确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不念别字。
此外,领导者在讲话时,还应注意形似字的区别。汉字中形体相似的字很多。这些字形体相差无几,因此也很容易读混。最后,还要注意多音字的读法。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多音字,即形体完全相同的一个字,表示不同的意义时读音不同。领导者在读这类字时十分容易把不同的读音张冠李戴,因此要特别注意。
读准字音并不十分困难,关键需要思想上予以重视,勤查字典。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肯定能够大见成效。
(2)吐字清晰
吐字清晰,就是要把每个字音的发音过程读完整、读清楚。这也是准确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个必要条件。口语表达中总是若干字音连成一串,成为语流,有时由于速度较快,或者情绪激动,往往容易使某些字音含混不清,甚至把有的字音挤掉。这种现象虽然只是表现在某个字音上,但它却可能影响整个语句,妨害了表达效果。
避免吐字不清是不难做到的。只要我们注意把每个字的发音过程读完整,收尾部分读清楚,说话速度不要过快,就能够吐字清晰,从而提高讲话的语言表达效果,使听者毫不费力地接受讲话传递的信息。
(3)语音动听
在发音吐字时除了要力求做到准确清晰之外,还应当注意使语音动听。语音动听,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因而关系到自我形象的塑造。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注意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是指交往时人们的各种特点给对方留下的最初印象。第一印象良好能对别人产生吸引力,产生魅力感,甚至使人急切希望同他继续交往。反之,第一印象不好,人们看着不顺眼,听着不顺耳,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听这种讲话,甚至事后想起来仍有反感。
在即席讲话中,语音因素对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因为在面对面的即席讲话场合,除了视觉上的印象,就是听觉上的印象。而听觉上的印象首先就是语音因素。
因此,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语音悦耳,非常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对于提高整篇即席讲话效果是很有好处的。
2.语调自然得体
即席讲话中语调的变化与思想感情的表达直接有关。平时我们形容一个人讲话平板乏味就说像“老和尚念经”一样,这是因为和尚念经缺乏丰富的语调变化。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的领导者即席讲话能力强,说话时注意使句子的语调具有恰当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哪怕是讲解比较枯燥的内容,也能吸引听众;有的领导者则总是用呆板平淡的语调讲话,即使是介绍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使听众昏昏欲睡。这说明能否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语调直接关系到即席讲话的表达效果。因此即席讲话中的语调应该力求做到准确鲜明、自然朴实、抑扬顿挫、灵活贴切、讲求实效。
(1)注意停顿
恰当的停顿可以使意思表达得清晰明了。一句话停顿的地方不同,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如果停顿位置不对,整句话的意思就不对,还会引起误解和歧义。
停顿要根据表达的内容和具体语句来恰当安排,要从“说”和“听”双方的需要去考虑。一般说来,句子长,内容丰富,停顿的地方就要多些;感情凝重深沉时,停顿也要多些。此外,即席讲话尤其是作即席讲话时,停顿可以相对明显一些;随意交谈时,停顿可以相对减少一些。
(2)注意重音
说话时句子里念得比较重,声音比较强的地方叫重音。重音可以突出重点,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说话时,总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把某些词句说得轻一些,而把另一些词句说得重一些。如果一个人说话时声音的强度和力度总是一样大小,必定会使语调平淡呆板,影响表达效果。
在即席讲话过程中为了强调某种含义,突出某种感情,领导者应适当运用重音。例如:
我们应该为党的事业而坚持斗争。
(不仅别人,你、我都应该这样做。)
我们应该为党的事业而坚持斗争。
(不能为个人的私利而奔波。)
我们应该为党的事业而坚持斗争。
(不能半途而废。)
我们应该为党的事业而坚持斗争。
(这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
同一句话中,重音的位置不同,所强调的重点也就不同。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运动领袖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先生主持了李公朴追悼大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次讲演》,痛斥了特务的无耻和反动派的暴行。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民的光荣!”(热烈地鼓掌)
在上面加着重号的地方,根据内容的需要应该读为重音,加大音量,加强音势,以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卑劣行径不可遏止的愤怒之情。当时的与会者回忆道:“闻先生的演讲激昂慷慨,人们屏息静听,至公堂静得只有闻先生洪亮的声音载着烈火一样的语言在回响,或者就是暴风雨般的掌声震撼屋宇。整个气氛简直使那些混迹其间的特务分子无容身之地。”
(3)注意升降
说话时整个句子的声音会有高低升降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思想内容。例如:“这次你去深圳。”用平调念出,是一般说明;用升调念出,是表示疑问;用降调念出,表示命令;用曲调念出,表示嘲讽,意思是连我还去不成呢。
句子常见的高低升降变化有下面四个类型:
平直。句子语势始终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常用来表示庄重。严肃或平淡的语气,多用于一般的叙述说明。
高升。句子语势逐渐由低升高,常用来表示情绪激动或疑问。
降抑。句子语势先高后低,逐渐下降,末尾低而短,常用来表示肯定、感叹、请求。
曲折。句子语势有曲折变化,或升高再降,或降后再升,常用于表示含蓄、讽刺、夸张、幽默或意在言外。
(4)注意语速
说话的速度,可以影响表述的情绪和气氛,影响语言表达的效果。在即席讲话中,语速的快慢变化要适宜。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能一直像放机关枪一样讲下去,那样将会使人听觉疲劳,无暇思索,来不及全面接受理解;也不能像老和尚念经那样,使人感到死气沉沉、索然无味。
总之,即席讲话中语调要丰富多彩。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明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正确运用语调的关键是自然得体,切合内容的需要,否则就会矫揉造作,甚至出现像人们平时所说的“装腔作势”的毛病,那样会严重影响即席讲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