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用幽默改变自己的沟通心态

你是否常常处在一种莫明的状态,不明白为什么情绪忽然就变得很坏,不明白为什么心情一下子就忧郁起来。

不知因为什么冒犯了别人;不知为何受到冷遇;更不知怎么脱身于尴尬境地。

其实,问题在于你没能把握自己在与人沟通时的心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现自我,更好地以轻松的心态来面对交流便变得很重要。

一、沟通开始于自我

所有的沟通,都开始于自我,而每个人对自己的真实看法,都是很隐秘的。我们必须正视人的“自我观念”,因为自我观念是维持有效沟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想要真正了解自我,必须要养成与自己“对话”的习惯。这里所说的与自己对话,不是指单纯地将目光转向自己。

相信你也曾注意到,平常人们在做事时,若身边有其他人在,所表现出的态度便会和自己一个人时不一样。人们总是会对别人的事情过分介意;总是过度担心自己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总是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够理想等,这些都是人们没有做到和自己好好“对话”的例子。

要怎样才能做到与自己良好“对话”呢?你只需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了。当你一个人独处时,你可以把自己此刻的感觉、感情、想法等在心中一一过滤,检视一下自己的心态是否正确,是否平衡?这就是与自我进行“对话”的最好方式。

从某种角度来看(医学或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意识中的自我,另一个是无意识中的自我;而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都与无意识的自我控制有关。看清自己无意识中的自我,并与自己“对话”,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自己的性格倾向怎样?怎样做才会使自己心安理得?出现障碍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待人处事等等。如果这些你都能做到,那你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了。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大家都迫切地想了解自己,但有些人认为真正看清自己是件很可怕的事,尤其难以接受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二、认知自己的沟通心态

最近日本漫画“恶女”十分流行,很多人都被漫画中的女主角田中麻里铃所吸引。有个女孩一边看一边掉眼泪,因为她觉得自己和麻里铃一样,“好可怜喔,在办公室里常常被人欺负!”

可是男友对她说:“唉,你们女人真是的,都是‘移情作用’啦,都想像自己和女主角很像,很可怜,常被欺负,所以这漫画才会那么畅销!”

想想,似乎也有其道理,每个人常觉得自己“被欺负”,心中有很多“委屈”,但很少有人承认,自己是“欺负别人的人”;而且,被认为“欺负人”的那些人,说不定也觉得“自己有很多委屈”呢!

有时虽然我们“被气得半死”,但我们却必须学着“关起门来、冷静想”,多想想自己的“不是”。

学着“开放心胸”,并常“反思自省”,虚心检讨自己的说话与沟通方式是否得体?会不会使别人感到“被欺负”,觉得十分“委屈”?

1.认识“真假”自我

在人际关系中,自己的形象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己看到的自己”(即“我就是这样的人”),另一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即“他就是这样的人”)。

当我们在评价自己时,常像一个能言善道的“律师”,一直看自己好的一面;可是,当别人看我们时,却像是个“检察官”,常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此,这两者之间就会有所冲突和落差。就像美艳娇女认为:“我长得这么美丽、漂亮,你怎么不懂得多疼惜我?”但是男方却说:“她就是自以为漂亮,永远要求别人让她、顺从她、体贴她,她却不知道去体贴别人!”

所以,人必须学习“自省”,也学习冲突后的“自处”;因为,善于独处、不断反省、承认自己缺失的人,才是人际沟通的高手!愿意接受别人指责、勇于改正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有时,我们高傲,我们目中无人,甚至披着一层“厚厚矜持的茧”,来跟别人沟通;然而,随着年龄、岁月的增长,我们除了看到“自己眼中的自己”之外,也要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如果成功有秘诀,就要理解他人立场——当立足自己立场时,也应拥有站在他人立场观察事物的能力。”惟有我们不断自省,蜕去那厚厚矜持的茧,才能“破茧而出”,成为一只翩翩飞舞的彩蝶!

2.认知自己的沟通状态

闭上眼睛想一想,你都在哪些情境中与人沟通,比如学校、家庭、工作单位、聚会以及日常的各种与人打交道的情境。再想一想,你都需要与哪些人沟通,比如朋友、父母、同学、配偶、亲戚、领导、邻居、陌生人等等。开列清单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以便全面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问自己如下问题:

是否愿意与人交流?

这就是说,不会刻意将自己的想法、心情、意见、人生观及事业观等埋在心底,而是很乐意地敞开心扉,和别人交流。如果我们所面对的同事是个性情开朗、个性外向的人,经常与他相处、交流之后,就会使我们同样“开放”起来,从而增加获得他人好感的机会。可见关于外向型的人比较有好机会的说法,是无庸置疑的。

是否主动与人交流?

交际关系是对等的多边对流。积极主动就会获得更多的交际反映和回报,交际局面就会被打开,呈现出热烈、融洽的美妙景象。若消极被动,就会较少发生交际关系。单边的交际行为毕竟是稀少的、浅表的,最终则导致被人冷落的现象。比如闭门不出,绝少交往,逢人见面也面无表情,这自然会僵化交际关系。

是否常作积极的思考?

在一般人看来,性格活泼、积极乐观的人总是要比性格内向、消极悲观的人有吸引力。如果你具有这样的魅力,那就表示你的公众印象不差,相信一定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客观、认真地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的沟通状况较为理想,在哪些情理中、与哪些人的沟通需要着力改善。

三、接受收幽默需要智慧

有些人在别人自嘲时,不明白人家是什么意思,以为对方说的是事实。所以就接着对方的意思往下说,还表示同情,对方听了自然不会高兴。

但如果你不想让对方不高兴,最好在对方自嘲时,表扬他,夸奖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能力。这样对方会特别轻松、高兴,以你能理解他而引以为知音。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篇文章中谦虚地谈到他花了15年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结果一位读者来信对他说:“你现在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回信说:“亲爱的,来不及了。我已无法放弃写作了,因为我太有名了。”

这封信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人们为之笑了很长时间。事实是班奇利的幽默作品闻名遐迩,但他没有指责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读者,他以令人愉悦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问题,既保护了读者可爱的自尊心,也保护了自己的荣誉。

有时候自己也许干了蠢事,被别人幽了一默。即使你不会巧妙的回应,但最起码应当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而不要像这位酸秀才: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也是诗词方面的名家,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有个叫“酸秀才”的富家子弟,读了几册唐诗,能诌两句打油诗,就不知天高地厚地要找欧阳修比试高低。上路那天,他走到一条河边,见一群鹅在水里游着,就信口吟起诗来:“远望一群鹅,一棒打下河。”吟完肚里就无货了。这时,正巧欧阳修路过这里,笑了笑,续其诗曰:“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酸秀才”拱手道:“想不到老兄也能诌两句,好,我们一起去访问欧阳修吧!”

说着,两人来到渡口。上了小船,两人又对吟起来。

秀才:“诗人同上船,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欧阳修这半首打油诗,幽默风趣地讥讽了“酸秀才”其人,他既无真才实学,也无自知之明,不过是个打肿脸充胖子的草包而已,然而却大言不惭,还以诗人自居,所以欧阳修讥之曰:“你还不知修。”这个“修”与“羞”谐音,使之听起来不刺耳。而这个毫无解读幽默智慧的“酸秀才”还继续蒙在鼓里。

接收幽默需要智慧,实际交谈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读准确、接话恰当的。

1.对幽默要有机敏的感知力

假如您处于下面这个情境当中:

您:“我要的菜还没有做好吗?”

服务生:“你定了什么菜?”

您:“炸蜗牛。”

服务生:“噢,我去厨房看一下,请您稍等片刻。”

您:“我已经等了半小时啦!”(生气地说)

服务生:“这是因为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

这个时候不宜再发火了。服务生已经巧妙地向您表示了理解,并试图以幽默调和您的情绪。这个,应该调动您的智慧去感知和回应。

2.有清晰的逻辑能力来解读幽默

一对恩爱夫妻,平日和睦相处,感情如胶似漆。一天半夜突然吵起架来,起因是妻子中班回家误了车,丈夫等急了,问了两句,“你到哪儿去玩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你心里还有这个家吗?”结果把妻子惹火了,俩人吵了一架,妻子气得不行,声称要回娘家。丈夫一时也没好气:“好,你走好了,把你的东西全带走,不要再回来!”可是,过了好一阵,丈夫在外屋听里屋没什么动静,他推开门一看,只见妻子坐在床边抹眼泪,床上铺着一条大包袱皮。看了一眼丈夫,她哽咽地说:“你躺在包袱皮上吧!”

这里面的逻辑如果弄不清楚,损失可就大了。接妻子的话推理下去就是:我要带走属于我的东西——包括你!

又如:

二次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头目之一戈林问一瑞士军官:“你们有多少人可以作战?”

“50万。”

“如果我派百万大军进入你们国境,你们怎么办?”

“那我们就每人打两枪。”

这个答语里包含可不只是一个数学关系!

3.分辨幽默的性质予以回馈

在网上交往中,有时会碰到网友拿你的缺点、缺陷或者不幸来开玩笑,这种玩笑有的是恶意的,有的是善意的。对于恶意的嘲笑,要顽强地给予反击;对于善意的嘲弄,幽你一默的情形,应该以应嘲的方式予以答复,惟有如此才能增添网上交际的乐趣。

有人认为应嘲是上乘的社交口才,这一结论是很在道理的。

网载:

苏东坡经常和苏小妹互相嘲笑。苏东坡长着一嘴胡子,苏小妹笑曰: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苏小妹的额颅凸起,苏东坡笑曰: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苏小妹又嘲笑东坡下颏很长:

“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双眼微抠,说:

“几回试眼深难到,却留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抓住了苏东坡一嘴胡子以及下颏太长的缺点,进行嘲笑;面对小妹善意的嘲笑,苏东坡没有发脾气,而以应嘲的方法,抓住小妹的前额高、眼窝深的缺陷,夸大其“缺陷”,对小妹的嘲笑给予“有力的回击”。这种应嘲,不仅体现了兄妹之间亲密的感情,而且增添了交往的乐趣,加深了兄妹之间的情谊。

四、自嘲:在沟通中实现自我的超越

如果你有趣味的思想,轻松地面对自己,你便会发现自己可以原原本本地接受自己的身高、体重或其他身体特征;你也会发现幽默能帮你以新的眼光去看你对经济的忧虑。也许你无法得到真诚的爱,但是你能使你的人际关系充满温暖和谐——与人分享笑,甚至和仅仅有一面之缘的人也会有很好的关系。

自嘲是自己对自己幽默,是消除自己在沟通中胆怯的良方。

自嘲是运用戏谑的语言,向别人暴露自身的缺点、缺陷与不幸,说得俗一些,就是把脸上的灰指给对方看。

俗话说得好:“醉翁之意不在酒”。自嘲同样是这个道理,有着独到的表达功能以及实用价值。

1.超越畏怯心理

各位也许在电影或在日常生活中看过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时手足无措的画面。男女相亲,双方默默无语,好不容易一方正要开口说话时,另一方也正好想说什么,于是两人同时张开嘴巴,又尴尬地同时闭了口。过了一会儿,同样的事情又重演了。其慌张失措的窘态是可想而知的。有这样一个相亲场合,富有幽默感的男子为了解除两人同时开口的尴尬场面,对女方说“我们真有默契啊!”一语逗笑了女方,就连女方家长也忍俊不禁,气氛随即轻松融洽起来。第一次与人接触时,怯场是不可避免的。若是对自己的失常耿耿于怀,那只能增加自己的紧张。为了不使自己陷于失败之中,你应该超然一些,以客观的态度,自嘲娱人吧!当你对别人自我解嘲地说:“我这个人一怯场啊,手就像酒精中毒一样抖个不停。”您说完后,手可能就不再颤抖了。因为,紧张已经随你的自嘲而解除了。

2.超越沮丧心理

生活有时是相当艰苦的,有幽默感的人善于苦中作乐,用幽默作为艰苦生活的调味剂,鼓励自己克服困难,渡过难关。

巴勃罗·毕加索的绘画得到世人的公认,就在他有生之年,所作的画已被收藏家们以高价收买。价格之高,令常人却步,连作者本人也买不起了。

一天,一些好友来到毕加索家里做客时,他们发现墙上挂着的全是别人的作品,自己的倒一幅也没有。

“为什么,巴勃罗?”好友惊诧地问,“你不喜欢自己的画?”

“不,恰好相反。”比加索风趣地说:“我非常喜欢自己的画,不过太贵了,我买不起。”

看来,毕加索不仅是名扬世界的绘画大师,而且还很有幽默感,“非常喜欢自己的画”,却因为太贵而买不起,毕加索的幽默中有几分无奈,夹杂几分酸楚,还有几分讽刺。

3.超越烦恼

有人面对不幸,垂头丧气,也叫天喊地,而我们下面的农夫,被人抓到狱中,也不忘让人帮他的“大忙”。

有一次,那些人找到一个农夫,对他说:“听说你有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的都是金子。”说完,就动手搜查起农夫的屋子。可是搜了半天,也没有搜到一点值钱的东西。于是他们便把农夫抓走,关进了监狱。

一天,农夫在狱中收到妻子的一封来信,说是现在该种马铃薯了,但因家中缺少人手,农夫的妻子只好自己去翻地。农夫看完信,凝神思索了一阵,立即写了一封回信,叮嘱妻子千万别去翻地,因为地里有一罐金子。回信写好后,农夫把它交给监狱看守,照例由看守代为寄出。

两星期后,农夫又收到了妻子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前几天家中出了件怪事,大约有十多个带锹的人,来到马铃薯地里,把马铃薯地全翻遍了,好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丈夫看完信,知道是那些自作聪明的看守办的事,就笑嘻嘻地再写了封回信,告诉妻子,“既然有那么多人给我们翻了地,那你就可以种马铃薯了。”

面对事业的失败和人生的苦恼,幽默也能开阔我们的心胸,使我们在痛苦中获得欢乐。

4.超越尴尬

“一个小孩见到一个生人长着很大的鼻子,马上说:‘大鼻子!’假若这位生人没有幽默感,就会不高兴,而孩子的父母也感到难为情。但他却幽默地说:‘就叫我大鼻子叔叔吧!’大家就一笑置之,解决了问题。”

还有几个故事也说了同样的道理,在上下班拥挤的时候,理查在纽约火车站赶火车,进车站的时候,一个体态丰满的中年美妇从后边跑过来,不慎在大理石地上摔了个仰面朝天。因为滑得很猛,所以差不多冲到理查脚跟前,他赶紧去搀扶,不过晚了,她已经自己爬起来了,从容地对他说:“总是有美女为你倾倒吗?”逗得理查哈哈大笑。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遇到尴尬难堪的事情,为何不学滑倒的妇女来一次自嘲,把不快甩到脑后呢?这种超脱能让你摆脱狭隘的自尊心理束缚。

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暴躁的太太。有一次,当苏格拉底正与客人谈话时,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骂苏格拉底,并随手将脸盆中的水浇在苏格拉底身上,把他全身都弄湿了。正当大家感到尴尬万分之际,苏格拉底笑了笑说:“我就知道,打雷之后,必有大雨下来。”

公共汽车上一位女士拎着的鱼因未包扎而碰脏了身边的一位中年男子的裤子。中年男子提醒她说:“你的鱼碰到我的裤子了!”那女士却说:“哦,不要紧的,你回去洗一洗就好了。”中年男子马上说:“这话应该是我说的,现在被你抢去说了,我就只好说谢谢你啦!”引得一车厢乘客都笑了起来。

一位女主人正招呼一些朋友来家里作客,她丈夫下班回来了,与在座的朋友寒暄后,便去换拖鞋,女主人一看忙高声说:

“快去洗你的尼龙袜子和臭脚,别污染了空气!”

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她丈夫的脸不由地红了起来。

但他随即机灵地“嘘”了一声,故作神秘地说:

“小声点,脚臭(家丑)不可外扬!”

本来有些尴尬的客人们顿时哈哈大笑。

知道,自尊自爱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来说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冲动。

5.超越冲撞的心理

长篇小说《围城》重版,《谈艺录》与《管锥篇》问世以后,钱钟书的名声日盛,求访者愈来愈多,钱钟书有不愿意接受访问的脾气。

有一天,有一个英国女人打电话给他,要求拜访,钱钟书在电话里说:

“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很好,又何必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在这里钱钟书自比“母鸡”,虽然是有意贬低自己,但却是在说英国女人没有必要来拜访他。

有一天,林肯在一次报纸编辑记者大会上演讲,指出自己不是编辑,因此出席这次会议是不符合身份的。为了讲明他最好不出席此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听众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我在森林中碰到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但是她也停了下来,死死地盯着我的脸孔看。

妇女说:我相信你是我看到过的最丑陋的人。

我回答说:你或许说对了,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呀!

妇女说:你生下来就这个样子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你却能呆在家里不出来呀!

听众们为林肯幽默的自嘲哑然失笑。林肯表面是在“丑化”自己,事实是在说明他不想出席编辑大会的理由。

别人有事求你帮忙,你想拒绝,明言回绝,会使人难堪;运用自嘲法,委婉地回绝,不仅表达了你的意图,还让对方乐于接受,岂不快哉?

6.幽默解围

一位丈夫要出国深造,妻子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到那个花花世界,说不定会看上别的女人呢!”

丈夫笑了,调皮地说:“问题是谁看得上我呀。你瞧瞧我这副尊容,瓦刀脸,罗圈腿,大眼泡,招风耳,站在大街上怕是人家看都不看呢。”说得妻子扑哧一笑。丈夫的自嘲,隐含让妻子放心的意思。这比一本正经地发誓,更富有诗意和情趣。

敢于自嘲的人往往不失大家风范,这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总之,自嘲运用得当,能够增添交际的情趣,促进交际的目的实现。运用自嘲,绝不能消极沉落,更不能玩世不恭。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自嘲要审时度势,相机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话、辩论、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当事者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五、建立用幽默进行沟通的习惯

1.习惯的力量——富兰克林的启示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全世界公认的伟人。他发明了避雷针,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写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名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是政治家、作家、画家、哲学家,并自修了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

富兰克林在如此众多的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世人的敬仰。他在79岁高龄时,花了整整15页叙述了自己年轻时曾进行过的特殊修炼,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受益于此。

这一特殊的修炼是怎样进行的呢?

富兰克林经过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的个性。经过精心总结,他认为这完善的个性应包括以下13个原则:节制、寡言、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但进一步研究他发现,如果仅仅知道这13项原则并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把这13项原则变成自己的13种习惯,这才是属于自己的。

知道了这一点,他认真为自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一页打上许多格子。他当时非常清楚,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修炼,才是最有效的。否则,会适得其反。于是他头一个星期只专注于“节制”,每天检查自己为人处世是否“节制”,并在本子上做上记号。

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节制”,并坚持每天监督,他惊喜地发现,这“节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

尝到了甜头,第二个星期他每天盯着第二项——“寡言”,并对第一项“节制”复习巩固;第三个星期盯住第三项——“秩序”,再对第一项、第二项复习巩固。没想到13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的举手投足、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年轻、认真、又有决心的富兰克林生怕这13个星期还不足以使那13项原则完全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一年内他又进行了3个13个星期的轮回修炼。到一年以后,富兰克林完全变了,这种变化已溶入了他的血液,渗入了他的灵魂,浸透到他每一个细胞里,大家想,他能不成功吗?

2.坚持重复塑出幽默习惯

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同理,同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

有一句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此语正确的理解是:一,人的本性非常难以改变,二,人的本性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而已。罗曼·罗兰名言:性情即命运。假使我们的本性当中有一些必然阻碍成功的因素,那么如若不改变,岂不是注定要失败?

幽默沟通的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尝试着多看一些幽默读物,并把它们讲给周围的人们听。当人们用新的奇怪的眼光注视你时,要坚持住。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当为他人复述一个笑话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尝试着在各种沟通情境中换一种方式,把直接无视的变为圆融温和的,并体验效果的不同。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学着习惯人们会心的笑声,并习惯他们对你的期待:他们已经认为你是他们的欢乐使者!

3.幽默之规则

用笑和幽默来而对人生,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不要流于恶俗,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恶作剧,不要油腔滑调等等。以下是一些建议:

(1)笑谈自己的短处。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当优点而顽固坚持。

(2)不论你笑别人怎样,先笑你自己。

(3)讲幽默时,要清楚明确,不要引起误会。

(4)你也不能期望每次讲了一则趣事或笑话,就一定有所收获。

(5)不要拿别人的生理缺陷或隐私开玩笑。

(6)如果与两个以上的人相处,假如你只针对其中一个人说笑话,会使其他人感到被轻视。所以,在人多的场合,最好能说一些让大家都笑的笑话。

(7)即使在拿自己“开涮”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人格。不可把自己的弱点全部告诉别人。千万不要让别人认为你像小丑般可笑。如果没的说,就不抖机灵,安安静静听别人说笑话,然后和大家一块儿乐。

(8)注意场合。严肃庄重的场合,说话要谨慎。有的适于在餐桌上说的,拿到办公室就不合适。

(9)不要触到别人的痛处。

(10)不要失掉时机。如果时机已过,就不要再总想那个幽默。对别人的幽默要捧场,即使不那么好笑,你也不妨笑一笑。

(11)如果对方地位比自己高,就必须慎重一些,不能贸然说出失礼的话来。

(12)幽默的目的不是压倒对方,不要逞才恃能。要记住,我们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轻松,要融洽气氛,要使大家包括我们自己快乐。

开心地笑吧,“不要使冰霜结在你的脸上。”

真正有益身心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它首先是一种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是对人对己的宽容大度,是不计较得失的坦然心胸。笑的修养,也是人品的修养。强笑,装笑,皮笑肉不笑,甚至不怀好意的奸笑,得意忘形的狂笑,溜须拍马的谄笑……这些虽也是“笑”,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幽默,那些低级下流的黄段子,那些幸灾乐祸的“黑色幽默”,那些诽谤他人的“帖子”,也是为“真笑者”所不齿的。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而商品时代培养出来的拜金情结,往往使人只看重金钱和物质,连“笑”也变成了“商品”或推销商品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现代人变得越来越不会笑了。国际幽默大会曾在瑞士发表过一个声明,说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人平均每天笑18分钟,而那时正是经济衰退时期。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了,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每天笑的时间却减少到只有6分钟。我们是否也注意到自己的笑声,是比以前多了,还是少了?我们还会笑吗?是不是只有到歌厅去“买笑”,才能怪笑出几声?或者面对生活只会苦笑?我们的确需要扪心自问一下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可靠标志。”让我们记住古人的话:“应世法,微微一笑。”用微笑和幽默来面对人生,解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