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市场供求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3)

【供需弹性让社会经济保持着平衡】

OPEC——简称“欧佩克”,是1960年9月由石油输出国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其宗旨在于通过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价格波动,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的稳定,保证各成员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并为石油消费国提供足够、经济、长期的石油供应。其目标是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石油的总体价格并没有由OPEC来控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对世界经济最具有破坏性的许多事件都源于石油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成员国决定提高世界石油价格,以增加他们的收入。这些国家通过共同减少它们提供的石油产量而实现了这个目标。从1973年到1974年,石油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涨了50%以上。几年之后,它们又故伎重施,从1979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但是OPEC发现要维持高价格是很困难的。从1982年到1985年,石油的价格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逐步下降。不满与混乱很快蔓延到OPEC各国。1986年,OPEC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完全破裂了,石油价格猛跌了45%。1990年,石油价格又回到1970年的水平,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这一水平。(我们要区分在21世纪的前十年时间中,石油价格有一次快速增长,但是主要的推动力不是OPEC的供给限制形成的,而是世界需求的增加造成的,这种需求部分来自巨大且迅速增长的第三世界经济。尤其以我国为代表的大型经济体迅速增长。)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OPEC的这个事件表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在短时间与长时间的状况是不同的,供给与需求在短时间内缺乏弹性,而在长时间内就富有弹性。在短时间内,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较为缺乏弹性的。供给缺乏弹性是因为已知的石油贮藏量和石油开采能力不能迅速改变,需求缺乏弹性是购买习惯不会立即对价格作出反应。这就导致了市场上的石油供给与需求之间突然失衡。

而长期的情况就不同了,在长时间内,OPEC以外的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时的反应是加强石油勘探并建立新的开采能力,以增加出口。消费者反应为更节俭,例如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用新型节油汽车来代替老式耗油的汽车等。因此,长期供给更富有弹性。

这种分析说明了为什么OPEC只在短期内成功保持了石油的高价格,而时间长了以后价格就回落了。当OPEC各国成员一致同意减少它们的石油产量时,它们的供给量减少了,短期内价格上涨的速度很快,于是OPEC成员国的收入增加了,于此相反的是在长期中,当供给和需求较为富有弹性时,供给同样幅度的减少只是引起了价格小幅度的变化。因此,OPEC的共同减少供给在长期中无利可图。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少见,近几年发生的粮食危机,也说明了这一点。2008年,凶猛的粮食危机席卷了全球,一些国家出现了大面积的粮食缺口,造成了全球性的大饥荒,而到了2010年,粮食问题不再主导世界了。短时间内,粮食的供给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使供给和需求都失去了弹性,产生了粮食危机。而时间长了以后,粮食的生产国加大了粮食的生产力度,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从而增加了粮食的出口,这种矛盾就缓慢地解决了。

在市场经济时代,在没有完全垄断市场的情况下,想通过这种减少供给的方式去谋取利益,是不能够增加效益的,由于供给和需求是有弹性的,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消化之后,总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因此,想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从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上入手,采用这种破坏市场的行为,不是长久之计。

【节约的悖论】

2003年,陕西的一位先生请朋友吃饭,花了36万元,这个事情随即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不少人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吃一顿饭花这么多钱,太不像话了,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这位先生通过请客吃饭,与他的朋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他的朋友面前挣足了面子,说不定他们以后就会互相帮助,使他们的生意做得更大,因此,他觉得没有吃亏,他的所得大于他的付出。

其次,对饭店的老板来说,这样一顿饭的利润可以抵得上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流水了,肯定赚得不少,怎么会不高兴呢,开饭店就是为了挣钱呀,他肯定想天天都有这样的客人那有多好啊。不仅收入高,饭店的名声也能随之鹊起了。

然后就是员工了,老板高兴了,饭店的员工也会高兴起来的,说不定这个月的奖金会很高,或者这些有钱的客人一高兴再给点小费,反正自己不会吃亏的。

接着就是税务部门了,你卖得越多,税款就会越高,税务部门高兴了,因为这给国家创造了财富。

最后就是这些与饭店有关系的经销商了,这样一顿几十万的酒宴,用的材料肯定都是上好的,什么燕窝、鲍鱼、鱼翅之类,喝的那都是好酒,比如茅台、五粮液等,可能还有皇家礼炮呢,卖这些东西的经销商们,一下子卖出去这么多,赚了钱,肯定也是合不拢嘴的。

看来在这件事情上,这位先生不仅没有伤害任何人,反而还帮助了别人,增加了与此事有关人的收益。这就出现了一种节约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学上叫“节约悖论”。

“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蜜蜂的故事说的就是典型的“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倍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既然是美德,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悖论呢?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以个体而言,如果某个家庭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然而,凯恩斯却认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

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换一个角度解释节俭悖论: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工人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消费。凯恩斯曾形象地说,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个人失业一天。按照他的观点,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凯恩斯的解释后来发展成为凯恩斯定理,即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一个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消费、拉动总需求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的目的。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凯恩斯针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他认为,只有增加有效需求,即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才可以使得国民经济恢复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节俭悖论还是有道理的。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储蓄率过高而消费率过低。因此,正确理解节俭悖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储蓄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认识。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造成大量商品生产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人员增加,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低保范围和提高低保标准,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大家消费,这些措施都是以扩大国民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明白节约悖论的内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崇尚节俭的国家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而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这样对自身、对社会都具有积极作用。其实国家也是在不断进行调控,目的就是要拉动内需,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但是,节约悖论并不是要求我们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非常紧缺,这极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定理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短期内人们不断地储蓄,使消费不断地减少,会产生节约悖论。但是在长期中就不会出现这种状态了,人们的储蓄都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在最需要的时候花出去,这时候就使资源得到了充分运用,比如投资实业、期货市场、购买房产之类的家庭消费,等等,这些都是将储蓄的资源进行利用,促进了消费,这样看就不存在节约悖论了。

节约悖论强调消费,提供社会需求,而不是大家习惯性地将钱存入银行,因为这样大家才能找到工作,社会才能发展。但是不主张无节制地消费,这样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