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听领导说话的必备心态(2)
王经理说话时手总是指指点点,有时候会指着下属的鼻子,弄得下属心里很不是滋味,又不敢直接提出来。作为他的直接下级,当王经理说话时,陈鸿晋经常蹙眉。王经理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小动作,于是每次说话就停下来问:“小陈,你怎么又皱眉头了?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其实王经理的话没什么问题,主要是他的那只手让陈鸿晋不喜欢,确切地说是他的那个食指。总是这样不行啊,怎么办呢?陈鸿晋想了一个办法,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到领导讲话的内容上来,忽略领导的小毛病,随着领导的思路前进,如此一来,果真有效。王经理讲话时陈鸿晋不再屡屡皱眉了,为此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锦囊妙计
1.用诚恳的心去聆听。
2.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3.不要在意领导的小动作。
全面地听:不要漏掉领导谈话的重点
林则徐的两广总督府有副对联,上联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各联前半句赞美了河山的雄伟、海的壮阔、山的挺拔,也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大是指“德”大,有宽大的胸怀,才能有广厚的德性。后半句点明了人要宽容,为人要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就无畏。袁宏在《三国名臣序赞》里说:“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解为:“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海纳百川的英文翻译为“All rivers run into the sea.”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这得有何等容量才能容纳这万千条河流?河流有水、沙石、垃圾、珍宝,庞杂而广泛,但是海洋都照收不误,所以海是博大的、神秘的,它的容纳程度让人无法琢磨,也让人敬佩。古人把拥有海一样的胸襟视为无上美德而珍视,今人同样感同身受。
聆听也要先做到海纳百川,才能听得全,把珍宝和泥沙先一起听进来;又能听得细,听到大海暗流的大走向,听到鱼跃浅底、小漩涡的声音。详细探究起来,“听”是人的本能,是人对声音的生理反应,同时也是一种美德。人类通过听来吸纳信息,沟通交流;通过听来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别人的心情。接纳信息体现胸怀,把生理感受上升到精神情操与身心修为上,这历来为中国古人所推崇。自古明君基本都是听出来的,因为每天在朝堂之上,如果不仔细听辨,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多听、善听之人得真理,放之四海皆准。
然而,当你拿出海纳百川的架势说:“来吧!我统统都能接受。”你就错了。听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声音的接受和捕捉。只要听觉器官是完善的,就能听,就不得不听,带有被动的特征。正是因为被动,所以人在接收信息时常常不管好坏和是否有用都吸纳进来,也包括噪音。要一边过滤,一边处理信息,得到有用的东西。吸收正确的信息,这才是有效地听。领导可能因为忙或者不了解具体情况,说得杂乱一点,做下属的一定要俯耳尽收,要梳理、处理信息,得出有价值的判断,才能有效执行。
既然涉及到梳理和判断,就不免对听来的信息定个去留的标准。先前对领导有看法的,这个看法还要不要留着作为判断依据?昨天你抱怨领导,这个抱怨还要不要作为判断领导讲话的依据?比如你从小就不喜欢领导这样长相的人,根据多年总结,此类面相的人多为心胸狭隘之人,这个算不算你对他说的话进行判断的依据?领导那天罚了你的款,你一直不服气……很多员工对领导不满,也不会说出来,谁都知道说出来就死路一条。这样的情绪像暗流一样,会在日常工作中滋长,可能会永远成为暗河,也可能就此成为导火索,酿就一场大的人事震动。不要以为这是杜撰,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职场。而成见,就是伤疤结的痂。
光有海纳百川聆听的耳朵还不够,唯有放弃成见,才能解脱聆听的心。放弃成见,就意味着倒空你的心杯。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很少有人到中年仍然还能以空杯心态看世事——因为岁月积累了太多的沉淀,在淤泥底部,是牵绊的水草,时刻拽住思者不能接纳新生的阳光。名言道:“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不管过去辉煌还是失败,经验都像日月星辰一样投射在人的心中,构成了每个人的经验。不管是久经职场的“老兵”,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手”,都有自己不能放手的经验。中年时事业到达顶峰,如果心理上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很难再有思想上的突破。人们常说,到达一定高位的领导往往不是跟竞争对手竞争,而是跟自己竞争。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观点就可以运用到这里来。成功的经理人也好,初出茅庐的小人物也罢,他们都要遵守这个必然的规律,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否定自己,得到锤炼、认可,到达果香四溢的成功果园。如果你用空杯心态去聆听,心和耳朵一起谦虚、耐心、全面地聆听,让整个聆听过程变得舒缓平和,不骄不躁,就能够如前面第一、二小节提到的那样,有一个真诚的心态,与说者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气场。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公司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都愿意招收有经验的员工。因为不用消耗公司的新人培训费,那些怀揣经验的职员就能立刻为公司带来效益。但是,为什么下面这家公司愿意招收初出茅庐的辛迪呢?她可是毫无经验呀。让我们进入辛迪的职场,分析一下:
辛迪是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找了很多单位,都因为专业不对口而被拒绝。一天,她忽然收到一封面试邮件,是一家合资的广告公司在招收广告文案。她惴惴不安地参加了面试。经历了三个月的求职失败,每次都是专业不对口卡下来。不是广告专业的她能被录用吗?结果着实令她兴奋——她被这家待遇不错的公司录用了!原因是这家合资公司在中国成立两年来,客户来源日益从外资转向本土,本土化成为这家广告公司的战略选择,为了与竞争对手迅速拉开差距,招收本地人才变得日益迫切。但是,光凭这个原因也不足以说明辛迪就能被录用。同期被通知面试的有三个人,为何辛迪能脱颖而出?辛迪一直想知道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辛迪因为努力,禀赋聪慧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一天,她又见到当时面试她的那个创意总监。总监正在办公桌旁的小茶几上沏茶,他一边沏茶一边对辛迪说:“上周出差时,你在飞机上问我为什么在三个面试者中唯独选了你……”辛迪看到总监倒入茶杯的水已经溢出来,就提醒道:“杯子满了。”
创意总监微微一笑,停下来说:“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叫南隐的禅师,遇到一位学者向他问禅,唠唠叨叨谈了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南隐不紧不慢地以茶相待。他一直倒茶直到茶水溢出来,学者惊呼茶杯已满。于是禅师告诉他说,你就像这只茶杯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清空,我说的话你如何肯听得进去?当初那两位面试者,一位毫无天资禀赋,不适合做创意;一位怀抱经验,不能放手,面试时滔滔不绝,犹如这溢满的杯子,全然听不到我想问的问题,一味展示自己大学时的好成绩和一年的工作经验,有几个问题都没有听全。你呢,空杯心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自然就被选中了。当然,我也考虑了你的中文功底,这对撰写广告文案很有帮助。”
辛迪终于明白了,自己虽然没有任何广告经验,却因为空杯心态得到了上司的认可。果然,在后来的工作中,辛迪扶摇直上,现在已经做到创意组长,带领一队人马拼杀在随时跌倒随时需要擦干眼泪马上爬起来再战斗的广告领域。
空杯心态,意味着开放、接纳、包容万象。佛经讲空心、灭谛,不是把一切都毁灭,而是要达到从真空无相到真空妙有的境界,如果无“空”,怎么能容纳“有”?有容乃大的道理即如此。在有无之间转换,这也正是中国“易”文化的精妙之处。辛迪如果没有韬光养晦,怎么能吸收总监教导的知识,一路与人为善,创造有利于自己的顺境?职场人士如果能够以中华文化修身,就能够身心领会职场上为人处世的规则,也能够从技巧到艺术,游刃有余地遨游在职场的海洋里。
空杯是一种职业技巧、职业心态,更是一种人生修养。
领导和下属有时统一,有时对立。越是敌对,越要空心接纳。如果河流发现大海不能虚怀若谷地接纳它,或者干脆被大海顶回来,那么就造成了两败俱伤的结果。无论多么奔腾的大河,到了入海口都变得舒缓,像一个逆反的男儿忽然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一般——接纳意味着理解,理解就会原谅,是达成共识的良好开端。
郭贞贞在物流部门工作,她的职责是把生产所需的辅料清点入库,还要整理放好,以备用的时候能顺利地找到。有一次,她下达给库管的进货单竟然过了三个工作日还没完成,正常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就能完成。到底是怎么回事?辅料不按时入库,生产就不能按序进行。于是她急匆匆地跑到仓库问个究竟。一看才明白,仓库里堆满了陈旧的东西,日积月累就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影响了后来新到的货品。于是她马上联系相关人员,清理库存,这才顺利地把新辅料入库。她从这件事得出一个经验:库房及时整理,就能提高使用率。对于那些陈旧又没有用的东西,最好清除。
同理,心的仓库清空了,才能放进新东西。
锦囊妙计
1.打开心门,开放心态。
2.放下经验,空杯接纳。
3.空杯是尊重说者的最高修养。
一切都是为了工作:不要对领导心存偏见
上一节提到好心态要放空心,如果放不空呢?例如,不放空心存的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事情;放不空以往的经验,带着偏执和保守的特殊耳罩聆听,那会如何呢?
曾经有个僧人问扬州石塔宣秘礼禅师:“山河大地与我是一体的,还是与我有分别呢?”禅师说:“长亭凉月夜,多为客铺舒。”随后禅师又说世间万事万物彼此都有联系,自然环境无时不影响着众生的生活。天地并生,万物一体。僧人又问:“我明白了万物一体的道理,那么现在怎么让山河大地和我融为一体呢?”禅师笑曰:“应该要融自己于河山。”僧人最后终于悟到,自己若要吸取真理,又舍不得完全抛弃“我在”的观念,这样就不能完全得到真理,应该使自己与山河天地融于一体,达到忘我境界,才能与真理合为一体。
要吸收领导说话的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我在”的观念,或者说“唯我”的观念,才能与领导说话融为一体,感受到领导话语的真正意思。
因为业务二部发展急需人手,领导将寇和从一部调到了二部。两个部门的负责人互相比试,暗暗铆足了劲儿地飙升业绩。寇和来二部上班已经半年了,他一直觉得这个部门的领导拿他当外人,从不委任重要的任务给他,就在这么一个普通员工的岗位上,饿不死也吃不饱,升职做个小主管的梦想也遥遥无期。想到这些,寇和不免心灰意冷,工作上越是没了激情,于是业绩日渐下滑。他总觉得二部和一部出矛盾后自己是领导的出气筒,每次二部领导讲话,寇和都听得极不入耳。本来就没有工作热情,听不全面,也听不懂领导说的话,工作上越是干得差强人意,有时都不能令自己满意,更别说领导了。一次拓展训练时,他和领导被分到一个小组。在激流滩头被意外困住等待营救时,他和领导蹲在一块大石头上谈了一个小时,才彼此敞开心扉。原来领导根本不介意他是一部调来的,主要是因为他听不明白领导传达的任务,做不好工作。他自己戴了有色眼镜看领导,错误地以为像他眼睛里看到的一样,也因此错误地戴上了特殊耳罩,听领导讲话刺耳不中听。一旦问题找到了,放下了偏见,寇和就释然了,终于重提热情,投入工作。一年之后,他因为工作成绩卓著,顺利升职。
寇和放下了偏见,忘记了时刻被他悬在心上的利益,真正融入了二部,也与先前看似被领导赏识的嫡系同事融洽起来,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终于像那个僧人一般开悟了。
坦山和尚和徒弟一起过河,在河边遇到了一位美女也想过河,可是苦于没有船,美女穿着裙子也不方便掀起来赤脚渡河。于是,坦山就说:“施主,不妨我抱着你过河,如何?”美女急于过河,也顾不得许多了,就答应了。到了河对岸,美女道完别,走了。师徒二人继续赶路。小和尚终于忍不住问师傅道:“师父,既然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为何您刚才竟然抱起那个女子过了河?”“哦?你说那个女子吗?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她呢。”
心存的偏见要及时放下,否则日积月累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放不下怀抱的美女,就得不到禅宗的了悟;放不下心中的偏见,就听不到领导真实的心音。偏见不除,就接近不了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