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皇汉武移民实边
——宁夏引黄灌溉开创
黄河流经宁夏北部10个市县,在宁夏境内流长397公里,年过境水量325亿立方米,水量充沛而富含有机质。这里山舒水缓,沃野千里,是著名的河套灌区的重要组织部分,引黄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历代开拓经营,早已成为黄河上游的一个富庶地区,被誉为“塞北江南”。
宁夏引黄河水灌溉,与移民戍边密切相关。移民戍边始于秦代,盛于汉代。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究竟始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秦始皇时,一说始于汉武帝时。据《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宁夏河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与秦国为邻,彼此间经常发生争城夺地之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的匈奴威胁到新生秦朝的安全,“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始皇使将军蒙恬发兵30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河南地,即今宁夏北部、内蒙古河套以南及陕北地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又“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汉书作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其中就有宁夏河东的富平县和神泉、浑怀两个亭障。“徙谪,实之初县”,就是把内地罪人迁到这些初设之县居住。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榆中,即今内蒙古河套和鄂尔多斯东部高原)。当时秦在这一地区既有大军驻守,又有从内地迁徙来的罪犯和民众居住,粮食给养耗费巨大,当地又“地固泽(碱)卤,不生五谷”。没有粮食可供食用,要长途转输,从内地运送,途中耗费特大,所谓“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一钟为6.4石,即起运近200石粮食,经沿途消耗损失,到目的地只有一石了。虽有夸大,但沿途消耗损失巨大却是实情。要及时而有效地解决给养问题,只有就地垦种,生产粮食。说宁夏引黄灌溉始于秦始皇时者认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早已创建了无坝引水灌溉的都江堰和有坝引水灌溉的郑国渠。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以后,全力经营朔方,移民充实边区,变牧地为耕地,达到自给自足,而利用累积的水利技术经验,引黄河水流,开渠灌溉,发展农业是必然之举。但当时的引黄灌溉不是大规模的,史籍上对一般较小工程是不会记载的,即使有私家记载,经过秦末的战乱也会散失。”此说有一定道理,但因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或考古依据,只能作为“相传”。史书有记载的是宁夏引黄灌溉始于汉武帝时。《史记》《汉书》记载,公元前209年夏天秦始皇死后,“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秦亡汉兴,汉初国力较弱,采取和亲之策,与匈奴友善,而匈奴仍不断入寇汉边境,掳掠人畜财物。使北部边郡“不得田畜”。到汉武帝时,经七八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遂于元朔二年(前127年)使大将军卫青、李息等“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而为固”。武帝还采纳平津侯主父偃的建议,立朔方郡,“募民徙者十万口,从事屯垦,以省转输”。元狩四年(前119年)关东大水,民多饥乏,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元狩五年(前118年),又将天下奸猾吏民迁徙到北部边疆。元鼎六年(前111年),“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武帝时连续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实边,从事垦种,并实行军屯,大力经营。“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过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说明今包头以西至兰州附近之间的黄河沿岸冲积平原上都在开渠引黄河水灌溉。“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十万数。”表明当时开发引黄灌区是付出了巨大代价。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率群臣百姓堵塞黄河瓠子(今河南濮阳以南河堤)决口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里所说的西河,据唐朝人杜佑考证,是指今宁夏灵武至内蒙古五原这一段黄河,不是指西河郡。从上述记载可知,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始于汉武帝时是可信的。
古老的渠口控制水源办法(汉延渠小坝进水)
美利渠原引水坝
至今在宁夏平原各地发现的汉城、汉墓群遗址也证实了这里在汉代确有过相当规模的开渠屯垦活动,历史上有名的高渠、光禄渠、七级渠、汉渠等古渠可能就开凿于汉武帝时。
以农为本的中国,治水常是治国安邦的大计。水利事业的进退,历为朝代兴衰的有力佐证。宁夏平原的水利,从汉武帝以来,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也是盛进衰退,但总在前进着。
东汉前期(25~88年),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在西汉开创形成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到安帝时(107~125年),由于西羌强盛,入侵边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官吏百姓纷纷内迁,边塞空虚,水利废弛。到顺帝时(126~144年),西羌北徙,边郡又趋安宁,汉永建四年(129年),尚书仆射虞诩上书请复三郡疏曰:“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帝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书奏帝乃复三郡(即安定、北地、上郡),“使谒者(即河堤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本县,缮城郭,置侯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以亿计”。宁夏平原地属北地郡,其水利灌溉遂得恢复,在工程质量上还有提高,已能做“激河”工程。激河之法,是以船载石在河中落石下沉,形成潜坝,以抬高渠口水位,增大入渠水量。若无一定技术,很难沉到预定位置,所谓“使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宁夏无坝引水的主要渠道,都采用此法引水,群众称之为“引水”,又名“迎水”。
水经注图(宁夏青铜峡部分)
东汉以后,历经三国、两晋,200年间宁夏平原为羌、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占据,战乱频仍,水利事业衰退。到北魏统一中国北方后,才有了一个安定的局面,水利事业又得复兴。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刁雍任薄骨律镇将(镇治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史称刁雍明敏多智,才识恢远。四月末,他到任后见“官渠乏水,不得广殖,兵人口累,率皆饥俭”。于是上表请开艾山渠(按:艾山渠全长120里,引水能力30立方米/秒~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4万余顷,疑记载或传抄错误),遂在河西古高渠之北8里,沙洲分河之下5里处平地开凿新渠,北行40里还入古高渠,再北行80里,共长120里。为保证新建渠口的进水量,又在西河(黄河支岔)上,由东南向西北斜筑拦河坝一道,将西河断绝,“使西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余顷”。“官课常充,民亦丰赡。”还有薄骨律渠溉田1000余顷,可能也是刁雍主持开修的。由于兴办水利,薄骨律镇成为北魏时期一个富庶殷阗地区,所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常被调运支援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