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农民需要懂市场经济的“父母官”

尽管跳出了农门,但在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液,对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感情,总爱为农民操心。一天晚上从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的经济信息节目中了解到,山东某地农民将60%的山楂树砍了,究其原因是,山楂价格偏低,销路不畅。当记者采访乡里的干部时,“父母官”竟支支吾吾绕圈子,还怕丢了面子。与此同时,在另一地方,农民却大量种植山楂树,农民说乡村干部不仅设法找到了销路,而且就地组织山楂深加工,准备出口。显然前面的“父母官”没有尽以责任。

近闻,某乡长带领一帮干部深入农村指导春耕生产,有一农民问曰:“今年春天种什么好?”这位乡长回答说:“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究竟种什么好我也说不上。”这样回答不能叫群众满意。以上这两件事,我总觉得不是滋味,像这样的“父母官”,做做“催粮要款,刮宫流产”之类的工作也许还可以,但要说带领农民“下海”淘金恐怕是不行的,至少说是不合格的,农民不需要这样的“父母官”,农民需要的是懂市场经济的“父母官”。

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极大地鼓舞着广大农民。许多农民一方面为能“想种什么便种什么”感到喜悦,另一方面,对如何直接面向市场搞生产抓收入,还缺乏足够的准备。搞市场经济,就得按照价值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布局。但对农民来说,由于受地域、信息、接触面等因素的束缚,很难掌握到底种什么好,种哪样赚钱,有可能大家都产生一个心理,别人不种的我也不种,你种什么我也跟着种什么,一窝蜂上阵,结果出现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出现农产品新的买难卖难。

笔者认为,市场放开,绝不能认为可以对农民撒手不管。市场经济对农民,尤其是对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还是新事物,在农民还没有学会“游泳”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将他们推向“大海”,还得给他们一个“救生圈”。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干部,转换行政职能,顺应市场体制的建立,全方位地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父母官”应积极主动地当好市场经济的先行官,发挥自己接触面广、信息来源多、知识素养高、接受信息快等优势,广泛吸收了解各方面信息,为农民提供服务。

(原载《宁夏共产党人》1993年第11~12期)

作者在浙江嘉兴市乌镇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