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代健康观
第一节 正确的健康观
一、关于健康
健康,无论对国家、民族及个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国民的体质息息相关,只有健康的体魄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无论是人类的自身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以自身健康为前提,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在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新世纪,拥有高素质国民和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先决条件。
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什么是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Health is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a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这就是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数十年来,这一概念已经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尽管一般人难于达到完美状态,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努力,使自己的健康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概念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功能异常、免疫疾病的单一概念。
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对健康的描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良好的身体、精神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称。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主要的社会性目标。”
1989年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提出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即从现在健康观来看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四方面。
(一)身体健康
一般指人体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三)心理健康
是指能正确认识自己及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表现为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向上、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三)社会适应良好
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并为他人理解和接受。
(四)道德健康
是指能明辨是非,能按照社会规范的准则约束自己的言行,能为大众的幸福作出贡献。
健康强调了环境要素,认为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健康是由许多互相交叉、渗透、影响、制约的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健康的构成条件一般归结为四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学基础(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的生物学)、生活方式和保健设施。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前人曾把健康比作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是“1”后面的“0”,有了“1”,后面的“0”越多则越富有;反之,没有“1”,则一切皆无。“1是不能倒的,是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指出:“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阐明了健康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健康与生活、事业的辩证关系。曾经健康很容易做到,但整个人生中都拥有健康者则微乎其微。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无论从人自身的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发展的参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都必须要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倘若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都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
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许多思想家、医学家孜孜不倦地探讨生命的本质,创立了形形色色的传统医疗观、养生观,并以此作为早期人类向自然、向自身疾病抗争的武器。遗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发达的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体功能的退化和健康水平的下降,因此保持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为了获得健康所要付出的不应是金钱,而应是参与运动的热情。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更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投资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已经由物质转向人力,人力资源的投资包括教育、技术培训、保健和体育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论证人力资源的投资时,把“延长公民的寿命和增强他们的体质”的保健措施列为人力资源的首位。
现代科学的高速度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数不尽的好处的同时,也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大面积环境污染造成的城市居民生存条件恶化;各种营养素的不合理摄人,造成人体内新陈代谢的紊乱,有害物质的沉积;先进工具的不断问世,使人们运动不足,“肌肉饥饿”;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造成了人类生物结构和功能的退化;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导致了千奇百怪的心理障碍与疾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康问题层出不穷等。现代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灰色”健康、营养过剩、运动不足、功能退化、高度紧张,这五大“杀手”正使某些“文明”疾病广泛蔓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生活。
1. “灰色”健康
现代生活造就了一个“灰色”健康群体,或称亚健康群体。其症状是: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失眠多梦、烦躁、易发怒、健忘、胸闷、头疼、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消极悲观、情绪低沉、犹豫不决、偏执等。现代生活综合症、双休日综合症、空调综合症等形形色色的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病症都属于此列。这个亚健康的人群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日趋升高。
2. 营养过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类的消费量大幅度增加,引起高脂肪、高能量食品的摄取过度,造成营养过剩。
3. 运动不足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手工工具、复合工具、动力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等阶段。劳动方式也就经过了体力型、半体力型与智力型的过程。这自然便导致了人的运动不足。
4. 功能退化
现代生活的另一大“杀手”是人类的功能退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长时间伏案工作已经成为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活动方式。坐姿所造成的“运动不足”、“肌肉饥饿”影响人体健康,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5. 高度紧张
比功能退化更可怕的健康生活“杀手”就是高度紧张。日益紧张的生活环境,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人们付出很大的健康代价以适应生存的需要。
在解决由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各种身心问题的办法中,最好的途径就是动员人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作为恢复人的体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意味着一种人性的解放。通过愉快、自由地享受体育生活,可以发展人类的智力和认识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与人、社会和大自然产生沟通和交流,使人们拥有了健全的体魄和人格,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因此,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当今人类获得健康的可靠保障。
二、健康的标准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而且还要求心理健康。既有身体健康,又有心理健康,才是一个完美的健康的人。另外,健康的人,还必须具备能遵守社会秩序、努力工作的安定状态。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身体各个器官的系统功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状态。身体健康的标准在于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系统、皮肤、头发、指甲等发育正常,体质良好,体能全面,有连续工作的能力和较快的恢复能力。
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一是具备健康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二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三是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的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总之,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动态平衡,身心统一,积极追求最佳状态,并带来快乐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对人的整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如果人的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一方面会通过心理影响生理反应,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疾病,特别是各种严重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溃疡病和癌症等;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一旦失常,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还会给社会造成
社会健康是指与他人及社会环境互相作用,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社会健康包括参与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与人和睦相处,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靠的关系,以及健康的行为。在健康教育中应该强调社会健康的重要性,要提高个人的健康知识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增进健康水平。荷兰学者斯宾诺曾对健康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可见,健康不仅是个人的需求,也是家庭和社会的需求。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 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病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 头发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新标准
1.“五快”(生理的健康标准):快食、快便、快眠、快语、快走。
(1)快食是指胃口好,不挑食,吃得迅速,说明人体内脏功能正常;
(2)快便是指大小便通畅,便时无痛苦,便后感舒服,说明人的肠胃功能良好;
(3)快眠是指入睡快,睡眠质量高,睡醒后精神状况好,说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4)快语是指说话流利,语言表达准确,这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5)快走是指行动自如,步伐轻捷,这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况良好。
2.“三良好”(心理的健康标准):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1)良好的个性是指心地善良,处世乐观,为人谦和,正直无私,情绪稳定;
(2)良好的处世能力是指沉浮自如,客观观察问题,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较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待人接物宽和,不过分计较小事,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三)医学专家提出的健康状况综合自测标准
1.1个月内体重增减在3公斤之内。
2. 每天的体温波动保持在1摄氏度以内。
3. 脉搏72次/分左右。
4. 每一天的进餐量稳定在1~1.5公斤,超过平常量的3倍或少于1/3为不正常。
5. 大便定时,每天1~2次。一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大便4次以上为不正常。
6. 一昼夜尿量1500毫升左右,多于2500毫升或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7. 每晚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嗜睡则为不正常。
(以上7项标准中,若有一项不正常者,应向医生咨询;若有两项不正常者,提示可能患有某种疾病;一旦有3项或3项以上不正常者则肯定患有某种疾病。)
据有关研究报道,按上述的健康标准进行评价,只有15%的人达到健康的要求,而15%的人有病,大部分人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
三、健康的价值
在WHO的推动下,健康的新概念在全球得到了传播,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与此同时,世界还公认健康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促进健康不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也是教育部门的责任,并且还是全社会的责任。个体不但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和向社会求得医疗服务,而且要在促进他人和全社会的健康方面承担义务。这就要求人们应重视健康的价值,具有增进健康的强烈意识,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正确观念。
(一)健康既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
马克思曾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作为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可以想像,经常因病缺课、因情绪障碍而滋生事端,或因营养不良而长期精神倦怠的学生,即使采用最好的教学方法,他们也无法高效率地学习。只有健康的学生才能在学校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学校教育在人生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好各项教育活动。我国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三者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任务,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其中“体育”就包含着提高学生健康的教育作用。
(二)健康是人们奉献社会和享有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拥有健康,才能优化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自我价值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从而奉献社会。一个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必定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反之,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就无法享有生活,享有幸福。
(三)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和潜在动力
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在一个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先进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的健康水平无疑会极大地提高。1979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所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描述为“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因此,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志。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现代社会中,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谓高素质的人才,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健康的体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是高素质人才成才的物质基础。拥有健康的高素质的国民和专门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
(四)人民健康是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基本目标
1979年《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1988年,WHO总干事马勒博士(DnMomefi)一针见血地指出:“必须让人们认识到,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丧失了一切。”我们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就是要把健康看成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和权利,看成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民健康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目标中的基本目标。
四、影响健康的因素
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一)环境因素
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使自然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间接或潜在危害,称之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具有机制复杂、效应慢、周期长、范围大、后果重的特点。当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镉、汞、硫、氮氧化物过量排放造成的酸雨;氟里昂造成的臭氧层空洞和放射性污染问题等。这些污染物严重地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酸雨使全世界森林面积每年以2000公顷的速度递减,加速了土地沙化,每年沙化土地面积达40多万公顷。噪声、大气、水源、土壤污染无时不在困扰着人们日常生活。噪声对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听力损伤及其连锁反应。噪声使成年人精神紧张,工作能力降低,出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甚至导致精神疾患。大气污染的慢性中毒常引发呼吸道炎症、哮喘和肿瘤。水源污染可造成流域人群集体中毒。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把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厉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环境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2.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组合。不良社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政治制度对健康至关重要。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使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济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营养状况和人口状态无不受经济的制约。因此,经济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大量调查证明,社会经济状况与人民健康水平成正比。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民健康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每年全球低体重出生儿2200万,其中95%是在发展中国家。就国家内部的不同阶层而言,其健康水平也是差距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抽样调查居民人均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1952年为2270千卡,1990年增长到2630千卡,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文化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享有文化和接受教育的权利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享有健康的前提。人群的文化水平与人群的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决定着人的健康观和健康价值观,决定着人是否能作出有益于健康的决策。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常与较低的教育程度相联系。
(二)生物学因素
引起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和导致遗传疾病及伤残与障碍等遗传和非遗传的内在缺陷,归类为生物学致病因子。目前虽然人类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变化,把关注健康问题的目光引向了“生活方式病”和“行为致病因子”,但生物因子对健康的危害依然存在,而且不断出现新问题。
WHO最近发表报告警告说:“艾滋病、结核病、淋巴腺鼠疫和黄热病等新出现的或卷土重来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正在上升。而且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已成全球性问题,一些简单的感染有时都很难找到有效的治愈方法。”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00万人,艾滋病患者200多万人;全世界每年各种传染病患者有6亿人。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被确认,如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O157 H7大肠杆菌、与溃疡病有肯定关系的螺旋杆菌、导致淋巴腺癌的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等。今天,我们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仍不可忽视。
由生殖细胞或遗传物质突变所引起的疾病称遗传病。由非遗传的出生时伴有缺陷的疾病称先天性疾病,如母亲感染风疹病毒造成的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已知遗传性、先天性疾病有4000种以上。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307%,即每年约有26万缺陷疾病患儿出生,其中70%~80%由遗传因素所致。遗传因素在影响人类健康时,常与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制约。如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遗传因素占2/3,环境因素占1/3。许多遗传病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便成为异常基因库,对人类健康产生更大影响。
(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人的生活式样,是生活活动的总和。包括生活态度、生活水平和生活惯常行为。作为一种致病因素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指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给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这种危害具有潜伏性、积累性和广泛影响性的特点。有报告称美国死亡率在前10位的病症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40%,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现在人们通常把行为和生活方式致病因子所致的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慢性病称之为“生活方式病”。1993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WHO慢性非传染病控制综合规划中心主任会议预计,到2015年死于“生活方式病”的人数占发展中国家总死亡人数的60%,发达国家达到75%,“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作为青年大学生,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其中最重要的危害因素就是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运动和不洁性生活。其次是滥用药物、安全事故和暴力等。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和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针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健康需要,所提供的必要的、可能的服务。良好的卫生服务对健康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危害健康。良好的卫生服务包括健全的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的服务网络、充足的卫生资源及其合理配置与平等分配。但是,卫生服务的投入与效益并非成正比,个人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能力是影响卫生投入效益的重要因素。所以,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维护健康的策略
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一位大学生的世界观都基本趋于形成和稳定。因此,大学的教育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受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成长,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
从WHO提出的健康概念以及前面对健康和健康价值的阐释,我们可以感受到健康对于形成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维护健康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维护健康呢?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和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的方式。第一,使每一位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健康和卫生知识;第二,使每一位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第三,培养每一位大学生正确的健康态度,树立现代健康意识,增强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责任感。
维护健康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是要求他们从自身做起。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
许多事实表明,大学生中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所致。例如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不懂科学减肥的方法而盲目减肥,致使体重下降的同时身体也随之垮掉。相反,如果掌握了相关的健康知识,这类现象就不可能出现。
(二)努力改善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因为一个人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是促使其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而这种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来自学校健康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受到个人学习动机和所处环境的影响。
(三)努力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理论和知识,经常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在发现身体有问题的时候要积极寻求指导或寻求治疗。同时,还应当认识到,注意个人健康,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对社会的负责。因为,社会就是由我们每一个个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四)努力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
例如,远离毒品,不看黄色录像,不沉溺于网吧和不参与赌博等。同时,应当认识到偏离行为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性,要自觉加以克服。
(五)讲究心理卫生,促进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改变,使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因此,当自己的理想和需要不能满足时,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心理卫生问题或心理障碍。此时,我们应当学会正确的排解方法,或及时到心理咨询部门请求帮助。
六、促进健康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和群体(不论健康状况如何)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相对明显、确实的一组行为群,由此可知,促进健康的行为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这组行为必须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相一致,即该行为在客观上对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道德)有利。个人或群体为增进健康而采取的行为,要以不损害他人的健康为前提;其次,作为促进健康的行为,要表现得相对明显,即要有一定的强度;最后,促进健康的行为一般要求表现较稳定,即有一定的持续时间,短暂性的有益健康的行为表现不算作促进健康的行为,例如偶尔进行一两次体育锻炼是不能够被视作促进健康的行为。
(一)促进健康行为的五个主要特征
1. 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吸烟。
2. 行为表现有一定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如饮食的定时、定量和起居有常。
3. 行为和动机与能力的协调一致,以及行为与所处环境的和谐。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
4. 行为的强度在常态水平及有利于健康的方向上。如运动量的大小要适中。
5. 个体的行为既要符合自己的个性,又要在个人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冲突时,能够随自身和外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如个人的锻炼习惯也可以因地制宜。
(二)促进健康几种行为
1. 日常健康促进行为,如平衡膳食和适量锻炼等;
2. 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和按时预防接种等;
3. 避免有害环境行为,如对污染环境的避让和防护、对焦虑心理的调适等;
4.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如戒烟、不酗酒和不滥用药物等;
5. 预警行为,如乘车系安全带、事故中的自救等;
6. 求医行为,即在意识到自身患病时,主动就医,真实提供病史和症状的行为;
7. 遵医行为,确诊疾病后,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行为;
8. 病人角色行为,即解除原有社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接受治疗和社会服务,以及积极康复行为等。
前面五类行为称为预防保护性行为,后面三类称为积极治疗性行为。
(三)促进健康行为的方法
1. 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人的生活要有规律,否则神经系统就不可能形成“动力定型”,从而使人的一切生理活动变得杂乱无章,生物节奏被扰乱,使人体各种器官总处于疲于应付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身体健康状况就会受到损害,各种疾病也会发生。大学生可以灵活支配的时间较多,每天从起床开始,早锻炼、吃饭、学习、休息、文化活动、自修和睡眠都有很大的余地和自主权,完全可以有规律、有节奏地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要学会自我控制,提高对遵守生活作息制度、讲究个人生活卫生意识的认识水平。否则,不仅容易养成生活懒散与不拘小节等不良习性,也不利于增进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
2. 积极的休息与睡眠
积极的休息是指通过变换工作和活动的方式,以协调机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和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转换过程,从而使机体保持动态平衡和大脑得到休息。与之相反,消极的休息则是以静态为主,或坐或卧。睡眠被视为最彻底的休息。研究表明,充分的睡眠能恢复机体的疲劳;增加机体对各种紧张刺激的耐受程度;增进食欲;加速排泄;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使机体能有充分的精力去迎接挑战。
休息的方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可强拘一格。例如:从事了体力劳动之后,休息方式最好采用文娱活动的形式,如听音乐,看电影;而在脑力劳动之后,休息时可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篮球、游泳等。
3. 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营养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营养是维护健康的物质条件和前提。相反,营养失调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由于各种原因使机体长期缺乏某种营养素,造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症,或者摄人的某种营养素超过机体的需要,过多的营养素贮存在体内,也可以造成代谢紊乱而形成营养过多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与不合理膳食有密切关系。
合理营养的关键是平衡膳食。主要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数量充足、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并且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人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每天的食物应包括谷类和薯类(米、面、杂粮、马铃薯、干薯等)、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和纯热能食物(动植物油、使用糖、酒类)。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会于1997年通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平衡膳食提出了八点建议。它们是: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膳食要适量,并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4. 科学锻炼身体
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达到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适应能力、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并可以丰富生活、增添乐趣、调节心理情绪。但是,我们也应当知道体育锻炼是把“双刃剑”,如果不遵守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不遵守科学体育锻炼的原则,体育锻炼不仅不会增进人的健康,反而会破坏人的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是: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锻炼身体应从个人实际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实际出发,确定锻炼目的、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地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负荷。例如,由于性别、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差异,体育锻炼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运动项目、练习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时间和运动负荷。在每次锻炼前,都要评估自己当时健康状况,使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不要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是指在安排锻炼内容、难度、时间及负荷等方面要根据人体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要求,使人体在不断适应的同时,体质得到增强。例如,进行体育锻炼时,当机体对一定运动负荷产生适应之后,这种负荷对机体的刺激会减弱,此时,可适当增加练习时间和次数,然后让机体产生新的适应。但运动负荷要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3)持之以恒的原则
持之以恒的原则是指锻炼身体要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只有安排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科学地制定健身计划,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不断有效地增强体质。例如中断体育锻炼后,随时间推移,体质和运动能力较前明显下降。
(4)全面锻炼的原则
全面锻炼的原则是指以一个主要运动项目为主,然后辅之于多个锻炼内容的锻炼方法可以使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方法上的多样性可以弥补单一方法的局限性;而运动项目上的“一主多辅”,可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5. 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
吸烟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不良行为因素之一。每年全世界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达300万人。我国是世界烟草消费第一国,现在的吸烟人数超过3亿,为全世界吸烟者的1/4。有专家预测:如果中国人吸烟习惯不改,40年后因吸烟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由目前的10万人增加到200万人。另有预测,到2050年,我国将有5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其中低龄和女性的比例将增加。
吸烟对健康的主要危害有五方面:
(1)是多种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吸烟者可患肺癌和唇、舌、口腔、喉、食道和膀胱等多种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溃疡病等一系列吸烟相关性疾病。
(2)吸烟者污染环境,使不吸烟者被动吸烟。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并不亚于主动吸烟。孕妇吸烟殃及胎儿,造成围产期死亡、自发性流产、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父母吸烟殃及儿童,造成儿童气管炎、肺炎、哮喘。丈夫吸烟殃及妻子,造成妻子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生。
(3)吸烟者造成环境污染。从烟草中分离出的有害物质达1200种以上,它们对人体可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如血氧含量降低、血压升高、免疫机能下降、性功能障碍。同时香烟烟雾作为载体,与大气中其他有害污染物产生协同催化作用。
(4)增加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
(5)吸烟造成的医疗负担和缺勤误工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与此同时,被动吸烟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主动吸烟者。因为,吸烟不仅对吸烟者的自身健康产生影响,同时由于环境污染,致病和促使发病因素增加,使周围的不吸烟者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例如,孕妇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对下一代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肓有较大影响。
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健康对人们的重要,不吸烟、拒绝吸“二手烟”必然会成为社会主流趋势。大学生首先应当从自身做起,不吸烟,并且还要积极劝导他人不去吸烟。吸烟的人则要尽快戒掉这个不良习性。
6. 避免酗酒和药物滥用
在日常生活中,饮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饮食行为或某些人群的生活习惯。一般人们认为,少量饮用含低度酒精的饮料是不会造成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破坏的。并且,饮用低度酒精饮料的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之一。孰不知酒精也会引起依赖现象。无节制地过度饮酒,或经常饮酒,则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换句话讲,就是酗酒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破坏而影响学习、影响生活和影响前程。
酗酒是指无节制的过量饮酒,是一种影响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异常行为。据WHO的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因酗酒而死亡的约75万人,长期酗酒者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1~3倍。
酗酒分为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两类。急性中毒、车祸、犯罪、斗殴、损伤、家庭不和和意外死亡等;慢性危害有慢性中毒综合症、肝硬化和神经精神疾患等。由此可以看到,酗酒带来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应当自觉戒酒,杜绝酗酒。
除了酗酒,药物滥用也是危害身体健康的不良行为。据WHO和国际刑警组织估计,全世界各种形式的药物滥用者逾2亿人,每年死于毒品成瘾和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百万人,药物滥用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致死病因。
药物滥用中所说的“药物”并非平时所指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具有一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化学物质”,而是指能够影响人的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导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为了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滥用则是指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例如,不能完成重要工作、学业而损害身体健康,导致了法律上的问题等。滥用强调的是不良后果,如因吸毒而犯罪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熟阶段,应该自觉抵御各种诱惑,提高自身的控制能力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而这些正是预防药物滥用的基本保障,即要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
7. 避免不洁性行为
性传播疾病是指由性行为接触作为主要传播方式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如不洁性行为可以引发性病。
从世界范围来看,性传染疾病的流行情况是:病原体与性病种类明显增多,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日益严重。淋病、梅毒等经典性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以病毒(艾滋病等)为主的现代性病流行日益明显。在一些西方国家的疾病构成中性疾病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淋病,在传染性疾病报告中常居首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性传播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性传播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洁身自好,信守一夫一妻制,注意性生活卫生,使用避孕套等屏障措施,并且学习性生理和性卫生知识,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8. 及时调控情绪问题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看,不良心理因素正从多方面、多渠道对人类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害。情绪因素是心理源性疾病(即以人的心理为源地,以外界不良因素为条件,借助人在生理方面存有的差异及缺陷,主动或被动、注意或不注意地使人产生的疾病)发生的基础或条件。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的身外刺激作用于人体时,都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和由该中枢支配的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广泛的生理反应,以及相应的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等生物化学反应。当到达大脑皮层的一部分神经冲动被人这个主体意识到后,引起复杂的生理反应,表现为喜悦、悲伤、愤怒或恐惧等,这就是情绪。人的情绪带来的后果势必引起人体本身一些生理生化类反应,如支气管收缩时出现哮喘、心率加快时出现心悸等,但人体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耐受性,故一般的情绪因素不至于促发心理源性疾病。只有当外界刺激达到一定强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性和耐受性时,才会引发异常情绪反应,如果持续过久,就容易促发心理源性疾病。
因此,平时就要从心理上建立并强化防病意识,掌握防病的主动权,驾驭正确的心理思维、言语行为。例如,在心理思维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把握住心理平衡,维系良性心理及生理功能,避免或消除一些来自心理方面的疾患。而在言语行为上,则注意对人格、形象、健康和对他人的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这就要求每个人自尊、自爱和自重。而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真正把握和行使好防病的主动权。此外,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好情绪活动的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受到诸如焦虑、困惑、迷惘等情绪袭上心头时,应及时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调节或舒缓这些不良情绪。
9. 学会幽默与解嘲
幽默与解嘲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释放被压抑的情绪,避免刺激和干扰,摆脱窘困场面,消除身心的某些痛苦,有助于加速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疲劳,通过对下丘脑系统的良性刺激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因此,培养幽默与解嘲的能力,学习用幽默与解嘲的方式对待烦恼,化大事为小事,可保持和增进健康。
10. 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由心理学家或有资格的咨询人员对来咨询者进行各种心理方面的帮助,对他们在学习、生活或社会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卫生问题给予解释、劝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传授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等。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它不仅使人开心,更使人成长。这里的成长就是通过咨询的过程,使来咨询者提高心理素质,自己想通了,认清了问题的本质,知道了该怎么做,达到了人们常说的心理平衡。因此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转化为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积极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和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从这层意义上讲,心理咨询也帮助人们学会辩证地看待生活当中的忧愁和烦恼。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和劝导得来的,而是靠启发和领悟获得的。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年)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顶峰的体验”(Peak Experience)。因此,以往那种旧的观念,认为心理卫生问题不是疾病,或者认为是病,但又羞于启口,怕别人笑话而不愿或不敢去进行心理咨询是非常错误的。每个人可能都会在某个时期产生心理卫生问题,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