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课题研究的成果与认识
一、成功地构建了体现课改理念的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师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才能有效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实践教学研究中,我们对本课题教学模式,经历了从陌生、困惑到理解、运用,最后达到熟悉、亲切、驾驭自如的研究历程。通过对常态课、汇报课、公开研讨课的不断研究、探索、充实、调整、完善,现在,在任务式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除了积极创设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外,都能自如地运用本课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上课,教学中灵活巧妙地把确立、导入、执行、展示、评价等任务,组织形式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随机进行。我们认为本模式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片面授技。在体育教学中只重视教的过程,不重视学的过程;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认为学生只是教育的客体,学生的学习方法往往被教师包办代替,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任务式体育教学是向着多元化的趋势方向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特别是把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的体育教学方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机地融进教学流程中,激活了课堂的生命活力。
第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任务式教学中“说”任务,明确要求;“说”操作要求,指导构思;成员在小组“说”任务;以及其他学生的评议,学生“说”的面积广,几乎人人都有“说”的机会。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成了学习的主人。
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较实验前均有明显的提高。由于在实践研究中,要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来支配、来决定、来创造行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今后努力方向,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得到发展,并使其树立科学的终身体育价值观。
第三,落实了教师“导”的作用,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的统一。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身心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应始终贯彻于这一过程中,这也是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教学前,老师对各个环节的目标进行预设,教学进程中,通过说、评、议、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体育技术的引导、疏导、辅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术,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快乐乐学体育。
二、形成了融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任务式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各种任务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学生则变成一个劳动者、求索者和设计者,转变了师生等级观念,树立平等、民主、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参加实验的全体教师通过在实验过程中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多次碰撞,转变了单纯靠教师的教来提高学生能力的观念,确立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成绩好就是人才的观念,确立了任何学生都有才,都有发展潜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我们从教育的困惑中走了出来,树立起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整体优化的课程观,全面的人才观,正确的质量观。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由于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潜心钻研教学理论,灵活地运用教材,灵活驾驭教学方法等能力有了长足的进展。
四、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促进教师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注重创新,业务水平提高很快,激发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使教师深切感受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成果获取的愉快。六年来,课题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了新的领悟和新的发现,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在2004年县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中,课题组中就有6位教师参加上课,其中叶海辉老师获一等奖;吴连德、杨芬老师获二等奖;罗小兵、冯海蓉和郑君飞3位老师获三等奖,6人所上的优质课教学中都成功地运用了任务式教学;叶海辉老师的《龙与奥运》课荣获2002年浙江省创意课二等奖,2004年10月,在浙江省新课标教学设计评比中,《玩纸板》荣获了初中组第一名,并在温州市上了一节展示课,得到了与会同仁的高度评价。最可喜的是由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叶海辉老师所执教的《爱的合作》实践课,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的248节课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另外,《初中体育任务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自主 合作 创新》、《任务式教学模式下的技能教学》等课题相关论文在省市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五、丰富了体育的课程资源
体育课的课程是目标统领内容,而教材内容是结合自己学校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这无疑给了我们体育教师一个展现自我才华的空间和舞台。而任务式教学进入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六年来,课题组开发、挖掘许多课程资源,丰富、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如布条、红砖、报纸、校园定向、竹杆舞、室内外游戏和常规体育器材的开发(如垫子、栏架、拔河绳、羽毛球、跳绳)等。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提炼、大胆运用,你会发现,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源于灵感、源于生活之中、源于校内条件等。
六、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由于采用任务式教学,教师讲授时间大大缩短,学生练习时间增加;学生比较能采用自我中意的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体育活动,满足了自我发展的需要,从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发展和价值,体验到体育活动中交友的快乐,争吵减少,互谅增多;学生在友好、协作、互相帮助中进行体育学习,促进了群体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变得会动脑筋,敢提问、爱质疑,并有很多创意的见解,促进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新知识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由以往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创设各种“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合作交流,探究知识,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听讲、被动的接受的学习转变为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尽量获得终身受益的知识与技能。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要求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式体育教学模式能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实践,真正实现了以健康为核心,以任务为主线,任务以活动为载体,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了“做”的机会,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在于组织学生开展适时的活动,及时提供并调整学生学习运用交流过程中的问题,通过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任务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