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养生站桩功其它桩法
前面已介绍胸肩位撑抱养生桩功法,为适应面比较广的站桩功养生式,也是最易于向技击桩转化的基础桩。养生站桩功还有其它几种形式,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腹位撑抱势站桩功
准备势采用养生桩站桩功准备势3分钟左右,将左右两臂徐徐抬至小腹位,两手心向小腹脐部内抱,两手指尖相对、两手距小腹之间距离均为两拳左右,肘略外撑,肘关节弯曲为大于90度钝角,手以内抱为主,手背、小臂略有外撑之意;两目注视外界目的物,意念中与外界产生关系。腹式呼吸宜静、长、细。此功也可闭目训练,但功前准备势时间应稍加长3~5分钟为宜,如很快闭目,会因注视外界目标定位时间过短,有时体内平衡调整还未到位,容易出现身体晃动等平衡不稳现象。此功因手臂为下位腹式,所以易于放松,又因腹位脐部为下丹田部,对腹式呼吸掌握有利,其气血温养效果较好,有与其它种气功练用接近的功效,但此功是大成拳功法,练者千万不要意守丹田或作守窍、行气等导引之术,否则容易出偏,且不符合大成拳“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的拳学理论原则。练功时精神、意念宜在己身与外物之间方为正确。每次练功时间宜定为半小时以上为宜。收功用站桩功法准备势。(图27)
图27
二、提插式站桩功
准备势后睁开双眼注视外物,左右两手在身体两侧原位,手心向大腿,两手下垂,手指下指不变,手臂位基本不变,只是肘部不是纯自然下垂,而略作弯曲外撑,手与小臂因屈肘向上部提拉,离原准备势位约高一拳左右,手心距大腿间距也略分开约一拳左右,两小臂与地面成90度垂直态;左右大臂向身体左右外侧由肘部向外分撑,肘部形成较大钝角,两手十指分开,掌心含虚,十指尖向地面方向有下插之意,小臂与肘有上提之意,肘外撑,腋下含虚,全身意松静,顶项,沉肩。练此功者在练功中易出现舒适感。王芗斋先生生前曾有此桩功留影,后人研练养生功法者多选提插式站桩做为练用形式。每次练功时间宜半小时为宜。收功时采用3分钟准备势。(图28)
图28
三、撑按势站桩功
准备势同上,然后两眼睁开视外物,同时徐徐将左右两手翻转掌心向地面与地面平行,十指尖指向身体前方,屈肘成大于90度钝角,左右两手拇指距大腿外侧均约两拳左右距离,肘分撑,手背部向小臂、腕部上拉,两手掌外侧向身体左右下方撑按,松肩、含胸、头上顶,腿略弯,练功时意念中除与前面外物有相关意感外,两手尖意向前插,手掌下按,手掌外侧向外撑按,屈臂撑肘,意念中以撑按活动为主。练功时亦应在有意无意之间,不要过于用力强求。此功较上两桩功法力度略强,而手腕、肘、小臂容易出现热、沉、胀之感,主要因为血注上肢稍节所至,坚持日久,对手臂、肘、肩及全身均有内调、温养功效,尤对上肢调理功用作用较大。此功每次选练时间应在半小时左右。练技击者亦可以此桩作斜步技击撑按桩的基础功选练。收功同上。(图29)
图29
四、下位托式站桩功
准备势后,睁目向面前注视外物,然后将两手徐徐置于小腹与大腿之前部位,手心向上,十指分开,肘外撑,肘弯曲为大于90度钝角,左右两手指尖相对,两手指尖相距约为两拳左右,两手小指距大腿前侧根部约为半拳左右距离,撑肘、沉肩,意念中以两手指与手掌同时向上有托物之意,小臂内侧、肘和大臂亦应呼应。此功与腹抱站桩功效大体相同,只是腹抱为前后撑抱。此功为上托外撑,意感功效略有不同。收功同上。(图30)
图30
五、平推式站桩功
准备势后,睁目前视,左右手臂分别徐徐抬至身体左右两侧,与胸部同高。然后手指尖向上,手心朝身体正前方,手背自腕部向小臂后拉,十指分开,两手掌与地面垂直成90度直角,两手相距二尺左右,两手距前胸约三拳距离,沉肩、坠肘,肘部为大于90度钝角,肘低于肩,手略高于肘,意念中两手有前推之意,手背后拉,撑肘、顶腕,两手与后背之间有前后分挣之意,头上顶,腿微屈。此桩以前后劲意念为主,间有左右分合、上提下按之意感。练功时力度近似撑按势站桩功。由于手、肘、肩、背间二争力较强,故此桩于机体局部整体间协调性较好,易于从中求松整之劲。练功时整体气血运行及桩感较强,此桩利于胸腹器官内调、温养。亦为练者较普遍的选桩形式。每次站桩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收功同上势。(图31)
图31
六、上托式站桩功
准备势后睁目前视,然后左右两手臂由身两侧缓慢抬起,抬至头顶左右上方,两手心翻向头顶朝向天空,两手指相对,指尖相距略大于一尺,手背与头顶相距约三拳左右距离,肘部为大钝角,两肘向身体左右两侧外撑,沉肩、项顶,两手臂应在头项部略前上方位置,手臂不宜向身后,应在身前方为宜,否则会造成肩部过紧,容易引起酸痛和僵紧。此桩为养生桩式中力度较大的桩式,故宜松肩、沉肘为要(意念),即在初向上抬起手臂时,注意抬手不抬肩的原则和手位在头的上前方向,就会避免僵紧之弊。意念活动应以手心向上托物,肘左右分撑、手背与肩又具有下拉之意。此桩利肩背,消上焦,具温中益气效果,更利于内调髀胃,利心肺等功效,但因力度较大,初练者亦以每次站5~10分钟时间较好。随练功日期增加,可逐渐加长每次练功时间,以半小时为宜。此桩如有基础对练技击者,日后站上手位技击桩大有助益。收功同上势。(图32)
图32
七、上抱势站桩功
要领要求同上托式,间架结构亦相同,只是左右两手心转为朝下,左右手指相对,有如抱头之状。意念活动以手心抱向头顶为主,而手背、小臂与肘部亦应有上撑意念。此桩力度略小于上托式站桩功,故手臂、肩部较上托式易于放松,功效亦近似上托式,但此桩练时千万不要将意念导至头顶或意注头部某穴位上守窍、导引,否则易造成头部不适或头痛、头晕现象,血压不正常者不宜练此桩式。初站桩每次练功时间应以五至十分钟为宜,日后可站半小时左右即可。收功同上势。(图33)
图33
八、背靠式站桩功(也称背手式)
准备势后徐徐将左右两手背于身后,手背与腕部贴于后背腰部,两手指尖相对,两手指尖相距为一拳距离,肘部弯曲为90度角,两手背宜由腕部向外凸,以手背凸出部位轻贴于后腰肾俞穴两侧。此桩为背手休息势桩,对驼背,肩、胸、背、项、腰部不适或慢性病者有调养、治疗功效,并宜心、肺、肝、肾的调养。练功时间应以半小时为宜。此桩为老年、体弱、慢性病者选练。收功同上势。(图34正面、图35背面)
图34
图35
养生桩尚有双撑、推按、扶案、抓球、肩抱、环撑等多种形式,因其中的练用效果和间架结构与上述各势多有相近似之处,故本书从略,不作介绍。
总之,养生桩是以养为练,由练而用,用体现在调养、健身、医疗、保健功效上。同时练养生桩日久亦有健体强身、恢复本能、增长功力的功效,只是养生桩侧重于“养”。另外技击习练者为求得松整力,必须用养生桩作调节松紧的基础功法长期练习,以达养、练、用合一的拳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