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理性的经济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经济学
褪去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外衣,你就会发现经济学是一种浅显并且贴近生活的思维方式,懂得经济学的人可以看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小到家庭经济,大到国际经济。经济学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懂得经济学的人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支配个人收入,知道怎样花钱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用。
就像在牛顿力学原理中假设时空是绝对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铁球下坠的实验时假设空气阻力是忽略不计的,所有的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成立的,脱离了这个假设条件,真理也有可能变成谬误。在经济学中作经济分析时,最根本的一个假设就是经济活动中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生活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中,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经济人”,而这里的“理性”又作何解释呢?它是指每个人做决定的出发点都是利己的,而且这个决定也是最佳的,即可以得到最大的效益。“自然的”经济规律是由一种自发的力量来控制的,不需要人刻意规范。所以在经济学假设中,每个经济人并不需要考虑太多周围的因素,只要抓住“利己”这一点就行了。因此不会有人因为一时心血来潮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因为性格问题错过唾手可得的经济利益,更不会有人慷慨地把自己的赚钱机会拱手让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想也做到“理性”这点,我们就必须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下面先来做一个测试,假如你打算花50块钱去看一场电影,结果在路上不小心把身份证弄丢了,重办身份证也需要50块钱,你还会去买票看电影吗?可能你会觉得这个问题问得真奇怪,这两件事明明没有什么关系嘛,丢了身份证碍着我看电影什么事呢?无非就是心情受点影响。但是我们把情况稍微变动一下,假如你打算花50块钱去看一场电影,结果买了票后不小心把电影票弄丢了,你还会去再买一张电影票吗?怎么样,答案有变化吗?以上两种情况,结果都是损失了50元钱,但是我们心里趋向的选择为什么会不同呢?
我们的心理感觉告诉我们,买电影票和重办身份证是两码事,但是买电影票和重买电影票就不同了,那等于花了双倍的钱去看电影,当然不划算了。但是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这两种选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凯恩斯曾提出一个“博傻理论”,就是当一个东西的价格涨势正猛时,总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高价购买下来,因为他相信会有一个更大的“傻瓜”花更高的价钱再把这个东西买走。“博傻理论”里的投机行为是在等待更大的“傻瓜”,只要自己不是最“傻”的一个,那么自己就是有利可图的。炒股、炒楼等行为都是可以用“博傻理论”来解释的。在反复无常的金融市场中,这种非理性的思维已经让很多人深受其害了。
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呢?简单来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时刻明白任何收益都是有成本的,必须在各种选择中作出取舍,并选出对自己效用最大的那一种。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各种物品对每个人的效用是不同的。
就好比甲乙两人都用10元钱买水果,甲爱吃苹果,他就愿意花10元钱买苹果而不买香蕉,因为苹果比香蕉带给他的效用大。但是在爱吃香蕉的乙看来,花10元钱买苹果能带给他的满足感远不如买香蕉,所以乙就选择买香蕉,而放弃苹果带来的效用。这就是甲和乙两个个体的理性选择。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每天都做的小事与经济学联系起来,而实际上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了。生活中的选择往往不是“非A即B”那样简单。
比如怎样去单位上班这件事。去上班的方式可以有步行、骑车、开车、坐公交几种方案,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来决定到底哪种方案是最优的。假设因为开支不允许的原因,开车这一项被否决了,那么剩下的三个选项还是受到很多不同条件制约的,例如这个人的职业,单位和家的距离,今天是什么天气,路上是否堵车,时间是否充裕等。了解经济学的分析方式,就可以把各种条件的权重进行比较研究,最终根据不同的情形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