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货币的起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货币打交道。那么,究竟什么是货币?货币的存在形式有哪些?货币的职能是什么?货币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过程?货币和经济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是本门学科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

货币是普通而又神秘的。货币的历史悠远而复杂,其存在的形式也因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货币是与财富、收入不同的概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1.1.1 货币的起源理论

研究货币的起源是正确理解货币本质的关键。人类社会在地球上已有百万余年的历史,货币却只不过是几千年以前才开始出现的事情。对于货币的起源,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经济学家都看到了其与交换发展的联系。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1.中国古代货币起源说

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先王制币说,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即先王选定某些难得的、贵重的物品作为货币。如中国的传说中,伏羲收集天下的铜铸成货币,黄帝把金铸成货币等。与这种观点相对的是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观点,司马迁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即“为币之行,以通农商”,货币是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而自然产生的。随着农工商三业的交换和流通渠道的畅通,货币和货币流通应运而生,随之兴盛。

2.西方货币起源说

亚里士多德在描写了物物交换之后说:“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收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钱币’就应运而生了。”这种钱币是“中介货物”,是“某种本身既有用而又便于携带的货物”。

西方的货币起源说大体有三种,一种是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另一种是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了解决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第三种是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产生的。

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

上述学说的提出者们对于物物交换的困难及向媒介交换的转化,引述过很多生动的事例并作了多方面的剖析,得到的结论是:货币只能是进入交换的多种商品中的一种。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基本上也是沿着这条思路进行的,但却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用最完整的劳动价值论揭示出推动这一进程的本质矛盾:那就是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揭示出劳动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统一体,进而揭示价值的实质及其表现的必然途径,然后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导出货币这一范畴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必然性。

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与其他商品的交换才能证明其存在,并在其他商品上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中,用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另一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在交换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作为其他一切商品等价物的商品,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和商品交换是分不开的。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价值的等价交换,但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通过交换价值找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外衣,这就是价值形式问题。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就是货币产生的过程。

在商品交换发展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这是商品交换处于萌芽阶段的价值表现形式。商品交换最初是在原始公社之间发生的。原始部落都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条件不同,偶尔会发生互相交换余缺产品的行为。例如,内陆的原始人集团拿粮食同沿海的原始人集团交换食盐,平原地区的原始人集团拿牲畜同山区的原始人集团交换石刀、石斧。由于原始公社多余的产品不多,生产力低下,不会经常有剩余的东西用来交换,同时也还没有出现社会分工,所以,原始部落之间的这种商品交换只是偶然现象,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交换从另一种商品上表现出来,也只是偶然发生。这时的交换可以写成“A=B”,表示商品A很偶然的和商品B发生了一次交换。如:1只绵羊=2把石斧。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共同生产逐渐被个人生产所代替;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公社与公社之间的交换,一步一步地被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所替代。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给以后可以用来交换的产品已较前增多。所以,交换日益发展成为经常的现象,交换的范围也扩大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只能偶然地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可以同多种商品相交换了。因此,商品的价值表现扩大了它的范围。一种物品的价值可以由许多种其他物品表现出来。这时的交换可以写成:

(3)一般价值形式

物物交换有极大的局限性,必须是双方同时需要对方的商品,且要有足够的可用于交换的数量才可以,这使交换的发生非常困难。人们在交换中发现有一种商品在交换中出现的次数会非常多,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是被广泛需要的,如果有了这种商品再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会很容易,这种商品就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这时,商品交换就分解成了两个步骤,即先用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再用一般等价物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此为一般价值形式。可以写成“商品A=一般等价物=商品B”。如:

(4)货币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说明商品生产关系的日益确立,但那时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都不一样,一般等价物的不唯一性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商品交换的发展需要一般等价物的统一,当一般等价物最后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时,就出现了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称为商品流通。此阶段可写成“商品A=货币=商品B”。如:

1.1.2 货币的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价值形式长期演变的产物,当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时,货币就独占了价值形态的位置成为商品社会价值的天然代表。同时货币具有了流通性、普遍接受性、社会垄断性和排他性,这些为一般商品所不具有的基本特性,就是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让我们看到的,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

1.币材的性质

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和物品,币材应具备以下一些必要条件。

(1)价值的稳定性

价值的稳定性是货币的先决条件。历史上的普遍情况是,货币的实物形态本身也应具有内在的价值,如金银。然而,内在价值的要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现代货币的实物形态(纸币和硬币)只是纯粹的价值象征,它们不再由贵金属铸造,但这种情形也只是近期才出现的。

(2)数量上的有限性

与它的需求量相比较,货币的供给应处于短缺状态。这似乎与有效的交易媒介的基本条件相矛盾,但为了在支付中被接受,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或较为稀缺。正是由于其数量上的有限,货币才成为被人们持续性地追求的对象。

(3)普遍接受性

普遍接受性是货币的基本特征,即货币必须为公众所普遍接受。原则上,可接受性是通过法律来强制执行和加以保证的,没有哪个社会成员会坚持使用其他支付形式。但如果人们对官方货币的价值失去信心,禁止他们拒收官方货币的行为也就没有足够的合法性。他们可能需要其他商品或币值更为稳定和更方便交易的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4)供给富有弹性

货币必须能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而有弹性的伸缩。货币能否满足此条件,关系到币值的稳定与否,这是货币能否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若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需求量,其价值就会下跌。这表明尽管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是价值的单位标准,但它本身仍是一种商品,其价值也会波动。

(5)分割性

分割性是为适应交易所需。交易数额有大有小,货币应有分割的特性,如货币除有各种不同面值外,还有各种小额辅币。

(6)易于保存与携带

易于保存与携带是保证货币被普遍接受的前提条件。易于保存即在保存过程中不会损失价值,无须支付费用;同时也要容易被携带和运输,即易于从一个地方携带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中,才能保证公众愿意接受它。

2.货币形态的演变和发展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货币形式。从古至今,充当过货币的物品很多,货币的形态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任何交易者认为重要的商品,如牛、羊、铜、铁、贝壳、羽毛、石头、谷物等都可以并确实被用做货币。但大多数社会都很快确定用贵金属,特别是黄金和白银作为货币。随着货币体系的演进,出现了以国家权力为支持的价值符号,如纸币、铸币、信用货币等。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最原始、最朴素的形式。它本身既作为商品,同时又作为货币在充当交换媒介。

曾经充当过交换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如贝壳、兽皮、猎器、农具等都曾在不同时期充当过货币。最早的货币是用做装饰品的珠、玉、贝等,象征着祥瑞和驱恶避邪,人们乐于接受。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各种类型的贝壳都被用做货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子安贝,它是一种生长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边的蜗牛贝壳,大约有1英寸长。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有记载子安贝作为礼物使用。最早的中国硬币就是子安贝的青铜仿制品(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直至19世纪,子安贝都被正式作为印度交易单位中小额找零的形式来使用。由于用贝作为货币,具有坚固耐磨,便于携带和天然单位等特点,所以它的使用范围较广、流通时间较长。

在不同的社会里,有时牛也被作为货币。因为它具有货币的一些特征——便携性、耐用性及相对稀缺性。古罗马人相信,在采用硬币之前,他们的祖先曾经把牛作为货币。他们还认识到,单词“货币”(pecunia)就来源于单词“牛”(pecus)。在中世纪的爱尔兰及许多非洲民族,牛也是一种有限的货币形式。但对于那些零星的购买活动来说,一头牛的价值太高,很难分割成更小的单位,所以它不适合作为全能型货币。

此外,从中国到古罗马和埃塞俄比亚,另一种经常被用做货币的物质是盐。在世界许多国家,盐也很难获得,因此价值较高,自然就可把盐作为价值标准。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的探险家,他记载了在中国13世纪后期的四川,盐作为低价值的货币,而黄金作为高价值的货币:80桶盐等价于1根金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些实实在在的商品充当货币存在着体积笨重、不便分割、易腐烂变质等缺点,而金属在交换中具有同质性、可分性和易于保存等优点,于是出现了以金属充当币材的货币。

(2)金属货币

① 金属货币的初级阶段。充当货币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而铁作为货币的情况较少。这是因为铁的价值较低,用于交易过于笨重,而且易锈蚀,不便保存。古希腊斯巴达,公元前6世纪有使用铁钱的记载,中国五代十国之际出现铁钱,宋代四川专用铁钱,有些地方铁钱、铜钱并用,但流通范围有限。至于金、银、铜作为货币的先后顺序并非简单地、严格地从践金属向贵金属过渡。中国最早的货币金属是铜和金两种。商代的墓葬中曾出土有铜铸的贝。进入周代以后,中国一直是铜币流通的天下,直至20世纪30年代还有铜币的流通。黄金在商代的遗址中即有所发现。到战国时期,在古籍中已有很多用黄金论价、估价财富、馈赠、赏赐之类的记载,而其单位或“斤”或“镒”,已很确定。白银,在西汉的著述中已经出现,但直到宋代才逐渐成为主币,与铜币并行流通。在中国,白银的流通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终止。西亚、中东、地中海沿岸等地,铜作为币材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左右。但在一些古文明较发达的国家,主要币材是白银,其出现也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金的出现或许更早,但与白银比,未占主要地位。中国境内出土的有波斯、拜占廷等地的金币、银币,银币的数量大大多于金币。公元13世纪以来,在西欧,金币逐渐增多,到18—19世纪已占据主要地位。到20世纪初,在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中,币种已均由黄金垄断。

以黄金、白银作为货币,几乎是所有国家共同的历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金属有以下几个特点:币值稳定,便于携带;价值大,易于分割;不受场景、季节的影响、易于储藏;具有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但是,黄金等贵金属作为货币也有其局限:贵金属的产量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且生产贵金属耗费的劳动量大;在流通中鉴别成色和称量麻烦;携带运输成本高等。所以,贵金属货币并非是最理想的货币。

② 铸币。虽然货币最终固定在金银上,但金属货币最初仍是以条块形式流通的,这种做法给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有些富裕的、有名望的商人在货币金属块上打上印记,标明重量和成色,以便于流通。当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并突破地方市场的范围后,对于金属块的重量、成色要求具有权威的证明。最具有权威的自然就是国家,所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货币的新的要求,国家便把金属块铸成一定的形状并打上面值,这样就出现了铸币。

所谓铸币,就是指由国家统一铸造,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铸成一定形状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政府根据铸币所包含的实际价值标明铸币的面值,并以其信誉作担保。

中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有三种形制:一是“布”,是铲形农具的缩影。最早的布出现在西周、春秋;二是“刀”,是刀的缩影;三是铜贝,通常称之为“蚁鼻钱”。到战国中期,在秦国,圜钱大量流通。圜钱是铜铸的圆形铸币,有两类:一类是中有圆孔;另一类是中有方孔。有孔是为了可以串在一起以利于携带。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中国铸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秦统一中国前后,正是这种形态的铜铸币,统一了中国的铸币流通。汉武帝时建立了“五铢”钱制度,钱面铸有“五铢”字样,说明重量。一铢等于1/24两。唐朝建国后,铸“开元通宝”钱,代替了五铢钱,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清代。

在中国,由于铜币流通了2000多年,长期以来人们是把铜与货币等同起来。所以,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钱财,往往被讥讽为此人有铜臭气。

银元是西方贵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制。西方金银铸币出现很早。圆形、无孔、铸有统治者的头像是其一贯特点。但在中国,流通银元之前,从无金银铸币流通的记录,广泛流通银元是从鸦片战争之际开始的,其中流通最多的是墨西哥的鹰洋。由于流通方便,晚清之际也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元。最初是铸有龙的图案的“龙洋”,并在1910年将银元规定为国币。民间俗称的“袁大头”,是袁世凯在位时的北洋政府所铸的袁世凯头像银元;1927年国民党政府也曾将“国父”孙中山的头像铸在银元上。

最初的铸币都是足值货币,我们现在把它叫做代用足值货币。但是铸造重量轻、成色低的铸币,即劣质铸币,是古代货币流通中反复发生的事情。原因是铸币常出现重量和成色不断降低的现象:有些人常从铸币的边上削刮下一点金属,然后再使其进入流通;正常的磨损(随着铸币连续地使用,它必然会不断地磨损);政府蓄意制造不足值的铸币,以此来搜刮财富。但这并不影响铸币的流通,因为它是建立在政府的信誉和强制力基础上的。

目前,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价值储藏方面。它们更多的是一般商品,发挥着一般商品的职能。但是,在那些经济、政治局势动荡,爆发战争的国家,这些贵金属仍然发挥着货币的一些功能。

(3)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日益扩大的结果。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有专门经营货币的行业出现。它们替客户保管金银、鉴别成色、兑换铸币等。在替客户保管金银时,需向客户出示相应的保管凭条。这些保管凭条,最初只是作为客户取回其保管金银的一种书面证明。随着商品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在现实商品交易中,为避免兑换程序上的烦琐,保存金银的客户不再先用保管凭条去取金银,而是直接用保管凭条进行商品劳务的购买与支付。于是保管凭条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取代金银发挥货币的各种职能。保管凭条就是典型的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作为金属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制凭证,故亦称为纸币。代用货币解决了资金数量上的不足。如一些国家借助于国家权力,以黄金为准备金发行纸币,规定流通中的纸币按一定的比例兑换成黄金,比如,36美元=1盎司黄金等。这些以贵金属为基础发行的纸币都是代用货币。

所以,代用货币就是黄金等贵金属货币的替代品,代表黄金等贵金属发挥货币的职能。通常是由政府和银行发行,其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是一种不足值货币,但都有十足金银为保证。代用货币可分为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兑现纸币是可随时向发行的银行兑换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且有携带便利,避免磨损和节省金属等优点;不兑现纸币是不能兑换金属铸币或金银条块的纸币,是流通中的货币符号。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普遍采用的货币形态。当政府或当局开始发行没有黄金或任何商品支持的票据时,这些票据被称为“信用货币”。所以,信用货币只是政府通过银行向社会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不能与金属货币兑换,实际上它只是一种货币价值符号。

货币形式发展到信用货币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商品货币尤其是贵金属货币的生产成本高昂,相对而言,纸币或铜币、镍币几乎无生产成本。第二,贵金属的数量不能被轻易地改变,而纸币的数量几乎可在一瞬间发生增减。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是人们对此货币抱有信心。

信用货币的主要形态有以下几种。

① 辅币。辅币多以贱金属铸造,本身所含的金属价值低于其货币价值,一般由政府独占发行,其功能主要承担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② 现钞。现钞一般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其功能主要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③ 银行存款。存款是存款人对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这种货币又是债务货币。银行存款种类很多,主要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此外随着信用的发展,一些小额交易,如顾客对零售商的支付,职工的工资等,也广泛使用这类的货币。

④ 支票。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给工商业者开立支票存款账户。银行给存款人一本有一定格式的纸片,称为支票,存款人正确地填写后,命令银行向持有人支付其指定金额,可用于支付货款、各种收费,履行对国家的财政义务,等等。在交易中用支票比用通货更为方便与安全。此外,用支票支付可提供交易记录,而用通货则不能。通常情况下,人们接受支票方式付款,但法律并不强制人们接受支票作为付款的工具。

(5)电子货币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发展,支付系统目前已部分地实现了向电子货币系统的转换。由于电子货币根本看不到货币的影子,而只是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中的数据,所以也称做超物货币。准确地说,电子货币是指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储和处理的存款,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支付功能的非现金货币。顾客在购物,享受服务或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时,计算机自动将交易金额分别记入双方的银行账户。它具有转移迅速、安全和节约费用的优点,是货币形式发展的新趋势。

人们大量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金融交易和货币支付活动,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储值卡、电子钱包等,与此同时,还可借助于上网的计算机、自助柜员机或用电话操作来对货币存储额进行补充。信用卡不是货币,但是它代表的延期货币支付行为紧随交易之后。储值卡或“智能卡”代表了新一代的塑制卡,且现在越来越普及。它们都是内置芯片的塑制卡,并按电子货币单位收费。利用电子支付系统,持卡人可直接在商店中进行支付,而无须考虑开立账户的银行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