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对于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始于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因此,古典学派从生产成本的差异角度论证贸易的动因,实际上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方面来论证的。亚当·斯密在批判西欧重商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的比较优势理论,约翰·穆勒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回答了贸易条件的决定及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问题。本章在介绍古典贸易理论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因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贸易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它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乃至整个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基石。
2.1 古典贸易理论的演变
2.1.1 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
实际上,历史上最早对国际贸易做出理论解释的是重商主义(mercantilism),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则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货币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斯、斯塔夫德、孟克列钦等,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
1.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贵金属,如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一国拥有贵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富强的主要标志。为此,国家的首要目标就是积累货币,为达到这一目标,国家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如何增加金银呢?重商主义认为,在国内市场上,一人所得必为另一人所失,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国民财富在国内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再分配,并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因此,要增加一国财富,国家除开采金银矿以直接增加金银供给量之外,只能依靠开展对外贸易。托马斯·孟的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这一书名,就反映了英国和其他国家重商主义者的基本信条。
重商主义认为,要保证金银不断进入他们的国家,必须保持国际贸易顺差。只有出现贸易顺差,外国用金银偿付贸易差额,金银才会流入国内,否则会导致金银外流。国际贸易为一国提供了获取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也是获取财富的机会,这是重商主义贸易理论的核心观点。
2.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主张
基于上述贸易理论,重商主义主张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具体包括以下政策。
(1)限制乃至禁止金银出口。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立法,绝对禁止金银出口,同时尽量输出商品,增加金银进口。对外贸易中要做到绝对的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并保证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顺差。晚期重商主义不再绝对地反对金银出口,也不要求对每一国的贸易都是顺差,而是强调出口总额要大于进口总额,以使金银等贵金属流入国内而增加财富。
(2)实行对外贸易垄断。为保证贸易顺差,增加金银财富,一些国家垄断了对他国的贸易。如16世纪的葡萄牙政府垄断了对东方的贸易,西班牙政府则垄断了对美洲殖民地的贸易。通过贸易垄断,保证本国取得廉价原料,并高价向他国出售本国工业品。
(3)采取奖出限入政策。为保证贸易顺差,重商主义主张实行高额的保护关税政策,对进口实行种种限制,对出口给予多种奖励优惠。如当时的英国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同时,奖励本国制成品的出口,规定当本国商品无法和国外商品竞争时,政府退还对本国商品原材料征收的税款,并在必要时给予补贴。
3.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与政策的评价
作为对国际贸易最早给出理论解释的重商主义,其理论与政策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可取之处。如奖出限入的保护主义政策对某些国家的特定时期是有必要的,追求贸易顺差对增加国内货币量供给促进本国经济扩张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从整个体系上来说,重商主义贸易理论与政策存在着重大缺陷。
(1)狭隘的财富观。重商主义是从国家财富增长的角度讨论了国际贸易的作用和国家应采取的政策的,但不把商品看成财富、只把金银等贵金属看成国家财富的唯一形态,无疑是肤浅和狭隘的。货币是财富,但财富不仅仅是货币,重商主义混淆了财富和货币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狭隘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得出金银积累就等同于财富增加的观点,并把追求贸易顺差和贵金属流入作为一国奉行的政策目标。显然,货币或金银一般只构成国民财富的一小部分,一国财富多少并不能仅仅按照其拥有的金银数量作为衡量标准,而更应当按照可供国民消费的衣、食、住、行等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
(2)肤浅错误的贸易观。重商主义只是把国际贸易看成为一国提供获取贸易顺差从而也是获得财富的机会,而没有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对贸易原因的解释是肤浅的。同时,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即一国从贸易中的得益必然要以另一国的利益损失为代价。显然,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没有认识到贸易的互利性。实际上,两国间的自由贸易是一种正和博弈,“两地之间自然、正常地进行的没有强迫或限制的贸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3)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不具有通用性。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应采取严厉的保护贸易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这无疑会限制国际贸易的广泛开展。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表明,自由贸易更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虽然在特定的产业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有其合理之处,但显然在各行各业普遍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对各国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2.1.2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生活在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抨击了重商主义,提出了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理论。
1.斯密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斯密认为,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并不能真正促进一国财富的增加,生产扩大才能提高生活水平、增加本国的财富,生产扩大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斯密认为,社会分工的程度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而开展国际贸易则是克服国内市场狭小对分工程度限制的有效途径。国际贸易通过市场空间的扩大,将分工由国内延伸至国外,使国内分工拓展为国际分工,分工范围和贸易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分工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财富的增加。从促进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角度,斯密找到了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源。
既然应当开展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那么依据什么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呢?对此,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这一概念,并以此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斯密认为,由于自然条件和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各国存在着绝对成本上的差异。各国应该按照绝对成本的差异进行国际分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就可获得分工利益。也就是说,各国应按绝对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和出口本国绝对成本低的产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产品,这样就可以获得绝对利益,增加国民财富。
在论证依据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时,斯密首先论证了绝对优势对于国内分工和贸易的有益性。他说:“每一个精明的户主的座右铭是:凡是制作起来比购买更费钱的东西,绝不要在家里制作。裁缝不自己制鞋,而是向鞋匠买鞋。鞋匠不自己缝衣服,而是雇裁缝缝制。农民不自己制鞋,也不自己缝衣,而是雇两种匠人做。他们都发现,用一种使自己对邻人居于有利地位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全部劳动,用自己劳动的一部分产物或者它的价格去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是于自己有利的。”
既然对国内分工和贸易是有益的,按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也应该是有益的。斯密进一步论证说:“对每一个私人家庭来说是精明的行为,对一个大国不可能是愚蠢的行为。凡是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更加低廉的价格供应的商品,最好是用我们自己的按某种优势使用的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去购买它。”斯密举例说,苏格兰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但是其成本要比国外高3倍。在这种情况下,苏格兰政府采取限制进口葡萄酒,鼓励在苏格兰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一国的绝对优势是如何具有的呢?在斯密看来,绝对优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的自然优势,主要指不同国家由于在地球上的不同地理位置决定的气候、土壤和矿藏等自然性的绝对优势;另一类是后天的获得性优势,主要指不同国家由于技术发展上的不同水平决定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等后天获得的优势。斯密认为先天的自然优势是形成一国绝对优势的基础,而后天的获得性优势则可以弥补一国自然资源上的不足。获得性优势可以积累,通过不断投资和向国外学习技术,一国的获得性优势会不断增加。两方面优势的相互结合构成了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绝对成本优势。
斯密大力倡导自由贸易,其自由贸易思想与他所倡导的经济自由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斯密强烈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垄断,提出国家不应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而应听任“自然秩序”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动和谐,让人们拥有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他说:“每一个人的资本应投入何种劳动,何种劳动产品具有最大的价值,他根据当时情况,可以比任何政治家或立法家做出更好的判断。”同样,在对外贸易方面,斯密也反对政府管制和垄断,倡导自由贸易。根据斯密的论述,个人理应具有从任何地方购买物品(包括国外产品)的权利,不受关税和进口限额的限制。对于一国采取的出口鼓励的诸项措施,斯密也进行了批评,他说:“将国外市场的垄断权赋予国内任何一种工艺或制造业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指导私人应当用何种方式去使用自己的资本,这在几乎所有的场合,必定是一种无用的或有害的规定。”
2.斯密贸易理论的意义与缺陷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最早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斯密的贸易理论对整个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积极意义表现如下。
第一,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和对自由贸易的倡导扭转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使自由贸易理论成为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斯密生活的时代还是重商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重商主义不仅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阻碍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步伐。正是斯密的贸易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所认为的国际贸易只是对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也正是在以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的批判下,人们的思想开始摆脱重商主义的桎梏,自由贸易理论开始成为其后200多年来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流。正如马克·斯考森(Mark Skousen)评价的那样:“他对经济自由的精彩表述改变了世界,使世界摆脱了重商主义和国家的大肆干预。没有他的领导,工业革命也许还要再等上一百多年。”
第二,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奠定了其后长时期内国际贸易理论的探求方向,为李嘉图等人的贸易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很早时候,人们就已觉察到专业化分工的好处,斯密是较早发掘专业化分工这一经济学中最深刻和最卓越的成果的经济学家。他阐明和论证了绝对优势理论,并以此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尽管其后不久李嘉图就提出了更有解释能力的比较优势理论,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无疑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研究方向——探求一国的优势之所在。无论是李嘉图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优势,还是赫克歇尔与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后来的贸易理论学家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将他们的研究重心放在探索决定优势的各种因素上。
第三,斯密的贸易促进分工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思想为新贸易理论所继承,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当然的逻辑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贸易理论突破了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理论前提,把规模经济作为贸易产生的独立因素来加以研究。斯密在论述其分工和贸易理论时,强调对外贸易会为贸易国提供一种“伟大的和重要的服务”,即具有促进其某一工艺或制造部门的劳动分工更为完善的作用。分工的完善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的提高使该国提供的该种贸易产品价格更为低廉,从而会进一步强化该国在该产品上的绝对优势。斯密的这一思想为新贸易理论所继承和发展。在新贸易理论学家看来,贸易导致分工发展实际上就是促进了贸易国某一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报酬递增出现。从这一方面来说,斯密的分工与贸易理论是后来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
人们对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批评集中在其绝对优势理论假设得过于严格上。按照斯密的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必须至少有一种产品与贸易对象国相比,其生产成本绝对低。只有如此,该国这种产品才能进入他国,从而获得贸易利益。但如果一国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的话,该国就无法开展国际贸易。显然,斯密的贸易理论与贸易实践不尽相符。贸易国一方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贸易仍可以发生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斯密的理论是无法解释这种情况的,而这一难题在另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那里得到了令人较为满意的解释。
2.1.3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完成者。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证了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解决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从而奠定了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
1.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
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自由贸易的思想,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体制下,各国都必然地将其资本和劳动用于对本国最有利的方面。这种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同整体的普遍利益联系在一起。”但是,李嘉图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而是提出了更为完善和精妙的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根据国内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相对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而对于生产相对成本比较高的商品,即使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也以从国外进口为有利。这一理论不仅表明了自由贸易使两国都受益,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表明了即使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一个国家都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仍然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只要两国各自生产有比较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有利可图。
李嘉图采用了英国的毛呢和葡萄牙的葡萄酒交换的例子来论证其比较优势原理。英国生产一定数量的毛呢需要100人一年的劳动,酿造葡萄酒则需要120人一年的劳动。葡萄牙生产相同数量的葡萄酒仅需要80人一年的劳动,生产毛呢需要90人一年的劳动。他论证说:“英国出口布匹以换取葡萄酒,因为这样做会使其工业的生产效率更大,它所得到的布匹和葡萄酒会比它自己生产这两种商品所得的要多。”另一方面,“即使葡萄牙进口商品所需的劳动少于英国,这种交易也可能发生。虽然它能用90人的劳动生产毛呢,但它仍会从需要100人的劳动生产毛呢的英国进口毛呢。因为它宁愿把资本投在葡萄酒的生产上并以此从英国换取更多的毛呢,也不愿意挪用种植葡萄酒的一部分资本去生产毛呢。”
我们不妨用表2-1来概括英、葡两国毛呢和葡萄酒的生产成本情况。
表2-1 生产单位商品所需的劳动者数量 单位:人
不难看出,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英国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按照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英国两种产品都无法和葡萄牙交易。李嘉图则非常巧妙地说明了两国在上述情况下进行贸易仍然是有意义的。
从表2-1中可以看出,尽管葡萄牙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它在葡萄酒生产方面的优势更大。因为如果用毛呢衡量,其葡萄酒生产的相对成本为90/80,而英国葡萄酒生产的相对成本为120/100。同样,英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虽然都处于绝对劣势,但两相比较,它在毛呢生产方面却具有比较优势。因为如果用葡萄酒衡量,其毛呢生产的相对成本为100/120,而葡萄牙毛呢生产的相对成本为80/90。
比较优势构成了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李嘉图指出,如果英国的劳动力全部用来生产毛呢,而葡萄牙的劳动力全部用来生产葡萄酒,即各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但各种产品的总产量会增加,而且通过贸易,双方都能获益。
为分析简便,我们假设英国共有220个劳动力,葡萄牙共有170个劳动力。国际分工前英、葡两国一年共生产2单位的毛呢和葡萄酒。国际分工后,英国专门生产毛呢,一年可以生产2.2单位(220/100)的毛呢;葡萄牙则专门生产葡萄酒,一年可以生产2.125单位(170/80)的葡萄酒。两种产品的产量都高于国际分工之前的水平。通过国际贸易,两国各自国内的消费量也会增加,从而使双方都能获益。但具体获益情况还取决于两种产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假定两国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1︰1,按此比例,如果英国出口1.1单位的毛呢,并从葡萄牙进口1.1单位的葡萄酒,那么,两国国内消费量变化情况如表2-2所示。
表2-2 贸易后英、葡两国国内消费量的变化
显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并按一定的国际交换比例进行贸易,两国获得的产品数量都要比自己直接生产更多。从比较优势学说出发,李嘉图描绘出了当时国际分工的模式。他说:“通过提高生产总额,让人们都受益,用相互利益和交往这一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的各民族结合成为一个大同社会。正是由于这一原则,葡萄酒得以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得以在美国和波兰种植,而金属制品和其他商品得以在英国生产。”
2.李嘉图贸易理论的评价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有以下几大方面。
第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破了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的局限性,解决了绝对优势理论无法解释贸易国一方在所有部门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贸易仍可以发生的理论难题,从而把古典贸易理论奠定在比较优势这一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后来的要素禀赋理论及其他贸易理论研究的方向主要就是进一步探求决定比较优势的各种因素。
第二,李嘉图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保护贸易政策的批判彻底扭转了许多国家的贸易政策的方向。李嘉图坚定地支持自由贸易,他对贸易限制政策进行了令人信服且卓有成效的驳斥。特别是在1813—1815年英国有关《谷物法》的论战中,李嘉图对《谷物法》进行了激烈的批驳。1846年英国《谷物法》的废止与李嘉图的批驳不无直接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李嘉图1817年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更是从理论上驳斥了保护贸易思想。其后自由贸易成为主流的国际贸易理论思想,也成为诸多国家特别是先进国家政府信奉的主要贸易理论。
第三,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落后国家参与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开拓出一条可行的道路。这一理论告诉人们,一国即使在任何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处于绝对劣势,仍然具有比较优势部门,而只要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工和贸易,就能比封闭经济获得更大的利益。落后国家虽然劳动生产率低于先进国家,但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际分工和贸易能节约社会劳动,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从先进国家引进所需的技术和设备,由此取得的社会经济进步显然要快于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发展。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尽管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他对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探讨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中非常有用的工具。但是,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视角看,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有些过于简单,不能用以全面地分析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对此,保罗·克鲁格曼曾做过比较中肯的评价。具体来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完全分工的结论与现实不符。正如克鲁格曼所说:“简单的李嘉图模型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分工,而它在现实世界中根本看不到。”在李嘉图的理论模型中,贸易国进行分工生产时,一国会专门生产这种贸易品,另一国则专门生产另一种贸易品。而在现实中,国际分工实际上是不完全分工而不是完全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是分工程度的深化而不是分工的绝对化。产品边际成本递增规律、一国争取更大的动态利益的考虑及国家安全等非经济方面的原因等都使国际分工呈现不完全分工的状态。
其二,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李嘉图论证了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利,但未明确探讨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国际贸易通常会影响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贸易中有受益者,也有受损者。自由贸易给贸易国带来整体上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贸易受益者的收益多于受损者的损失。例如,李嘉图反对英国当时的《谷物法》,利用其比较优势理论来论证停止对进口谷物征收关税的好处时,主要是基于英国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而未具体分析《谷物法》的废除对英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
其三,强调相对生产率差异是贸易产生起因的同时,忽略了各国资源差异及规模经济等其他因素对贸易起因的影响。国家间开展的国际贸易是丰富多彩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并非贸易的唯一起因。李嘉图的理论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论证贸易起因和影响的,而忽略了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及规模经济等因素。这不仅使其贸易理论体系并不完整,也无法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之间开展的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当然,要求李嘉图的贸易理论考虑更多因素不免有些苛刻,毕竟,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深受当时各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学发展的水平的限制。可以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其时代达到了巅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实证检验也支持了李嘉图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
李嘉图的贸易理论证明了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是获得贸易利益的基础,但其理论论证集中在生产成本分析方面,而忽略了需求因素,因而无法确定贸易国之间商品的交换比价,继而也就无法确切地分析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问题。直到约翰·穆勒提出“相互需求理论”,才正式将需求面的分析纳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从而回答了国际交换比价(贸易条件)如何决定、贸易利益在贸易国之间如何分配这一问题。
2.1.4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
约翰·穆勒(1806—1873)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繁荣时期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reciprocal demand theory),分析了贸易国之间商品交换比价的确定,以及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问题。
1.穆勒相互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穆勒认为,贸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上有各自的商品交换比例,国内交换比率是由等量劳动投入生产出的不同商品的产量决定的。在国际贸易中,两国商品交换会形成国际交换比例(贸易条件),这一比例必定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才会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例如,假定英、德两国投入等量劳动后,产出的毛呢和麻布的数量如表2-3所示。
表2-3 英、德两国等量投入产出的毛呢和麻布的数量
从表2-3可以看出,英国在毛呢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德国在麻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两国应分工生产并交换自己的优势产品,问题是两国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如何确定。出于获得更多贸易收益的考虑,英国希望毛呢对麻布的国际交换比例越高越好,德国则希望越低越好。两国如果按照10︰15的比例交换,对英国来说,与国内交换相同,贸易收益没有增加,低于这一比例则不能接受,10︰15成为英国对外贸易能接受的国际交换比例的下限,自然也就成为德国交换比例的上限。两国按照10︰20的比例交换,对德国来说,与国内交换相同,高于这一比例不能接受,10︰20成为德国对外贸易所能接受的交换比例的下限,自然也就成为英国交换比例的上限。因此,两国商品交易的国际交换比例介于10︰15和10︰20之间。在这一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内交易,两国才能实现互惠,双方的交易才可能发生。
均衡的交换比例到底是多少呢?穆勒认为,一切贸易都是商品的交换,一方出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所以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两国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贸易条件或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它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这样才使两国贸易达成均衡。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或两国间的交换比例必然发生变动。
假定英、德两国毛呢和麻布的交换比例为10︰17,按照这一比例,英国愿意用1 000×10码毛呢换1 000×17码麻布,德国愿意用1 000×17码麻布换1 000×10码毛呢,双方的相互需求恰好使两国进出口额相等,10︰17即成为均衡的交换比例。如果英国对德国麻布的需求强度下降,需求量降为800×17码,按照10︰17,只需出口800×10码毛呢,而德国对英国毛呢的需求强度不变,还是1 000×10码,此时,10︰17就不再是均衡的交换比例。德国为此会降低麻布价格,提高交换比率,以刺激英国对麻布的需求。假定交换比例提高到10︰18,在此比例下,英国对麻布的需求增加到900×18码,德国对毛呢的需求下降到900×10码,两国间的贸易重又平衡,10︰18就是两国新的需求强度下的均衡交换比例。
穆勒认为,相互需求决定的国际交换比例直接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所得。国际间商品交换比例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对本国就越不利,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因为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说明本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接近于贸易前自己单独生产时的利益;反之,则本国获利越多。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不利,该国的贸易获利越小;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有利,该国的贸易获利越大。
2.穆勒相互需求理论的评价
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引入了需求因素,为贸易条件的确定和贸易利益在各国间的分配提供了理论上的解释,从而发展和完善了古典贸易理论。但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该理论以国际贸易平衡作为贸易条件确定的前提比较片面,现实中两国贸易平衡并非常态,贸易失衡更为常见;二是该理论更适合应用于分析经济规模相当、双方的相互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如果两国经济规模悬殊,将不存在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贸易条件,大国的国内价格将会成为均衡的国际交换比率。
2.2 李嘉图模型
2.1节中介绍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李嘉图本人阐述的理论,本节将用现代经济学的语言和分析方法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做进一步分析。
2.2.1 李嘉图模型的基本假设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建立在以下前提假设之上。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和B),两国都只使用同质的劳动(L)这一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X和Y)。
(2)两国X和Y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在两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家间完全不能流动,两国劳动充分就业。
(4)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相对差异。
(5)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6)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7)不考虑运输成本、其他费用及关税等贸易障碍。
国际经济学以现实的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但通常是以高度抽象化的简单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的。国际经济学通常使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要素的“2×2×2”模型,但是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属于古典贸易理论,把劳动作为唯一的生产要素,所以“2×2×2”模型也就变成了“2×2×1”这种单一要素模型。
假设aX、aY、bX、bY分别表示A国和B国X部门和Y部门的劳动生产率,LX和LY分别表示X部门和Y部门的劳动投入量。根据假设,两国X和Y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在上述生产函数下,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实际上体现为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第(5)条假设抽象掉了两国消费者偏好不同的情况,这样做是为了能使我们更为集中地分析由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所导致的国际贸易。
2.2.2 李嘉图模型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一国的生产要素总是有限的,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产出能力的有限性。经济学中通常用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这一概念来分析一国供给的这种性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是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全部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出的产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曲线,曲线上的每个点代表着X和Y两种产品的某种可能的产出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实际上反映了资源有限条件下产品生产的替代性质:增加一定量的某种产品生产必须以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为代价。经济学中有一个专门的概念表示这种产品的替代性质,即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它指的是为多生产一单位某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在图形上,机会成本就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
在李嘉图模型中,因为只有劳动一种同质要素且生产规模收益不变,所以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为一条直线(见图2-1)。OA是A国全部劳动都用来生产Y产品时的产量,OA'是全部劳动都用来生产X产品时的产量。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各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都相同,均为aY/aX,该比率等于两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直线形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对应的是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形。
图2-1 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是一国生产的两种产品产出的可能组合,但具体选择哪一点生产,还要看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商品的相对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生产者进行生产选择时,依据商品的相对价格,而不只是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均衡时商品的相对价格等于其机会成本。假设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则X的相对价格为PX/PY。当X的相对价格等于其机会成本时,生产均衡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位置也就确定了。在李嘉图模型中,由于机会成本不变,所以当PX/PY =aY/aX时,生产均衡点可以是生产可能性边界AA′上的任意一点,当PX/PY>aY/aX时,该国全部劳动都生产X,当PX/PY<aY/aX时,该国全部劳动都生产Y。
2.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需求
无差异曲线是经济学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常用分析工具。个人无差异曲线是能够给单个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产品的组合。为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在一国所有消费者偏好都相同的假设下,可以得到一条与个人无差异曲线形状完全一致的反映一国整体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2-2所示,曲线U就是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
图2-2 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国际贸易中,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以下用途。
(1)确定一国的消费均衡点。在图2-2中,H1H2是在X和Y的价格给定情况下的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C点也就是在国民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情况下的一国的消费均衡点。
(2)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及其变动。如果国际贸易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更加远离原点,表明社会福利提高,反之,则表明福利下降。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原点处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整体福利提高,但并不表明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随之提高。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虽然表明国家整体福利不变,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都不变。
3.一国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商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所有商品都实现了供求的平衡,在图形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存在一个唯一的切点。在切点处,代表供给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代表需求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拥有共同的切线,该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也就是一般均衡下的X的相对价格。
李嘉图模型中一国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如图2-3所示。直线形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AA′和社会无差异曲线U相切于E点,E点即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点,它既是生产均衡点,也是消费均衡点,同时通过该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均衡时X的相对价格。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X的相对价格PX/PY等于aY/aX。
图2-3 一国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4.两国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与比较优势
现在我们引入另一个国家B国。根据2.2.1节的基本假设(4),同为直线的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有不同的斜率。我们不妨假设aX/aY>bX/bY,表现在图2-4中,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A国的更为陡峭。
在两国的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的假设下,A、B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相同。斜率不同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形状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决定了两国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实现时,两国X的相对价格不同。图2-4中,EA为A国的均衡点,EB为B国的均衡点,通过这两点的相对价格线与各自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重合。因此,封闭条件下A国X的相对价格PA=aY/aX,B国X的相对价格PB=bY/bX。
图2-4 两国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另一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则称该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另一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上述例子中,由于aX/aY>bX/bY,可知PA<PB。所以,封闭条件下A国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需要明确的是,在李嘉图模型中,比较优势完全是由两国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或者说是两国单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引起的。要确定本国在何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需要比较两国的X和Y部门的四个劳动生产率。只比较两国同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决定比较优势所在。即如果aX>bX,只是说明了A国在X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只有比较两国X和Y部门的四个劳动生产率,才能决定比较优势所在。即如果aX/aY>bX/bY,才说明A国在X商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2.3 李嘉图模型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国际贸易的产生与贸易模式
根据前面的分析,封闭条件下,A国的X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其相对价格低于B国(PA<PB)。现在允许两国商品自由流动,A国的生产者发现,将X商品卖给B国,会比在本国市场上出售获得更多的Y商品,因此A国会向B国出口X,进口Y;同理,B国的生产者发现,将Y商品卖给A国,会比在本国市场上出售获得更多的X,因此B国也会向A国出口Y,进口X。封闭条件下两国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异导致了开放后国际贸易的产生。
不难看出,在李嘉图模型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即每个国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同时不难看出,在李嘉图模型中,由于比较优势源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因此开放后,根据比较优势,一国将出口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商品,进口劳动生产率相对低的商品。
2.国际均衡价格的确定
贸易后,X、Y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不再单纯由一国国内的供求因素决定,而是取决于两国的供求因素。因为贸易前A国X商品相对价格低,A国将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B国则刚好相反。A国X的相对价格会不断上涨,这一方面源自B国X进口导致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A国X出口导致的本国市场上供应的减少。同样,B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会不断下降。相对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贸易的进行又会不断缩小相对价格差异。最终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时,国际贸易达到了均衡,此时的相对价格也就是国际均衡价格。
为了分析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我们引入商品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两个概念。商品的相对供给或相对需求是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供给或需求,即一种商品的供给或需求与另一种商品的供给或需求的比率。商品的相对供给或相对需求是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函数。如果用RD(relative demand)代表相对需求曲线,RS(relative supply)代表相对供给曲线。当世界商品的相对供给等于其相对需求,即RD和RS两条曲线相交时,其交点所对应的价格就是商品的国际均衡价格。
图2-5给出了李嘉图模型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图中横轴为X的相对供给或需求,纵轴为X的相对价格,RS为X的相对供给曲线,RD曲线为X的相对需求曲线。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当世界X的相对价格PW低于A国封闭条件下X的相对价格PA时,A国全部劳动都将生产Y,B国全部劳动当然也都生产Y,世界X商品的相对供给为0;当PW =PA时,A国可以选择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生产,B国仍会专门生产Y,RS为图中对应于PA的水平段;当PA<PW<PB时,A国将专门生产X,B国仍会专门生产Y,RS为图中PA与PB间的垂直段;当PW=PB时,A国将专门生产X,B国可以选择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意一点生产,RS为图中对应于PB的水平段;而当PW>PB时,两国都专门生产X,QX/QY变为无穷大。
X的相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X的相对需求与其相对价格成反比。这是因为,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X的购买,相应地增加对Y的购买,从而导致X的相对需求减少。
X的国际均衡价格由X的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通常情况下,RD曲线会与垂直段处的RS曲线相交,如交于图2-5中的E点。均衡的相对价格位于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之间。在此情况下,两国都会专业化生产,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
图2-5 国际均衡价格的确定
然而,上述情况并非唯一结果,还有两种情况也可能出现。第一种情况下,相对需求曲线是RD1,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相交于点E1,此时,B国会专业化生产Y,A国会同时生产X和Y两种商品;第二种情况下,相对需求曲线是RD2,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相交于点E2,此时,A国会专业化生产X,B国会同时生产X和Y两种商品。
3.贸易后的一般均衡与贸易利益
我们主要分析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位于贸易前两国的相对价格之间的情况。
A国的一般均衡如图2-6(a)所示。由于国际均衡相对价格PW>PA,贸易后A国专业化生产X,生产均衡点为A′,消费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和国际均衡价格线相切的点CA。贸易后,A国X的出口量为QA′,Y的进口量为QCA。
图2-6 贸易后的一般均衡
B国的一般均衡如图2-6(b)所示。由于国际均衡价格PW<PB,贸易后B国专业化生产Y,生产均衡点为B,消费均衡点为无差异曲线和国际均衡价格线相切的点CB。贸易后,B国Y的出口量为QB,X的进口量为QCB。由贸易均衡条件可知,QCB=QA′,QB=QCA。
贸易利益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判断。第一种判断方法通过观察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判断贸易收益。观察图2-6不难发现,无论是A国还是B国,贸易后与国际均衡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与贸易前相比都向右上方移动了,表明两国都因贸易而受益。
第二种判断方法是将贸易看成一种间接的生产,通过比较这种间接生产的效率和本国直接生产的效率来衡量。以A国为例,1/aY的劳动能生产1单位的Y商品,而放弃1单位的Y商品,把等量劳动转移到X商品生产上,能多生产aX/aY单位X商品。因为PW>PA=aY/aX,A国以PW的相对价格用aX/aY单位X商品换B国的Y商品,会换回多于1单位的Y商品。这表明,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换取比较劣势的商品,比本国自己生产会更有效率。对于贸易的另一方来说,道理相同。
从根本上说,两国之所以都能获得贸易利益,是两国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国际分工和贸易的结果。国际分工使得各国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各国都更多地把资源配置到劳动生产率相对更高的商品上去,从而增加了世界的总产出,各国通过国际贸易都能够增加收益。
4.贸易利益的分解:交换利益与专业化利益
对于一国从贸易中得到的利益,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交换利益(gains from exchange)和专业化利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交换利益是指一国在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商品以国际价格进行交换所获得的额外利益。专业化利益是指一国通过资源重新配置,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更高的产品生产而获得的额外利益。我们用图2-7来区分这两部分利益。
图2-7 贸易利益的分解
如图2-7所示,贸易前一国生产点和消费点都为E点,其社会福利表现为社会无差异曲线U0。贸易后,该国面对国际均衡价格PW,生产点为A′点,消费点为C点,社会福利表现为社会无差异曲线U2。为了区分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我们过E点做一条与国际均衡价格PW平行的直线,如图中虚线所示,这条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于D点,D点所在的社会无差异曲线U1要高于社会无差异曲线U0。当该国不改变原来的资源配置状况,仍在E点生产,但面对新的更高的X的相对价格PW,该国居民会以PW的相对价格通过出口部分具有比较优势的X商品,换取Y商品,使得消费点从E点移动到D点,社会福利从U0提高到U1,该部分利益表示的就是该国在资源配置不变的情况下,以更高的相对价格从事国际交换所获得的利益,即贸易利益中的交换利益。
另外,面对新的更高的X的相对价格PW,该国生产者会重新配置资源,减少Y的生产,增加X的生产,从而使得生产点由E点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下方移动,直至移到A′点。通过A′点的国际均衡价格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于C点,其对应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为U2。社会无差异曲线从U1到U2的移动表示的就是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该国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专业化生产更高效率的产品而获得的利益,即贸易利益中的专业化利益。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之和构成了整体的贸易利益。
2.3 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2.3.1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劳动成本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所在。但实际上,生产要素并非只有劳动一种,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同时各国劳动完全同质的假设也过于严格。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单纯用劳动成本的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为此需要寻找更为合适的分析工具来解释比较优势。1936年,奥地利经济学家戈特弗里德·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就用机会成本来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用劳动成本解释比较优势的缺陷。
我们用玫瑰花和电脑生产的例子来说明机会成本及如何用机会成本阐述比较优势理论。中国要生产电脑,需要投入一定的土地、资本和人力等资源。为了生产电脑,中国不得不减少其他产品的生产,如玫瑰花。根据机会成本的定义,我们知道,如果用玫瑰花表示的话,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多生产一台电脑的资源所能生产的玫瑰花的数量。
假设中国生产1万台电脑,其所用资源用来种植玫瑰,可生产100万枝玫瑰花。因此,中国1台电脑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100枝玫瑰花。这1万台电脑也可以在南亚某些国家生产,如印度。出于某些原因,假如印度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更适宜玫瑰花生长,印度工人在生产电脑方面比中国工人效率要低很多等,印度生产这1万台电脑所用的资源生产出的玫瑰花的数量要比中国多,假设是180万枝玫瑰花。也就是说,印度生产1台电脑的机会成本是180枝玫瑰花。假设中国和印度生产的情况如表2-4所示。
表2-4 假设的中、印两国电脑和玫瑰花的生产情况
机会成本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所在。用机会成本分析比较优势,其结论是:如果一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该国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每个国家应当专门生产并出口机会成本低的产品,进口机会成本高的产品。
在本例中,中国生产电脑的机会成本比印度低,因此中国在电脑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印度在玫瑰花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应该集中资源生产电脑并出口印度,印度应该集中资源生产玫瑰花并出口中国。
2.3.2 多产品多国贸易与比较优势
两种产品两个国家的模型分析有助于我们摒弃干扰,更为容易地把握比较优势的本质。但在现实世界上,国际贸易更多的是多个国家参与的多种产品的贸易。为此,需要将李嘉图的两产品两国模型拓展为多产品多国模型。
我们首先分析两个国家多种产品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决定。假设中国和美国使用劳动这一种要素生产N种产品,并设ai为中国某产品的劳动生产率,ai*为美国同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为确定比较优势,我们将这N种产品按每一种产品的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比值的大小进行编号。比值越大,产品编号越小,在比值两两不相等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如下不等式:
假设中国的工资率为W,美国的工资率为W*。如果某种产品,如产品i,劳动生产率的比值高于两国的工资率之比,或者说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率,即ai/ai*>W/W*,则中国具有生产产品i的比较优势。其原因在于,生产产品i的劳动成本,在中国为W/ai,在美国为W*/ai*,由ai/ai*>W/W*可以得到W/ai<W*/ai*,即中国产品i生产的成本比美国低,因此中国具有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因为i代表N种产品的任一种产品,推而广之,任一符合ai/ai*>W/W*条件的产品,中国都具有比较优势,相应地,任一符合ai/ai*<W/W*条件的产品,美国都具有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将生产和出口符合ai/ai*>W/W*条件的产品,美国将生产和出口符合ai/ai*<W/W*条件的产品。
假定相对工资率W/W*位于编号为10和11的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即a10/a10*>W/W*>a11/a11*,则编号为1~10的产品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编号为11~N的产品,美国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生产并出口编号为1~10的产品,美国生产并出口编号为11~N的产品。
我们再来分析多个国家两种产品贸易中比较优势的决定。假设印度、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都使用劳动这一种要素生产X和Y两种产品,五个国家X和Y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及X的相对价格如表2-5所示。
表2-5 五国X和Y产品的单位劳动成本和相对价格
假设贸易只在这五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国际市场上X的相对价格将位于1~5。如果X的相对价格为3,则印度和中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日本和美国则在Y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印度和中国将向日本和美国出口X换取它们生产的Y,而韩国则不会参与贸易,因为其国内X的相对价格与国际贸易比价相等。如果X的相对价格为3.3,则韩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其将和印度、中国一道向国际市场上提供X,并从日本和美国进口Y。推而广之,在N个国家参与的X和Y两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X的国内相对价格低于国际相对价格的国家,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在Y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该国将向X的国内相对价格高于国际相对价格的国家出口X,并从这些国家进口Y。
2.3.3 劳动生产率变动与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谈论的主要是静态比较优势,并不考虑时间因素,静态比较优势决定了一定时点上的贸易模式。如果考虑时间因素,一段时间内一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很可能改变该国原有的比较优势类型或者出现新的比较优势产品,从而会给贸易模型带来巨大的变化。
如图2-8所示,中国原本在X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为X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国际均衡价格PW。因此,在开始阶段中国的生产均衡点为A点,消费均衡点为C点,中国出口X,进口Y。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Y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而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却有所下降,从而使Y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国际均衡价格PW,X商品由原来的具有比较优势变为处于比较劣势,Y商品成为比较优势产品,于是中国的贸易模式变为出口Y,进口X。此外,如果中国原本在X和Y商品上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其国内X的相对价格等于国际上X的相对价格,中国X和Y商品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X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Y产品劳动生产率没变,使得现在中国国内X的相对价格低于国际上X的相对价格,则X商品具有了比较优势,于是中国的贸易模式变为出口X,进口Y。
图2-8 劳动生产率变动与贸易模式改变
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它表明一国政府的政策在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改变比较优势和本国的贸易商品结构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一国目前在某种产品上处于比较劣势,但如果政府采取诸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本国该产品部门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该部门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等措施,假以时日,该产品有可能会成为该国的比较优势产品。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重商主义 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相互需求理论 国际交换比价贸易条件 生产可能性边界 机会成本 相对价格 社会无差异曲线 商品相对供给商品相对需求 交换利益 专业化利益 静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
二、问答题
1.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的贸易理论观点和贸易政策主张?
2.斯密的贸易理论的意义与缺陷有哪些?
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举例说明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5.试用机会成本的概念解释比较优势理论。
三、计算分析题
假定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本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8,生产布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4;外国生产黄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生产布匹的单位劳动投入为1/2。
问题:
(1)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和外国用布匹表示的黄油的相对价格是多少?
(2)两国各自在什么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在存在贸易的情况下,世界市场上用布匹表示的黄油的相对价格大致如何?
(4)如果在贸易平衡状态下用布匹表示的黄油的相对价格为1,本国的贸易得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