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国际经济学概述

国际经济学研究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揭示各个独立的经济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相应的政策效应。本章为国际经济学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国际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国际经济理论的基本发展脉络及本书的基本框架设计。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问题是经济学研究中一个存在颇多争议的领域。虽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的研究与争论自18世纪初就开始了,但国际经济学的研究自有史以来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各国经济受他国经济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根据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动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成了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发展经济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一些基本数据反映出国际经济联系对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日益重要性。图1-1显示了中国1978—2010年的货物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的变动情况。1978年该比重只有9.7%,2010年达到了50.3%。同国内消费和投资一样,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统计表明,2005—2010年,中国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3.1%、16.1%、18.1%、9%、−38.9%和9.2%,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2.6、2、2.5、0.8、−3.6和0.9个百分点。国际经济交流对开放中的中国来说已经不可或缺。

图1-1 1978—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国际经济联系不仅对开放中的中国非常重要,对其他国家也同样重要。图1-2显示了一些国家2010年的货物与服务进出口额占各自GDP的比重。尽管不同国家对国际经济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经济交流。

图1-2 2010年不同国家货物与服务进出口额占各自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数据整理。

1.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特征

1.1.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说,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逻辑上的自然延伸。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如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行为,揭示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与变动机制。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经济行为,揭示一国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决定与变动机制。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则研究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揭示各个独立的经济体之间经济关系发生的内在机制及相应的政策效应。

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一个典型国家内部的经济关系不同,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所引发的种种经济关系构成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国际经济学有两个传统的研究领域: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随着国际投资的大规模开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国际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把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分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大部分加以探讨。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部分主要揭示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以及各种贸易政策的效应。在研究内容上,国际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两部分。前者主要阐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开展国际贸易的利益及贸易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后者主要探讨各种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对各国经济活动和利益的影响。

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部分主要揭示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国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等对本国经济和他国经济的影响。具体来说,国际金融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及其调节、外汇与汇率决定、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部分主要揭示国际投资的动因与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和国际社会对国际投资的相关政策。国际投资的研究可以分为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投资政策等内容。其中,国际间接投资主要研究不涉及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主要以被投资国的证券资产为对象的、以获取利息或股息为目的的国际投资的动因与影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研究以能够有效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国外企业的国际投资的动因与影响。

国际经济学上述三大内容的研究各有侧重,对它们进行适当区分有其必要性,但我们应该明白,现实经济中三个领域研究的问题之间其实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国际贸易分析虽然集中于国际经济的实际交易方面,研究中有意地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但大部分国际贸易必然包含国际金融活动,因为金融活动是绝大部分国际贸易行为的媒介。同样,国际金融也与国际投资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关联,很大一部分的金融交易从另一角度看实际上又是国际投资行为。因此我们在学习国际经济学时,既要把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三者之间的差异,又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1.1.2 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关系,是经济学一般原理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实际上,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个人和企业的动机与其在国内交往的动机并无二致,都遵循着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如同一瓶产自法国的红酒出现在中国上海某酒店的餐桌上时,我们并不觉得它与一瓶产自山东烟台的红酒有很大的不同,可能仅仅是前者比后者运输距离远一些、价格高一些而已。然而,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被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并不仅仅是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展,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国际经济关系,存在一些纯粹国内经济关系所没有的特殊性。

首先,国际交易与国内交易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着对跨国商品交易和要素流动的人为阻碍。劳动力和资本跨国流动的自由性要远低于其在一国内部流动的程度;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等常用的国际贸易壁垒在一国内部并不存在;各国一般只使用本国货币,由此使得国际交易必然产生货币兑换与汇率变动等问题。就上面的例子来看,尽管酒店的顾客可能并不觉得来自国外的红酒和国内的红酒有很大的不同,但从国际经济学角度看,两者却大有不同。因为中国和法国都是独立国家,而上海和烟台都在中国。如果中国政府限制法国红酒的进口,法国红酒向中国的出口就可能中断,而如果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下跌,中国的消费者就会发现法国红酒贵了很多。而上述事情在中国国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中国国内不允许地区之间限制贸易,而中国国内也只流通人民币。正因为现实中存在着跨国商品交易和要素流动的诸多阻碍,早期的国际经济学家甚至把要素在国际间的不能流动作为国际经济理论研究的必要假设前提。如樊纲所说:“正是在这种要素不可流动的基础上,经济学产生了特殊的理论分支——国际经济学。一切国际经济学的特殊命题、特殊概念,说到底都是与某些要素的不可流动性相关的,是在某些要素不可自由流动的前提下关于市场交易和资源配置的理论。” 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费方域,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2。

其次,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体之间,因此国际经济学更为关注一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如关税、配额、出口补贴、货币贬值等对单个国家的整体福利及其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经济福利的影响。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也会涉及一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交易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但这并非它们所关注的主要对象,而这对于国际经济学来说,却是其研究关注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再次,国家间和国家内可以使用的经济“调整机制”存在很大差别。在一个实行单一货币的国家内部,汇率调整是没有意义的,而在国家之间汇率调整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许多国家经常通过外汇市场干预汇率乃至操纵汇率。同样,在一国内部,政府无法在地区之间使用诸如关税和配额等贸易保护措施,而在国家之间,这些措施的实施则是常见的事情。

综上所述,在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自由程度方面,在关注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对国家整体经济福利方面,以及可以使用的经济“调整机制”方面,国内经济关系研究和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存在非常大的不同,这也成为国际经济学独立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主要缘由。

1.2 国际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1.2.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对国际贸易利弊得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学者的论述。重商主义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n)1664年出版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认为重商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国家的首要目标就是积累货币。如何获得金银呢?重商主义认为,在国内市场上,一人所得必为另一人所失,国内贸易并不能增加一国财富。要增加一国财富,除开采金银矿产之外,只能依靠对外贸易。为此,重商主义推崇贸易顺差,因为贸易顺差意味着财富会不断流入他们的国家。如何能保障贸易顺差呢?重商主义提出国家要干预对外贸易,采取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重商主义不仅其财富观狭隘,而且其贸易零和博弈的思想和片面追求贸易顺差的政策也存在重大缺陷。1776年,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深刻地批判了重商主义,阐明和论证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绝对优势不仅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方向,也构成了国际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过于严格,无法解释一国在所有部门生产成本上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贸易的开展问题。

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和论证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才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贸易利益的真正来源。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后来的许多贸易理论学家在很长的时期内都将他们的研究重心放在探求决定比较优势的各种因素上面。

李嘉图的贸易理论证明了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是获得贸易利益的基础,但其论证集中在供给分析方面,忽略了需求因素,因而无法确定贸易国之间商品的交换比价(贸易条件),进而无法确切地说明贸易利益在各国间的具体分配问题。约翰·穆勒(John Mill)随后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将需求面的分析纳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从而回答了国际交换比价如何决定、贸易利益在贸易国之间如何分配的问题。 对贸易的国际均衡和贸易条件决定的研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了一种更为精巧的分析工具——贸易提供曲线。古典贸易理论在斯密、李嘉图、穆勒等人的努力下逐步发展起来。

对于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李嘉图强调了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作用,认为各国之间只要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相对差异,就存在贸易的动机。与李嘉图不同,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E·赫克歇尔(E. Heckscher)和B·俄林(B. Ohlin)主要从要素禀赋差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他们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构筑了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石。要素禀赋理论无论在理论分析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极大成功,以至于从20世纪上半叶到70年代末,要素禀赋理论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甚至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代名词。

许多经济学家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许多理论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沃尔夫冈·斯托珀(Wolfgang Stolper)和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国内要素价格的影响,着重探讨了贸易引起的要素价格变动对一国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的影响;塔杰乌什·罗伯津斯基(Tadeusz Rybczynski)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分析了要素总量变化对一国生产的影响;华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在验证要素禀赋理论时提出了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杰格迪什·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研究了一国的经济增长与出口扩张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问题,提出了“贫困化增长”理论。此外,萨缪尔森等人还拓展出了特定要素模型,分析了短期内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情形下的国际贸易,论证的焦点直指国际贸易的国内收入分配效应。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要素禀赋理论在贸易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虽然曾经一度受到50年代里昂惕夫实证检验结果的质疑。其间,一些学者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试图寻找新的贸易基础。其中,斯塔凡·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了“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动因;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研究了比较优势与贸易流向的动态变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贸易理论在经历多年沉寂之后出现了重大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研究国际贸易的起因,把贸易理论的研究重心从探讨国家之间的差异转向更为具体的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的研究。

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三种重要的理论模型。一是由W·埃塞尔(W. Ethier)最早提出的外部规模经济贸易模型;二是主要由保罗·克鲁格曼和E·赫尔普曼(E. Heplman)在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提出的基于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另外一种则是由A·布兰德(A. Brander)和B·斯潘瑟(B. Spencer)提出的寡头垄断贸易模型。三种理论模型都强调了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1.2.2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国际金融理论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不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那样线索清晰,但总起来说,国际金融理论一直围绕着如何实现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这一主题发展的。随着不同历史条件下内外均衡的不断演化,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深化等三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的国际金融理论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融理论。由于当时国际经济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贸易上,所以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主要体现在贸易收支平衡问题上。针对15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盛行于西欧的重商主义所强调的通过实施奖出限入的贸易保护措施以实现贸易顺差获取财富的理论,大卫·休谟(David Hume)于1752提出了著名的“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理论。休谟认为,在金本位制货币体系下,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机制可以自发地通过市场的力量恢复国际收支的平衡。直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休谟的理论一直主导着国际金融理论领域的探索。

在国际金本位期间,由于实行波动幅度很小的固定汇率制,汇率对贸易收支影响的分析并未真正被纳入理论研究。随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一些国家竞相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汇率贬值措施。20世纪40年代,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马歇尔国际收支弹性分析的基础上,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阿贝·勒纳(Abba Lerner)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并形成了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弹性理论认为国际收支的调节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需要政府政策发挥作用。这一理论探讨了货币贬值的政策效应,说明了汇率与价格变动对经常项目差额的调节机制。

总体来说,受制于当时的国际经济现状和金本位货币体系,萌芽阶段的国际金融理论更多地专注于研究“外部均衡”上,而在研究“外部均衡”时,又更多地局限于贸易收支的平衡上。

形成阶段的国际金融理论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融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Alexander)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支出决定理论为基础,提出国际收支的吸收理论,认为只有当一国的商品、劳务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国际收支的吸收理论融合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与弹性分析法,发展了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关于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外部均衡”问题,而是转向了“内外同时均衡”问题上。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采取了固定汇率制,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探讨在固定汇率制下如何通过政策搭配同时实现一国经济的内外均衡。

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1951年在其代表作《国际收支》中首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内外均衡理论,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内外均衡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时的相互影响。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提出“丁伯根法则”后,因其对内外均衡目标同时实现问题的强烈针对性而得到快速发展,并与“蒙代尔政策搭配法则”一起构成了一国通过政策搭配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的理论基础。在具体的政策搭配方案设计上,米德提出了金融政策、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的搭配方案,特雷弗·斯旺(Trever Swan)提出了汇率政策与需求增加政策的搭配方案,而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提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搭配方案。

深化阶段的国际金融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金融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分析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机制成为国际金融理论发展围绕的中心。

在浮动汇率制实行初期,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可以通过汇率浮动及其引发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和资本国际流动来自发地调节国际收支。因此,对内外均衡问题的注意力集中在汇率决定与变动的分析上,汇率的资产市场分析法成为这一阶段开始时期国际金融理论研究的重心。哈里·约翰逊(Harry Johnson)、雅各布·弗兰克尔(Jacob Frankel)和蒙代尔等人提出的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理论也成为20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征,将货币市场失衡与国际收支失衡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而顺差则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需求。该理论认为,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加以恢复,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失衡则可以通过汇率变化来自动调整。

然而,经济学家很快发现,完全依靠浮动汇率、借助资本流动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做法并不能消除持久的经常项目的不平衡问题。由此,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外部平衡的跨时模型分析及最优货币区理论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的加深,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逐步成为国际金融理论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时期,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等人对开放条件下国际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及其成本收益分析、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方案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莫里斯·奥伯斯法尔德(Maurice Obstfeld)和肯尼思·罗戈夫(Kenneth Rogoff)通过引入跨时预算约束,运用跨时模型对经常项目平衡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表明,短期内经常项目逆差并非坏事,因为跨时贸易使得消费在不同时期的“平滑”成为可能,这能使消费者得到更大效用的满足。在奥伯斯法尔德的理论中,外部平衡被定义为为维持与预期的跨时预算约束相一致的、稳定的最佳消费水平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而一国经常项目出现逆差或顺差恰恰是对暂时的不利冲击或有力冲击的适当反应。

与此同时,最优货币区理论也得到了深入研究。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由蒙代尔引入国际经济学领域,它主要探讨货币区形成的条件和标准,特别是一个国家参加某一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最优货币区理论为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的货币一体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1.2.3 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

国际投资理论是伴随着国际投资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主要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很低,此时对国际投资的研究是将其纳入到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性框架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步成为国际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借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根据各国实际利率的比较优势,建立了跨时贸易的国际投资理论模型。跨时贸易模型分析表明,国家间实际利率的差异会引发国际资本流动。实际利率高的国家,其未来商品的相对价格较低,它会通过出口未来商品换取现在商品,即出售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来引进资本;实际利率低的国家,其现在商品的相对价格较低,它会通过出口现在商品换取未来商品,即输出资本来获取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以此获取对未来商品的要求权。

1952年,哈里·马柯维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投资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后来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等人又进一步发展资产组合投资理论,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等模型。资产组合理论把资本流动看成投资者理性配置其资产的结果。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投资者往往把资产分配到不同的资产上,以实现以最小风险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

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上,1960年美国学者S·海默(S. Hymer)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20世纪70年代,海默的老师C·P·金德尔伯格(C. P. Kindleberger)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提出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从市场的不完全性出发,进一步发展垄断优势理论,代表性理论有哈里·约翰逊(Harry Johnson)的占有能力论、理查德·凯夫斯(Richard Caves)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和弗雷德里克·尼克博克(Frederick Knickerbocker)的寡占反应论等。

内部化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试图用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代表性的学者是英国的彼得·巴克莱(Peter Buckley)和马克·卡森(Mark Casson),他们于1976年出版了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 Peter Buckley, Mark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acmillan, 1976.,系统地提出了内部化理论。该理论将R·H·科斯(R.H.Coase)的交易成本概念运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致使企业交易成本增加,而国际直接投资正是通过将外部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内部交易,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产品周期理论。该理论结合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这两种对外经济活动方式,阐明了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企业选择不同方式和生产区位的动因,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出口的替代,是伴随着产品周期运动展开的一种企业行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试图解释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时,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用国际分工和比较利益理论说明日本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很好地解释了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实践。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与8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综合和拓展主要有约翰·邓宁(John 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投资发展阶段论及专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拓展主要有针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竞争优势理论和针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等。

1.3 本书的基本框架

除第1章外,本书设置了三个部分共19章内容,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第1部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共8章。第2章介绍斯密和李嘉图等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贸易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第3章重点分析新古典贸易理论,解释贸易基础的基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第4章论述基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第5章分析从需求、技术变化及要素积累等角度探讨贸易起因的贸易理论。第6章介绍贸易保护理论。第7章分析关税和非关税的主要类型及其经济效应,并通过分析关税同盟理论讨论经济一体化对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第8章分析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与多边贸易体制。第9章探讨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贸战略演变。

第2部分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共7章。第10章分析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内容及收支失衡问题。第11章阐述外汇与汇率基本知识,分析汇率决定理论。第12章介绍几种重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第13章讨论开放经济的内外均衡目标及其政策搭配的一般理论,并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实现内外均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第14章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15章讨论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进展。第16章探讨中国的涉外金融与涉外金融政策的演变。

第3部分为国际投资理论与政策,共4章。第17章介绍两种基本的国际间接投资理论——跨时贸易理论和资产组合投资理论,并分析国际间接投资的作用,特别是对东道国经济的作用。第18章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并讨论国际直接投资对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第19章介绍国际投资政策与法规。第20章探讨中国涉外投资的发展与相关政策的演变。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 国际投资

二、问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3.简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

4.简述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脉络。

5.简述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