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
[1]子:古代对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都是孔子所讲的话。
[2]说(yuè悦):同“悦”,高兴,愉快。
[3]愠(yùn运):怨恨。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时常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3]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4]!”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弟(tì惕):同“悌”,遵从兄长。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3]道: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4]与:同“欤(yú)”,疑问语气词。
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也没有过。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性工作,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道理也就有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内容,大概就是施行‘仁’道的基础吧。”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令色:好的脸色。这里指伪善的面貌。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的人,仁德是很少的。”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曾子:姓曾,名参(shēn申),字子舆。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ɡ醒):多次反省。省,检查、察看。古代汉语中,动作性动词前加数字修饰成分的,一般表示动作的频率。而“三”“九”等数字,一般表示数多,不必落实为具体数字。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以诚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
[1]道(dǎo导):同“导”,治理的意思。
[2]千乘(shènɡ盛)之国:乘,意为辆。春秋时代,战争仍频,所以国力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
[3]以时:按时,这里指不误农时。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工作,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百姓,不在农忙时节役使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的房子,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博爱众人,亲近仁德之人。这些都做到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子夏[1]曰:“贤贤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2]贤贤易色:重视贤德,不重容貌。
译文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要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要能奉献自身;同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尽管没有学习过,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重:庄重。
译文
孔子说:“称得上君子的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恪守忠诚信实的道德要求,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2],观其行;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其:指代儿子。
[2]没(mò莫):死去。
[3]三年:指很长期间。
译文
孔子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孝)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要观察儿子的行为。如果能够长期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先王之道,斯[2]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用:作用。
[2]斯:这,此。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个道理。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1]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2]不失其亲,亦可宗[3]也。”
[1]复:实践。
[2]因:依靠,凭借。
[3]宗:可靠。
译文
有子说:“诺言要符合于义,说的话才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而正[2]焉,可谓好学也已。”
[1]就:靠近。
[2]正:匡正,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小心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其斯之谓与?”子曰:“赐[3]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谄(chǎn产):巴结,奉承。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奥》。切、磋、琢、磨均为古时加工骨器的方法,这里用来比喻治学、修身要精益求精。
[3]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人能做到这些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却能怡然自乐,富有却能谦逊好礼。”子贡说:“《诗经》里说:‘像制造器物一样,先切割,再磋治、雕琢,然后打磨’,大概就是说反复修治、精益求精的意思吧。”孔子说:“赐呀,我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就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患:忧虑,怕。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