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穿“小脚裤”,且穿“迎宾服”
1964年5月17日,在上海南京西路高美服装店,一位顾客同营业员发生了争执。
争吵的起因是女顾客要求把一条灰色的华达呢裤子改成“小裤管”——类似于今天的所谓“西裤”。
营业员在接活的时候就申明:裤脚过窄的裤子我们是不能做的。
女顾客试样时发现,果然没有按照她的意图改裤脚,便再次要求改小。营业员说:“再改小就要形成包屁股的小裤脚了,这种奇装异服是不受欢迎的。”顾客很生气:“给我做的裤子式样不称心,你们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反正我付钱你交货,定做就是为了称心如意,你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营业员义正言辞地:“社会主义商业不能制作有害社会风尚的商品。”顾客反问:“难道我做一条小裤脚裤子就影响社会风尚吗?做一条小裤脚裤子就是资产阶级思想吗?”
▲ 中青年女装——春秋两用衫,配深蓝色女裤,这是60年代极为普遍的女装。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提供
的确,在那个时代一般人的心目中,今天看来普通的西裤却是典型的“奇装异服”。
60年代,孩子们冬天多穿棉袄棉裤,套制服外罩。无论胖瘦,人人臃肿,看上去身材都差不多。后来出现一种制服式棉袄,将棉袄和罩衣合二为一,但臃肿依旧,且拆洗麻烦。倘为了硬充帅哥而不穿棉衣冻着,则被称为“耍单儿”。
还有一种叫“懒汉鞋”的布鞋,后来又称“片儿鞋”,十分流行。这种鞋廉价、方便,松紧口,提上就走。最流行的,是黑布面、白边、白塑料底的懒汉鞋,俗称“白边儿懒”,以天津产的“天津便”为最好。上了中学,萌发了点招摇心劲的孩子,将这种鞋视为追求对象,一旦穿上了它,其他款式的懒汉鞋就不在眼里了。
冬天都穿条绒面的五眼棉鞋,俗称“北京棉”,区别在于鞋底。和“懒汉鞋”一样,白塑料底最流行,下雪时孩子走路爱打“出溜滑”,这种鞋脚感特滑溜。
口罩属于当年的高档生活品系列,很多人其实也不正经戴,或者舍不得真戴,而是把口罩塞进上数第二和第三个扣子之间的衣襟里,带子留在外面。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时尚标志。其功能近似于今天男人的领带或女人的首饰。
孩子都难免毛糙,丢三落四,经常是人已经走在上学的路上了,忽然发现没戴口罩,那是一定要回家去取的,否则,这身衣裳再时髦,也差着行市。口罩带子竟成为一种最时髦的点缀,反衬出孩子穿着上的单调。
6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在秋冬的棉衣外面,罩上一件前翻一字领、小西服领、上肩、五个扣的布上衣。这种衣服被称为“迎宾服”,大约是因为它可以用作接待外宾等重要场合,很像男人的中山服,只存在领式和口袋儿上的变化。这种所谓的“迎宾服”,不罩棉袄时也可作春秋两季的外衣。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中非常流行,后来己显得土气,但在中老年妇女(特别是部分普教女教师、女干部)中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