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养生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捏捏脊背保健康

如《素问·热论》中所述“背者,心胸之府”,它是一个神秘的,未被完全开发的健康领域。学会观察你的背部,就可以打开这扇全新的健康之门。

1.脊背决定全身健康

动物可以用背部负重起比自己身体重20倍的物品。人类也可以用背负重起比自身重3倍的物品。我们的背可能是最有力量的身体部位。其实背部不仅仅能负重,还能当医生。

◉ 认识我们的脊背

我们的脊背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去看,脊和背。

脊是脊柱,它位于背部的正中,是一条非常完美的曲线,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块骶椎会融合成一块骶骨,四块尾椎融合成一块尾骨,所以我们成人一般会有26块脊椎。它能够支撑身体,减轻身体的震荡,保护我们娇嫩的脏器。

别看脊柱是坚硬的骨头,它自身却十分的脆弱,稍稍有一点磨损,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椎体的病变不仅引起疼痛和麻木、行动不便,还会让人感觉到心律失常、头晕目眩、血压升高、性功能障碍……目前发现,百余种疾病和脊椎有关,人的脊椎出现异常,许多看似不相关的内脏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同样,一些疾病也会“连累”脊椎,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性关节病等。

脊椎里有一条纵行的椎管,里面是脊髓。我们的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受脑的控制,来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使动作协调、准确、免除震动。脊髓还有传导的功能,比如我们的膀胱存储尿液,神经冲动就会传导给脊髓中枢,产生尿意。脊髓中枢再“上报”大脑。如果外界条件不适宜(开会、上课),大脑就会抑制脊髓中枢。这就是有些瘫痪病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

我们的脊柱两侧布满层层的神经、血管、淋巴和肌肉,还有我们看不见、摸不到,西医无法解剖出来经络和穴位,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

中医认为:脊柱是人体的生命支柱,是阳气的运行枢纽,脊梁和背部是人体保健的特区之一。人体以脊柱为轴线,以经脉、经筋、气血为基础,十二经络环转全身,维持着人体上下、左右、内外之间的密切联系,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人体脊柱担负着各种生命信息的传达和处理,各脏器与脊柱互相依存。

循环于脊背的主要经脉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脊背的正中间就是督脉,是一条总督全身阳气的经络,被称作“阳脉之海”。督脉上一共28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项、背、腰、骶的正中线上,和脑、肾、脊髓的关系十分密切。督脉上的穴位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

脊背的两旁是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循环部位最广的一条经脉。一共有67个穴位,大部分分布在项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主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病症。第一次看到足太阳膀胱经这个名词是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段誉练习六脉神剑,一股气流随着足太阳膀胱经窜来窜去,当时羡慕得很。接触了中医才知道,了解足太阳膀胱经虽然不能练成什么“绝世武功”,但是却能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 背部也可以当医生

首先我们可以借助镜子观察脊背的形态,标准健康的脊背应该是背部宽窄适中,和臀部比例适当,肌肉丰满,现在有些女孩子减肥减得能看见肋骨,追求所谓的“骨感”,其实这样是非常不正确的。背是心胸之府,脊背的肌肉保护着整个腹脏,如果减去过多的背肌,就等于自毁长城,很容易疾病侵入。脊背肌肉的丰满,可以看出内脏气血的强弱。

古人也认为脊背成坑的人不会长寿。《太以神照经》里:“背圆厚如团,富贵命长”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并不是脊背越厚越好。背部过厚,会给人一种不精致的感觉,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变得粗糙憨重。

脊背的健康皮肤应该是光滑紧致的。如果脊背皮肤油腻,总爱长红色的痘痘,那么你的体质出了问题。脊背皮肤粗糙,身体沉积了太多的垃圾。这些我们会在后面详细的讲解。

长时间久坐,我们的脖子酸痛发硬、颈椎疼,形成让我们感觉心烦气躁的颈椎病。虽然烦躁,但是大家却也不是很在意,实在疼了,网上找找“山寨颈椎操”跟风做一做,或者找个街头的按摩院让“神医”咔嚓咔嚓地放松放松,其实这样都是不正确的。我们的颈椎非常娇嫩脆弱,不能让“神医”随意“咔嚓”,严重的错误手法甚至会导致瘫痪,颈椎需要妥善地保护。

驼背,是一种常见的脊椎变形,由于不正确坐姿导致。说起驼背,我们印象里只有老人才会驼背。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领、社会精英迈入了驼背的行列。现在的工作基本是坐着,坐久了我们会觉得后背“累”,这是因为脊柱承受着太大的压力,局部血液循环得不到通畅,椎体之间的平衡失调,变得僵硬,长此以往,上班族的脊柱会越来越弯,慢慢变成了驼背。还有一种类似“驼背”的疾病,可千万不能大意。

有一些人脊背总觉得发冷,手脚也冷,无论穿的多厚还是不暖和。先别抱怨该死的天气,其实是你的阳气不足、血虚,受了寒邪,听起来不算什么大病。如果寒气长期侵入你的身体,会导致各个器官机能失调,严重影响健康。

后背发热,也不是什么好事,可能是肾阴虚的兆头……。脊柱的所有病变都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足太阳膀胱经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如果外面的疾病侵入,会通过经脉内传到脏器里;腹腔内脏器病变,也会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传到脊柱肌肤,甚至引起特定穴位的一些变化。我们通过对两条经络和脊柱的认识,就能观察出内在肺腑的变化。

后背的疼痛有大学问。不是说你自己敲敲打打就可以敷衍了事,它和内脏有着莫大的关联。左侧背疼,可能是来自“胃”的连累;右后背持续疼,可能是你的胆囊炎在作怪。没事冒虚汗,可能和肾虚有关系,腰酸背痛腿抽筋,未必补钙就有效。

◉ 体表和内脏“表里相一”

背部为什么可以给内脏当医生,既检查疾病又治疗疾病?

中医的理论认为:“背是胸中之府,而心肺藏于胸,为心肺之外围。”如果外面的疾病侵入,会通过经脉内传到脏器里,或者腹腔内脏器病变,也会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传到脊柱肌肤,甚至引起特定穴位的一些变化。所以,内脏的盛衰可以通过脊背表露出来。而反过来,通过对于脊背的刺激,也能很好地振奋体内的阳气,刺激经络穴位,调整脏器功能,直接疏通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代谢和循环,去除病症。

不但内脏和背部“唇齿相依”,几乎身体的各个部分在背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反射区。

从颈下二寸开始,以被检测者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从人的第一块颈椎(寰椎)到第四颈椎为头部在脊背的反射区;

第五、第六、第七颈椎为颈部在脊背的反射区;

第一颈椎到第一胸椎为上肢在背部的反射区;

从第三颈椎棘突下到第五胸椎棘突下和双侧膀胱经外线构成的区域为肺部在脊背的反射区;

第三胸椎到第六胸椎棘突到两侧膀胱经外线之间构成的长方形区域是心脏在背部的反射区;

从第六胸椎的棘突下到第十二胸椎的棘突下(腹部的脐连线)为上下界限,督脉到左侧膀胱经外线为界限。这样一个长方形的区域为胃在背部的诊疗区域。

肝胆的反射区在督脉到右侧的膀胱经外线。

从第六胸椎的棘突到第十二胸椎的棘突为上下边界,从脊椎的督脉到右侧膀胱经外线构成的区域,和胃部在后背的反射区相对应。

身体各部分在背部的反射区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具体的我们在文章里一一研究介绍。

◉ 背部异常与全身病症

颈部僵硬——颈椎病、颈椎增生、花粉过敏、耳鸣、心脏病

肩膀痛——落枕、肌肉拉伤、肩周炎

右肩背部、右肩胛骨下角痛——胆囊炎

背部有红色的丘疹——体质虚弱或内分泌失调

背部皮肤不光滑、毛孔大——代谢功能较差、便秘、脂肪肝

背后异常瘙痒——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内分泌紊乱、糖尿病人背后多瘙痒

驼背——脊柱变形、佝偻病、强制性脊柱炎

急性背痛——肌肉拉伤、感冒

深呼吸,后背痛——肌肉拉伤、气胸

后背、侧背、肩胛部疼痛——肺部疾病、肝炎

右背痛——肺炎、肺结核、胸膜炎

后背浮肿——酒精肝、肝硬化

左后背疼——溃疡

背部剧痛——胆道蛔虫病、胆绞痛

背部放射性疼痛——胆结石、癌肿

肋下出现凹陷——哮喘

腰痛——肌肉拉伤、腰椎间盘突出、肾结石、腹泻、痛经、肾虚、急性肾盂肾炎、盆腔炎、附件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