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想要面子自己挣 (1)
1.赢一时不如赢一世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计较一时的得失,非得争一时的荣辱,最后常常因此耽误大事。如果我们能够在遇到他人的挑衅和责难之时退避三舍,不计较一时的面子得失,那么就能集中精力去实现心中更远大的目标。
埃及前总统萨达特是1952年埃及“七·二三”革命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之一。在革命成功以后,领导者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十分激烈,只有他不图大权,恬淡自若。对于大权在握的纳赛尔,他非常尊敬;对纳赛尔所提的建议,他从来不持反对意见;对于纳赛尔的话,他也总是唯唯诺诺。为此,纳赛尔称萨达特为:毕克巴希萨萨(即“是是上校”),甚至不满意地讲:“只要萨达特不老说‘是’,而用别的话来表示他的赞成意见,我就会觉得舒服些。”在日常工作中,萨达特不露声色,表现也是平平常常。对于内政问题和外交大事,他从不出主意,偶尔自己的公开态度稍有出格,他就会立刻纠正过来,与纳赛尔的一批信徒保持一致。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纳赛尔想隐退。三年之后,考虑到顺从及危险性大小等理由,权衡再三,纳赛尔出人意料地选萨达特为继任者。出于易于控制和为人温和的考虑,埃及军方也支持萨达特。
1970年9月纳赛尔去世,埃及开始了一场激烈无比的权力之争。扎克里亚·毛希丁、阿卜杜勒·拉蒂夫·巴格达迪、阿里·萨布里、卡迈里·侯赛因、萨米·谢里夫这些人,既有潜在势力,又都大权在握,他们之间互不相让。后来基于政治妥协,这些人把平日不起眼的萨达特捧上了总统的宝座。
当萨达特继任总统的职位以后,一反平日之态,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先排除异己,把毛希丁、萨布里等潜在对手革职或者降职,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接着,他又进行了政治上实行民主,经济上实行改革的政策。特别是在外交方面,1972年7月,他下令驱逐了在埃及的两万名前苏联专家;1973年10月,向以色列发起了“十月战争”,打破了中东“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1974年6月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1977年11月亲自访问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关系的僵局;1978年与美国、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由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等等。这一系列外交上的惊人之举,使他一跃而成为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赢一时不如赢一世,为赢一时的面子而奋不顾身,对自己的将来产生不可弥补的影响,那是愚蠢的行为。人生有得意时就有失意时,在不利的形势下,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要能不计眼前得失,把目光放远,这样最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夺得了大总统的宝座后仍然贪心不足,还想复辟帝制当皇帝。为了笼络人心,排除异己,他把蔡锷诓骗到北京软禁起来。蔡锷将军心里明白,要忍辱负重,不能争一时之长短,索性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声色犬马,袁世凯便真的对蔡锷放心了。就这样,蔡锷稳住了袁世凯,最后瞅准机会脱身回到云南,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并联合各地的讨伐势力,推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血气方刚,受不得半点委屈,在面对讥讽和侮辱的时候,常常因为一时丢了面子,而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不顾一切与人发生争执,想法设法也要让自己成为赢家,可是这样做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会造成与他人关系的恶化,让自己未来的路更加不顺畅。所以,当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做一时义气之争,而应把视线放远些、胸怀大局,为了长久的成功做暂时的忍让,这样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不要为了挽回面子而大动肝火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有些人在被人反驳之后,常常因为觉得丢了面子而大为光火,恨不能跳起来与人大吵一架。而有些人却是直接用行动表示,上去就是一拳,将对方撂倒在地,仿佛这样就能挽回自己的面子,所以常常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
秦威和程明从小一起长大,是很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又分到一个城市上班,就偶尔聚一聚。这天,秦威过生日,就在一个酒店开了个包间,请了许多朋友,程明自然也来了。
秦威本就不胜酒力,在大家的劝说下,多喝了几杯,然后话就多了起来。他指着程明对他的其他朋友说:“这是我的铁哥们,别看他现在当了经理,风风光光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他小的时候,上初中还尿炕呢,哈哈……”
也许秦威本是无心,但是听者有意,就在大家哈哈大笑的时候,程明脸上却是红一阵白一阵,心下说,好你个秦威,在这么多人面前羞辱我,算我看错了你。他越想越生气,就冲着秦威大声说:“我当了经理怎么了?你嫉妒了吧?来给你过生日,是看得起你!哼!”
程明说完,拿起外衣,转身就出去了,门砰的一声响使得醉醺醺的秦威清醒了大半,他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程明。他心想,就算我说了什么对不起你的话,你也不能让我这么下不来台吧?真不给人面子!
秦威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了,大家一看这情景,也都不敢说笑了,一场生日宴会最终不欢而散。秦威和程明从那以后,谁也没再理谁,偶尔在共同的朋友那里遇到,也假装不认识,从前的铁哥们变成了陌路人。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兄弟两人从此不相往来,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情。如果当初程明能够冷静一点,理智一点,也许就不会造成后来的局面了。一个聪明理智的人,即使在面对羞辱,面子被折损的时候,也能够保持冷静,而不会一触即发或走极端,使自己在愤怒中迷失方向。
当场丢了面子的确很让人愤怒,但是如果为了重新建立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而怒不可遏,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话,即使你一时战胜了对方,扳回了自己的面子,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因为别人会认为你这个人太容易动怒,不好相处。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冷静,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宠辱不惊。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生活得十分快活。有一天,苏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道的理解,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外在世界的诱惑了,好比佛陀端坐莲花座上一样。”
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去给苏东坡看。苏东坡看了批文以后恼怒不已,马上动身去找禅师理论。
他气呼呼地来到金山寺,远远就看见禅师站在江边。
禅师告诉他说:“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既然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
禅师说:“我没有侮辱你呀?”
苏东坡理直气壮地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说:“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我一定要讨个公道,你一定要给我一个说法。”
禅师呵呵大笑说:“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听完恍然大悟,惭愧不已,知道自己还是太在意虚荣和自尊,离得道还远着呢!从此,他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即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因为一个人愤怒过后可以转变为高兴,怨愤过后可以转变为喜悦,但国家灭亡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了,人死了就再也无法变活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
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尤其是虚荣心强的人,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那就后悔莫及了。当然,遇到丢面子的事情谁都不会乐意,但是挽回面子的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要用愤怒,聪明的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才智,巧妙地挽回自己的颜面。
3.别人有意为难你,不要失去理智意气用事
人一旦踏入社会,总会碰上一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尤其是在工作中或是办事的时候,遭遇他人的有意为难也是常有的事情。有的人不气不馁,想尽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有些人却无法忍受,特别是一旦关乎到面子大事,就开始火冒三丈,失去理智与人争辩,却常常因为自己的意气用事搞砸许多事情,即使冷静下来,也后悔莫及了。
方宇平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他挺有想法,但在工作中却一点儿也不顺。过去,方宇平的广告创意被经理“枪毙”,他还常常有些自责,并努力改进。近来,方宇平发现,只要是自己提出的创意案,经理总是横挑毛病竖挑刺儿。方宇平实在感到忍无可忍,但是,冷静下来反思,为什么经理要如此刁难自己?想来想去,方宇平坚定地认为,经理嫉妒心太强,是小人。
方宇平的判断的确没错,经理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嫉妒心强的人自尊心也强,最怕自己不如别人或被人否定,所以,方宇平的创意案越出色,经理就越有危机感。经理不动声色地“枪毙”,使方宇平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于是,方宇平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意水准。然而,经理出于自尊和忌妒,进一步压制方宇平。方宇平的不满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忍无可忍的他跑到经理办公室理论,并愤怒地指责经理不是一个好上司……冷静下来之后,方宇平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毕竟当初为了进入这家全国500强的公司可是挤破了头的。但是经理已经发话让他走人,方宇平又拉不下脸来跟经理道歉,所以只好卷铺盖走人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就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意思是说,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是有力量而已,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这里所说的战胜自己,就是要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正因为我们的言行受到情绪的影响太大,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做出的行为并非是出自本心,当平静下来的时候,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因此,我们必须用理智克制情绪,用理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遭受他人刁难的时候,越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在《家,N次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家里破产后的薛洋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到一家摩托车修理厂打工,却被“仇人”周浩得知,于是他故意让薛洋给他改装摩托车,并且在改装好后又重新拆开让薛洋组装,然后拿出一叠钱,想以此来羞辱薛洋。正当薛洋忍受不了要对周浩大打出手的时候,聪明的齐齐看到周浩的人正在打电话叫人,明显是故意挑起事端。于是她赶紧从周浩手里拿过钱,说这是他们应得的,最终平息了事端,周浩失望地走了。如果当时薛洋没有被拉住,他肯定会意气用事和周浩拼命,从而掉进周浩精心布置的陷阱中。
面对“敌人”的有意为难,与其为了维护一时的面子,失去理智、针锋相对引发更大的争端,不如避其锋芒,让对方的“针尖”戳在棉花上,然后再拿出根据对对方进行说教,不仅可以巧妙化解对方的有意攻击,还能防止不愉快的发生,何乐而不为呢?
上司对公司上半年的营销状况极不满意,一天,当着众同事的面,甩出一沓报表,把主管营销的徐哲峰臭骂一顿。问题其实出在广告宣传上,徐哲峰有许多委屈,但不便马上反驳,否则将是火上浇油。他把上司的意见记在笔记本上,待上司情绪平稳后才说:能否听我解释?
他先肯定了营销工作确实有待改进,然后提出对广告宣传的意见。
上司听他侃侃而谈,十分重视,随即招来广告部负责人与徐哲峰一起共商对策,事情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孟和平是徐哲峰的同事兼对手,见上司喜欢徐哲峰,心有不服,便时常找茬儿针对徐哲峰。徐哲峰采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平时十分注意把与之相关的工作处理得当,让孟和平无话可说,遇到对方不识趣非要恶言相向,徐哲峰仍不愠不火。等到单独相处时,徐哲峰正色道:“竞争是争业绩不是争是非,我忍你一次不会忍多次,如果你实在不服,咱们可以请上司来评理。”
能够在别人故意找茬的时候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宽容,是智者的作为,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不成功呢?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为了争一时的面子,而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面对他人为难自己时,就能够安然处之。相反,如果总是意气用事,等待你的一定会是孤独和失败。
4.别不把别人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诉他的学生:“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而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裴尔爵士则更加直白地训导他的儿子:“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们更聪明。”这些都是告诉人们,要学会“藏拙”,否则那些你看不起的人早晚会让你没面子。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总是仗着自己有才,就整天摆出一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架势,却常常忘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一个人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是如果因此将它作为骄傲的资本,除了自己看不起任何人的话,迟早会变成孤家寡人,甚至会惹祸上身。
祢衡仗着自己年轻有为,才高八斗,所以总是眼高于顶。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到许昌,当时许昌是汉朝的都城,名流云集,陈群、司马朗、荡寇将军赵稚长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陈群、司马朗,祢衡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有人劝他与赵稚长交好,他回答道:“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厨房了。”因此,祢衡只和孔融、杨修比较谈得来,他逢人就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狂妄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当时的大将军曹操想见见他。祢衡看不起曹操,于是借口生病没有前往,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的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光衣服,赤身裸体,使宾主讨了个没趣。曹操恨祢衡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了自己的名声。
曹操心想,像祢衡这样狂妄的人,迟早会惹来杀身之祸,便把祢衡送给荆州的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干得十分起劲,但不久便因倔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书记,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竟顶嘴骂道:“死老头,你少啰嗦!”黄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其时,祢衡年仅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