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药浴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药浴的历史与发展(6)

整体是否有毒,中药大多为天然药,一药中常含许多成分。这些成分相互制约,有毒成分也不例外,如果一种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中的有毒成分相互制约,结果可能会使此种中药在整体上不显示毒性。

用量是否适当,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关键。未超出人体最大耐受量即为无毒,超过则为有毒。一般说,凡有毒中药,特别是有大毒者,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无毒中药虽治疗剂量幅度大,安全度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引起中毒反应。如人参、大黄等,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中毒反应,若大量应用,即有毒害人体的可能。还有一部分药如山药、浮小麦等,超大量应用或食用,也不会毒害人体,此即安全的无毒药。

(3)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①剂量过大,如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服用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

②误服伪品,如误以商陆代人参使用。

③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

④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小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而中毒。

⑤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

此外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4)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①要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目前中药品种已多达12800多种,而见中毒报告的才100余种,其中的许多毒药还是临床很少使用的剧毒药。

②要正确对待本草文献的记载,历代本草对药物毒性多有记载,这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值得借鉴,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出现了不少缺漏和错误的地方。如《本草纲目》以为马钱子无毒。

③要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大量中药中毒报告,仅单味药引起中毒就达上百种之多。其中植物药90多种。如关木通等。

④要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此处所称的有毒中药,系指列入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中药品种。

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配伍

(1)概念: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叫作配伍。

(2)配伍的目的:

①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②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有选择地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

③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

(3)七情:药与药配伍合用后,能产生与原有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而表现出不同的治疗效果。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情”虽然包括了全部配伍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区别在于配伍不包括“单行”,或者说“七情”等于配伍加单行。

①单行,即不需其他药物辅助,单独即可发挥治疗作用,此种用药法有针对性强、简便易行的优点,主要用于病情单纯者,如清金散单用黄芩一味治轻度肺热咳血;独参汤以一味人参益气固脱等。李时珍曰:“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

②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单味药的功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金银花与连翘配伍,增强清热解毒作用。李时珍曰:“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柏、知母之类。”

③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芩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李时珍曰:“相使者,我之佐使也。”一般不是同类药物,彼此有较明显的主次之分。

④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李时珍曰:“相畏者,受彼之制也。”

⑤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针对药物间某一方而言的。李时珍曰:“相杀者,制彼之毒也。”

⑥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功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李时珍曰:“相恶者,夺我之能也。”

⑦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甘遂、大戟、芫花反甘草。李时珍口:“相反者,两不相合也。”

正确对待使用七情:临床用药时,若病情单纯、病势轻浅,以针对性强的药物单用,符合简便廉价的要求。对于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的相须和相使配伍,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对于能减轻或消除毒性反应的相畏和相杀配伍,在应用毒药时必须考虑使用。对于有可能因拮抗而减弱原有功效的相恶,用药时应加以注意,严格区分不宜合用或可以合用的具体情况。对于产生或增强毒性的相反药物,原则上要避免配合使用。

用药禁忌

(1)概念:主要是指某些药物对某类患者或病症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不宜使用,或禁止使用,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

用药禁忌包括妊娠禁忌、病症药忌、配伍禁忌,以及服药期间不宜食用某些食品的服药食忌等内容;此外,药物炮制、制剂中也有禁忌规定,虽属于制药和药物用法的范畴,但与临床疗效也密切相关。

(2)配伍禁忌:

含义,在选药组方时应当避免合用的药物,称为配伍禁忌。配伍禁忌的内容,历代认识不尽一致。《神农本草经》强调“勿用相恶、相反者”,将此两者均视为配伍禁忌。金元以来,则将禁忌的药物概括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①“十八反”,与《宝庆本草折衷》大约同时期的张从正的《儒门事亲》和李杲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中,均载有十八反歌,但实际也是19种药物。此歌流行最广,歌云:“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天雄)反半夏、栝楼(全栝楼、栝楼皮、栝楼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②“十九畏”,十九畏配伍禁忌首见于《医经小学》引《儒门事亲》的十九畏歌,歌云:“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九畏”列述了9组19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3)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药是妇女在妊娠期间,除为了中断妊娠和引产外,禁忌使用的药物。避免引起堕胎是禁忌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凡对母体不利、对胎儿不利、对产程不利、对产后儿童生长发育不利的药物,亦当禁忌。或者说,对母亲和胎儿不安全及不利于优生优育的药,都是妊娠禁忌药。

根据前人用药经验以及妊娠禁药损害作用的程度区分,归纳起来,有禁用、忌用和慎用三大类,应区别对待。

①禁用药物包括:剧毒药,如水银、轻粉、雄黄、斑蝥、砒霜、马钱子、蟾酥;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千金子;催吐药,如藜芦、瓜蒂、常山、胆矾;破血逐瘀药,如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大辛大热、动火动血之药,如川乌头、肉桂、附子;芳香走窜开窍药,如麝香。

②忌用药物包括:药性较强的活血行气药、泻下药,如红花、蛰虫、肉桂、商陆、没药、乳香、大黄、芒硝、牛膝、番泻叶、冬葵子、姜黄。

慎用药物包括:活血祛瘀、行气化滞、滑利药,如丹皮、木通、桃仁、五灵脂、王不留行、半夏、枳实、枳壳、山楂。

(4)饮食禁忌:

食忌又称忌口,是服药时饮食禁忌的简称。

包含三方面,一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肠刺激,或助热、助升散以及敛邪等不良作用。二是根据病情及用药特点,忌食与病情和病性不相宜的食物。如具体应用时,须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需要区别对待,如寒性病忌食生冷;热性病忌食辛热油腻;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烈性酒;肝阳上亢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之品;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黏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外感表证者忌食油腻类食物。三是服某些药物期间对某些特定饮食的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如古代文献中的常山忌葱,薄荷忌鳖肉,以及蜜反生葱等,尽管所列的禁忌食物也许有不实之处,但食忌的科学性仍是极高的。

(5)病症禁忌:药物皆有偏性,或寒或热、或升或降、或补或泻、或燥或润,用之得当,可利用其偏性纠正病症的盛衰;若使用不当,其偏性反助病势,加重病情。如热证不宜用温热药,寒证不宜用寒凉药,虚证不宜用攻下药,实证不宜用滋补药,燥证不宜用性燥伤阴耗液药,湿盛不宜用滋腻助湿药,这些从病症性质要求避免使用的药物,称为病症用药禁忌。

中药的煎法

(1)一般原则:汤剂是目前中药应用最广的剂型,正确煎煮中药,是保证汤剂质量和获得预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在这一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①煎药应用陶器瓦罐,忌用铜、铁、锡器。

②煎药应用干净无污染的河水、井水以及自来水。

③煎药前提前30~60分钟加水浸泡,加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没过饮片两横指(2~3厘米)为宜。

④浸泡饮片用水的温度以10℃~40℃为宜,不可用开水浸泡,以免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⑤煎药的火候要适度,一般先武火后文火,特殊药要作特殊处理。

⑥药物一般以煎煮2~3次,将几次药液混合后分服为佳,尽量避免煎一次服一次。

⑦每次煎药量以150~250毫升为佳。

⑧煎好药后滤药汁时,宜用药用纱布包裹药渣,绞榨药汁,使药液充分排出为佳。

⑨煎药时水干焦煳后,绝不能放水重煎,应倒去焦煳药渣,洗净药锅,换新药加水重煎。

(2)特殊煎法: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经久煎可以降低毒烈性质药物毒性,应当先煎。煎煮时有效成分易挥发、破坏而不耐煎煮的药物,应当后下。质地过轻,漂浮水面,或含淀粉、黏液质过多,易粘锅、糊化、焦化,或颗粒细小,难以与药液分离,成药材有刺激咽喉的毛状物者,均应包煎。名贵药物,应当另煎、另炖。胶类药物,应当烊化(即熔化)后与药汁兑服。入水即溶化的固体药物及汁液性药物,应当冲服,不必煎煮。

常用药浴中药

(1)解表药:

①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防风:发表祛风,祛湿,止痛。

羌活:解表散寒,通痹止痛。

香薷: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利咽消痛,散瘀止痛。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②辛凉解表药

蝉蜕: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养肝明目,清热解毒。

淡豆豉:疏散表邪,除烦祛闷。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部,透疹。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2)清热药:

夏枯草:清肿火,散郁结,降血压。

栀子:泻火除烦,消热利湿,凉血止血。

鸭跖草:清热解毒,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竹叶:消热除烦,生津,利尿。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金银花:清热解毒。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鸦胆子:消热解毒,治痢抗疟,腐蚀赘疣。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治痢疾。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