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简明拔罐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呕吐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病症。任何病变,有损于胃,皆可发生呕吐。古代医家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呕吐。呕吐又是人体祛除胃内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胃有停痰、留饮、食积及误服毒物等,此时不仅不能止呕,反应因势利导,促使有害物质通过呕吐排出。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均可产生呕吐症状。

病因病机

呕吐的常见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病后体虚等。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呕吐。

临床表现及对症治疗

临床以呕吐食物、痰涎或水液等胃内容物,或干呕无物为主要特征,时作时止,或呕吐频繁。初呕,所吐之物多有酸腐气味,久吐则酸臭气味不重,且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

定穴

实证:下脘、腹结、章门、丰隆、大椎、内关;虚证: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

取穴

腹部的下脘、腹结、章门、中脘;下肢的足三里、丰隆;上肢的内关;颈项部的大椎;背部的脾俞、胃俞。

下脘在前中线上,脐上2寸;腹结在大横下1.3寸;章门在侧腹部,第11胁游离端;中脘在前中线上,脐上4寸。足三里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1寸,胫骨前嵴2横指处。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脾俞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易取穴方法

找足三里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2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示指指尖处即为足三里;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内关: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3指宽的中央;上脘在中脘直上约2横指处;低头摸到颈项部隆起最高的颈椎下即是大椎;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与外侧踝尖连线的中点,外开1横指;与肚脐中相对应处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向上摸3个椎体,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是脾俞穴由第2腰椎向上摸2个椎体,其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是胃俞穴;由腋前线往下循摸肋弓下第1游离肋的前下缘处是章门穴;从乳头向下做一垂直线,和肚脐平行线的交点叫大横穴,大横穴下约2横指处即是腹结穴。

1.留罐法

(1)患者取坐位。

(2)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用镊子夹住乙醇棉球点燃后,伸入罐内旋转1圈立即退出,再迅速将罐具扣在上述需拔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2.刺络拔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穴分为两组,①组:大椎、内关、脾俞;②组:足三里、丰隆胃俞。

(2)患者取俯卧位。

(3)每次用一组穴位,采用刺络留罐法,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后,再行拔罐,两组穴交替使用,隔日1次。

3.针罐法

(1)采用这种方法时,取鸠尾穴(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0.5寸)、譩譆穴(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2)先取嚏刮背。

(3)然后在剑突下鸠尾穴消毒,用三棱针在鸠尾穴划一“十”字,并在其上、下、左、右各5分处均做“十”字划痕,然后在划痕处拔罐3~5分钟,出血少许,即可起罐。

(4)重症再在背部譩譆穴依法划痕拔罐1次,诸症可获缓解。

(5)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3次为1个疗程,中病即止。

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注意事项

1.拔罐时要选择清净卫生的环境,避风寒,保温暖,防止患者受凉。

2.一次拔罐的时间一般为5~20分钟,个别可长达30分钟。急性病可1日拔1次,慢性病可隔日1次。连续治疗10~15次为1个疗程。

3.若病人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肢凉,周身出冷汗,脉细弱无力,应立即取罐让病人平卧,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儿童,精神紧张、饥饿、初诊的病人,更应注意防止出现不适。

4.刺络拔罐法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施术。急性病患者、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出血量宜多;而慢性病患者、老人、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出血宜少。每次成人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出血后,应注意消毒。

5.用针罐时,不可让罐底撞压刺入体内的毫针,以免将针压入深部组织发生危险,特别是胸背部深处有重要脏器的部位更须小心。

6.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

病例

李某,男,18岁,2009年7月22日初诊,主诉:由于1日前食饺子后,自觉脘腹满闷不舒,后出现呕吐,不思饮食。自服藿香正气胶囊当日症状稍减轻,次日症状有加重而来诊。现恶寒发热、头身困重、乏力、脘腹满闷不舒、呕吐痰涎或水液等胃内容物,呕吐物多有酸腐气味,纳呆,泛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查:体温37.6℃。腹部透视:无肠梗阻。查头部CT:无颅脑占位性病变。辨证为呕吐实证。治疗:采用留罐法。取穴:下脘、腹结、章门、丰隆、大椎、内关。操作:患者取坐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15分钟,至皮肤瘀血为度。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呕吐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还可以这样做

1.家用食疗方

山楂神曲粥: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红糖6克。先煎山楂、神曲,取汁去滓,后煮米沸开,和入药汁,煮成稀粥,加糖,趁热食。

2.家用小偏方

山楂、莱菔子、神曲、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和中止呕。

医嘱

1.注意增加饮水量。

2.注意饮食上以流质如稀饭等为主,并注意少量多次。

3.如果出现其他如脱水、腹痛等建议进行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