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宝宝3个月
3个月是宝宝脑细胞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这时不但要有足够的母乳喂养,也要给予合理的视、听、触觉神经系统的训练。因此,每天生活要逐渐规律化,譬如每天给予俯卧、抬头训练20~30分钟。可以说,3个月是宝宝心理培养与智力开发的关键期,对宝宝全方位的教养不可忽视。
3个月
早教专家说
按阶段看颜色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宝宝从睁眼到看清世界所有色彩,要经过4个时期,即黑白期、色彩期、立体期和空间期。如果家长能抓住每个时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色彩刺激,便可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并进一步刺激脑发育。
4个月前是宝宝视觉发育的黑白期。在这段时间,宝宝看到的是黑白两色,要多给宝宝黑白物品看,当然,为了给孩子日后的视觉发育铺路,也要适当地给他看一些红、黄、蓝色,起到刺激视觉的作用,为宝宝进入视觉色彩期奠定基础。4~12个月,是宝宝视觉发育的色彩期。这个时期,宝宝的视觉神经对彩色的东西非常敏感。三原色红、黄、蓝纯度高,易于辨认,属于首选色彩。此外,还可尝试提前让宝宝接触一些橙、绿、紫。过了1岁,小宝宝们就很难满足于六七种单调的颜色了,这时家长要适当增加一些混合色让宝宝看,比如草绿、翠绿、墨绿等。2~6岁期间,应尽量将宝宝带到大自然中去充分感受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的世界,以促进视觉更好地发育。
早教可以这样教
如何利用颜色影响宝宝的智力
德国一位心理学家用了3年时间探索色彩与孩子智力发育的关系。他将房间的墙壁分别涂上不同色彩,让受试的宝宝在不同颜色的房间里游戏或学习。结果发现,在颜色丰富的房间里生活的宝宝,智商高出12个百分点,他们玩耍、游戏时更为机敏;而在白色、黑色、褐色里生活的宝宝,智商要低一些,相比较有些迟钝。
宝宝的视觉似乎特别钟情于颜色,当他一降临这个世界,就对色彩怀有浓烈的兴趣。面对的五彩缤纷的色彩,在3~4个月时,宝宝就有了对色彩的感受力。如果父母抓住教育机会,充分利用色彩刺激宝宝视觉和大脑发育,对他以后的智力发展有很大帮助。
生活中处处充满色彩,对于小宝宝经常接触的颜色主要有衣服、玩具、卧室的布置等,因此父母应该在这方面多留心,给宝宝提供更多色彩刺激机会。
父母可在宝宝的床上方挂满各色大气球、纸花等,并不时摆动;在宝宝床周围的墙壁上也可以挂一些东西,或贴一些彩色图画等,这样宝宝一睁开眼睛,便能有一个彩色环境的熏陶。但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件东西,否则可能导致他们目光呆滞,甚至形成斜眼病。
宝宝稍大时,可换一些小点的东西,如色彩艳丽的小绒球、挂铃、珠子等。在这种有意无意的色彩刺激中,宝宝迈出了逐渐认识颜色的第一步。
家长要给宝宝多选择一些颜色好看的玩具,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多和宝宝做颜色游戏,如“认颜色”“猜猜看”“颜色分家”等等。
如何教宝宝说话
语言不仅是思维和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宝宝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虽然宝宝要到1岁左右才能说出理解其语义的第一个词,但在这之前的1年里,他已经开始练习控制发音、掌握语义,为日后的“开口说话”做准备。因此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开始对他进行语言训练了。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位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宝宝互动,对其潜移默化,亲子交流的质量和频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宝宝语言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
父母要掌握宝宝的发音顺序和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宝宝的发音特点进行训练。0~3个月为简单发音阶段,宝宝会发较多的元音,如a、o、e、u和少量辅音,如m、h;4~8个月是连续音节阶段,宝宝会发的辅音增加,而且出现重复的连续音,如ma-ma,ba-ba;9~12个月是学话的萌芽阶段,宝宝会发出更多的声音和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变换音调,还能模仿成人和学习新的发音。
父母要尽早与宝宝“对话”,不要等宝宝会说话了再和他对话,尽可能提早甚至从一降生就可以和宝宝“对话”了,虽然宝宝听不懂,但他会感觉,当然,这个对话更多是以非语言进行的,比如身体接触、表情、手势等。
父母要不耐其烦地向宝宝讲述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向宝宝介绍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因为宝宝是通过“听”来学说话,在宝宝能说出有意义的话之前,其实已经能懂得不少大人们说话的内容。宝宝是这个世界的“新客人”,即便是对洗澡、吃饭这些最基本的事情宝宝也会感觉莫名其妙,这时候需要父母做好宝宝的“导游”,用亲切的声音、变化的语调跟宝宝讲生活中的一切。
父母在与宝宝说话时要重点强化,可以重复或者大声强调想要宝宝学习的词语,比如:“这是苹果,苹果。”一个词要重复很多遍后,宝宝才能理解并且记忆,最后自己说出这个词。对宝宝重复相同的话、唱同样的歌、念相同的歌谣,能起到强化的作用。
爸爸能促进宝宝语言的规范,一般来说,爸爸用的词汇更多,爸爸很少使用儿语,对宝宝语言的规范化更有促进作用,因为长期只接触儿语不利于宝宝学习说话。
此外,父母与宝宝说话时要热情。在对宝宝抚育中,父母是否热情地与小宝宝“交谈”,在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否意识到,较敏感的父母为了能更有效成功地与宝宝“交谈”,都在有意无意地探究与宝宝的反应相匹配的交流手段。
父母一定要耐心,宝宝语言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一点一滴积累,不能急于求成。
如何教宝宝指认事物
3个月大的宝宝不会说话,但宝宝对事物有一定的接受和认识能力,父母要根据宝宝认识事物的特点潜移默化地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通过“对牛弹琴”式的方法教宝宝认识事物。宝宝在会说话之前,就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父母不能认为宝宝不会说就不懂,比如拿一个苹果在宝宝眼前,一遍遍告诉宝宝,“这是苹果”,反复多次,虽然宝宝看似没有反应,但苹果的印象和名字慢慢会留在宝宝记忆中。
利用玩具让宝宝认识事物。宝宝一般比较喜欢各种色彩鲜艳、能发出响声、形象生动逼真的玩具,如各种形象的小动物、娃娃、各种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利用各种形象玩具,让宝宝认识事物,在宝宝玩小动物玩具时,可以告诉他小动物的名称,逗引婴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如“汪汪”“喵喵”。在玩娃娃时,可以教婴儿认识五官的名称,如认识娃娃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玩各种交通工具玩具时,可告诉他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用途、特征及发动的声音。
在生活中经常对宝宝说出事物的名称。婴儿对事物的认识首先是从具体思维开始的,因此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物品,只要是宝宝能够接触到的,都可对他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如“布娃娃”、“电视机”、“汽车”、“花”、“滑滑梯”等等。这种做法要不厌其烦,经常反复。
此外,父母要经常带着宝宝走出家门,让宝宝认识更加奇妙的外面的世界,引导宝宝对世界的初步探索。反复地向宝宝介绍各种树木、小草、蓝天、汽车、楼房等。
大动作能力
开火车
准备一个彩色玩具汽车,在宝宝空腹、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将宝宝俯卧放在床上,让他的两臂屈曲在胸前。妈妈在宝宝前面逗他抬头,按一下小汽车喇叭吸引宝宝的注意,然后将小汽车放在宝宝前面,在宝宝的注视下,妈妈慢慢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移动汽车,并边移动边发出“嘀嘀嘀”的声音,告诉宝宝“汽车开走了,嘀嘀嘀”。要控制好汽车移动的速度,让汽车在宝宝的视线内移动,以免让宝宝转头幅度太大。
宝宝俯卧的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宝宝抬头时间长会累着。这个游戏引导宝宝抬头看汽车,训练宝宝抬头动作。
爸爸在这呢
妈妈抱着宝宝坐在床上或站在地上,爸爸和妈妈一起逗宝宝开心,充分调动宝宝的情绪,使宝宝注意力集中。然后爸爸藏在宝宝的侧面或背后亲切地呼唤宝宝:“宝宝,爸爸在这呢!”刺激宝宝转头寻找声源。当宝宝有转头的细微动作时爸爸突然出现在宝宝前面,告诉宝宝:“爸爸在这呢,宝宝真棒!”父母可以换角色,反复做游戏。
宝宝喜欢爸爸低沉的声音和妈妈温和的呼唤,这个游戏利用宝宝对父母声音的特殊感情刺激宝宝转头,锻炼宝宝颈部肌肉和颈部的运动能力。
翻身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拿着宝宝喜欢的摇铃,在宝宝左侧摇动,并用语言吸引宝宝转身:“拨浪鼓”“咚咚咚”,如果宝宝不会侧转,或者只是将头转歪过来,妈妈可帮助宝宝,先将宝宝的右腿拉着搭到左腿上,然后用手推推宝宝的肩膀和背,帮宝宝翻过来。然后妈妈在右侧摇动拨浪鼓,吸引宝宝向右侧转身,方法和左边相同。每边转2~3次即可,坚持每天都训练。
精细动作能力
弹响指
妈妈抱着宝宝坐在自己怀里,让宝宝呈仰卧状,面向妈妈,妈妈微笑着注视宝宝,引导宝宝的注意。妈妈提着毛绒球在宝宝眼前晃动,然后用毛绒球轻轻地在宝宝的脸上脖子上碰触,刺激宝宝用手抓球。
这个月宝宝双手能在胸前互握玩耍,要给孩子更多够物抓握的机会。妈妈还可以在他看得见的地方悬吊带响玩具,扶着他的手去够取、抓握、拍打。悬吊玩具可以是小气球、吹气娃娃、小动物、小灯笼、彩色手套、袜子等。每日数次,每次3~5分钟。
巧妙地声音
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将一台小录音机放在宝宝身边,抱着宝宝坐起来,拉着宝宝的手指头按一下开键,音乐便响起来,父母故意惊喜地告诉宝宝:“录音机唱歌了!”和宝宝一起听一小会音乐后,再拉着宝宝的手指按一下关键,关掉音乐,“宝宝听,没有了!”并观察宝宝的手部动作。让宝宝重复开、关,多次训练,让宝宝的手充分触摸到录音机的键,通过感觉和声音刺激宝宝触摸的欲望。
这个游戏刺激宝宝自己动手操作的热情,有助于宝宝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小手叮当响
准备一个小系铃,给宝宝洗干净小手,修剪好指甲,将铃子系在宝宝的左手食指或中指上,拉着小手摇几下,让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告诉宝宝:“小铃铛叫呢,宝宝摸一下。”然后拉着宝宝的右手去摸左手上的铃铛。铃铛的声音会吸引宝宝继续玩弄铃铛和小手,慢慢地宝宝会学会自己玩了。下次玩时可将铃铛系在右手上,经常两手换着玩。
妈妈可以在宝宝手腕上戴串彩色小铃,刺激宝宝对自己小手的兴趣,让他的两只手主动摆弄。通过观察和玩小手促进宝宝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
语言能力
三字儿歌
父母平时多积累一些儿歌,最好是三四个字为一句,节奏明快、简单。抱着宝宝,一边摇一边给宝宝唱儿歌:
《拔萝卜》:“小花猫,拔萝卜,拔不动,摔地上,小黄狗,来帮忙,大萝卜,晃一晃,小黑猪,小山羊,一齐来,有力量,一二三,号子响,拔出个萝卜粗又长。”
《小螺号》:“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小螺号,嘀嘀嘀吹,浪花听了笑微微,小螺号,嘀嘀嘀吹,声声唤船归啰,小螺号,嘀嘀嘀吹,阿爸听了快快回。茫茫的海洋,蓝蓝的海水,吹起了小螺号,心里美啰。”
多姿多彩的三字儿歌可丰富宝宝的语言信息,让宝宝通过明快的语音节奏感受到语言的美妙,从而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
宝宝初学发音
妈妈抱起宝宝,将宝宝贴在离自己脸庞15~30厘米处,逗宝宝开心,将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妈妈的脸上。在宝宝注视着妈妈的表情和嘴型时,发a、o、e、u等音,嘴型要夸张些,让宝宝跟着学,如跟宝宝说“宝宝念啊”“a”“看妈妈的嘴”等。妈妈速度要很慢,不断地重复,引导宝宝模仿。
发音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宝宝有时候可能没有反应,有时候会在妈妈的引导下会发音,但可能不准确,如妈妈教宝宝念“a”,宝宝会发出“o”或“ao”的音,妈妈一定要耐心,反复教他念。
小布娃娃问宝宝
准备一个能发音的智能玩具,如小布娃娃,让宝宝仰卧在妈妈的怀里,妈妈一只手拿着小布娃娃在宝宝眼前轻轻晃动,然后跟宝宝说:“宝宝好,姐姐跟宝宝打招呼呢,宝宝好!”
重复几次后将布娃娃靠近宝宝的脸庞,摁一下布娃娃,让布娃娃自己跟宝宝打招呼:“你好”“宝宝好”,并拉着宝宝的两只小手触摸布娃娃,和布娃娃亲昵。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经常跟宝宝进行“对牛弹琴”式的打招呼,向宝宝说一些简单的字眼。宝宝开心的时候会“回应”妈妈,发出“ao-ao”“a-a”的声音等,妈妈要热情地鼓励宝宝,给宝宝一个吻或摸摸宝宝的小脸蛋。
当然妈妈可以换一些其他话跟宝宝说,如“我是妈妈,宝宝叫妈妈,妈妈”“爸爸”“这是小猫咪”等。通过重复让宝宝听简单的日常问候语,培养宝宝的语言记忆能力和模仿发音的能力。
数学能力
这个大,这个小
准备一大一小两个颜色相同、大小差距较大的球。扶着宝宝坐在床上,将球放在宝宝眼前,指着大球跟宝宝说:“这个大,大球。”并在“大”字上加重音,再指着小球告诉宝宝:“这个小,小球。”同样在“小”字上加重音。然后拿起大球放在宝宝怀里,拉着宝宝的双手去抱去摸,并不断重复“大”字,玩一会后,换上小球。让宝宝充分体会抱着大小球时的不同感觉。
父母应该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宝宝接触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提高宝宝对数学的敏感性,促进宝宝数学智能的发展。
我家有几口
在宝宝精神状态好时,给宝宝数学歌,在有数字的地方稍微加重读音:
《我家有几口》:“掰掰小指头,一二三四五,我家有几口,一二三四五;父母和宝宝,一二三四五,我家有三口;掰掰小指头,爸爸妈妈还有我,再加一个布娃娃,我家有几口。”
知觉能力
鸭子要跑了
准备一个色彩鲜艳的玩具鸭子,扶着宝宝坐起来。妈妈拿着小鸭子在宝宝面前摇一摇,让鸭子“嘎嘎”叫一叫,吸引宝宝注意,给宝宝说:“鸭子要跑了!”迅速将鸭子藏到背后,然后躲开宝宝的视线迅速将鸭子伸到宝宝的右侧,“嘎嘎,鸭子在这里呢!”
妈妈再将玩具鸭子藏起来,躲过宝宝的视线,迅速将鸭子突然伸到宝宝的左侧,“嘎嘎,鸭子在这里呢!”如此反复练习两三次,并观察宝宝是否有反应。
这时候宝宝已经能主动转头了,而其对空间也有了一定的感觉。通过找鸭子帮助宝宝认识左右方,增强宝宝的空间认识能力。
小摇篮,摇啊摇
准备一条长方形小被子,给宝宝洗完澡擦干身体。让宝宝仰卧在小被子上,爸爸和妈妈每人抓住被子的两个角,将宝宝抬起来,距离地面大约30厘米高,轻轻摇晃着被子,念着儿歌:“左摇摇,右摇摇,乖宝宝,宝宝乖;左晃晃,右晃晃,小宝宝,拍不怕?”等。大约1分钟后让宝宝休息一下,可再继续玩。
3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有空间感知能力,这个游戏让宝宝亲身感受空间位置的变换,提高宝宝的空间知觉能力。
摸玩具
准备一些毛绒兔子、橡皮鸭子、布娃娃、金属陀螺、塑料拨浪鼓等质感不同的各种玩具,摆放在桌子上。
父母抱着宝宝到桌子前,依次拿起每一个玩具,放在宝宝手里,让宝宝的小手充分接触玩具,抚摸、碰触,并告诉宝宝这些玩具的名字和材质。
让宝宝摸完一遍后抱着宝宝靠近玩具,仔细观察,看宝宝有没有自己伸手去摸的细微动作。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东西培养宝宝触觉的敏感性,提高宝宝的触知觉能力。
匙子碗儿
这个游戏在宝宝吃奶前或吃奶期间做,准备小碗和匙子,在为宝宝喂奶时有意用匙子敲敲小碗,如果宝宝听到声音会转眼寻找碗,让宝宝听清楚声音之后再喂宝宝,让宝宝将声音和吃奶联系起来。时间久了宝宝一听到声音就知道要吃奶了。
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多创造些这样的机会,锻炼宝宝声音感知能力,从而促进宝宝的听知觉能力发展。要注意的是声音不宜过大,要柔和悦耳,让宝宝听着舒服。
不倒翁,左右摇
买一个色彩鲜明的大个头不倒翁,最好是两三种颜色相间。
在地板上铺一个厚垫子,扶着宝宝坐在上面,或者将宝宝抱着坐在腿上,将不倒翁放在宝宝前面的地板上,用手触动使它左右摇摆,一边告诉宝宝“看,不倒翁给宝宝问好呢!”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一边观察宝宝的眼睛,看目光是否紧跟着不倒翁闪烁。
通过让宝宝追视左右摇摆的不倒翁,培养宝宝视觉敏捷性,提高宝宝的视知觉能力。
思维能力
唱歌跳舞的小玩具
将一些发声的玩具,如风铃、挂铃、音乐彩球、智能鸭子等挂在宝宝抬眼能够看到的地方,一次挂一个就可以了。在宝宝清醒时,捏按玩具让它发出声音,激发宝宝的好奇心,然后在宝宝的注视下,慢慢移动玩具,让玩具边移动边发出声音,宝宝会用目光追逐玩具。
妈妈可边移动玩具边告诉宝宝,这是什么东西,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玩具可频繁变动,让宝宝接触不同的玩具,认识不同的东西。
这个游戏通过刺激宝宝对颜色、形状的分辨能力,帮宝宝学会识别各种东西,促进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
哪个手牵着铃铛
准备一根彩绳和一个带铃铛的大花球,用绳子的一头将大花球和铃铛吊在宝宝的床上,保证宝宝抬眼能看得到;绳子的另一头绑在宝宝的左手腕上。妈妈握着宝宝的左手摇动,让大花球动起来,带动着系在上面的铃铛作响,然后妈妈放开手让宝宝自己玩。
宝宝会无意识地挥动着四肢,偶尔会牵动花球,使铃铛作响,多次以后宝宝会慢慢意识到挥动左臂能使铃铛会作响,因此会有意识挥动左臂。父母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训练,让宝宝在愉悦中感知、判断。
妈妈可将绳子换着系在宝宝的右手上,让宝宝慢慢又知道挥动右臂带动大花球,使铃铛作响,还可以将绳子系在宝宝的左右脚腕上。这个游戏可促进宝宝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小小“探险家”
用质地柔软的布料做一个小包裹,或者用妈妈的头巾、护袖也可以,再找几样形状较小点的玩具,如积木块、手链、娃娃、彩球等,将这些玩具装进包里,放在宝宝床上,袋口不要扎紧。
将宝宝抱着坐在床上,逗宝宝注意妈妈的动作和小包裹,在宝宝的注视下将包里的东西摆在宝宝眼前,然后拉着宝宝的小手将东西一件件放进小包,再拉着宝宝一件件取出来,边玩边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并用惊喜夸张的语言激起宝宝的兴趣,“哇,找到一个小娃娃,多可爱。”重复几次后让宝宝自己做,观察宝宝的反应和动作。
这个游戏给宝宝提供一个探索机会,以此提高宝宝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情绪与社交能力
小宝宝照镜子
准备一面稍大些的镜子。妈妈拿着镜子在宝宝面前慢慢移动,一边告诉宝宝,“宝宝看,镜子里的小宝宝在看我们呢!宝宝向弟弟问好啊!”等,以吸引宝宝注视镜子里的自己。
然后妈妈拉着宝宝的手触摸镜子里的宝宝,和镜子里的宝宝招手,妈妈还可学着婴儿的样子向镜子里的宝宝发出咿呀的“问候”语,逗宝宝跟着妈妈向镜子里的宝宝咿呀说话。
通过让宝宝照镜子,和镜子里的宝宝“交往”,可培养宝宝的良好情绪,提高宝宝的自我意识和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