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 西风漫卷黄沙
泛舟沙海,一望无际,寂寥而苍凉,西风卷起漫漫黄沙,催促着它像水一样地流动,瀚海之波涛,在金色阳光下闪耀粼粼金光,与它为伴的只有亘古不变的天空。人只有到了沙漠,才能明白水的珍贵,而腾格里沙漠,却因为有了黄河的扼制,造就出一片奇迹之地——沙坡头。
沙坡头眺望
“腾格里”大沙漠,南北宽160多千米,东西长240多千米,总面积4.3万平方千米,一望无际,沙山连绵起伏,沙粒很细,颜色金黄,景色壮观,人伫立其中,真有天一样大的感觉。难怪蒙古族人会对这片沙漠产生敬畏,称其为“腾格里”。沙漠本身是会流动的,它不断地将周围的一切事物吞噬。在宁夏中卫市城西20千米处,当腾格里滚滚的黄沙从西、北方向汹涌扑向东南时,却被一条黄河扼制,在此地它华丽地一转身,画出一个“S”形的模样,使腾格里的黄沙不得越河前行,只得在河前隆起一座百米多高的大沙山,也因此造就出一个神奇的地方——沙坡头。
沙坡头名声显赫古已有之。在历史上,它有一个十分响亮的美名,叫“鸣沙山”。《读史方舆纪要》摘引元代史志记载说:“自兰州而东,过北卜渡,至鸣沙河,过应理州,正东行至宁夏路。鸣沙河,即宁夏中卫鸣沙山南黄河也。”这里所说的“鸣沙山”,即今之沙坡头。恰如这个名字,沙坡头正好是腾格里沙漠东南部的“头”,位于腾格里大沙漠的东南边缘与黄河交会的地方,隶属中卫市的沙坡头区。沙坡头还有一个名字,叫“沙关暗门”,见于中卫古县志记载。在古时候,沙坡头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要塞,也是古代军事咽喉要道。因其靠沙临河,十分险峻,一般人和马不易通过,必须经沙坡头至长流水沟方可抵达河西走廊。因为沙漠中并无明显的道路,也许古时还另有一条要道的缘故,沙坡头又被称为“沙关暗门”。
沙坡头景区的风神雕塑
沙坡头滑沙
“沙坡头”得名
在很久以前,沙坡头叫“万斛堆”。《明史·地理志》载,中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又叫“沙陀头”,也许是“万斛堆”不足以状其大,又或许是“沙陀”与“沙坡”谐音的关系,后来,便叫作“沙坡头”。图为沙坡头滑沙道。
作为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沙坡头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面积1.3万余公顷,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站在沙坡头极目眺望,北面是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南面是郁郁葱葱的绿洲,干与湿、黄与绿,就这么界限分明地结合在一起了。看北面,绵绵不绝的是沙,滔滔不绝的仍是沙,沙子细腻而柔软,没有一丝尘土,纯净地在阳光下泛着黄金一般的光亮,沙丘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一道道被风吹成的流线型山脊轮廓明显,湛蓝的天空下,峰脊如刀,浩瀚、苍凉、雄浑。传说,唐代诗人王维奉旨安慰在河西打了胜仗的将士,途经宁夏中卫沙坡头,面对大漠、黄河壮美的景色,禁不住激情澎湃,于是挥毫泼墨,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著名诗篇。
最美的沙漠
沙坡头闻名于世,始于治沙成就,并非旅游景观。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旅游业方兴未艾,中卫的旅游部门才发现沙坡头有着独特的景观,始将其建成一个颇具特色的游览胜地。那时,沙坡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早开发的景区之一,被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知名专家、学者称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为什么对这片荒漠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呢?原因有三:其一,壮丽的腾格里沙漠、雄伟的贺兰山、九曲黄河、沙漠绿洲荟萃一处,尤其是沙、河相连,沙为河堤的自然风光独特无比,不可再造;其二,“沙坡头治沙成果”本身就具观光价值,它给受沙害侵扰而日夜不安的人类带来了希望和曙光;第三,在沙坡头,有大量的新、旧石器时期遗址,古岩画、古陶窑遗址,秦汉长城古烽燧、古丝绸之路要塞、军事要冲、古水车等历史遗迹,它们证实着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沙坡头上的黄河大桥
沙坡头绿洲
羊皮筏,是将山羊囫囵脱下皮,扎口,用时以嘴吹气使之鼓起,是黄河上古老的摆渡工具。
沙坡头的著名景观——黄河大拐弯
夏秋两季是观赏沙坡头风景最好的季节,这个时节少风,游人可免去风沙之苦。这时,如果置身于沙坡头,你会发现,沙漠其实是个静谧到极致的地方。空气是清凉的,没有一丝风,天地间只有蓝天、流云和一望无际的黄沙。如果你骑着骆驼行走在沙梁上,你会发现沙漠真的很神奇,在沙梁的这边呈水波纹,那边却如刀削了般一平到底,太阳照着黄沙,驼铃声悠悠回响,使人恍然间仿若回到几千年前的漫漫古道。那时的旅人,是否也是在这里骑着骆驼,走在接通西域与中原的丝绸之路上?同一轮明月千万年映照着这片沙漠瀚海,即使征途遥远,凶险不可预知,仍然挡不住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这一片历经了汉月唐风的沙漠,也见证了古战场的厮杀,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如今也在默默地见证着现代人行进的脚步。
在沙坡头东北的茫茫大漠里,有一道长城背脊裸露在沙海里,如巨龙一样蜿蜒东去,苍凉雄浑,耐人寻味。经学者考证,该长城属于汉长城。当初修筑它时,这里是平原和草原的交界处,人们以农耕和畜牧业为生,主要为抵御外族入侵而修建。后来随着土地的沙漠化,滚滚黄沙由西北汹涌压来,城墙也起到了挡沙墙的作用。至明代,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复。再后来,滚滚黄沙越过长城背脊,入侵关内,只留下了城脊向人证明着历史的沧桑。因此,以前人们一致认为这里是明长城,而长城研究者又惊呼在西北丢失了一段汉长城。如今,这个谜题总算被解开,而沙漠长城也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沙漠里的绿洲
沙坡头的南面,是滔滔不绝的黄河,水给这块地方带来了无限生机。有了水就有了生命,有了绿洲,它与北面黄色的大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在沙坡头与黄河之间,有一处百余亩大小的河湾园林。园林里生长着无数花草和枣、杏、桃、梨等各种果树,郁郁葱葱,滴翠流红。人们奇怪的是,虽然背靠几百米高的沙丘,且扇形的大沙丘从西、北、东包围着这片园子,但它从未被滚滚沙流覆压。为什么呢?原来,这片园林之所以能在大沙漠中生存下来,其实是大自然的恩赐。尽管在它的西、北、东坡都被大沙山包围,而低洼的地势,使其成为一块盆地,其间有自然淌出的十几眼泉水。有了水就保证了生命延续所需,加之其南面是滚滚东流的黄河,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从各个方向来的季风都会与黄河边的冷湿空气相遇,在小盆地内形成旋风,并被冷空气逼返着向北刮去。所以,滑下的沙子反而全被旋风刮到沙坡顶部,保证了盆地的存在。当地姓童的人甚多,又是同宗,这个美丽无比的、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世外桃源”就叫作“童家园子”。游客们来到这里时,无一不为大自然的神奇而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