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遇对人,走对路,找到你的小伙伴!(1)

◎谁和你一起玩大?

建立一种亲密关系至少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相识;第二是相知;第三是相惜。相识很容易,我们可能每天认识许多人,客户、同事、聊友,这都是相识。相知和相惜就难了,有的人一辈子交际无数,也不一定能相知几个人,更不要提相惜了。

我读小学时,班里有40多名同学,一年级时我们就相识,都是同一片区的邻居。可最终能和我成为伙伴的却只有七八个人,几年后到了中学,成为朋友的还剩下了两三个。其他的人都成为了人生中的过客,不曾相知,也不曾相惜。

工作以后,公司上下有上百名员工,到了长江实业有几千名同事。我和他们同吃一碗饭,低头不见抬头见,可最终聊得来的、互相影响并帮助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余的人都是人生旅途上的观众,就像我们路边的花花草草一样。

因此,亲密关系是很难建立的,这不但取决于信任、需求或者价值观,还与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有关,也与你对关系的理解有关。许多呈现在你眼前的亲密关系,通常只是表面现象,比如礼貌性的附和、伪装出来的亲近,看似一张张的笑脸,实则五味杂陈;好像他们在关心你,其实你们都被名利绑架。

生命一开始,关系就产生了。而且,我们遇对人总是如此之难,所以人们才由衷地感到——朋友是如此难交。但是如果换一种角度,我们理解社交关系的方向是不是有问题呢?

对朋友,你是想汲取他能够提供的价值,还是想在他身上获取自己成长的动力?不同的选择,会决定你不同的人生。

沃伦·巴菲特是一位十分擅长总结的价值投资大师。他不但精于分析股票,也对人的成长有精辟的见解。他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要想把雪球越滚越大,显然是需要上述两点。

“雪”就是各种资源,包括钱、人,还有其他能够被聚拢合成一体的东西,长坡则是正确的方向。它们缺一不可。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时,你所需要的就是体力、耐心和技巧了。后者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其实是必须具备的最为基础的本领。

巴菲特所讲到的雪球之“雪”,也包括我们的社会关系。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他将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他来到世界的一瞬间,就无可逃避地进入了这个环境。我们的生命一开始,关系就产生了,这不因你生在何种家庭而有所区别。

一个小婴儿,从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天起,他就走上了一条建设和经营自己的人生关系的漫长旅途。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好人、坏人、有价值的人、无价值的人、有积极意义的人、只能起到消极作用的人……他必须学会辨别和选择。

这是一件重要而且相伴他一生的工作,这件工作完成的好坏,决定了他最后会取得多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他对于别人的看法,也促成了人们对他的印象。在一个互联互动的环境中,他从婴儿变成少年,从少年变成大人。在他30岁时,对自己的少儿时代一定已失去绝大部分记忆,但正是那些想不起来的记忆碎片,为他今天的状态播下了第一粒种子。

在孩童时期的思维世界中,父母和亲人是第一重世界,这无可替代;朋友和伙伴是第二重世界。父母的概念是亲近的,朋友的概念是模糊的,至于玩伴——人们在思考对自己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时,通常不会考虑自己的小伙伴。现在我要告诉你,这大错特错。

“他们除了是我因玩具嫉妒而时常发生战争的对象,我不清楚还有什么作用。”一位23岁的纽约女孩乔丝说。她已完全记不起小时玩伴的模样,甚至她认为自己的童年没有一个可以陪自己玩的人。

“除了喜欢酗酒的爸爸,我不记得还有谁经常在我面前出现,我是自己玩大的,就这样。”她说。所以她感觉自己现在交不到固定的好友、有些自闭倾向,可能即由于此原因。

乔丝在两岁时就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个小伙伴,可以和她分享玩具、争夺战利品以及一起玩游戏的人。但她没有兄弟姐妹,也没见过邻居家的同龄人。偶尔会有一些小孩进入她的房间,却总有不快收场。她们不是打得不可开交,就是互相仇视。成人很难理解小孩的世界,就是因为她们只见了一面可能就已视对方为最大的敌人。

可是,即便这样的关系也很重要,不是吗?乔丝在五岁之前搬了三次家,随着爸爸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又跑到新墨西哥州。最后一次搬迁,是她在爸爸去世后孤身来到纽约。当她开始一份工作后,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可以拿出来跟同事分享的童年谈资。她发现自己甚至完全不懂得如何处理与同事的关系。这恰恰就是缺乏儿时的小伙伴可以给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实从3岁起,你身边的朋友就开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了,以人际交往为基础是每个人进行社会化的必然规律。儿时的玩伴,则是一个人进入人际交往的开始。

你的行为会影响他,他的行为当然也会深深地影响你;你们会互相吸收优点,并感染对方的某些缺点。他们是你的发小、青梅竹马或“势如水火的大仇人”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通过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并且开始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他们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我们第一次仔细地了解别人,从他(她)的身上看到长处和短处,并且学会与他们共处,做大家都感兴趣的事。

对于自己的“玩伴”或者认识很长时间的发小,并非来者不拒。如果不加以辨别地选择小伙伴,我称之为“放羊式童年”,凡是以这种态度交友的孩子一般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失去自控力。

根据我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想在自己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保证可以遇到对的人,走上对的路,最起码要让自己具备一种最基本的辨别的眼光。要懂得去理性地观察每一个人,要避开表面的陷阱,透过表象去看到他们内在的优点,然后综合起来分析,为自己找到一个“学习点”。

这里还有两个原则:第一,优点是一种共性,每一个小伙伴都有他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因为每一个人都代表着某种性格或生存的方式,有你可以借鉴的方面。第二,用公平的标准衡量他们,世俗的观点不能影响你的判断,比如财富和相貌,再比如热情或冷漠,以及第一印象、衣着等这些功利的标准。我们必须采取完全脱俗的态度,超越眼前的得失去评判他们,选择自己的小伙伴,才能真正地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同龄人,在和他们一起玩耍的过程中共同成长,将他们的优点融合到自己的身上。

◎20年后还在影响你的力量

在我们长大以后做某些事情时(人际交往或处理工作),经常突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有时正是从深远的记忆存储下来的经验——或许它们就是在小时候与玩伴的共处中积累下来的体验。因此,那个和你一起玩大的人,其实在20年后还在影响着你,虽然你意识不到,也不清楚这是怎样的发生机制。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可复制,并且有太多的因素左右我们的选择,所以不能绝对地认为一个小时候与你嬉闹游戏的人会主宰你未来的人生。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个角色确实在许多成功者的童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我们机构的培训教材中,巴菲特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我和史密斯都把他作为“成长”和“成功”的典型榜样,告诉学员必须尊重他的方法——对多数人来说是非常适用的,比微软创始人和谷歌总裁的励志故事更有代表性。因为巴菲特从自己身边的世界获取了巨大的能量,他懂得如何利用集体力量,并让亲近的人成为他的得力帮手,一起把他的商业价值观发扬光大。

巴菲特儿时的伙伴中有一个叫作拉塞尔的人。在9岁时,他们就结成了一对“商业伙伴”——他们把加油站门口苏打水机器里出来的瓶盖运走,并且精心地把每一种饮料的瓶盖数计算好,分析哪一种饮料的销售量最大。

这一看似无聊的举动,实质上却是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市场调查。这一行为在记忆中烙下印记,深入人的潜意识,形成强大的驱动力,使未来的成长向这一方向努力,最终会在人选择从事哪种行业时产生影响力。

此后,他们又去寻找可以再用的高尔夫球,再一次地进行分类和整理,然后卖给邻居并且从中获得提成。两人后来还去当过高尔夫球场的球童,每月只赚3美元。两人携手赚钱,一点一点地积累资本。这门生意规模很小,也赚不到几个钱,但却等于一堂最基本的投资理财课程。

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而拉塞尔则是他的称职帮手。后来,他们还在公园里建立了高尔夫球亭,生意相当红火。

难道是他们真的如此缺钱吗?拉塞尔的母亲问过他这个问题。巴菲特说:“这倒不是我想要很多的钱,我只是觉得,看着它慢慢变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这段儿时经历为日后的“股神”巴菲特开启了一扇大门。正如他自己所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还有很长的坡。一个有价值的玩伴和他一起玩大,两个人最终都做出了一番伟大的事业。

而你,那个和你一起玩大的人是谁呢?不管是男是女,我们小时候都会有一些伙伴,一起吃糖一起做游戏。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像拉塞尔一样在很长的时期内对我们造成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他和没他,你将来的生活会有根本性的区别)。实际上,我们遇到什么人,总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需求——你想跟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这导致了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刻意的,如果你自己缺乏一些想法,你可能交到的朋友也都是白开水类型的。

一个可以在20年后还能影响你的人,他首先必须也是有想法的,是一个富有活力及创造力的孩子。他一开始就能表现出惊人的思维跳跃性,不受传统的束缚和世俗观念的影响,从而能够提供给你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新鲜的思维角度。

但不是谁在小时候的朋友都是有想法的人,多数人的忠诚玩伴都像一张没有内容的白纸,或者上面缺乏足够靓丽的色彩。他们合在一起只是多了一张空白纸而已,在逐渐变淡的记忆中很难令人印象深刻,没有涂抹下多少亮点。因此,我们才会在多年后再次遇到童年的要好玩伴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记不起与他有关的任何事情,只能在浩瀚的记忆数据库中勉强找出一点模糊的印象,来证明他就是那个人。

如果你的小伙伴也是这样的一个没有个性的人,你的童年往往就是“失败”的,你能从中汲取的营养就欠缺了一些必要的元素。

什么叫有想法呢?

1.这意味着一个人起码能够独立地做出决定,而不是被传统的思维和别人的意见左右。正如身处迷宫之中时,要辨别出哪一条路才能走出困境,而不是被困死在里面,或者只知道给家人打电话,向老师求助。

2.还需要他们有一些离经叛道的念头和行为,超越年龄和世俗观念的限制,充分自由地畅想并进行实践。这未必是疯狂的,但一定是有趣的。实际上,我们小时候能遇到几个称得上有趣的伙伴,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就已经足够大了,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埋下创造力的种子。多数情况下,有的人喜欢结交的伙伴是那种木讷型的,他们从来不会创造性地思考一件事情的不同解决方式,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就像一辆遥控汽车,他们只能在某些既定的程序下,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行走。和这一类人成为亲密玩伴的人,通常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而且,他们都暴露了某些缺乏自信的“潜质”,或醉心于成为一个老实同伴的“领导”,而不是向更聪明的人学习——哪怕只能给他打打下手。所以在20年后你再次遇见他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他的人生一点都没有改变。

◎小伙伴代表着四种角色

和我们一起玩大的人,他们一般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并且代表着四种重要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实质上都是我们对于人生的一种演习和提前的训练。

玩具分享者

玩具代表着“个人资源”,分享玩具的过程即资源共享的训练过程。从一些普通的游戏和对玩具的分配、使用开始,你和你的搭档就已经开始了这项至关重要的练习——如何对待玩具,以及怎样和小伙伴分享,它决定了你在未来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资源,以及寻找盟友、客户和融入团队的能力。

它将帮助你建立正确的团队意识。它将训练你调整心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它将提升你协作的意识和赋予你团结的力量。虽然你对此一无所知,但它已经替你悄悄完成,并把这种力量植入潜意识,你可能人到成年才对此恍然大悟。

游戏合作者

一项团体游戏如何协作?玩伴必须知道怎样一起做游戏,甚至这是小时候交朋友的唯一标准,凡是不能在游戏中合作的孩子将出局,而且他缺乏迅速融入一个团体的能力。

康州的布兰克问:“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平等的,上帝是如此公正,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但是什么改变了我们之后的人生呢,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在小时候与伙伴的游戏合作中获得的东西不同,有的人在恰当的时间遇对了人,走对了路,迅速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角色,树立了正确的志向;有的则是被更好的小伙伴影响、改变。

小时候的游戏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纽曼说:“我们人生的头几年对一生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时刻,那些难以抹去的情感和重要的相遇,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性格。”

比如打仗游戏,在这个临时或长期构成的团队中,有老大,有小兵,甚至还有军师。这就是一个由不同角色组成的组织,人们在组织中寻找自己的角色,训练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考验,不能适应的人将被组织淘汰。

和打仗游戏一样,过家家也是一种角色扮演的模式。但不同的是,过家家必须有女孩参加——我们在这种游戏中体验父亲与母亲的角色,打仗游戏则通常只有男孩参与,因为这是展示力量和智慧的初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