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在挫折中完成蜕变(2)
身为哈佛学子的肯尼迪最终没有辱没哈佛精神。肯尼迪很爽快地承认了这个错误,并真诚地忏悔道:“我对于我所做过的这件事情感到很抱歉,我是错的。不过,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踏踏实实地行动。假设我不曾犯过那次错误,或许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务实。”结果,肯尼迪不但没有因此受到丝毫的不良影响,反而扭转了局势,顺利当选为总统。
一个人既然已经承认了错误,别人还能再去攻击他吗?一般来说,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需要有两个前提。一、他承认自己有错,就说明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不打算瞒天过海,现在的他很坦荡,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二、曾经的错误不但没有成为他的耻辱,反而已经化为宝贵的经验,他愿意与其他人共享自己的这一经验。
在哈佛,你会看到一句格言:“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期望自己事业成功,仅有学校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具备社会生活的智慧,这就是不断减少你的错误的智慧。”很明显,身为哈佛学子的肯尼迪学到了这一门智慧,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人们称赞,并在选举中胜出的原因。
丢弃错误,我们才会看到一条向上的路。追求卓越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错误中前进。
因此,当你犯了错误时,不必太过于自责,产生“这都是我的错”“我是笨蛋,我什么都做不好”之类的想法。如果真是令人惋惜的错误,自责倒也无妨,但千万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一直耿耿于怀。这么一来,难免下次你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或者你误信自己的确是笨蛋,而根本不想再尝试挑战。
04失败只是又一个新起点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人生看起来一塌糊涂,下面是他的一份人生履历:
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
29岁努力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
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
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这就是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份人生清单,人们惊讶于他的毅力,不能理解面对这么多次失败的打击,他是如何走过来的。对此,林肯说道:“永远牢记于心,你本人要求成功的决心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莫过于遭遇失败的打击。失败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告诉你,千万不要认为老天在和你作对,在故意惩罚你,一味地逃避、哭泣或抱怨,甚至心生绝望,一蹶不振。因为这样,你将陷入更大的失败,将永远看不到成功的曙光。
“学会接受失败。”这是哈佛教授塔尔·本·沙哈尔在给学生们讲述如何面对失败时所持的重要观点,他说:“每个人必须经历蹒跚学步,才能走出优美的步伐。同样,每个人也要经历无数次失败才能成功。真正的学生领袖必须懂得如何面对失败,懂得如何战胜自己,从而脱离困境的泥沼。”
无疑,哈佛精英们都很优秀,但他们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他们甚至相信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不会获得成功。想来,是失败使他们看清了自己存在的种种问题,是失败使他们排除了一个个不成功的因素,掌握了取得成功的一个个先决条件,为发展积蓄了能量,为成功奠定了基础。
哈佛著名的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博士说: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前面有上百次的失败和教训。假如没有遭遇过失败,恐怕反而不能得到更大的胜利。更何况,人有时候都是逼出来的--绝处逢生,很多人如果没到大难临头,可能不会发挥出那么大的爆发力。
你有没有失败了又转败为胜的经历呢?如果你不能理解这一逻辑,那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意气风发地想自己创业,并很快举办了一个成年人教育班。他花了很多钱做广告宣传,房租、日常用品等办公开销也很大,一段时间后,却发现数月的辛苦劳动竟然连一分钱都没有赚到。年轻人苦恼地向家人借钱处理了一些善后的事情后,便整天待在家里不再外出,因为他害怕别人用同情、怀疑,抑或是幸灾乐祸的眼神看自己,评说自己的失败。
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无力自拔,便无奈地去找自己的一位老师诉说心结。“失败有什么?让你看清楚自己罢了!证明你以前的方法不得法,你需要的只是改变方法,重新开始。”老师的一句话意味深长,年轻人顿悟,振作起来,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失败的原因,反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一番思索后,他改变了成人教育的研究方向,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
所谓的“人性问题的研究”,就是一套独特的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年轻人工作得十分卖力,他白天写书,晚间去一家夜校教书,后来为商界人士开设了一个公开演讲班。如今,他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被誉为“成人教育之父”“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他就是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
失败到底是幸运还是惩罚,这要看个人对它的反应。在经历失败的同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是两条路:一条是一蹶不振,丧失信心,这必然是一条失败之路。而另一条则是重新爬起来,勇于正视失败,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树立战胜失败的信心,那么就能完美地实现自我。
对于失败与成功的关系,曾任教于哈佛的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也有类似的观点:“失败只是说明了你暂时的不成功,并不代表你将永远与成功无缘。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对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所以,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一个角度思考,这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告诫我们要积极地面对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学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进而实现一次次难得的自我蜕变。当遭遇失败时,你要多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失败”“我如何做才能将失败的损失降到最低”“我能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什么”……
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爱迪生几乎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在了试验上。他所遇到的困难首先是要寻找到灯丝的材料,他先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了。他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是失败。后来他还做过优质矿石和矿苗共1600种不同的试验,结果还是失败了。他的助手有些心灰意冷地说:“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可都失败了。”爱迪生微笑着反驳道:“怎么能说失败了呢?至少我已知道了几千种办法是不能用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接下来,爱迪生又开始尝试使用其他材料,继续进行着自己的试验,后来他用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经试验,效果很好。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虽然电灯发明成功了,但是这种电灯有很多毛病,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很小,这对爱迪生来说,依旧是一次失败。为了这看似简单的电灯,爱迪生大约经过5万次的试验,写成的试验笔记就有150多本。1914年12月的一个晚上,工厂突然失火了,爱迪生的实验室被烧得干干净净。实验室化为灰烬,大半辈子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人为爱迪生感到惋惜,爱迪生却对助手说:“这场大火把我们的成果给烧光了,同时也把我们的‘失败’烧光了,现在我们要重新开始!”后来,爱迪生用碳化竹丝做成一根灯丝,结果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理想。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炽电灯:竹丝电灯。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可以连续不断地亮1200个小时。
爱迪生明白,只要坦然接受并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的“垫脚石”。记住,成功或失败只决定一时,只有不断提高自我,你才能真正实现自我。
05坚持,下一秒就会出现奇迹
所有的成功者都可以证明:正是坚持才成就了人生的辉煌。对此,美国销售员协会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48%的推销员找过1个人之后,就不干了;25%的推销员找过两个人之后,就不干了;12%的推销员找过3个人之后,还坚持继续干下去--瞧,80%的生意就是由这12%的推销员做成的。不因一时挫折放弃的人,永远不会失败。
“挺住,成功在于坚持”,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哈佛人认为,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如果你想达到某个目标,就要培养自己坚持的习惯。坚持,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你可能会这样想吧?说起来很轻松,但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对此,哈佛做出了解释: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艰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一些年轻人去拜访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询问怎样才能像他一样拥有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告诉大家:“你们先回去,每天坚持甩臂300下,一个月后再来询问我。”年轻人们虽然不解这和学问有什么关系,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么简单的事任何人都能做到。
一个月后,只有一半的人又一次来到了苏格拉底的面前。苏格拉底说:
“好,再这样坚持一个月吧。”结果一个月后,来的人还不到上个月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