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不可不知的经济现象(3)

1992年5月26日,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发展之后,股票市场初现繁荣,上证指数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涨幅达+1388%。

此次迅速上涨的直接诱因是放开股价的限制。1992年2月18日,上交所试行放开延中实业、飞乐股份的股票价格,当天延中实业即上涨70%,飞乐股份上涨46%,随后整个股市也稳步上扬,大部分股票都呈狂涨之势。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放开了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取消涨跌停限幅,取消流量控制,长期压抑的能量得以释放,引发股市暴涨,当天,上证综合指数由前一天的616.64点一跃突破千点大关,收盘于1265点,一天之内上涨105%。随后几天,股市继续保持惯性上涨,这种上升趋势一直延续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创下1420.79点的历史收盘新高。

2.第一波下跌行情

股市第一轮冲高之后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1992年8月10日,股市首度跌破千点,其后短短三天时间,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16只上市A股平均下跌27%以上。暴跌持续了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在二级市场高涨的情况下,一级市场也成为股民热衷的竞技场,无数股民追捧股票认购证,希图一夜暴富。1992年8月10日,“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0张。但是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排了几天队的人们难以置信,开始质疑,并发生了冲突。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游行,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围攻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深圳市政府当夜紧急协商,决定增发50万张新股认购兑换表,事态慢慢得到平息。“8·10事件”诱发了沪深股市的暴跌,两市元气大伤。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泡沫崩盘,也是迄今为止的中国股市行情中下跌速度最快的一次。盲目追高的股民无一幸免,全部在高位套牢。这一事件凸显了我国股市在发展之初的制度设计与法制设计的缺陷,也直接促成了全国性证券监管机构即中国证监会的设立,并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3.第二波上涨行情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迅速上升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这也是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就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303%。

4.第二波下跌行情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这次下跌揭开了其后漫长熊市的序幕,从股市本身来讲,由于扩容步伐过快,导致供求失衡,为下跌埋下了隐患;但更深层次上来看,主要是在宏观经济增速趋缓和通胀空前高企的背景下,国家宏观政策趋于遏制经济过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发了股市的大调整。一方面,为实现经济软着陆而收紧银根,利率持续上调,整个证券市场资金大面积退潮;另一方面,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治理整顿措施,如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坚决纠正违章拆借资金等。这些措施一起发力虽然引发了股市在短时期内的剧烈调整,但同时也纠正了一些发展中隐藏的问题,有利于股市向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5.第三波上涨行情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公认是中国股市一次漫长的大熊市,但其间也出现了短时期的反弹。在持续一年多的低迷之后,市场信心面临严峻考验,管理层出台了严格控制发行与上市规模、研究设立中外合作基金与证券经营机构等救市政策。在这三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上升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

6.第三波下跌行情

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这一次下跌被认为是前一次下跌的延续,主要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期间虽然有政策救市而发生回调,但是并没有阻挡股市伴随经济调控而整理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自1996年12月26日我国股市开始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此后的股市历次大幅度波动,其剧烈程度均小于发展初期的市场震荡,可以说这一制度的实施对防止股市剧烈波动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7.(七)第四波上涨行情

1996年初,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展开了一轮为期5年的上涨行情。

从市场层面来看,这一轮上涨呈现出一波三折的平缓态势,中间出现了三次小高潮,极好的化解了股市阶段性保障过程中所积聚的泡沫,有利于上涨行情的延伸。

8.第四波下跌行情

与慢牛行情相对应的是之后“对称性”的一波三折的下跌行情。股指从2245的高点一路经由1500点和1200点的小低谷突破了千点大关,于2005年6月6日跌落到998点,跌幅超过了一半。

在市场前期走高之后,泡沫论开始流行起来,在轰轰烈烈的市盈率大讨论中,“中国股市市盈率太高”、“中国股市没有投资价值”等观点以及“赌场”、“黑市论”、“推倒重来论”和“千点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有股减持办法,像导火索一样引发了此后持续四年的漫长熊市。

9.第五波上涨行情

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并于2007年10月16日收于6124点,创下了股指的新记录。

在国九条的指导意见下,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整顿股票市场的措施,首先是对证券公司进行综合治理。制度上的完善以及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股市繁荣的基础,同时,经济的向好也是股市高涨的基础因素之一。

10.第五波下跌行情

上涨态势持续到了2007年后,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因素。由于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大批新股民积极入市,本学生在上课时间炒股成风,上班一族请假在家专心炒股,更有职员炒掉老板炒股票,当然,也有一些公司老板关掉自己的企业专心炒股,也有人高利贷炒股,或是卖房炒股,以及借用房贷名义炒股,甚至出现盗用银行公款炒股,“全民谈股”与“全民炒股”的格局使得股市迅速飙升,也为其后的大跌埋下了伏笔。

自股市创下历史新高以来,股指一路震荡下跌,市场充满不缺性因素。短短半年的时间,上证指数从6124点,下跌到了4月22日最低点的2990点,跌幅为3144点,幅度已超过一半,为世界所罕见。通过连续几个月的调整,许多的股票已经跌得面目全非,跌幅超过50%甚至75%的比比皆是。

这次下跌行情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经济运行的深层次问题,也有制度改革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还受到了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由以上列示的我国股票市场指数的历次大幅变动可以看出,股票指数真是经济的晴雨表,与每个股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只有把握好股市的走向,在适当的时点进入,就能够随着大趋势猛赚一笔,因此,搞明白股指运行的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次贷危机:金融界大火灾

次级债危机自爆发以来,已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并进一步蔓延到经济领域,影响了美国等诸多经济体的金融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不少学者评论说,此次危机的严重影响绝不亚于亚洲金融危机。甚至有人说,华尔街应树立一块大牌子,写着:结构性产品——华尔街葬身于此。那么究竟次贷危机是怎么回事,结构性产品又是什么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