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三难新郎
宋朝时候,四川眉州有个博学多才的文人苏老泉,他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苏轼,小儿子苏辙,二人都有文经武略之才,人称为“二苏”。他有一个幼女,名唤“小妹”,更是伶俐聪慧,七八岁上就能赋诗、写文。
苏小妹10岁时,便随父兄住在京师。那年春天的一个晚上,苏老泉信步走进庭院,只见明月当空,满树绣球花盛开,赞赏不已。良宵美景触动了诗情,他回到书房,取来纸笔为绣球花题诗。刚写了四句,即闻报有客来访,于是投笔起身,离开了书房。老泉走后,恰好苏小妹闲步来到父亲书房。她发现书桌之上有便笺一张,走过去一看,上面写诗四句:“天巧玲珑玉一邱,迎眸烂漫总清幽。白云疑问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小妹见是父亲笔迹,遂不假思索,提笔续成了后四句:“瓣瓣拆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
小妹写罢,依旧放在桌上,款步归房。苏老泉送客之后,转回书房。他正欲提笔,忽见后四句已有人代笔,读之词意俱美,猜是女儿小妹所作。老泉唤来小妹问过,果然不出所料。他叹息道:“可惜是个女孩儿,不然,定是一个状元郎!”自此之后,老泉和“二苏”对小妹倍加珍爱。光阴荏苒,不觉小妹已经16岁。老泉见她才华非凡,决心挑选天下才子与她匹配。
有一天,宰相王荆公命堂侯官请苏老泉到相府相叙。老泉整好衣冠,便随堂侯官来到了相府。王荆公将老泉迎入客厅,置酒相待。酒席之上,荆公与老泉谈古论今,开怀畅饮。当谈论家事时,荆公偶然夸奖自己的儿子道:“吾家小儿,读书一遍,即能背诵。”老泉听罢,带着三分酒意失口答道:“老夫不仅小儿,便是小女也只是需读一遍即能背诵!”荆公大惊道:“吾只知令郎大才,却不知令爱聪慧。眉山秀气,尽属苏公一家了!”
荆公赞罢,便命童子取出一叠文卷,递与老泉道:“此乃小儿所作,相烦点定。”老泉心知荆公已有求亲之意,立即将文卷纳于袖中,连忙告退。
老泉回到家中,即打开文卷,依次阅览,果然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不觉动了爱才配婚之意。但又不知女儿意下如何,遂犹疑不定。他喊来一个小丫环,吩咐道:“这叠文卷,是一少年名士所呈,求我指点。我无暇过目,只好转交小姐批阅。批完之后,速来回话。”丫环领命而去。丫环将那文卷呈给小姐。小妹当即取来纸笔,从头批点。不消片刻,便批点完毕。只听她叹息道:“这等好文章,必是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长久之器!”
接着,她又在卷面上加了几句批语:“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写罢批语,便将文卷依旧交给了丫环。丫环又将文卷交给了老泉。老泉一见批语大惊道:“这等批语如何回复丞相?丞相必然要见怪了!”正在焦急之际,家人禀报道:“相府堂侯官来取昨日之卷,并有话要与太爷说!”
老泉一听相府来人,更是手足无措。他急忙将小妹批过的卷面剪去,重新换了新的,并加上了一段好批语。然后交给了堂侯官。堂侯官接过文卷,说道:“相爷命我动问一事:贵府小姐曾许人否?倘未许人,相府愿偕秦晋。”老泉答道:“相府议亲,老夫岂敢不从?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当金属之选。相烦好言达上,并非老夫推托。”
堂侯官回相府后,将文卷交给了荆公。荆公见卷面已换,已有三分不悦,及至听说议婚不成,更觉不快。但荆公又以为苏小妹真的容貌不佳不中儿子之意,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暗中派家人打听小妹才貌到底如何。
过了两天,那家人回复荆公道:“苏小妹才华确实不在东坡学士之下,但容貌也只平常。”荆公问道:“何以见得?”家人便把小妹与哥哥东坡互相对诗取乐的事禀告了荆公……
原来小妹闲暇无事时,常爱与东坡写诗取笑。一天,她见哥哥生有一嘴胡子,便写下了这样两句诗:“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东坡见小妹额角微凸,也写下了两句取笑的诗:“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小妹见东坡下颏稍长,于是又写道:“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东坡却以小妹双眼微凹而答道:“几回拭眼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以此取笑小妹的抠眼。荆公听家人禀告了小妹与东坡的对答诗之后,也就不再提儿子的亲事。但是相府求亲一事,京城里却人人皆知了。小妹的才名,也由此满城传闻,慕名求婚者,络绎不绝。
因苏老泉一心要挑选当代才子与女儿配婚,故凡来求婚者,老泉都要他首先呈上文卷,然后转小妹自阅。可是小妹看了无数文章,皆不中意。有一天,小妹接到了一卷文章,卷面上写着“秦观”二字。她看过之后,当即在上面批道:“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这段批语,意思是说秦观的文才,除了二苏,再无人能比了。
苏老泉看了女儿的批语,已知女儿选中秦观。便吩咐老家人说:“若是秦秀才来府上,须立即禀报。其余的人一律谢绝!”
却说那秦观,字少游,乃扬州府高邮人氏。他自幼饱读经史,及至长大成人,已是满腹经纶,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他生平所敬服者,惟有“二苏”。秦观因敬慕小妹才名,特地呈文求婚。但呈文之后,他怕婚事不谐,有损声誉,故而从不来苏家探听信息。
苏老泉见秦少游不到,心中甚是着急。过了几天,他便请人去秦家致意。少游得知信息,心中暗暗高兴。但他转念又想,小妹才名,均系传闻,到底如何,尚不得而知。听说她容貌不佳,额颅突出,眼窝凹进,也不知是何等鬼脸?我须见她一面,方能放心。他打听到三月初一,苏小妹将去岳庙烧香,便决定趁此机会,改换衣装,前往岳庙看个究竟。
三月初一四更光景,秦少游就起身梳洗,更装,全然成了化缘道人的模样。黎明时分,他就来到东岳庙前侍候。过了片刻,苏小妹的轿子果然来到。当小妹出轿上殿时,被秦少游看得一清二楚。
少游心想:小妹虽不十分艳丽,但体态清雅,全无俗态,远非一般女子可比。但不知她文才到底如何?我须当面试她一试。于是少游便循廊而上,正巧与小妹在殿左相遇。少游急忙上前打个问讯道:“小姐有放有寿,愿发慈悲。”“道人何德何能,敢放布施!”小妹不假思索,随口应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跟随苏小姐的老家人见道人如此放肆,十分不满,正欲上前责怪,只见廊下走出一个俊童,对着那道人轻轻喊道:“秦相公快来这里更衣。”
老家人感到事出蹊跷,急忙上前问道:“你刚才是喊哪位秦相公?”“是高邮秦少游相公。”童儿答道。老家人跟随小姐回府后,便将那个俊童所讲的话告诉了小妹。小妹恍然大悟,但只是笑而不语。
秦少游自那日岳庙见了苏小姐之后,便择了吉日亲自到苏府求亲。小妹命丫环转告道:“三月初三是礼部大试之日,相公若去应试,必能一举成名,到那时再与他洞房花烛,岂不更美?”
到三月初三,少游便前往礼部应试,果然一举成名,中了制科。那天,他头戴乌纱,特来苏府报喜。老泉决定趁此大喜之日,留少游在苏府与小妹成婚。少游喜不自禁。这天晚上,月明如昼,苏府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景象。少游与小妹双双拜堂之后,又在前厅筵宴之上,开怀畅饮。
宴毕,少游便兴致勃勃地向洞房走去。谁知此刻洞房紧闭,他却不能进去了。他心中正在猜疑,忽见庭中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文房四宝,三个纸封儿,另有玉、银、瓦杯各一只。少游越发不解了。正在这时,一个青衣丫环从旁走来。少游忙上前问道:“新郎已到,小姐为何不开门?”丫环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若三试俱中,方准进房。”
少游指着这三个杯子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丫环道:“那玉盏盛美酒,银盏盛香茶,瓦盏盛白水。若三试俱中,用玉盏敬相公美酒三杯。若中两试,银盏内清茶解渴,来宵再考。”
若只中一试,那就请相公瓦盏内饮口清水罚在外厢读书三月。少游听罢,笑道:“请取第一题。”丫环便将第一个纸封拆开,取出试卷,请少游自阅。少游接过花笺,见上面写道:“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少游心想:这四句诗寓着“化缘道人”四个字,分明是小姐笑我曾假装道人岳庙去看她。
他猜中题意后,就借着月光,在那花笺上写诗一首:“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写罢,交与丫环,丫环将笺折了,从窗隙中塞进洞房。
少游又拆阅第二道题目,上写:“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上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少游未加思索,提笔写下四个古人:孙权、孔明、子思、太公望。写罢,又交丫环塞进了小姐房间。少游又拆开第三道试题,见上面只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心想:这分明是小妹要我写出下联,这还不容易!可是,及至提笔构思时,他竟想不出中意的下联来。直到鼓打三更,月照中天,他仍未交卷。
少游急得在庭中转来转去,口里不停地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左手不停地做着推窗的动作。
这时,苏东坡正在庭前散步,见此情形,他想:此必小妹以此难为少游,我不解围,谁为撮合?但一时也想不出好的下联来。少游转到了庭中的花缸边,偶然倚缸观看水中的月影。东坡望见,顿时触动灵机,想出了下联。但他又不便告诉少游,只好咳嗽一声,就取了一块瓦片,向缸中投去。
那缸中清水为瓦片所激,溅起几滴水珠,扑在少游脸上。少游见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恍然大悟,遂取笔写出下联:“投石冲破水底天。”这七个字与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正好是绝妙的一对。丫环交了第三道试题后,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里面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酒斟于玉盏之中,献给新郎道:“才子请满饮三杯,权当花红偿劳。”少游知道三题已中,意气飞扬,连饮三杯。
接着,丫环将少游拥入新房,小妹亦款步上前迎接。自此之后,夫妻情投意合,日子十分和美。过几天,少游做了翰林学士,与“二苏”同官。一时郎舅三人,并居史职,真乃古所稀有。
与此同时,宣仁太后因闻小妹才华非凡,常派内宫官员赐给她绢帛酒肴等物,还经常请她赋诗题咏。小妹的名声因是播满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