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思考的类型(1)
(第一节) 知识性思考
所谓知识性思考,一般而言,指的是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思考。不过,如果从提高思考力的角度来说,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思考也不妨称之为知识性思考。
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问题,这就促使人们必须去思考和解决它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前提是知识和以知识为精髓的概念。丰富的知识可以启迪人的灵感和智慧,可以拓宽思考判断的视野和思路。如果没有知识,我们也就无从思考了。
知识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虽然起着基本的桥梁作用,但并非便占有知识越多,思考能力便越高。知识必须通过思考消化掉,变成自身的东西才会真正对人有用。柯南·道尔对思考与知识的关系有一段经典的描述:“人的脑子本像一间空空的楼阁,应该有选择地搬一些家具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装进去。”杰出人物和成功者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吸纳知识的能力——占有一定知识储量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的能力。当一无所知的时候,吸纳知识更多 采取一定的模仿性接受;具备一定基础时,应当加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保持对知识的更新,在此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和创新。
有效地获取或接受知识的能力,从一般原则上来讲,实际上就是吸纳知识的能力。对当代渴望成功的人来说,大都具有求知的愿望和能力,但吸纳知识的能力却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的只注重机械地接受被传授的知识,目的仅仅是为了占有知识。当然,占有一定数量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但有些人对所掌握的知识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和批判,对知识本身缺乏更新和调整能力,这就会影响到未来的成功。关于这个话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你走出校门之后,当你完全忘记了在课堂上学习的东西之后,剩下的才是你真正学到的东西。”其实,爱因斯坦这里强调的,很大程度上指的便是思考力。
除了利用知识进行思考之外,知识性思考其实也指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思考。实际上,这也正是爱因斯坦所指的“课堂上的东西忘记之后剩下来的东西”。
具体而言,在学习过程中所进行的思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课堂思考
参加学习班(包括入校学习)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因为讲课的老师一般受过正规训练,他们比较熟悉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本学科当前的发展动态,因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习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轮廓、基本原理和重点、难点,使艰深的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习者全面地、系统地掌握某门学科的知识。不过,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这些课堂上学习知识只是功能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在这个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学习老师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便是一种课堂思考。
2.阅读性思考
毋庸多言,阅读是学习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不过,可能许多人都忽略了,阅读本身也是锻炼一个人的思考力的重要途径。其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为理解作者的话的深层含义、对于文章逻辑的把握、对于作者写作思路的跟随,等等,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尤其是在阅读一些文史哲大师的作品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跟随着大师的思维极大的拉开,其逻辑性、深刻性、开阔性、创造性都会得到提升。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思考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每个人在学校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迟早要离开学校,因此一个人可以伴随终身的一个重要的提高思考力的手段便是阅读。
当然,除了以上两种,我们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知识性思考,比如在收看影视节目、收听广播等过程中,也会伴随着知识性的思考活动,这里不一一列举。
(第二节) 观察性思考
法国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也就是说,思考的火花是在外界诸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迸发的。认识事物是一切思考的前提。人凭借什么去认识事物,是注意吗?不是!我们平时说“注意这个人”,这不是说“注意”本身就能认识“这个人”,而是由于习惯,将“注意看这个人”中的“看”字省略了,“注意”离开了“看”这一过程,注意力再集中也无法认识一个人。所以,“注意”并不能使我们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它只能起着维持某种活动的指向和使某种活动不断深入的作用,而要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就要凭借观察。敏锐的观察力是思想火花的激发器。
传说2000多年前,有位名叫韦斯理的青年对亚里士多德十分崇拜,于是他不远万里前来求教。亚里士多德问明来意后,给他一条鱼,要求他看。韦斯理想:鱼天天吃,有什么好看的呢?因此他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结果一无所获。后来亚里士多德要他对鱼进行仔细、反复、系统地看,终于,“鱼没有眼皮”被他发现了。
现在,人们把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称为“观察”。观察人人都会,但人与人之间在观察事物的能力方面却显示出很大差异。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同的人对事物的把握程度会有很大区别。面对同一事物时,所获得的观察结果也会大不一样。有的人对事物一经观察,便能迅速、全面、透彻、正确地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对事物认识得比较深刻;有的人即使对事物进行反复观察,所抓住的也仅是一些零碎、表面的特征,对事物认识得十分肤浅。这说明,尽管人都以自己的观察力来触及事物、认识事物,但观察力这“触角”确实有敏锐与迟钝之分。前者所具有的就是一种敏锐的、良好的观察力。后者则缺乏这种敏锐,他们缺乏对周围世界本质的认识,当他们试图了解一个事物时,总是遗漏不少重要信息和因素。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视力的差别吗?显然不是!其实,观察过程的核心要素并不在于眼睛,而在于脑袋,观察效果如何,关键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思考力——观察的过程即是思考的过程,观察结果如何取决于一个人思考力的强弱。
历史经验证明,许多科学的发现,都是掌握了感性材料后,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实现的。那么如何进行观察呢?一般来说,观察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准备性原则。搞好观察,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对观察对象的属性、前进方向有初步的了解,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结果,并提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二,全面性原则。它要求把握事物的全貌,通过分析该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认识其本质。全面性观点的反面是片面性,片面性只会孤立地看待事物,不知道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懂得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道理,只是一知半解。这种观点只能抓住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所以,全面性原则反对片面性,主张统揽全局,放眼未来,从总体上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过程。这是观察取得成功,实现科学发现的重要原则之一。
第三,重复性原则。观察需要重复,有时几十次、上百次观察可能毫无结果,再次重复可能突然间获得成功。观察要认定事实,要反复观察,通过大量的观察材料,再现出观察的事实。偶然出现的,虽然也是事实,但不是规律性的东西,不是本质。要实现科学发现,就要坚持重复性原则,经过无数次观察,掌握大量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综合,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思考其运动的规律性,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上面的三个原则也可看出,在每一个原则中,起着关键作用的都不是眼睛,而是一个人的脑袋,也即思考力。显然,思考力在观察的过程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因此,可以看出,要提高观察能力,其关键便是提高观察性思考力。那么,怎样提高观察过程中的思考力呢?说到底,还是要用心。
1.把握观察对象的特点
也就是要努力思考此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之处。这种练习,就是要训练观察者把握观察对象特点的能力。它要求观察者在观察前就要有明确的、具体的观察目的,在观察中要随时对客观事物进行思考、综合、比较、判断,剔除那些浮泛的、皮毛的、一般的甚至虚假的表象,筛选出最能体现事物的精神本质的特点。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一个人在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便会开动脑筋,思考力也就不知不觉间得到提高。而其外在表现则是观察渐趋敏锐、精细、准确,认识、辨别、洞察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稳步提高。
2.捕捉观察对象的差异
差异并不等于强烈的对比。只有找到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才会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学习中,要较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找出差别。对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观察角度不同,描写的情景也不同。如果要对事物全面地了解,除对事物全面观察外,首先要分辨被知觉事物的细微差异。这个过程,显然也是需要一个人的积极思考的。
3.运用组合的方法
请看下面的词语:熊猫、篮球、组合柜、沙发、金丝猴、酒柜、羽毛球、项链、戒指、耳环。请把这10个词语观看两分钟,然后背下来,一般可记住六七个左右。如果改换方式,把这10个词按类分开、组合后就可能轻而易举地记住:家具类——酒柜、组合柜、沙发;运动器械类——羽毛球拍、篮球;动物类——熊猫、金丝猴;装饰类——项链、戒指、耳环。其原因就在于使它们重新组合,成为一个系统。这个方法,是一个简单而易于操作的提高观察力的方法,同时也对我们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使得我们能够快速迅捷地把握住一些凌乱的事物。
4.有意识地观察训练
任何能力的形成,都得依靠持之以恒的锻炼,观察力的养成与发展也是如此。在学校里,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作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练习,例如:让学生描绘寒冷的景象,但不得用“冷、冻、凉”之类的形容词;乍暖还寒时候,让学生到公园里或田野上去寻觅春的信息;描绘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看谁写得最像……实践证明,这些练习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很有成效。同时,这个锻炼的过程显然锻炼的不仅仅是眼睛,更多的是思考力本身。
(第三节) 理智性思考
人生要面对许多挑战,学会思考,迎接挑战才能战胜你的敌人,到达胜利的彼岸。要想进行理智性思考,首要的一点是抛弃成见。杰出的商业经营者保罗·麦亚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1吨重的行李抬起来,但是我们在看马戏表演时却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因为它们在幼小无力时,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无法动的铁桩上,铁桩对于幼象来说,是太沉重的东西,当然动也动不了。不久,幼象长大了,气力也增加了,但是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这就是成见。成长后的象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习惯地认为“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我们人类也是如此。
心理学家皮特曾在英裔加拿大学生和法裔加拿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