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聚人 (2)
或许,搬出阿里巴巴的一位员工的说法更能说明问题:“我感觉他本质非常好,非常善良,比较照顾周围的人,而且不是应付也不是应酬,而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他把我们当朋友,他付出从来不讲回报,他很平等待人,而且做得很正。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很困难,可是他却说,你看我们还有这么多希望,跟他工作很高兴。生活永远是两面的,你看到一面特别抢眼,就看不到另外一面,他启发我们看另外一面,困难的时候我们也没怎么愁云惨淡,很开心就过来了。他的性格也很好,这些都影响了我们。”
心态放平和最重要,马云有一颗平常心,才让员工放下了心。
用“伟大理想”燃烧团队
进入职场以后,每个人都要有理想,这个理想不是你的理想,而是共同的理想。千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在同一家公司,大家坐在一起,讨论我们共同想干什么。大家共同的理想实现了,个人的梦想也一定会实现的。
1999年,在杭州西湖区文一西路湖畔花园的一所普通住宅里,马云面对着阿里巴巴其他17位创始人提出了他的伟大理想:第一,要建立一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第二,要成为全球十大网站之一;第三,只要是商人,就一定要用阿里巴巴。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是痴人说梦而已,几乎无人相信。因为这些梦想,马云常被别人当成疯子,在中国一个小城市想打进世界一流,对于几乎一无所有的马云来说,实在太伟大、太离谱、太疯狂了。
但这一伟大理想改变了阿里巴巴的命运,十年后的今天,阿里巴巴集团服务着全球近4300多万网商、1.45亿个人消费者、2亿电子支付用户。与此同时,这三个目标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史,多个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一个创新概念的提出而改变,这就是“电子商务”。
很多人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马云可以做到?”“为什么阿里巴巴可以做到?”
坚持梦想,并从中获得乐趣,这是马云成功的秘诀所在,“我们是群平凡的人,但在做不平凡的事——运作一个有东方的智慧、西方的商业理念,参与世界性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在鲜花、香槟的背后,马云首先遭遇的烦恼不是整合,而是来自猎头公司此起彼伏的挖人电话,宣布并购之后没几天,雅虎中国的很多员工都接到了猎头公司的电话,有人一天就接了好几通。员工对马云说他们也没想到自己这么抢手。
更要命的是,阿里巴巴在有意无意间惊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它们既包括eBay、Google,也包括新浪、网易,这些公司都已经或正准备进军电子商务领域,马云和他的“阿里军团”面临严峻考验。2005年9月23日,在杭州马云主持了并购雅虎中国后的第一次员工大会。
在杭州员工大会上,马云再次重申阿里巴巴的伟大理想:“我们要创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最伟大的公司。2009年,在阿里巴巴10周年庆典时候,我们要进入世界500强,我们要做102年的企业。”
2001年,受世界经济衰退及IT泡沫破灭的影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跌入低谷。这一时期,一些知名的公司,新浪、网易的处境都很艰难,8848网站甚至被法院查封,而一些还未成气候的公司也大批大批地垮掉了。
在这样互联网寒气逼人的“冬季”里,马云仍然坚信,人总是需要有些狂热的梦想鼓舞自己,做阿里巴巴不是因为它有一眼可见的前景,而是因为它是一个不可知的巨大梦想。
马云永远是团队中信念最坚定的一个,初创的艰难时期如此,后来遭遇寒冬时也如此。
当阿里巴巴渐成气候时,马云又梦想:“我的四大天王,每人至少能管理1 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八大金刚,管理500亿;十八罗汉管理300亿;四十太保,至少10个亿。别人说阿里巴巴是黄埔军校,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但不要刻意做这个事。结果是我们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新经济产业培养和造就了大量优秀人才。10年之后,我的考核指标是:‘世界500强中的中国企业的CEO有多少是从阿里巴巴出来的。’”
人们怀疑:这样的疯狂热度能够保持多久?
这些声音并没有影响马云开疆扩土的脚步,他用事实做了最好的回答。
2008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阿里巴巴还是拿出了一份像样的年报: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0.01亿圆,较2007年增长39%;净利润为12.05亿圆,同比增长25%。2009年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9亿圆,较2008年又有稳定增长,且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资产负债表仍保持强劲,现金储备达72亿圆。
有人说阿里巴巴创办的是理想主义公司,马云觉得,阿里巴巴是充满理想主义和充满现实主义的公司,阿里巴巴没有理想不可能走到现在。通过伟大理想,马云“燃烧”了3 000人,成功缔造了庞大的“阿里巴巴帝国”。今天,有15 000名阿里巴巴人跟随着马云的脚步, 有更多的人走上了成功之路。
你不得不承认,马云不仅有本领在海内外市场获得高度认同,而且,他能把形形色色的各类人才团结在一起,成为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队。
用感恩文化代替抱怨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对自己的现状时时心存感激,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走向成功。
“做企业和做人一样,一定要有信仰。”马云在2010年7月8日的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这样说,“只有信心、信仰和感恩,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推动力,企业必须学会感恩昨天、敬仰明天。”
十年来,阿里巴巴团队一路挺过了SARS,挺过了与eBay的3年艰苦游击战,挺过了并购雅虎中国后的艰难整合,并把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Alibaba.com带到了香港交易所的门口,马云除了感慨就是感恩。
“我觉得阿里巴巴人很运气,所以阿里巴巴人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缺乏了信仰,信仰的“信”,在我的理解,就是感恩。“仰”就是敬畏。我们要感恩昨天,敬畏明天。我们感恩所有对我们作出贡献的人。阿里人的核心要有感恩之心,哪有这么好运气的公司,好事都给我们碰上了。我们怎么样感恩这个时代,回报这个时代,回报我们所获得的感恩”。
马云把阿里巴巴今天所取得的“小成就”归结为感恩。“没有客户的信任,没有大批客户的信任,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也不可能有淘宝,所以我心里觉得我们特别感恩。即使说阿里巴巴、淘宝今天没有了,我都已经满足了,因为真的是有那么多人关心你,那么多人支持你,那么多人感谢你。当有人莫名其妙地感谢我时,我觉得受之有愧,感谢我干什么,这又不是我的功劳。这些想清楚以后,我就越来越积极,我知道我感谢这个社会,感谢所有客户,感谢所有员工,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只有这样做,我们才会越做越踏实,越做越好。”
在阿里巴巴,感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行动指南。2009年6月4日,阿里巴巴公司主动与八家基础投资者提前6个月解禁了为期两年的禁售期安排。阿里巴巴公司CEO卫哲表示,这代表公司对长久发展的信心,表达对长期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东的感恩之情。他说:“我们感谢基础投资者当初对阿里巴巴所做出的史无前例的两年禁售期的承诺,这表现出他们对阿里巴巴业务的坚定信心。我们希望他们会继续发现阿里巴巴的长期投资价值。”
以“提前解禁”的方式回馈股东,只是阿里巴巴整个感恩计划中的第三步。而阿里巴巴“回馈客户”的系列举措,早已全面铺开。为了回应客户在危机下的高端需求,阿里巴巴为中国诚信通会员推出了一系列的增值服务,并在经济寒冬期让他们免费试用服务一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增值服务为“移动版诚信通”。
事实上,上述行动在2008年下半年就已启动。第一记重拳,是2008年9月份投入三千万美圆开始进行了全球的市场推广活动。随即,第二记重拳出击,即为2008年10月1日推出的阿里巴巴针对中国供应商的“中国供应商出口通”、升级原有“中国供应商”,这帮助了大量危机当中的出口型中小企业找到了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上第一季度增加了70万名注册用户,达到860万名,而中国交易市场于第一季则增加了150万名注册用户,达到3 160万名。用户数的持续高增长,直接促使阿里巴巴成为国际电子商务B2B市场上的绝对领先者。
除了感恩和回馈客户,马云也不忘记对员工的感恩。在2008年那个金融寒冬里,阿里巴巴集团万余名员工却收到了马云发的一封“春意盎然”的内部邮件,邮件中写道:“2008是不平凡的一年。经过全体阿里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取得了我认为阿里巴巴九年来最为难得的进步和业绩!尽管经济大环境面临空前困难,公司仍然作了2009加薪和2008年丰厚的年终奖计划,根据2-7-1原则,绝大部分员工将会获得加薪和不错的年终奖金。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现金充足,更因为勤奋工作并取得出色成绩的阿里人值得褒奖。”信件的末尾,马云满怀激情地呼吁:
辛苦一年了。请带上你的家人去花钱!去消费!去享受我们一年的辛苦成果!
2009年还在等着我们去面对。成千上万的用户在期待着我们的努力……
好好过年吧!
千万记得替我向父母,孩子和家人朋友们问好!没有他们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感谢你们。阿里人!
和往常不同的是,此次加薪涉及的只是阿里巴巴七成普通员工,但包括副总裁在内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全部不加薪,对此,马云的解释是,在困难时期,公司资源应该向普通员工倾斜,紧迫感和危机感首先要来自公司高层管理者。
看得出来,马云所推崇的感恩文化不是几句蛊惑人心的口号,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几行文字,而是阿里巴巴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这不仅表现在客户和股东身上,更体现在绝大部分员工身上。
不让雷锋穿着补丁衣服上街
一个良好的团队,不仅需要精神上的鼓励,更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当企业或个人获得成就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一起拼搏努力的其他团队成员。一定要让“雷锋”分享团队的成功果实,得到自尊的满足,才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只有分享,才能共赢。
马云总是自嘲为“丐帮帮主”。创业初期,阿里巴巴员工的工资并不高,最初的创业团队更是连工资都拿不到,但阿里巴巴创始人有股权,老员工有股权,空降的高管有股权,加入阿里巴巴满4年的员工都可以拥有股权。在阿里巴巴每年举行的“五年陈”颁奖仪式上,获奖员工不仅可以得到一枚白金戒指,还可以得到公司赠送的宝贵的股权。
这就是马云所推行的全员持股制。不过,尽管很多员工拿到了期权,但上市似乎遥遥无期,以至于很多人把那张纸带回家放到哪里都不知道了。当时,有些高管甚至说:“我不要期权,工资多加一点儿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