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用来实现的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布阵 (3)

全球化,对当今的企业来讲,不论是大企业或小企业,也不管它是做哪一个方面的企业,都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在全球化背景下,每个产业都应该被视为全球化产业,每一位员工都要有全球化的意识,每一位管理者,都要有全球化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如此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竞争。

在许多人的眼中,马云,大嘴“无极”、言语无忌、举止另类。

2006年9月,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时,马云口出狂言:“我相信,10年后全世界的3大互联网公司,一定有一家在中国。我又相信,10年后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一定有一家是中国民营企业。我现在不能下定论说谁能占此席位,但这是阿里巴巴的奋斗目标。”

这些话听起来像狂妄之语,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经常会一个人想很久,我绝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一直以来,马云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墙里开花,墙外先香”。

1999年2月,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讨论的是亚洲的电子商务,发言人85%是美国人,说的全是eBay等美国互联网公司。当时还在外经贸部工作的他,很快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商机正在出现。当年年底,马云遂决定建立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站。他看得很明白,这个机会的价值链是双头并举的。一头是海外买家,一头是中国供应商。但在当时,中国的工厂还未成气候,商业模式中所有成功的关键因素,都集中在海外。而且像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超级买家”在西方,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企业都在西方,能投互联网的主流资金也都在西方,所以马云决定利用一切可以找到的机会,首先“搞定”外国人。

要实现这个目标,马云心目中的阿里巴巴网站必须是全球性的,否则阿里巴巴就成了没有买家的卖家。“谁买中国产品?肯定是海外的买家,那怎样才能让这些企业成为买家呢?对此有一个最简单的看法就是:办一个市场就像办一个舞会,舞会里面有男孩子、女孩子,如果要把他们都请进来很难。所以策略是先把女孩子请进来,再把优秀的男孩子请进来,这样做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仔细分析过这些因素之后,马云在高盛投资阿里巴巴的天使基金到位后,立即高调喊出了响亮的口号:不打甲A,直接进世界杯!

不打甲A,直接进入世界杯?听起来简直就像痴人说梦。中国足球折腾了50年也只进过一次世界杯,而且打完三场很快就“凯旋”归来了。马云要搞“大跃进”,要“3年内赶超英美”吗?赚全世界的钱,没什么不对。但问题是——可能吗?

人们可能忘记了,从马云的个性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另类”青年。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想好了一件事情就迅速行动。很快,马云带着“阿里队”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征了,开始了全球化拓展的豪情之旅。

1999年7月,马云将阿里巴巴总部定在中国香港,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全球化战略:“因为我们希望办一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公司,让全世界骄傲的公司。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作为贸易网站,公司总部设在香港是最合适的。”

1999年至2000年,马云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全球几十个国家,参加全球各地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所有商业论坛,满世界“忽悠”他首创的B2B思想。他一个月内可以去三趟欧洲,一周内可以跑七个国家。他每到一地,总是不停地演讲,他在BBC做现场直播演讲,在麻省理工学院、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演讲,在“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在亚洲商业协会演讲。

马云挥舞着他那干柴一样的手,对台下的听众大声叫道:“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方式,从而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从满地球跑的马云身上,很容易得到推断,马云要加速实施阿里巴巴的全球战略,让阿里巴巴走向世界,成为一个全球的顶尖企业,让全世界的人使用阿里巴巴,要把全世界网民带入网商时代!这个目标一直埋藏在马云心中,为这个目标的奋斗他从来没有停止过。

种种事实似乎表明,马云是典型的“崇洋迷外”,而实际上,细心的人们会发现,马云的全球化视角和战略推进当中,从来不乏爱国主义情结。

当时,阿里巴巴已经在美国设了研究基地,在伦敦设了分公司,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远程的资料处理控制。不过马云却把中国总部设在上海,把研究开发中心设在杭州。

有人问,为什么不把阿里巴巴总部定在国外?马云表示,他始终坚持将阿里巴巴留在中国,为的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是中国人创办的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让全世界华人骄傲的中国公司!

甚至在香港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马云——这个来自内地的老板接受了来自国外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

一个土耳其的记者说:“马先生,阿里巴巴应该属于土耳其的,怎么跑到中国来了?”

马云回答:“这句话至少有二十几个国家说过,不过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阿里巴巴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它是属于全世界的!”

让人不无惊诧的是,迄今为止,马云夸下的“海口”多半竟已兑现,在资本市场,马云的国际化战略步伐更是瞬间风行。

2007年11月6日,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阿里巴巴B2B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一举震动业界。据新闻媒体报道,上市当日,开盘价30港圆,收市报39.5港圆,创港股当年新股首日涨幅之最,市值达1996亿港圆,相当于中国三大门户、盛大和携程五家市值之和,以融资17亿美圆的成绩,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业首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圆的公司,而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巴巴的市值也仅次于Google、eBay、雅虎、亚马逊,位列第五。

事实上,阿里巴巴此番上市,只是马云全球化战略迈出的小小一步,而此轮IPO募集到的资金很大部分将被用于境外探路,扩大阿里巴巴的规模。

到了2007年年底,香港联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港交所上市的82只新股中,阿里巴巴表现最佳。截至2007年12月30日的统计数据,自阿里巴巴11月6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以来,与招股价13.5港圆相比,股价的上涨幅度始终保持在100%以上,最高则达到210%,市值稳坐200亿美圆,创造了无人能打破的香港“股王”神话!

至此,那些看不起这个小个子的人们,似乎再也没理由怀疑他的种种“嚣张”言行。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已成为除了以Google为代表的搜索、雅虎为代表的门户、eBay为代表的C2C和亚马逊为代表的B2C四大互联网模式之外的第五种模式。阿里巴巴已经是全球第六大互联网公司,马云所期望的 “5年内成为全球5大互联网公司、10年成为3大互联网公司、做世界500强、做一个102岁的公司”,在这一刻,不再是痴人说梦一般可笑。

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你的往往是股东,坚持跟随你的是员工,对你寄予厚望的是客户。请记住,是客户付你钱,员工为你创造价值,他们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你没能改变员工的生活,并通过员工去影响客户、帮助客户,你就只是一台赚钱机器,迟早会后悔。

“让华尔街所有的投资者骂我们吧,我们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十周年庆典在全球3万名员工的尖叫声中达到高潮,马云面对来自阿里巴巴的股东、员工、媒体等 300人,重申了阿里巴巴的商业精神和价值观。

阿里巴巴这个公司为什么而存在下去?阿里巴巴团队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这些年来,马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楚。

“阿里巴巴走到现在为止,10年以来我是坚定的信仰者,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是客户付我们钱,是员工创造了价值,对于股东,我尊重他们,但他们永远应该排在最后。”

很多分析师以及华尔街的人觉得阿里巴巴有点邪——股东第三,马云不否认自己的未来设想中仍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但他还是那句话,“如果一家公司不挣钱,那家公司是不道德也不负责任的,但一家公司为了挣钱而活着,我觉得这样的公司意义不是太大。”

“阿里巴巴上市后,股价从14块涨到40块,所有股东都跑掉了。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抛弃你的往往是股东,坚持跟随你的是员工,对你寄予厚望的是客户。是客户付你钱,员工为你创造价值,他们才是最大的财富。如果你没能改变员工的生活,并通过员工去影响客户、帮助客户,你就只是一台赚钱机器,迟早会后悔。”

在反思中,马云和阿里巴巴管理团队进一步认识到,“上个世纪出现过多贪婪的原因之一就是信奉‘股东第一’,当然,我尊重股东,如果没有软银等投资方,就不会有阿里巴巴。但是,如果我对他们完全听从,那更不会有阿里巴巴。”因此马云坚持认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这是阿里巴巴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让马云走了十年。

2008年上半年,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这个冬天来得特别早,也来得特别凶猛。

——在国际经济形势增速放缓,国内宏观调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上半年有6.7万家中小企业倒闭。

对于这一严峻形势,马云事先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他此前就对全体员工发出呼吁——准备“过冬”!在那段日子里,马云感到世界经济出了问题,但又不能跟所有的中小企业这样讲,所以心情一直格外沉重。

有一天,马云去看电影《赤壁》,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刘备把荆州的老百姓往前面赶,张飞想不通,对刘备说:“我们自己逃的话就逃掉了,干嘛还要管老百姓。”刘备说:“这些老百姓信任我们,假如我们自己逃了,把老百姓丢掉不管,那建立这个国家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里的这段话使马云回味良久。他想,阿里巴巴拥有150亿的现金,应该可以抗住这场经济衰退的考验,但是扛过“冬天”并不等于胜利,更重要的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当时的情况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还是来源于中小企业。如果放任大批中小企业死掉,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将面临“无源之水”的处境,如果在阿里巴巴创业的中小企业(客户)都倒下了,即使冬天过去了,阿里巴巴活下来了,“同样见不到下一个春天的太阳”!

因此,马云知道,对策只有一个:阿里巴巴有义务帮助客户过冬。

于是,阿里巴巴开始行动起来帮助4 200万中小企业客户——阿里巴巴的利润指标一降再降,产品价格从6万圆一直调整到1.98万圆,为的是使更多的客户能够借助电子商务度过危机。

当时,马云做这个决定是很艰难的,不但有可能面临被股东、被中国人骂的结局,阿里巴巴也可能会亏得一塌糊涂。然而,在阿里巴巴的高层决策会议上,马云还是坚定地表示:“明年一季度我们利润为零,不需要利润,全力以赴去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基于“客户第一”的原则,使得马云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马云的这一决定并没有让阿里巴巴陷于绝境,相反——阿里巴巴2008年一季度的业绩居然交出了一个颇为满意的答卷。虽然阿里巴巴少赚了5 000万人民币的利润,但是帮助了5万家中小企业,5万家中小企业每家有10个人的话,50万人因此有了希望和信心,很多客户为此更感谢阿里巴巴,阿里巴巴也因此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从马云首次提出“冬天里的使命”——帮助中小企业度过全球经济冬天以来,阿里巴巴已经部署了多项举措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挺过难关。2008年7月,马云宣布提供价值3亿圆的电子商务服务,联合浙江省相关厅委启动面向中小型企业的“万家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此后,阿里巴巴又宣布融资150亿圆,对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实施救援计划——这些援助计划也将是2009年阿里巴巴实施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2009年3月31日,作为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组合拳,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宣布,将在3年内投入10亿,向中小企业推广管理软件,并承诺未来3年免费,发起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普及风暴,目标在3年内使中小企业管理软件普及率从10%提升至40%。

虽然马云把股东利益排在了“客户”和“员工”之后,但是阿里巴巴却一再受到股东、投资者的高度追捧——2009年5月7日股东大会当日,阿里巴巴股价大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