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文化
  • 理论
  • 随笔
  • 中国文化
  • 各国文化
  • 文化评述
  • 地域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民族文化
  • 民俗文化
  • 比较文化
  • 文化产业
  • 文化事业
  • 文化交流
  • 非遗
  • 神秘文化
  • 会员

    基于特色小镇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理论篇,介绍关于特色小镇和全城旅游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为案例研究提供理论提导;下篇是实证篇,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作为案例,在对宁城县旅游资源进行详实调研的基础上,以皇家温泉和宁城老窖作为切入点,结合宁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提出宁城全城旅游发展战略。
    民俗文化14.8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浊漳河流域民间信仰的生成路径及其泛众化研究

    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中国基层社会运行与延续的重要内容,是民众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重要反映,对民间信仰的研究,从深层意义上说是对民众心理、意识的探究。灵漱信仰、昭泽王信仰、李卫公信仰是浊漳河流域具有特色的民间信仰,代表了三种类型——神话人物、传说人物、历史人物——的民间信仰。长期以来,在民间信仰的不断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民众对其不断刻划、型塑,使民间信仰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
    民俗文化13.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大家的民俗学

    为什么说人人都可以是民俗学家?为什么说民俗学是一门很酷的学问?日本民俗学领军人物岛村恭则力作,讲述为什么民俗学是一门重新定义生活的学问。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入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
    民俗文化11.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财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从历史、民俗、传说等角度,通过对中华吉祥年俗文化(福、禄、寿、喜、财)演进变迁、渊源流向的客观陈述,力图为广大读者充分展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喜乐观和人生观,使得每位朋友都能纳福、进禄、增寿、添喜、生财。本书从民间敬财神的起源和种类说起,细致讲述了招财求富的民间习俗,能带来祥瑞的招财宝贝,敬神奉宝求财的礼仪和禁忌以及开财转运的讲究和方法等等,使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财神文化
    民俗文化5.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文化商丘·商丘民俗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商丘》是从文化视角系统整理商丘地区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挖掘保护传承商丘地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本册《民间文化》是丛书之一。该书从帝王文化。火文化传说、五谷医药月舞文化、远古发明、英雄文化、节日文化等多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商丘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
    民俗文化15.7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的由来》是一本深入探究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与发展的书籍。书中详细阐述了众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寒食节以及上巳节等。对于每个节日,它从起源传说展开,像端午节中屈原投江、伍子胥的渊源、孝女曹娥传说与端午的联系;中秋节古代祭月习俗的发展和嫦娥奔月神话与中秋的关联等。同时,也对各节日的传统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如七夕节乞巧、拜织女
    民俗文化3.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老戏:青川县民俗表演艺术

    书稿雏形是四川省青川县老一辈文化工作者杨平升、刘立福等人于20世纪搜集、整理的青川民间表演资料,包括了龙灯、花灯、狮灯、端公舞等一系列民间民俗艺术,从音乐伴奏、唱腔歌词、舞蹈动作、表演场记、服装道具等各方面予以了详细的记录,展现了数百年来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在传统艺术逐渐失落的今天看来尤其珍贵,对于现代人传承、研究这些发源于民间、曾风靡民间的民俗艺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该书的
    民俗文化2.6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都市与农村

    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力作!集中展现了柳田对日本社会城市与农村关系的认识!
    民俗文化11.4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是民俗学专家袁瑾和萧放共同讲解中国节气文化的传统人文读物。该作品立足于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产,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地域对经济生产生活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为基础,讲解二十四节气时江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间习俗。从农事活动到节日庆典、从饮食到服饰,全面展现并总结了伴随着时节变化而孕育出的江南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该书为我国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首部解读节气文化和江南人文特色的传
    民俗文化11.3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关于先祖

    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力作!从祖先祭祀的仪式、对死后世界的观念等入手,彻底分析了日本人的祖先观念,总结了其特点,及对日本人生死观的影响!
    民俗文化10.7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妖怪来袭

    妖怪文化在日本民俗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日本宗教、民俗习惯、文学及艺术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妖怪来袭》以“浮世妖怪显形记”“浮世间的绘妖人”“浮世名妖录”和“浮世之外信仰之间”四个章节梳理妖怪在日本文化中的由来和发展,书中的妖怪千姿百态,有石燕的青行灯、北斋的钟馗、国芳的大骷髅、芳年的清姬、晓斋的肉笔九尾狐,还有现代艺术家笔下的DJ阿岩……将具有代表性和在别处不多见的浮世绘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呈现给读
    民俗文化2.9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固原民俗

    本书通过对固原地域特色文化的整体梳理,用文本还原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全书分为源远流长、草木匠心、民淳俗厚、珍馐美味、乡土情怀五大篇章,多维度讲述了固原异彩纷呈的民间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5.2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

    木曾街道六十九次是指日本江户时代从江户到京都的驿道——木曾道(中山道)——途中所经过的69个宿场。相比东海道,木曾道沿途多山岳丘陵,道路崎岖,处处狭关险隘,险峻难行,但也因此以别致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而闻名。再加上沿途的人文景观,时令季节与风景名胜相交织,形成了一幅壮丽迷人的风景画。本书收入歌川国芳完成的历史绘、役者绘系列创作,和歌川广重与溪斋英泉共同完成的名所绘系列创作,由国内浮世绘研究者、资深藏
    民俗文化9.7万字
    2.1万人气
  • 会员

    寻俗集:钟小馗寻趣味民俗

    本书通过节庆民俗、二十四节气、生活礼仪、食在有福、技艺传承、人生礼仪五个章节分别诠释中国人世代积累的生活智慧,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人物钟馗为原型创造了诙谐幽默的形象“钟小馗”,以一种轻松好玩的方式讲述中国民俗之趣。书中插图均由手绘水墨画完成,以创新的手法编排整理了我国的文化遗产,表达了作者宣扬传统文化价值并愿加以传承的诚挚之心。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轻松有趣,又不失文化内涵的民俗小词典;也可通过亲子共读的方
    民俗文化2.8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中国婚证百年

    婚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时代的反应和体现,是夫妻的凭证。一纸婚书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家庭、科技文化历史等许多信息内容。本书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收藏的几千件实物中挑选出的400多件有代表性的婚姻文书,时间跨越自清感丰以来的150多年的历史,内容涵盖婚书契约、庚贴命书、求允婚帖、买卖婚书、礼单聘书、娃娃亲、童养媳婚书等方方面面,有解放区的、中央苏区的,有日伪政权的……。内容遍及全国大部份省市。
    民俗文化1.2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俗语故事

    俗语,通俗并广泛流传的定型的语句,文字不多,言简意赅,却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说话人要表达的某种意思,比说上个十句八句更形象、更生动。讲话中巧妙地引用一两句俗语,有如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绝大多数俗语来自通俗易懂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按本意演变成本来意义的俗语,有的则不再是原来意义的俗语了,其产生和流传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发展,有些俗语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对其了解,无疑是在了解一种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3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南贾赛社·神卷

    晋东南潞城市贾村向有赛社及演剧传统,传承到今依旧生机不断,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贾村赛社可谓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在基层社会的传承样本之一。本书作者在地考查断续已近十年,试图在书中从供盏、面祭、乐户、社火、演剧、庙会、婚丧等角度为读者立体呈现一个北方普通村落的信仰、娱乐、日用,为大家重新认识我们的历史与当代生活提供一个入口。
    民俗文化1.4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

    《红楼梦》既是古典小说的集大成,又是传统民俗的大展汇。本书尝试从民俗学的角度,运用文艺民俗学的理论对《红楼梦》进行关照与透视。侧重于探寻《红楼梦》中涉及的一系列民俗意象,民俗基因和民俗原型。探索其内部民俗意象生成的机制与规律,分析民俗基因与民俗原型在《红楼梦》中的表现形态。力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用交叉学科的理念,对《红楼梦》和民俗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红楼梦
    民俗文化16.4万字
    2万人气
  • 会员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福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从历史、民俗、传说等角度,通过对中华吉祥年俗文化(福、禄、寿、喜、财)演进变迁、渊源流向的客观陈述,力图为广大读者充分展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喜乐观和人生观,使得每位朋友都能纳福、进禄、增寿、添喜、生财。本书对民间祈福纳福习俗、民间认为可以带来福气的宝物以及纳福的文化内涵及注意事项、福运和住宅的互为依存关系等诸多方面予以层层讲析,内容通俗易懂易于实践,非常适合所有对纳福知识感兴趣
    民俗文化6万字
    1.9万人气
  • 会员

    我们的传统节日·冬

    月月和亮亮每年寒暑假都会去农村老家,等到假期结束后,他们便回到北京上学。农村和城市的过节气氛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爷爷奶奶带月月和亮亮参加节日的活动,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很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吃节日的美食,是为了让他们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手绘中国民俗”是由本土作者创作的一套人文科普图画书,将中国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卷,共16个节日,每卷介绍四个节日。故事讲述了以一个三代
    民俗文化6814字
    1.9万人气
上一页8/10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