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历史
  • 科幻
  • 轻小说
  • 文化
  • 理论
  • 随笔
  • 中国文化
  • 各国文化
  • 文化评述
  • 地域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民族文化
  • 民俗文化
  • 比较文化
  • 文化产业
  • 文化事业
  • 文化交流
  • 非遗
  • 神秘文化
  • 会员

    重阳与登高(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岁月印记——节流衍化、先民们崇拜火神以祈福求寿、升仙信仰转而化成登高习俗、九月庆典固定在九月初九、食俗和佩俗在民间的传播、东汉重阳公主的美丽传说、重阳定名和登高的盛行、重阳糕和饮菊花酒形成定制、定为节日及墨客的诗情画意等内容。
    民俗文化7.1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民俗文化2.8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端午与龙舟(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百变源流——端午起源、源于百越族的图腾祭祀、爱国诗人屈原悲愤投江、纪念千古孝女曹娥娘娘、迎涛而上迎接涛神伍子胥、避讳恶日与勾践练水军、一脉相承——习俗流布、粽子相关食材的历代变迁、粽子不同风味和多种样式、风格迥异的节日饮食习俗、经验衍化而成的基本风俗等内容。
    民俗文化6.8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张灯结彩

    本套书系的特点是全景展现,纵横捭阖,内容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叙述,语言通俗,明白晓畅,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韵,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知识性和延伸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
    民俗文化6.2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清明与祭祀(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火的崇拜——远古遗风、大禹得河图后始见清明、源于五千年前的墓祭、介之推割股奉重耳充饥、春秋战国时期的清明习俗、不断发扬——相沿成俗、自古以来的清明各项活动、娄护创立吃五侯鲭的食俗、踏青时节巧借东风放纸鸢、隆重的清明节宫廷馈宴等内容。
    民俗文化6.8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服饰礼仪

    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必须,也是人类礼仪文化的主要载体。本书以简明的文字、形象的图片,从服饰的分类体系、服饰礼仪的流变、服饰的禁忌以及服饰的改革等几方面,系统介绍了体现中华文明的服饰发展历史和与之相伴相生的服饰礼仪。
    民俗文化11.8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多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有:一是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主要有对民族学和民间文学性质的研究,以及广西壮族的民间文学总体风貌、民族文学史观的变革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二是审美人类学研究,主要内容是关于审美人类学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抉择、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审美理论研究研究,同时,也对艺术人类学的审美认知、人观表征以及艺术与人类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三是民
    民俗文化24.8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桃太郎的诞生

    日本民俗学奠基人柳田国男力作!分析各地的民间故事,论述了桃太郎故事的原型,并提出了对其远征目的的假说!
    民俗文化27.9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新鲜滋味(全三册)

    本书为“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丛书之“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书系”中的一种,收录了近代京味儿小说家蔡友梅以笔名“损公”在《京话日报》上发表的名为“新鲜滋味”的系列小说二十六种,包括警世小说、社会小说、伦理小说、哀情小说、实事小说等类别。主要介绍了当时北京社会生活状态、风俗文化、人情世故、世风民情,同时保留了大量早期北京话的特征,反映了北京话的历史变化,是研究早期北京话面貌以及北京话发展历史的重
    民俗文化70.9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大理白族“不招不嫁”婚姻的人类学研究

    在生计方式、家庭规模、家庭观念等不断变迁的背景下,白族人“不招不嫁”的婚姻形式也经历了从最初不被接受到普遍被村民接受的过程。本书围绕“不招不嫁”双方家庭之间的无限博弈展开论述,其中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是“不招不嫁”婚姻中最核心的问题。孩子姓氏的选择既是“不招不嫁”带来的结果,也是人们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家庭的继嗣问题,以保证祖荫的延续。当然,“不招不嫁”也带来了如家庭认同感缺失、因孩子姓氏争执
    民俗文化25.5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庙会与赶集(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群众聚集——岁时庙会、社祭是庙会产生的源流、时代特征明显的发展历程、庙会上的求神和娱神习俗、源于辽代的百态京畿庙会、六朝古都南京的庙会变迁、河南独特而丰富的庙会习俗、规模宏大的陕西各地庙会、丰富而盛大的山西各地庙会等内容。
    民俗文化7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粉黛罗绮

    服饰史,即文化史。《诗经》中的美人姿色、女服用色和用料反映了先秦女子服饰的清纯、质朴,楚汉女子服饰中宽衣大袖和繁复华美的绣纹体现了时代特有的浪漫,六朝女子服饰中的裲裆衫、五兵佩透出飒爽戎装风采,隋唐女子“高腰掩乳”、身披帔帛、脚踩重台履从画中走下来,宋朝女子服饰在简约淡泊中透出内敛的奢华富贵,辽金元代女子服饰佛妆和高丽风体现的文化交流,明清之际女子头戴皮毛“卧兔儿”、领口处钮扣透出的低调奢华……
    民俗文化12.7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

    古代、如今,国内、国外,《传承的力量:民俗常识1000例》将节日,建筑、风景、名胜、传说、婚俗、服饰、姓氏、饮食、礼仪等多种多样的内容充分融入书中,带你徜徉民俗的海洋,找寻那些五彩斑斓、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让你用最短的时间,体味到传承的力量。
    民俗文化19.1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女娲补天(中华治水故事)

    天地初开,女娲造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周山大战,水神共工战败怒撞不周山,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威胁人类生存。女娲炼石补天,人们重返家园。从此,人类开始学习用水、与水相处,人类和水的故事也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
    民俗文化3120字
    2.5万人气
  • 会员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

    本书以岭南疍民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产生、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分区等板块梳理疍民文化景观,阐述了地理环境对疍民文化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梳理了疍民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介绍了渔业生产、沙田耕作、珍珠采集等疍民生产活动,展示了疍民婚俗、饮食、服饰、居住等生活方式和相关精神信仰,阐述了与疍民相关的征兵、编户等管理制度,并介绍了疍民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地域差异。现代社会,疍民逐步上岸居住,疍民文化
    民俗文化17.5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

    本书从中华帝国晚期的民间庙会这一生活空间向外延伸,探索明清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众生活与大众文化。本书是作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10余年间关注民间文化与基层社会历史的初步结果,分概说、地域研究、个案研究三个部分,并附有关理论、方法论的探讨。全书内容恰如其名“狂欢与日常”,揭示了庙会这一类游神祭祀活动的基本特征,即他们不仅构成了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集中体现了特定时节、特定场合的全民狂欢。这一静
    民俗文化28.5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民族的盛典(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傣历新年——泼水节、泼水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象征新年的傣族泼水节、德昂族规模宏大的节日、阿昌族青年恋爱的节日、歌圩之日——三月三、壮族歌圩节传说和节日习俗、侗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瑶族干巴节的传说和民俗、畲族乌饭节的传说和民俗、各地布依族的不同节俗、黎族三月三的传说和民俗等内容。
    民俗文化7.4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中国民俗学集刊(2014年第1期)

    《中国民俗学集刊》由青海省民俗学会主持编撰,着眼于民俗文化在国家民族以及地方文化建设战略中的价值,凸显西部民族民俗文化研究,在国际国内民俗学的大语境中观照地方民俗学的建设,为中国民俗学学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尽绵薄之力。本辑以昆仑文化为主题,对昆仑文化、青海民俗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
    民俗文化11.5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北京地铁站名掌故

    本书介绍了北京300余座地铁站名(包括已开通的19条线路及年底开通的3条线路)的由来与掌故。包括站名由来及沿革、景观、风物、民俗、掌故等。全书按线路顺序排列,每个车站的介绍独立成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简洁明快,便于阅读。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城市开通了地铁线路,但尚无一个城市系统而全面地将地铁站名的历史与掌故汇编成集。地铁站名作为地域名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地铁车站的称谓,也是北京的地理文化符
    民俗文化20.6万字
    2.4万人气
  • 会员

    凡俗心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考

    本书以日本人野崎诚近关于中国风俗研究的著作《吉祥图案解题》为底本整理、编译而成。内收传统吉祥图案400余幅。题材涉猎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风俗、宗教等各个方面。赋予人们积极向上的意义和内涵,是中国人热爱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美满、乐观的心理反映。它通常应用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器物和字体等形象,以吉祥语、民间谚语、神话故事为题材,用借喻、比拟、双关、象征等表现手法,创造出图案和吉祥语的
    民俗文化5.2万字
    2.4万人气
上一页4/10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