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尘:晋世神侠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惊乍闻天机3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秦毅彻底绝了寻找师父的念想,从此孑然一身,了无牵挂。

他曾经怨恨过师父,又理解师父的做法:我不能一辈子呆在山上,在师父的羽翼下。

而今,有人提起了他,还说他是自己的父亲,这使得秦毅对自己的身世愈发迷惘。

回过神来,石室里的灯光依然通明,灼眼的光线射入瞳孔,却有如针刺入脑颅,扎得秦毅阵阵剧痛。

他侧头望向墙边,见那些柜子里层层叠放着漆刷封皮的书籍,也泛出金黄色的光,好似是夕阳的余晖。

片刻后,秦毅的手脚终于有了力气,他站起来,在门口找了一圈,发现了开门的机关,却怎么也拧不动,徒费了许多功夫,无奈之下只得折返回室。看到石桌上摆着一本薄薄的羊皮书卷,封皮上的文字已然斑驳不清,该是经历了悠久岁月的古人遗物。

秦毅翻开羊皮书卷,看到两个隶书大字写在扉页上,“暗流”,还有一行小字,“光辰门纪史,非本门子弟勿阅。”

往后翻一页,开始正文:“圣光元年,尘世华夏周慎靓王二年(注),商君肇建光辰门,利在造福人间,然举世皆愚,吾族不可显名,惟处暗影之下,乘间而发一力,以匡正世道,抚顺人心。”

注:即公元前319年。

接下来的文字,尽是一段段枯燥干瘪的叙述,可秦毅却读的惊心动魄,其大意如下:

商君矢志利用流辉族超越现世的无穷智慧,来引导浊乱不堪的人间走向大同盛世,正如他当年带领秦国走向强盛那样。

商君曰:流辉族倏然降临此世,乃神之旨意,吾等应为凡人之师,指引世人趋赴繁荣,切勿重蹈旧世覆辙。

于是以与世隔绝的昆仑山为本据地,流辉族人继承并发扬祖先们代代相传的智慧,虽然只余下了一小部分,但对于这个愚昧的尘世来说还是绰绰有余。

由于体内残留的来自旧世的血脉,所有流辉族人的体内都有名为“经络”的管道,如同血管一般遍布全身。其中储存着“精魄”,一旦需要发力劳神,“精魄”便会化为“真气”,由经络输送到四肢或者头脑,促生强大的力量或意志,使体力或智力爆发性的提升数倍甚至数十数百倍。

但流辉族人并非天生便会运用经络,必须要经过漫长的修炼才能渐渐熟稔个中奥妙,这种修炼的方法叫做御气道。御气道本来是专属于流辉族人的修炼术,不知在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到凡人中间。凡人没有经络,本不能修习御气道,但一些先贤经过漫长的探索,竟然从中发掘了一套适合凡人的修炼术。他们不能理解经络为何物,将之曲解为自身隐藏的脉络,其实是以血管勉强替代经络,从而储存“精魄”和输送“真气”,亦可做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当然,血管之类终究不可与经络相提并论,因而凡人永远也无法企及流辉族中顶级修炼者的高度,他们所能到达的极限只有流辉族人的一半,而且修炼时间也要更长。

御气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甚至还可以治疗伤病,有人创造出《黄帝内经》一书,由此开辟了医道和武道,渐渐发展了许多修炼气功的秘术,其实都是御气道的变种,而纯正的御气道,只有流辉族人才可以修习。

除经络与御气道之外,流辉族人还掌握着无数从旧世界流传而来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制造坚不可摧的武器,如麟鸣剑一般的神兵;能改变生灵万物的习性,如日行万里的飞鸽;能建造富丽堂皇的宫室,如昆仑雪山上的圣城。

依靠强大的天赋,流辉族人占据了整个世界的天空,洞观棋局般的尘世,在暗中操纵着天下的大势,而不用再置身世人们的包围中,提防他们的算计。

在商君的建门之年,光辰门以圣光为号开始纪年,流辉族以辰光为姓氏,以守护世界为职责,光辰门的大业从此兴起。

圣光九年,第一代大司统辰光商鞅去世,享年仅有八十岁——他是因为多年的操劳而早衰的。

商君的去世对流辉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圣光的意志顽强而正确,在他去世之后依然指导着光辰门坚定不移地前进。

十二年,圣地建成,从巍巍昆仑之巅,它的光辉开始照向整个世界。

二十四年,圣门颁行《侍辉族制典》,将服侍流辉族人的尘世人定义为侍辉族,侍辉族须世世代代终身效命于圣门,永远不得返回尘世。

二十六年,圣门颁行《禁止异族通婚令》,严禁流辉族与侍辉族通婚繁育,污染圣裔血统;严行一夫一妻制,违令者处死。

五十一年,圣门颁行鼎立制,以统制院主持政令,元勋院议论决策,裁决院断法裁判,以大司衜领统制院,以大司術领元勋院,大司衡领裁决院。

七十五年,圣门建立守护军,大司衜兼任都帅,大司衡兼任都判,大司術兼任都监。

八十二年,圣门决议干预尘世的战争进程,促进秦灭六国、肇建皇朝的战略。

九十年,秦国东进六国,短短十年间六国土崩瓦解,秦军所向披靡,成摧枯拉朽之势。秦朝建立,圣门借助秦朝之法度开始向尘世贯彻大明神的意志,于尘世扶植虔信之人兴建多处奉圣所,作为光辰门人在尘世行动的根本之地。这些奉圣所多以庄园、阁楼、殿堂等名义存在于世,其首领由知晓天机的“天道使者”担任,世代承袭教化世人一心向道的使命。既诱以名利,又晓以义理,令世人为圣门所用,同时为圣门供给部分财物。

然而秦皇施政不当,天下大乱,对此圣门内意见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商君法治天下的遗志应该继承,必须维系秦朝之统治;而另一派认为,苛政已无法稳固民心,这违背了商君降恩于尘世的初衷,须另辟新朝,改易新制。这是圣门的第一次大分歧,也是之后数百年派系争斗的开端。

一零六年,黄石公赐张良《素书》,教之兵法与修仙术,未几又授韩信兵法与剑术;同年,教大侠朱家崛起于鲁地,使其宾客刺杀秦官吏数百人;

一一一年,反秦派击败助秦派取得统治权,秦朝在数年间迅速瓦解,诸雄逐鹿,举刘邦和举项羽为人主者又各成一派。

一一六年,举刘派压倒举项派,圣门决议助刘邦称帝,彻底终结六国残余势力,宣大汉国威于天下。而后又有封建派与郡县派之争。

一二五年,圣门决议经略西土,派出先遣队赴安息和天竺。

一六五年,郡县派压倒封建派,圣门决议强化汉帝之皇权,打击诸侯,助力平定七国之乱,确保皇朝之制不可撼动。

一七二年,圣门决议建立西域守护军,支持安息帝国主宰西域之霸权。

一八五年,圣门决议建立大秦守护军,以建立远西大陆之统治秩序。

一九四年,圣门决议支持汉武帝镇抚四方戎狄蛮夷,增设郡县以百计。以扩张大汉疆界,播越华夏文明于四海。

一九七年,圣门决议利用张骞之事,促使汉朝开辟商路,推行天朝秩序至近西地方。

二零四年,圣门决议以孔孟之道为华夏之主体信仰,扶植儒家,以礼法治国。

二三五年,圣门决议挑动匈奴内斗,并纵乌桓西侵,此后草原争战不休,部落离散,再无力大举南侵。

二六三年,匈奴五单于并立,势力大衰,汉朝遂无外患,举国税赋大减,人丁兴盛,地方豪族趁势崛起。

二九三年,圣门扶持王氏家族,确立皇室与豪族的二元统治体制,以制衡帝权,以免如秦朝一般世道倾斜。

三零八年,大秦守护军发生叛变,第十九代大司衜亲自远征弹压,费时九年方平定叛乱,而后颁行《守护军更替镇守制》,防止长久镇守引发叛乱。

圣门因镇压叛乱而无暇顾视东土,此时天下贫富分化至甚,失地流亡的农人遍布海内,鬻儿卖女屡见不鲜,万千黎民呼吁圣人出世。于是外戚王莽篡位称帝,宣布复兴古制,大化天下。然而事与愿违,诸项改制措施不仅未能化解民间矛盾,实现风俗纯朴的大同之世,反而使得民怨沸腾,不出数年,天下皆反。圣门因此不再支持新朝,决议重新扶立汉朝。最终汉景帝后裔刘秀获得认可,终统一天下。

后汉建立,圣门奉行无为之治,减少对尘世的干预,诸奉圣所之武力与财力亦被削弱,豪族势力逐渐掌握郡县,形成皇室—世宦—土豪—黎民之四阶秩序。

三七五年,因干涉羌人之乱爆发祁连山擎天峰事件,三十六名守护军圣武士死于羌人的毒箭之下。圣门决议于陇西一带传播武学,增强当地豪强武力,以长期对抗羌人,同时不再直接派出圣武士介入汉羌之战。

三九五年,建立南华夏守护军,统辖南华夏数千里蛮疆。自此四大守护军皆服从昆仑山号令,统领八荒六合,诸国列邦。

因外戚与宦官的乱政,汉廷朝政日益腐坏,豪杰恃强凌弱,庶民为免遭欺压,纷纷聚众自强。于是民间习武之风大盛,草莽之人结党成群,遍布三江五湖,一时犹如蜂蚁四起,渐渐成为圣门之患。

四五六年,大势派压制无为派,改奉因势利导的守护策略,不处置细微庶务,只以崇高之礼仪道德引导世人向善,恪守秩序。然而,圣门炽亮光辉之下,亦有无法照耀到的阴暗之处,不断有本性邪恶之徒因贪图享乐而堕落,从内部威胁圣门的神圣伟业。唯有彻底清除此等极恶逆门之徒,方能实现天下大同。

五零四年,侍辉族逆门者朝荣天骄化名为张角,在冀州举兵以太平道之名反叛,妄图裹挟民力对抗大汉朝廷,进而威胁圣门,以企夺取天下。圣门大力镇压,不到一年即宣告大抵平定。黄巾余党星散,沦为寇贼,横行江湖,如野草般滋孽,难以尽除。圣门遂降临三圣使,以仙术为名,引导世人重归正道。吾等讨逆扶正,祸患逐平,以至今日……

到汉灵帝的时代,纪事戛然而终,最后以一句评语结束:百川东流,千曲万折,飞溅浪花无数,然自高而低,终归于汪洋,巨石长堤亦不可阻矣,鱼虾之辈但随波逐流,不能自由于天地间耳!

“这本书与呼延盾所说的都是真的吗?世上真有这样的门派?自己就是流辉族的后裔吗?难道在历史的激浪之下,确实有这一股汹涌的暗流吗?”秦毅陷入了长久的冥想中……